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嘉莹回国定居 九十岁后再出发-教育要闻-教育频道-中工网

 luduan 2014-11-23

  

  张静告诉记者,叶先生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她非常纯真,与人交往毫无戒心,只要对方喜欢古典诗词,她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心竭力去引导。她还亲自回复一些外地诗词爱好者的邮件。

  学生中有几位是多年的“留级生”。天津的中学教师杨爱娣是其中之一。35年前,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开课,由于太受欢迎,需要发放听课证以维持秩序。当时在天津师范大学就读的杨爱娣和一些同学用萝卜刻章,制作假的听课证,也混了进去。假证泛滥,导致原本只有200张听课证,却有近300人获得了“合法席位”。35年来,这批“留级生”始终追随。

  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王玉明也是一位编外弟子。有一次,他见到叶嘉莹指导过的一位年轻的南开女博士,认真地说,您得算我“师姐”,我是叶先生“门外”的弟子。这位院士因写诗与叶先生结缘,他将二人之间的交往视为自己的幸运。

  不久前,叶嘉莹《迦陵著作集》再版发行,一场小型记者见面会在这个客厅中举行。采访中,叶先生常常反问记者们:“谁会背《唐诗三百首》的第一首诗?”“记者一般都是中文相关专业的,你们解释一下‘赋、比、兴’分别是什么含义?”“大家说说,《秋兴八首》表达了杜甫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种利用一切机会、迫切想要了解年轻人对诗词熟知程度的心情,缘于叶嘉莹对中华古典文化传承的担忧。她不止一次提出,现在的年轻人空守中华古典诗词的宝藏,“如入宝山,空手而归”。

  近百年前的文学革命,是叶先生认为当今国人远离诗词的“症结”所在。“中国原本就是个‘诗歌民族’。从上古到汉魏,再到唐宋元明清,中国人一直在作诗,而且都作得很好。但是文学革命倡导大家不读旧书也不作旧诗,逐渐就把这个传统断绝了。”

  谈起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现状,向来温和儒雅的叶先生颇多感慨。她说,中国现在很多年轻人,堕落、败坏、肤浅,既将传统文化丧失,也没有从心里接受西方文化。一些青年人竟被一时短浅的功利和物欲所蒙蔽,而不再认识到诗歌对人的心灵和品质的提升的功用,这自然是一件“极可遗憾”的事情。

  叶嘉莹将中华古典诗词视为医治这一社会弊病的良方。她说,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读伟大诗人的优秀作品有“莫大的好处”,会让人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己”。

  这些对诗的评价,来自于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研读和对人生百味的品察。对于90载人生中蒙受的种种苦难,叶先生总是一语带过,在她眼中,诗词是一种润滑剂,可以缓冲并推远忧患。

  她借苏东坡词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阐明自己从诗词中体悟到的力量。“有时候不是患难把你压倒了,而是你自己被患难打倒了。关键是你内心是否在乎它。”

  叶先生认为,苏东坡词句中所反映出的豁达胸襟,正是由于他“放开了个人的利害得失”,而这也是她自己一直以来所坚持的道德职守和人生境界。

  每当学生们将小矮凳一字排开,叶嘉莹用那独具古风的平仄吟诵起诗词佳作,这间小小的客厅瞬间变成讲堂,听课者常常沉浸在诗意的境界而忘记下课。

  在迦陵学舍,会有一个更大的客厅等待它的主人。叶嘉莹期待着打开一扇门,把不懂诗的人接引到里面来。她把投身诗词教育当成是“一种极大的快乐”。她最多时曾同时在三所大学教书。她说,自己现在的身体已经到了衰老的阶段,没有年轻时的精力,可是只要有人希望她教下去,她仍愿意尽力。

  她用自己极为崇敬的诗人杜甫的诗句“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自勉。她说,能够做到哪一天,自己并不知道。但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就一定尽最大的力量,把诗词的美好传统传播下去。

  “其实我想在青年人之间有很多非常有才华的人,只是他们过去没有机会接触进去,没有人把这一扇门打开……我既然是体会了,我不传给年轻的一代,我觉得我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年轻的人。”叶嘉莹说。

  多年前,叶嘉莹为莲叶田田的南开马蹄湖写下过“莲实有心应不死”的诗句。她从考古学杂志得知,汉墓里千年的莲子居然能培育出花朵。她说,人生寒暑很容易就过去,但自己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在千年以后,自己结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本报天津11月21日电

1 2 共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