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阅读(杂文)

 深山木槿 2014-11-23

闲话阅读(杂文)

孙柏昌

 

久不读书了。

多久?很久。

那本德国小说《天使之城》,本来是放在床头的,终于被家人收拾走了,最终成了台灯的底座。于是,我的台灯愈来愈挺拔了。

之前,我和家人一直默默地进行着书的战争。取走,取回;再取走,再取回。

即使不读不读书了,也要故作读书状。这是不是很虚伪?

网上,时有世界各国读书排行榜。我还不想自甘堕落,扯了国人的后腿。

无可奈何花落去。我的确读不下去书了。

许多年来,睡前读书一直是我的舒乐安定。午睡,夜眠,都要看一会儿书,十几页或三五页,总是要闻一闻书香的。一旦没了书的陪伴,入睡好象有点艰难了。先前,好象有一个概念,倘二十分钟不能入睡,就应该算作失眠了。最近,不断变换着伎俩,迎接睡眠。意念导引小周天,意守丹田,侧睡,仰卧,等等,倒也可以入睡,却终究不如读书。

近日,我的床头又换了一本加缪的《局外人》。终于又开始了阅读,终于又有了舒乐安定。

其实,这应该感谢那次小说研讨会。

显惠在发言时说的一句话启发了我。他说,他用两天的时间读了作者两本书。他竟然保持着阅读的兴趣与速度(当然,我觉得应该是快速浏览)。于是,我与他交流了几句读书。先前读书时,我与他经常互通有无。也许,他的书架上还有我的几本书,我的书架也有他的几本书。那时,都曾经过疯狂阅读的岁月。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好象顿悟了一下:

也许——可以换一本书?

于是,我就抽签似的选择了《局外人》。之前,读过的。也许读得太快,没有注意到译文的语言。这一次,慢了。觉得我的老乡郭宏安真的翻译得很好。我也欣赏他的翻译的美学追求,传达原作风格,才是最高境界。

我很看重一本书的语言。文学毕竟是语言的艺术。前几年,《狼图腾》一度红火。我曾借来一读,却无论如何也读不下去。语言太稚嫩。最终放弃了。也失去了一次感受思想撞击的机会。

博客里,也有几个真正的读书人,同样也令我羡慕。

早前,我也曾以读书人自居。现实中,网络里,也曾经有人让我推荐必读书目。我也会大言不惭开出一个长长的书目。

许多年前,一家电视台曾经想作一个有关读书的专访,我拒绝了。我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我去过孙犁的家,我看到过那一大排浩浩荡荡的书橱,真的让人泰山仰止。这世界,有几个人如孙犁先生那样博览群书呢?他晚年的随笔杂文,是他丰厚文化底蕴的最好展示。

今天清晨,我在写这篇短文的时候,偶然想到,也许,我的床头应该同时放上两三本书?卡夫卡,可是最好的舒乐安定。或者,别的一本什么散文。

我阅读,只是为了催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