分享

金门传习录

 隐士的书屋 2014-11-23
          金门传习录
                             金磊明
一、虚领顶劲
虚领顶劲最早源自道家导引术,后被引为诸家太极拳练功要旨之一,《十三势歌》有言: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同时虚领顶劲也是站桩中的重要注意事项。关于虚领顶劲,古人云:头宜正直,内含顶劲。在保持颈部中正的同时,颈椎后面的大椎穴向上竖直拔起,脖子贴住衣领。用个形象的例子或许更好说明,看公鸡打架时鸡脖子竖起,周围鸡毛是炸开,这就是虚领顶劲。头部向后贴靠,才能使头与身体躯干形成一体,与脊椎形成一条线。同时还要使下巴微微内收,如夹一小球。但这个力一定要轻,不能过度用力,否则就不是“虚”领了。在头部中正的同时,眼神收敛,双目平视,极目远眺。口部微闭,上下齿轻合,舌尖微顶上颌,口内自然生津润喉。静气听远处的声音,由远及近,渐渐感觉耳边有如同下雨般的声响,也就是所谓的“敛神听微雨”。
现今很多人在练习虚领顶劲时,认为是头顶百会穴向上用力顶,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因为头部向上顶起,会造成血气上涌,出现头昏目眩等现象,反而有害健康。头顶百会穴不但不应当上顶反而应当放松,意想向下凹陷。百会穴属于阳中之阳,所以颈部上拔时,百会穴部位该要向下。而会阴穴属于阴中之阴,所以尾闾下沉时,会阴穴要向上。头向上,百会穴要向下;臀向下坐,会阴穴要向上。便如同太极图负阴抱阳,符合阴阳平衡之理,从而形成上下开合,达到力不出尖的效果。 

二、含胸拔背
关于含胸拔背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胸的位置,胸在心窝之上锁骨之下二寸左右处。其实,人在自然放松站立时,头正目直,颈项贴领,胸椎呈现微微后凸的生理弧度,背肌自然舒张,即已经基本达到了含胸拔背的要求了,只不过需要在意识上再加强一点就行了。脊柱在中正不偏的状态下,两肩中间的背脊骨有着微微鼓起上提之意,与松腰落胯形成微微的伸拔对拉运动,这样可以疏通背部经络,调和气血,从而改善脊柱的弹性。含胸拔背时内部横膈膜向下舒张,有助于气沉丹田,可使上体轻灵,下体稳重。如果再加上肩撑肘横的话,背部就正好可以形成浅度的弧形。含是包含的意思,并不是明显地凹进去,这一点非常重要。含胸是指胸部内气向胸腔四周弥散,形成一个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正所谓:“胸如空洞”,大成拳直接叫空胸。我在教学生时,用八个字“畅开胸怀、心平气和”来作为对胸和心的要求。但是,若用来化解对方来力或发力动作,那就不一样了,那时需要深度的弧形,两肩与背脊可呈现为向后圆拱的弧形,因而背部肌肉扩展拉伸有绷紧的感觉,拔背程度越深,气贴背的感觉越明显。这种感觉就像冲凉后,背部都是水珠,薄浴巾覆盖在脊背上一样。前人所说的气贴背是一种内气运行中的感觉。也就是杨澄甫先生在文中所说的:“能含胸自能拔背,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确实,这种拔背,十分有助于整体劲力的发放,使发劲充分而畅透。此处所说的拔背是指一定深度的拔背,并非指浅度弧形的拔背,也就是前辈们所说的龟背。 

三、立身中正
脊柱是人体的大梁,刚出生的婴儿,脊柱是一条向后凸的浅弧线,到一岁多脊柱就开始完成四个生理弧度的发育。即颈椎、腰椎向前突;胸椎、尾椎向后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四个生理弧度也随之加大。当今社会更是如此,电脑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的普及造就了一大批“低头党”,再加上长期缺乏锻炼,颈椎病和腰椎病已成为大多数人的“职业病”,甚至一些小孩子都出现了肩颈劳损的症状。正因如此,练功的精华就是返婴寻天籁的过程。通过练功可以改造生理,主要矫正脊柱的后天生理弯曲连结放长,使之返璞归真,恢复婴儿时期良质良能的状态。站桩的目的就是使我们的脊柱自然形态转变为适合蓄力与发力的姿态。具体要领为在颈椎上拔的同时,尾闾下沉,想像自尾闾延伸出一截垂直插入地面。如此,就形成了脊椎上下对拉的矛盾状态,可使脊柱形成浅弧形的纵线。在脊椎上下对拉的同时,腰椎还要将命门适当后靠,将腰椎的下陷处填平,使背部扩展包住以肩胯构造的长方形。如此一来不仅脊椎中正,同时带动肌肉连通拉长,达到“伸筋拔骨”的功效。所以站桩要求头部中正,臀部坐凳,颈椎贴领,腰椎饱满。脊椎矫正对养生和技击都是重中之重,正所谓力由脊发便是如此。 

四、松肩沉肘:太极拳之秘在“松八段九节”。
这句话是指全身有九个关节要松开。手三关是腕、肘、肩;脚三关是胯、膝、踝;背三关是尾闾、颈、头顶。九关之中最重要是手三关,首先要把手三关松开,第一是腕关,接着是肘而肩,三关之中肩关最为难松。松肩是基础,肩胛骨左右撑开,肩井穴打开,与涌泉穴相对,如同脚踩绳索栓于肩上自然下沉。肩胛骨放松下降并放宽两个肩胛骨之间的距离,同时肩胛骨向两侧横拉包裹。如此就能使上肢与躯干形成一个整体。真正要做到松,分三个阶段:第一步,就是松弛,即肌肉就像挂骨骼上;第二,松开,即感觉肌肉就像棉花挂在树枝上一样;第三步,松净,就是将肌肉与空气溶为一体。正所谓:练松不练功,松到功自成。胸不开、气不通,肘不张、肩不松。肘有三个方向:左右撑开、向前包裹、向下沉降,均与丹田相合。肩胛骨向两侧横拉自然使腋下空虚从而带动肘部外撑,肩部松沉亦肘尖有下沉坠落之意。双肘与颈椎共同构成上身的金三角。肘尖下沉与颈椎拔伸形成上下对拉。同时,双肘向前包裹又与颈椎后靠形成前后对拉。无论拳法招式怎么变化,这个三角都是一个整体。三角是几何里最为稳定的图形,金三角的与下半身双膝与腰椎所构成的银三角撑起了整个骨架,同时又是对拉开合之势,久练自然成整体浑圆力。 

五、意守丹田
丹田原是道教修炼内丹时的丹成之处,在各家功法中都是重中之重。道教称人体有三丹田:眉间印堂为上丹田,中丹田为肚脐往里,命门往前,距肚脐十分之三处,下丹田为会阴穴。这样叫三田合一。才能做到上下一条线,全凭左右转。气沉丹田指腰椎五节为中心带动丹田内转鼓荡,在做到含胸拔背,立身中正,松肩沉肘之后身体上部的气劲自然下沉而集中于丹田,身体下部的气劲再依靠提肛圆裆来将气劲集中到丹田。“气宜鼓荡”用腹部的鼓荡变化来进行气的运转。吸气时腹部收缩,为合、为蓄、为虚;而在呼气时腹部鼓起,为开、为发、为实。一呼一吸所进行的鼓荡,即一开一合,一实一虚。称为吐纳。功夫再进一步,全身能够一松到底,将三阳经下沉到脚底,再将三阴经提回丹田处,形成开合对拉之意。此即“气沉脚底,意守丹田”。从而,身体上下俱轻灵,而重心部位独实重,意念完全集于丹田处,故称为“意守丹田”。这也是所谓的“松静归丹田”之意。 

六、内撑外裹

内撑外裹即为方圆。何为方圆?古人对天地的理解就是天圆地方,造币是内方外圆,太极拳也有言“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这也是方圆,也就是内撑外裹的意义。肩部松沉,双臂肩胛骨自然拉伸,双肘外撑时,双掌当有向内合抱之意。五指张开,大指挑起,虎口坐圆,此为撑。劳宫内收,五指略有回抠之意,此为裹。含胸拔背胸腹内收,脊椎微成弧形,此为撑。同时腰背成圆自然就成包裹之意。词中当如怀抱气球,松则落,紧则炸,求的就是这种平衡。而气球不断鼓胀,双膀依旧能将其环抱。初时圈小,久练筋膜拉长自然扩展,有易筋功用。双腿亦如是,裆部应有开合,肛门有提放,臀部有沉翻。站桩时,可通过开合试力来体会撑裹之意。命门推肚脐时,重心前移,涌泉贴地,同时各处向外撑起。肚脐贴命门,重心后移,脚趾扒地,则向内包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