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病、专方、专药是中医首先应该继承的传统

 研究中医药 2014-11-23
 署名信陵药者的“证、症、病各有所用”的文章说得好!一说到中医就是“辨证论治”,真正把中医的精髓给忘了。老中医讲究的也是专病、专方、专药,随症加减。这种专病、专方、专药其实是更高层次的“论治”。现引用一段,供大家欣赏:
    很多人,包括医生,一说到中医就是“辨证论治”,“专病专方”正是被这种思潮淹没了。一些疾病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发病原因,这正是“专病专方”的基础。“专病专方”对于中医的作用是巨大的:它可以化繁为简,有助于解决中医发展瓶颈之一——“复制性太弱,不容易掌握”,值得仔细挖掘、整理、研究和运用。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就倡导专病专方的开发和推广。 专病专药。例如带下选用白芷、芡实,肠痈选用红藤、败酱草,肺结核选用百部、鳖甲、青蒿、知母,鼻渊选用辛夷,气虚下陷选用升麻,梅毒选用土茯苓。“专病专药”涉及到中药的作用特点,主要依据就是中药擅长于治疗某个方面的疾病。对此,中医的描述多以“要药”或者“圣药”等描述。例如吴茱萸为肝寒气滞诸痛之要药,香附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益母草为妇科经产之要药,地榆为烫伤要药,血竭为伤科要药,附子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连翘为“疮家之圣药”,生姜为“呕家之圣药”,黄连为湿热泻痢之要药。等等。“专病专药”在治疗相关疾病中经常使用。 不管是证,还是症,还是病,在疾病的治疗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临床中三者不可偏废,如此,则能游刃有余、起手愈病。中医之难在于此,中医之贵也在于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