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历史十大名将:冷血将军 --- 吴起

 草庐经略 2014-11-23
 

 
                                                   冷血将军 --- 吴起
 
一、战争之神;吴起

    要说名利,是人最大的欲望。这也难怪,因为名与利,给人带来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从古以来,诱惑之大,足可以改变每个人的性格。
  
  而一部人类历史,正如浩浩江流,我们正如来往的船舸,所为何来?无非两个字,一曰“名”,一曰“利”。
  
  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名利有好处,当然也有坏处。一方面,竞争激烈,失败者总是绝大多数。而那种费尽心机、到头来却两手空空的人,必然痛苦得要命。此为愤青的来源之一;
  
  另一方面,既便你眼下“名利双收”,也并不是万事如意。其他不用说,单是那些从“背后”射过来的“成捆成捆”的暗箭,也够你受的。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本领来避开,迟早会反受名利之害。此为愤青的来源之二。
  
[一代名将]
  
  本节为大家介绍一位“东方战神”,名为吴起。在史记上,此人与孙武同传,排名在“列传第五名”,这是很高的排序了。
  
  吴起是一代名将,是超一流的谋略家,但是,此人的特点之一,更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名利狂。所以古人对他的评价不高。但我认为,古人乃至我们今天的学术界,对于吴起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事实上,吴起幼年应是儒家,中年是道德家,晚年才成为兵家,集各种“政治权术”于一身,但他不能造福于社会,也不能有安逸的个人生活,所以,最终成为一架“战车”,成为一部“战争机器”,他的聪明与才智,不能完全发挥,或者仅仅在军事方面发挥,这是吴起的个人悲剧。
  
  很多人认为,吴起这个人,是古今中外,数得着的英雄人物,所以特别值得关注,理当大书特书。
  
  在今天看来,吴起曾经为了求名,不择手段。在他名扬四海的时候,他也可以“拉高、出货”,最终“名成利就”。但是,他又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遭遇失败,如是者三----相对于近代愤青,吴起的一生,才是起伏跌宕的一生,是金戈铁马的一生,三大起而三大落,淋漓尽致,这证明了“名利”对于人性的“异化”的另一面,
  
[“母死不赴”与“杀妻将鲁”]
  
  据《史记》,吴起是卫国人,广有家产,弱冠“习武”,冲龄可以“谈兵”。同时,他还求学于大儒曾参,为了在卫国谋求一个进身之位,吴起花光了全部家产,但是他遇上了一群技法相当拙劣的官场骗子、掮客,这些人狠狠地坑了吴起一把。年青气盛的吴起,实在是气愤不过,于是他在春秋时期,来了一次“好莱坞式”的“私人执法”----“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
  
  这是吴起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诀择,
  
  去国的时候,吴起与母亲告别,他咬下自已臂上的一块肉,交还给母亲,并且对天盟誓:“吴起今生不为卿相,永不回归故土。”
  
  看看,这是古时候的愤青。
  
  从卫国到鲁国以后,吴起正式到了曾参门下求学。但是没有多少时间,吴起的母亲得病去世了,按那时的制度,母病当归。但是,吴起不愿违背誓言,为此,曾参与吴起断绝了师生关系,曾参评价吴起,说:这个人生性残忍,母亲病了,他也不能放弃名利之心,不肯回去探视母亲。事实上,曾参并不知道,吴起身上,有要命的“官司”,他想回也是回不去的,
  
  吴起告别师门以后,就在鲁国上下活动,不久受到了鲁少君的重视,少君本能地感觉到吴起这个人“与众不同”,当时,鲁国非常需要人才,所以,经过一番晤对之后,吴起终于得展生平所学,并由此进入了政治层面,在鲁国担任了一个军职。
  
  这是吴起第一次成功进入了下层官吏的队伍,进入竞争激烈、充满血腥的“名利场”。
  
  吴起的结发妻子是齐国人。当时,鲁弱而齐强,两国之间,常有战争,吴起虽以精通《兵法》自命,但是,每逢有重大的战事,鲁君并不委他以军事指挥权。吴起认为,这是因为自已聚了齐国的女人为妻,所以,得不到国君的信任,不把重要的军事要务,交给他来办理。
  
  对此,吴起想来想去,为了名利,他选择了“杀妻以求将”----这是吴起人生中的第二个大的诀择。
  
  当时吴起的行状,浑身鲜血,迹近疯狂,想那鲁少君也吓了一跳,今天想一想,只要是人,谁不害怕----如果这个人,为了出名,连命也不要了,连结发的妻子都敢杀,而且兵权就在他的手里,如果不让他出兵,他会不会干出别的事情来呢?
  
  总之,史家告诉了我们,此事最终的结果是,吴起终于大举起兵“伐齐”,并且“大破”齐国的部队。
  
  战后,鲁少君当然再也不能放心地任用吴起,他罢免了吴起的兵权,理由是由于吴起年青时在卫国有过杀人的行为,有损于“鲁卫兄弟之国也”,鲁国如果继续任用吴起,则会得罪卫国。
  
  呵呵,
  
  事实上,鲁少君想的最多的是,鲁国不是什么大国,也不是强国,毕竟不能长时间地与列国为敌,但是如果留着吴起这种人,不用他,恐怕早晚是个祸害;重用他,早晚会把鲁国送上亡国之路的。
  
  当然,吴起自已也后悔了,但他也想通一点,反正在鲁国,名声是臭了,那么此时不走,更待何时?
  
  于是他向鲁君讨到了很大的一笔“封赏”,悄悄地回到了卫国。不久,他听说魏文侯正在“招兵买马”,准备统一列国。
  
  吴起那颗“驿动的心”,又开始狂乱不已。
  
[西河晤对]
  
  吴起到了魏国以后,魏文侯并不知道他的水准,所以问大臣李克:“这个吴起,是个怎么样的人呢?”
  
  李克回答说:“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战国名将)不能过也。”
  
  于是,魏文候便以吴起为上将,攻击秦国,吴起旗开得胜,连“拔”强秦“五城”。
  
  初入魏国时,李克对于吴起“很贪”的评价,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贪。
  
  早年的吴起,无论为官、 为将,都不贪。史家说他“治军”非常廉洁,“尽能得士心”,而且,魏国的首辅公叔之仆也曾经评论吴起“为人节廉”。
  
  在这里,要说吴起贪,吴起本来“家累千金”,曾经“破产求仕”,这样的人,他贪什么?
  
  今天我们反观吴起,看得非常清楚,对于财帛,他“大手进,大手出”,“其见用,则尽廉能二字”,不然,此人何为上将军?年青时代的吴起,他所贪的,是“荣名”两字,所以,他可以“母死不赴”,“杀妻将鲁(“将”:在这里是动词,而非名词)”。
  
  呵呵。
  
  当时的吴起,愿望就是成为统一六国的名将,所以,他在军中“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
  
  战国多名将,春秋多良才,但是,在当时,能与士卒同甘苦的一国之上将,只有吴起一人。
  
  比如,吴起的部下,有人伤口化脓(卒有病疽者),吴起用嘴为他们吸吮。吴起这样爱惜士卒,在前人中是很少见的,他的部下往往能“战不旋踵”(在战场上“有进无退”),特别能打。
  
  由于吴起屡战屡胜,魏文侯很器重吴起的才能,他任命吴起为西线的军事总指挥(西河守),以抗拒当时最强的秦国与韩国。
  
  吴起在魏近二十年,其间,秦兵东向不敢渡黄河,韩兵南下不敢过渭水,魏国国富兵强。
  
  魏文侯死后,他的儿子继位,既魏武候。吴起始终跟随魏君,使魏国成为当时最为强大的诸侯国。这是吴起距离人生辉煌的顶点,最为接近的时刻。
  
  魏国武侯执掌权力的第二年,到吴起防守的“西河”一带阅兵,他乘大船沿中流而下,看到河山的险峻,于是对吴起说:“多么壮美而险固的山河,这是我们魏国的宝贝啊。”
  
  吴起说:“国家的宝贝,不是山河险固,而在于以道德治理国家的‘方略’。昔日三苗氏立其国家,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夏禹灭之。夏桀之居,左河济,右太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修政不仁,商汤放之。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国家存亡,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
  
  当时,魏武侯说:“说的真好啊。我经常听别人说,你是文武全才,果然名下无虚。你也是国家的宝。一个国家,在于修道德而不在地势的险固,更在于要有人才,而不在财帛。”
  
  这段话,就是有名的“西河晤对”,也称“西河对”,“形势不如德”!我向大家郑重推荐这段“晤对”,非常重要,“国家存亡,在德而不在险”,真是一句如同金子一般闪亮的话。
  
  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到了今天,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如果只重“财帛”而不重“人心”,只修形势而不修道德,恐怕就算你的“本领”再大,“统治”再强,一样会有亡国的危险,反观历史,失德失政,“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你也“防不胜防”。
  
  对此,除了“为政以德”,这是没有办法可以应对的。
  
  我认为,终吴起一生,他之所以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就是源于他的这种根本性的认识,任何人,“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从古至今,概莫能外。
  
  所以我在前面说,中年的吴起,有着道德家的一面,他是儒家,而非兵家。对此,我们千万不能搞错。
  
  如果我们今天的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没有认清这一点,就会吃大亏,就会“以眼前之小利,弃国家之根本”,以中国之大,人口之多,恐怕到时“祸乱”非轻。我想,“西河晤对”之所以没有过时,岁月流淌,而益见其光彩与卓越,还值得我们今天“重视”,道理就在这里,
  
  问题在于,现在很有一些“滥言之人”,他们出了太多“溲主意”,而且利用一些言论,给高层、当今的魏侯“骑瞎马”、“指黑道”,自以为得计-----在这里,我不涉及具体的人,但是,我想指出这些人的问题何在, 我想,这些人的问题,最要命的地方,在于他们“不知耻”,“知耻近乎勇”,“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当然,名利之心,人皆有之,追名求利,在商言商,这都不是错,但是,“知耻”也很重要,吴起就是一个绝好的例证,此人虽然愤青,虽然是有名的“战争机器”,做事有很多极为过分的时候,但是,在大节方面,他并不糊塗,
  
  说句题外话,
  
  辩认当代的滥言之人,非常容易,就是看是否“缺德”,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是“利益薰心”:他们以为别人都是傻子,或者半傻,世界上只有他们自己才聪明,所以,从抛弃的顺序上看,他们“良心”可以不要、“脸”也可以不要,“命”也可以不要,只要名与利----这事儿,你说咋整?
  
[六国第一人]
  
  吴起最终成为一个战争狂,是由于他终于经受不住另外一次政治上的残酷打击。
  
  当时的魏国,最高的权位,是宰相的人选,在吴起与魏侯之间,有过一番争夺,最后,魏侯选中的是一个很滥的人,名叫田文(商文)。
  
  对此,吴起当然不服,他对田文说:“我们两人,论功劳,你能比我大吗?”田文说:“不能比。”
  
  吴起说:“统帅三军,使士卒乐死,敌国不敢谋,你比得过我吗?”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你比得过我吗?”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说:“守西河而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你比得过我吗?”田文说:“我不如你。”
  
  吴起又说:“这几件事,你都不如我,但是,现在你的权位在我上面,这是为什么呢?”
  
  田文说:“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在这种时候,如果你是君王,是让你为相,还是让我为相呢?”
  
  吴起默然良久,说:“当然是让你为相。”田文也说:“这就是我所以居你之上的道理吧。”
  
  一年以后,田文得病死了,这回轮到公叔之朴为相,吴起仍然居于下位。
  
  历史填满了统治者的忘恩和霸道,吴起感觉到空前的失意,他认为魏侯开始怀疑自己,而且也不相信自己,吴起的愤青劲又上来了,于是他毅然离开魏国,投奔南方的楚国,这是吴起人生的最后一次重大的诀择,也由此奠定了他“六国第一人”的历史地位。
  
  不过,离魏仕楚,那一年,吴起已经快到60岁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望着滔滔大河,吴起终于死心了,他发现,人生真的是一场噩梦,如白驹过隙,昔日的少年,今已满头白发,
  
  可以想见,吴起的心境如何,他面对黄河痛哭一场,这就是有名的“吴子泣西河”的故事。对此,后代史家评论:
  
  “少小离家,老大不回,情之所不能忍----是以吴子临河,安得不悲乎......”
  
  李贺真正读懂了中国历史,作为后代文人,他一生都没有从吴起当年“惊天地、动鬼神”的“战国第一痛哭”的阴影之中,走脱出来。
  
  所以在《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李贺写出了这样的句子:
  
  “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
  
[《吴起兵法》]
  
  当时的楚国,是楚悼王在位,他知道吴起的才干,所以,吴起一到,就委任吴起为楚相(令尹)。此后的吴起,早已似变了一个人,坠落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兵家”,成为一个“战争狂”,一个以征战为乐事的“疯魔”,
  
  吴起在楚国,先后修《吴起兵法》(六篇),而且“明法”、“申令”,大肆敛财,“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
  
  吴起对楚王说:国家强盛,就是强兵,也就是要开拓疆土。
  
  《战国策》记载,他曾经亲率大军,“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这是一场空前的大杀大砍;
  
  反观做为“兵家”的吴起,成就空前,今天我们读兵书战策,读《战国策》,读中华历史,就会发现,吴起的影子,几乎无处不在。
  
  在吴起的一生之中,前后有记载的,共计组织大规模战役72次,战绩是62胜,10平;小型战役,不计其数,同样无一败绩。
  
  “流血千里,伏尸百万”----在兵力财力并不突出的东周列国,这样的“战绩”,不要说是在当时,就是在我们今天,也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一个本来应该可以“为民造福”的人才,就这样进入了生命的歧途。
  
  吴起最后的杀戮,一直持续到楚悼王病死,吴起遂亡于楚国的宫庭叛乱,
  
  司马迁写《史记》,当然不能放过吴起,但是他对吴起的评价不高,他说:
  
  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但是,看他在楚国的所作所为,并不是这样,而且他因为残暴、少恩、最后被乱人杀死-----太史公引用孔夫子的话说: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看来吴起就是这样的人啊。
  
  其实此言差矣。不错,司马迁很懂一点“文韬武略”,但是,他还不懂何为“愤青”,不懂何为“愤青式的报复”,孔夫子同样也说过:“士可杀,而不可辱;儒可近,而不可迫。”吴起并没有走出儒家的政治理论,但他与司马迁,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两种人。
  
  但有一点,司马说对了,这就是不管怎么样,沦为“战争机器”的吴起,总算没有善终。
  
  “一生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在通往“名利”的道路上,吴起却未尝不是我们的历史借鉴。

 

二、孙武柏举之战与吴起阴晋之战的比较

    5万步兵加五百战车三千骑兵约7万人。提兵七万而天下莫挡者谁,吴起也。尉缭子的这句话应来自于这次的阴晋之战。
 
 
有人拿魏秦阴晋之战与吴楚柏举之战比较:

从领导来讲,吴起是统帅,孙武只是吴王阖闾统帅下的一个将军;
从规模来讲,吴起五万胜五十万,孙武三万胜二十万;
从战役来讲,吴起全局指挥,柏举之战的突破由夫慨不受约束的贸然进击侥幸获得;

从道义来讲,吴起军没有虐待战俘的记录,而孙武至少没能制止吴军纵暴郢都;

从影响来讲,阴晋之战后秦军一蹶不振,直到商鞅变法成功,公元前340年开始秦收复河西之战,四十九年间秦国不敢东向与六国争雄,吴军虽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可却站不住脚跟,吴国从破楚到自己被灭仅仅三十三年而已。

实际上,真的要与“提兵三万而天下莫挡者谁,孙武子也”的柏举之战相比较。决战中的胜利突破,确与夫概的擅自出击有关,而纵暴郢都也有其事。但是后来吴军从楚国退兵与吴国灭亡,却与孙武子没关系
 
吴国退兵,一是因为三万人的吴兵即使五战五胜,也必然有战争消耗,二是因为夫概带走五千人自立为王,三是秦国出兵五百乘约二万七千人(也可能是一万五千人)进入楚国,与楚国残军联合攻打只剩下约二万人而且离开吴国故地转战楚国己近一年的吴军。
 
吴国后来的亡国,那是因为夫差战胜了越国俘获了越王勾践,却一不杀勾践二不永远囚禁勾践三不永远流放勾践,却让勾践回去执政掌权继续称王,同时夫差与其它国家争战争霸,实力有损,兵疲民疲。而且夫差杀伍子胥,使夫差再也难以揽到天下才俊至其靡下。

------
一乘有多少人,有两种说法
《司马法》佚文曰“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
《司马法》云:“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按第一种说法,五百乘有一万五千人。加上骑兵三千,再加五万步兵。吴起共带兵六万八千人,约七万人。

吴起 阴晋之战;
    阴晋之战是指公元前389年,秦军为夺取被魏占领的河西地区,而动用50万大军攻魏,而魏军在名将吴起率领下以在阴晋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阴晋之战时间:
    周安王十三年,魏武侯7年,秦惠公10年,公元前389年,也是吴起担任河西郡守的第19年,是秦国的商鞅第一次变法的36年前。
 
阴晋之战地点:
阴晋,今陕西省华阴市东,在西岳华山的东峰和北峰之间

阴晋之战背景;

    河西,是秦穆公与晋惠公当年为争霸而打得尸积如山的地方,是秦国十分重要的战略要地。此地与秦国仅一河之隔,兼控崤函之险,秦国若欲出关与六国争利,则必据河西之地,秦国若没有了河西,就等于没有了黄河天险,以后别说出关争雄,连想要自保都堪虞。当时秦和魏都还没有称王,魏文侯魏武侯既然称候,那就代表他有千乘之地。但是秦惠公却有五十万的军队。
 
公元前419至公元前408年,魏军在西河守吴起的统帅下,通过大大小小不断的战争,终于全部占领河西之地。秦军退守洛水一带。此后秦国于周安王元年(前401年)开始进攻魏国,九年(前393年)与魏国战于汪(今陕西澄城境内),十二年(前390年)又与之战于武城(今陕西华县东),企图夺回河西要地。魏国军队则全力与秦军作战。
 
阴晋之战过程; 

    周安王十三年,秦惠公破釜沉舟,起倾国之兵50万,在姓名不详的秦国将领率领下,进攻秦军东进道路上的重要城镇——阴晋。秦军在阴晋城外布下营垒。排兵布阵,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攻城的一方用生牛皮围成四面的小屋,类似可移动的车,中间可运土以及人,在阴晋城外建起了土山, 然后往城里面射箭,或用用钩钩住城壁,兵卒援引而上,但都被魏军一一破解,这真是场惨烈的消耗战
    魏国第二代国君魏武侯(是启用吴起而成为魏国霸业开创者的魏文侯的儿子)亲自到前线犒劳将士,魏军上下士气高昂。吴起对魏武侯说:“我听说人有短处有长处,士气也有盛有衰。您不妨试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让我率领去抵挡秦军,如果不胜,就会被诸侯讥笑,丧失权威于天下了。但这是不会发生的。所以我敢去尝试。譬如现在有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派一千人去追捕他,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这是为什么呢?是怕他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所以一个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像那个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于是魏武侯采纳了吴起的意见,派5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为步兵,并加派战车五百辆,骑兵三千人,由吴起统领反击秦军。
    面对这次秦军大规模进攻,战前一天,吴起向三军发布命令说:诸吏士都应当跟我一起去同敌作战,无论车兵、骑兵和步兵,“若车不得车,骑不得骑,徒不得徒,虽破军皆无功”(《吴子·励士》“如果车兵不能缴获敌人的战车,骑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战马,步兵不能俘获敌人的步兵,即使打败敌人,都不算有功。”)。
    决战日,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吴起的五万魏军突然迂回到秦军后面,这群没有功名的如狼似虎的下级兵士个个以一当十,奋勇杀敌,大声呐喊,而骑兵又开始在四周放起火来。面对乌云盖顶般黑压压五十万秦军,五万魏武卒不仅全然不惧,一个个更仿佛饿狼见到了猎物一般双眼放光,那攒动的人头仿佛只是待他们冲过去随时随手便可轻易摘取的战利品一般。双方摆开阵势后,急遽的战鼓响起,照例先是一通互射,可秦军铺天盖地的箭雨除了寥寥可数的数箭能稀稀拉拉地射到魏军阵中外,其余都落在了双方阵前的空地上,而魏军弓箭手都是至少可以开十二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合今天30公斤)的精兵,每一轮遮天蔽日的箭雨射过去秦军必然呼啦啦的倒下一大片。秦军阵脚微乱,不得已开始让战车冲锋,可迎接他们的是魏军精锐的骑兵迎头地痛击,随后魏军战车也如猛虎下山般全力出击,骑兵则开始对秦军步兵不断实施包抄、分割,而此时魏武卒大军也山呼海啸般地压上
    当绣着“吴”字的大纛旗缓缓出现在秦军视线之中时,当那隆隆战鼓如雷鸣般在天地间回荡、滚动时,当黑压压的骑兵、战车群从对面压顶狂奔而来时,当魏武卒那激越高亢的熟悉喊杀声震耳欲聋的迎面扑来时,当阴晋城内的守军如狼似虎奋勇而出时,五十万秦人不多时便陷入慌乱之中,挤在一起的秦军手足无措,在两面的夹击下,秦军很快彻底崩溃了, 一个个抱头鼠窜,相互践踏。一时间战鼓震天动地,战气凌烈萧杀,浑身鲜血的魏军一个个仿佛从地狱里刚刚释放出来的恶魔,矛戈断了,挥剑便上,剑折了,随手拣起一样武器就杀,血溅到脸上抹都不会抹一下,只顾狂吼着轮番冲杀,只到眼前看不到一个人站着的秦兵为止,阴晋,到处蠕动着断臂残肢的血人,到处弥漫着绝望痛苦的嘶吼,阴晋,尸横遍野,鲜血成河……
 
    吴起知道战局不会再有任何悬念了,看着狼狈奔逃的秦军,吴起突然间不禁想起了那个可怜的女人——在魏军中有个士卒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只是个普通士卒,而吴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上的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上的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上的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哭。”吴起暗叹:“世人哪里知道战场的残酷?!疆场争胜,浴血厮杀,刀锋入骨,不战则亡,必死则生,幸生则死。战场上从来只有勇者才有更多的机会生还,胆怯者必然成为虎狼之师屠刀下待宰的羔羊。”
    这一夜,经魏军反复冲杀,秦军50万大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魏国取得了辉煌战果。最后吴起奉行穷寇莫追的思想,并没有对溃败的秦军进行追击, 所以历史上也没有记载此次魏国大破秦军究竟说杀了多少人。
    此战过后,秦军基本丧失对抗三晋实力,遏制了秦军东进的势头,吴起率军势如破竹的进入关中平原,横扫西河。创造了以五万大胜五十万的“阴晋之战”,开春秋战事旷古奇迹。
 
   此战之后两年,秦惠公去世。此战之后七年,公元前382年,吴起离开魏国,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楚国的国相),吴起在楚国变法,并把楚国的疆域向南推进到广西苍梧,向北推进到黄河流域。之后第二年,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吴起被杀。吴起被杀11年之后,魏武侯去世。魏武侯之子魏惠王时期,魏国先后逼走了孙膑、商鞅、犀首、张仪、范雎、尉缭等赫赫名士。随着人才象吴起那样的流失,魏国也象太阳下的冰块一样化解消融了
 
评论;
 
    在这一阴晋之战开始之时,西河郡守吴起在此己镇守十九年,为激励军队保持高昂士气。他请国君魏武侯举行庆功宴会,使立上功者坐前排,使用金、银、铜等贵重餐具,猪、牛、羊三牲皆全;立次功者坐中排,贵重餐具适当减少;无功者坐后排,不得用贵重餐具。宴会结束后,还要在大门外论功赏赐有功者父母妻子家属。对死难将士家属,每年都派使者慰问,赏赐他们的父母,以示不忘。此法施行了三年。秦军一进攻河西,魏军立即有数万士兵不待命令自行穿戴甲胄,要求作战。
 
    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12石指弩的拉力,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就进击敌军的将士以明法。
 
    经过吴起多年的悉心经营,终于创建了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 阴晋之战是吴起练成魏武卒之后的著名战役,这场战役深刻贯彻了"兵不在多,而在于精"的军事理论, 取得了以少胜多的伟大战果.
 
阴晋之战是战国时期吴起将军指挥的著名战役,以五万军队大破秦军,可以说秦国从来没有输得这么惨过,但有人提出三个疑问:

1秦国当时的统帅是谁
2吴起在战术上是怎么安排的.(因为秦军是劲旅,秦军的统帅非等闲之辈)
3秦国的实际损失大概是多少,虽然秦军50万被破,不过应该没有被全歼
    至于为什么阴晋之战规模如此巨大却很不出名,而且,吴起在河西二十三年,与诸侯共进行大小七十六次战争,可史册上却从无一详细记载。有人认为主要原因是对总的形势影响不大,魏国的强盛并不长久,河西地在经过孙膑庞涓在公元前354年的齐魏桂陵之战,以及与公元前341马陵之战以后,也就是吴起在楚国被杀40多年之后,被秦国取回。另外此战不出名不详尽的一个原因,是被秦始皇焚书,秦人向来夸胜讳败,一部秦记之记录足可证明。六国史记虽难尽焚,毕竟所余无几了。君不见,规模更为宏大的在离秦国咸阳只有一百里之处的秦楚蓝田之战,如今还能查到几个字?(蓝田之战虽然最后秦军赢了,但损失很大,秦国史官没有称赞这次战役的胜利。)
 
阴晋战役略评
把魏秦阴晋之战与吴楚柏举之战比较一番:
从领导来讲,吴起是统帅,孙武只是吴王阖闾统帅下的一个将军;
从规模来讲,吴起五万胜五十万,孙武三万胜二十万;
从战役来讲,吴起全局指挥,柏举之战的突破由夫慨不受约束的贸然进击侥幸获得;
从道义来讲,吴起军没有虐待战俘的记录,而孙武至少没能制止吴军纵暴郢都;
从影响来讲,阴晋之战后秦军一蹶不振,直到商鞅变法成功,公元前340年开始秦收复河西之战,四十九年间秦国不敢东向与六国争雄,吴军虽千里破楚、五战入郢,可却站不住脚跟,吴国从破楚到自己被灭仅仅三十三年而已。
 
可见,阴晋之战确实是辉煌的一战,面对强大的秦军,史书上仅有寥寥数语记录吴起通过激励方法便极大地提高了魏军士气,显著地增强了战斗力,从而以少数精兵击败了十倍于己的秦军。其它六国在见识了魏武卒强大战力之后,纷纷效仿,开始创建各自的常备军,齐的“技击”、秦的“锐士”、韩的“材士”、赵的“百金之士”、楚的“选练之士”相继出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可怕的军备竞赛时代来临了。

 
三、强魏扶楚的吴起

    吴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是中国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吴起自幼丧父,与母相依为命,苦度时光。功名心极强,崇尚法家,喜欢干惊天动地的事业,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立志变革的人物。

3.1 师从曾参

    战国初期,中原大地出现七雄并立。各个国家为求生存,都励精图治,招纳贤人;各种思想学术流派也高扬旗幡,广收门徒,自树宗派,显得异常活跃。

    吴起出身卑微,自知没有社会地位,没有功业,就会被人看不起。他决心发奋学习,为将来建功立业打下基础。于是拜孔子的学生曾参为师,学习儒术。

    曾参一见吴起这个英气勃勃的青年投奔自己门下,一番对话,发现吴起虽然很聪明,但总透着一股狠辣。心想:此人可以留下好好调教。

    吴起在曾参处一学就是五年,对学业的用功刻苦很得曾参称赞,但是有一件事情使得师徒关系发生了变化。别的学生每隔一段时间就回去看望父母,可吴起从未回过一次家。曾参问:“你的母亲还建在,怎么不回去看看?”吴起说:“我曾经发过誓,不封侯拜相,绝不回家!”曾子是讲究孝悌的,对吴起这么强的功名心非常反感,再加上吴起觉得自己追求的目标与曾参学派相去甚远,最终师生走向了决裂。

    离开了老师的吴起得知鲁国正在招贤,就来到鲁国,鲁国的相国公仪体把他推荐给鲁穆公。

3.2 初仕鲁国

    鲁国是中原大国,是西周大政治家周公旦的封地。经过几百年的沧桑变化和诸侯之间的弱肉强食,鲁国已变得衰弱不堪。鲁国的二十五代国君鲁穆公,面对中原七雄崛起的严峻形势,也想引进贤才,尤其是军事人才,以求自保。

    因吴起是曾参的学生,又是相国公仪休的介绍,鲁穆公就让吴起在鲁国做下大夫。不久,东方大国齐国发兵向鲁国进攻,因鲁国弱小,更重要是没有出色的统帅来指挥御敌,所以鲁穆公急得团团转。相国公仪休说:“先有奇才在此,为何不用?”鲁穆公问是谁,公仪休说:“曾参门徒吴起,乃当世奇才也。”鲁穆公摇头:“吴起有才,寡人所知,但他妻子是齐国人,如果让他带兵与齐国作战,他会卖命吗?”

吴起听说齐国入侵,心中暗喜,认为是自己立功拜将的时侯到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没有一点动静,一经打听,才知道是国君因为自己妻子的原因,才不敢拜他为将。功名心极重的吴起一咬牙,一狠心,拔剑割下妻子的头颅来见鲁穆公。鲁穆公见一颗血淋淋的人头在地上滚动,吓得用手掩面,只好命吴起为将,统兵御敌。

    据说吴起治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爱惜兵士,处处与士卒同甘共苦,获得了士兵们的衷心拥戴。率领鲁军达到前线后,他并没有立即与齐国交战,却表示愿意与齐军谈判。齐国一看这阵势,以为对方是来祈求和谈的,就放松了警惕。吴起一面用老弱兵士驻守军营,借以麻痹齐军将士;另一方面他又集合了自己的精锐之师,出其不意地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迅速瓦解,鲁军大获全胜。

    吴起战胜了齐国军队,他的战功引起鲁国贵族的妒忌和不满。一些人向鲁国国君进言,说吴起脾气如何暴躁,如何无情,连他母亲去世时,他都不曾回去看一眼,正因为如此,他被曾申子赶出了师门。鲁国国君不禁有些犹豫,又想到吴起是卫国人,任用他的话势必会得罪卫国;而且吴起帮助鲁国打胜仗,可能还会引来其他国家对鲁国有所图谋,思前想后,鲁国国君最终还是下了逐客令。

吴起又气又急,无奈之下,跑到魏国。

3.3 发迹魏国

    想起魏国丞相李悝和自己有一面之交,吴起辗转来到魏国。据说他在投奔魏文侯时,魏文侯还就是否任用他而与李悝进行过一番商讨,向李悝询问吴起是个什么样的人。李悝没有掩饰吴起的缺点,并如实承认他是一个将才。

    魏文侯素知吴起有才,就在宗庙里正式接见吴起。在战国时,君主在宗庙里接见臣子是最高的礼节,魏文侯的夫人还亲自为吴起斟酒。

    吴起见魏文侯如此礼贤下士,就倾平生所学,向魏文侯陈述治国治军的主张。概而言之,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建议魏文侯虚心求士、纳士、用士,废仁义之说,求治国之实。只要是人才,既有人才之长,又有人才之短,为国君者要去其所短,用其所长。这样国家才能兴旺。二、以猛吏治民。吴起认为,国家之败,风气之颓在于官贪民滑。官贪则心不在国,民滑则财不聚上,如此,国必败,主必危。三、以法治国,提高军队素质。淘汰老弱病残者,减少编制,组成一支人数虽不多,但精锐的军队。

    魏文侯听罢大悦,就拜吴起为大将军兼西河留守,让他做为一方军政长官独当一面,为魏国出力。

    西河与秦国交界,在黄河的西边,即今陕西东部、河南北部一带。黄河本是天然屏障,但魏国还跨国黄河,把领土扩展到了河西以北的地方,直接威胁秦国的安全。所以,秦国志在必得,而魏文侯也觉得西河这样的战略要地,没有得力的人去防守是不行的。

3.4 西河建功

    吴起到西河以后,处处谨慎行事,与士卒同吃同住,一起跋山涉水,把将军享有的俸禄和魏武侯的赏赐拿出来与士卒共享。由是威信大振,将士用命。吴起经过缜密思考,向秦军发起攻击,先后攻取了秦国五座城邑,秦军望风而逃。不久,秦国大举进攻魏国西河地区,吴起率部在阴晋大破秦军,西河的防守从此巩固(详见《公元前401年—阴晋之战》一文)。

    吴起又整顿吏治、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减轻税收,不几年,西河地区人口繁衍、府库充盈、人民安乐,吴起成为了人人景仰的一代名将(详见《吴起在魏国》一文)。可惜好景不长,文侯死后武侯即位,一度起用公叔为相。公叔原是贵族子弟,娶魏公主为妻,容不下吴起,屡次在魏武侯跟前进谗言。

    吴起被公叔陷害,武侯大怒,就撤消了吴起的一切职务,时间是公元前385年。此时的吴起已经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了,几十年来为魏国立下大功,还遭如此下场,心里愤愤不平,就诡称要去故乡闲居,然后撇下老小,快马一鞭,往南方楚国而去。

    吴起初任鲁将,继任魏将,屡建战功;当公元前395年魏文侯死后,吴起遭人陷害,逃奔楚国(详见《吴起奔楚》一文),因为他曾出使楚国,楚悼王对吴起之才十分敬重,先后任他为宛(今河南南阳)守和令尹。

3.5 身死楚国

    楚悼王见吴起来投奔,喜出望外,很快就拜吴起为令尹(相当于宰相)。拜相封将是吴起一生的追求,在魏文侯手下吴起实现了封将,却一直未能做宰相。如今和楚悼王刚刚谋面,楚悼王就满足了他的夙愿,饱尝世态炎凉的吴起终于实现了一生最大的梦想,他对楚悼王的知遇之恩无法言表,决心倾其全力,辅佐悼王治理好楚国。

    吴起重新制定了楚国的官员编制和奖惩条例(详见《吴起变法》一文),雷厉风行地加以实施,于是楚国的财富迅速集中,冗政很快得到改变,民心阵风,军队训练也热火朝天地开展起来。这样一来,几乎得罪了楚国的整个贵族阶层,他们对吴起恨之入骨,因吴起身后有楚悼王的支持,所以只能在背地里咬牙切齿。

    公元前381年,正当楚国国势日涨之时,楚悼王突然离世。早已处心积虑要作乱的楚国贵族们乘机发难,进攻吴起。当时楚悼王还未入殓,叛党们将吴起与楚悼王的尸体一起包围起来,乱箭齐发。吴起抱住楚悼王的尸体大叫:“我死了微不足道,你们连大王的都不放过,如此大逆不道,必定不会有好下场!”说罢气绝身亡。后来,用箭射中吴起和悼亡尸体的全部被即位的楚王诛杀,被灭门的贵族有七十余家。

    吴起晚年的变法虽然失败了,但观其一生,是传奇的一生。虽然在道德方面颇有瑕疵,但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