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沙米娜徳长笛曲

 hbc_sh 2014-11-23
宋歌(洛阳师范学院音乐学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沙米娜德是法国浪漫主义女作曲家,她的长笛曲风不同于其他作曲家的创作,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的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展现了一位女作家细腻的情感世界,本文将基于该曲的创作背景,赏析其背后的爱情故事。
关键词: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爱情故事;赏析
        音乐本身是作者心灵与灵魂的载体,充分展示了作曲家丰富的内心世界,音乐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现实世界的真实反映与作曲家内心渴求的结合。这首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也不例外,充分展现了创作者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尤其是这样一位有着曲折人生经历的女作家。这首曲子也在心灵上带给笔者诸多震撼。据此,笔者在下文中将对该曲做出进一步的分析,力图从其创作背景出发,感受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这首经典曲目大致可以分为三段,这三段分别展示了创作者不同的内心世界。这首曲子的情感把握较难、演奏难度也较大,使其成为了众多音乐学院长笛入门考试的重点曲目。
        一、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创作背景分析
        沙米娜德是法国著名女钢琴家和作家,她从小就跟随自己的母亲学习钢琴,具有极高的表演天赋,八岁时由于其出色的表演给比才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极力地鼓励她进行作曲。在沙米娜德18 岁时,她所创作的曲子受到了法国著名作曲家福瑞的赏识,并给予了她极高的赞扬。
        之后,沙米娜德凭借自己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创作才能成功进入了巴黎音乐学院。在学校里,她结识了一位学习长笛的男同学,并且与他成为了好朋友。随着时间推移,沙米娜德开始暗恋这位才华横溢的同学,但不幸的是这位同学只是将沙米娜德作为自己的好朋友,而深爱着另一个女孩,并且要与这位女孩结婚。这件事情深深地影响了沙米娜德,她在其婚礼前一晚创作了这一首长笛曲,虽然很短(只有一个乐章),却包含着沙米娜德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彼时的心路历程。她在婚礼上演奏了这一首曲折婉转的长笛曲,希望男孩可以回心转意,了解长笛曲背后沙米娜德的情感倾诉。但遗憾的是长笛男孩并没有为此所动,他依然和那位女孩结婚了。遭遇暗恋痛苦的沙米娜德一直不愿意恋爱,直到44 岁时嫁给了一个音乐出版商。6 年后出版商去世,沙米娜德继承了其财产,之后没有再婚。从此开始了一个人的生活,并且在这段经历中创作了许多在当时很流行的作品,但流传至今的很少,只有这首长笛协奏曲一直流传下来,并且成为大多数长笛学习者的争相挑战的经典曲目。
        二、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爱情故事赏析
        (一)爱的倾诉
        作为一首长笛协奏曲,这首曲子在万籁俱静中首先从婉转的曲调带着听众进入一个静谧的爱情世界,前段的起伏平缓,是沙米娜德温婉爱情话语的倾诉,极致地描绘了她内心世界的安静与此刻的幸福感,是带着暗恋女生娇羞的婉转表达。呈现了爱情主题,再加以长笛的音色,比拟着沙米娜德向心仪的男生表白的情景。刚开始的支支吾吾,不敢表达,只是通过眼神的交流和情感的间接流露,展现沙米娜德对男孩的爱慕之情。随着情节发展,沙米娜德在男孩即将结婚的当日,向男孩倾吐自己的心事,这样的倾诉显得紧张而又期待,女主角在此刻想要急切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倾慕之情。
        然而就像所有女孩一样,沙米娜德表达自己的倾诉之情时又显得有些拘束,不知如何是好,将其紧张不安的情感呈现出来。长笛的音调更是村托出她彼时内心的紧张与不安,但又间接反映了沙米娜德将真心话吐露出来的畅快和放松。暗恋是一个人的,而表白是两个人的,一时间压抑的情感在顷刻间流露,便把沙米沙米娜德爱的倾诉表现得淋漓尽致。从她对爱情迷茫、对暗恋的不确定到后来大胆的爱意倾诉,都是一个情感细腻丰富的女孩的爱情历程,这一过程包含着作曲家内心的煎熬和喜悦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情感的不安。
        (二)焦虑期盼
        这一时期是沙米娜德小协奏曲的高潮部分,这一段音速急转直上,长笛的演奏速度明显增快,用强烈的切分和弦奏出了沙米娜德内心的焦虑,再用长笛的独奏奏出沙米娜德内心的不安,但同时在长笛的奏鸣中又明显感觉出作曲家内心的期盼之情。每当倾诉爱意之后自然会联想到会收到男方怎样的回答,尤其是在男孩已经决定结婚之际,这时候的表白就显得更加艰难。这个部分的转变是创作者内心复杂情感的再现,这一部分高潮将听众的心给揪起来,为沙米娜德担忧,这样一位女子,用这样的方式表白,婚礼当天的情感表达对她自己而言也是一种煎熬,一方面受着自己内心情感的挣扎,另一方面又受着社会舆论和社会现实的挣扎,自己最爱的男孩即将结婚而新娘却不是自己。她想逃离现实,渴求得到心仪男孩的回心转意。她将自己的情感全部倾注于这首曲子当中,她的暗恋深深地打动着听众。
        焦虑中期盼是这一段的特色,这一段的前半部分着重再现了一种焦虑,是沙米娜德内心情感的矛盾斗争,是她的爱情愿望与现实之间的冲突矛盾,她想一直隐藏的暗恋在这一刻爆发,自然引起她心中的焦虑。第二部分着重描写期盼,较前一部分,长笛的吹奏较为平缓,是沙米娜德安静等待着表白结果的阶段。她满心期待,有着小女孩纯洁的爱恋和等待,然而这样的期待也不如那般顺利,间或穿插着长笛和钢琴的紧凑演奏,又突显了沙米娜德心中的焦虑。
        突然之间,长笛减弱,以慢拍控诉现实的残酷,她对自己所爱之人没有抱怨,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情感纠结。沙米娜德在这一段中将自己内心的委屈和焦虑细细道来,长时间的暗恋终于表露出来,这里有兴奋和紧张,同时沙米娜德又联想到自己所处的场景,是在爱慕男生的婚礼上,自然又多了几分哀伤和焦虑。最终,沙米娜德仍旧满心欢喜地等待着答复,希望自己所做的一切努力男孩能够看到,从而回心转意。
        (三)绝望断肠
        这是沙米娜德内心绝望情绪倾诉的一段,因为自己的心意并未被男孩所接受,男孩依旧选择与另一位女孩结婚。沙米娜德感觉自己的爱情已经不再重要,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在这一部分刚开始的时候,长笛和钢琴的协奏都显得急促,这是因为作曲家刚遭到拒绝时的内心起伏,伤心到极致之后感情全部爆发出来。因此,这一段的表现较为基础,是作曲家内心悲痛情感的宣泄。
        沙米娜德陷入绝望,感受到落败感,已经没有了当初的激情和热情,对爱情彻底失望之后整个人的情感陷入消沉。尾声部分音乐起伏缓慢,作曲家内心的煎熬和落寞被娓娓道来,这是作曲家感情最脆弱的时期。整个音乐的基调又回归了平稳和缓慢,是作曲家内心情感的释放,她的爱情不在,热情也不在。就像所有失恋的人一样,陷入自己深深的痛苦之中,难以自拔。听到这里,听众都会为这一段凄美的暗恋表示同情,感受沙米娜德的悲伤情绪,也被带入这样的情感世界中难以自拔,沉浸于悲哀的情绪久久不能释怀。
        沙米娜德长笛曲———小协奏曲是长笛作品的代表和经典之作,其背后的爱情故事更是其打动人的地方,具有法国的浪漫主义色彩,是一篇经典的爱情挽歌。长笛极富感染力的表现手法和催人泪下的曲调,以及沙米娜德内心起伏的情感变化,都深深吸引了音乐家对这首曲子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赵沧海.感维度下的经典音乐赏析[M].南京:南京出版社,2011:127.
[2]高希,秦岭.音乐赏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7-28.
[3]杨和平.中外音乐赏析[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2:217-32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