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年阅读训练知识点

 水壶馆 2014-11-24

《童年》阅读训练知识点

胡旭冉整理 2014.11.24


【作者简介】——痛苦+刻苦=成功。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作家,他出身贫苦,三岁丧父,11岁丧母,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过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高尔基,只上过三年小学,刻苦自学,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用高尔基(痛苦的)署名,登上文坛。1906年高尔基写成长篇小说《母亲》标志着其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稍后完成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自传三步曲 】——穿越到130年前的俄国。

高尔基创作了三部自传体小说《童年》、《人间》(1914)和《我的大学》。这三部小说均采用自传体,描写高尔基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经历。《童年》反映了高尔基在外祖父家的生活,《人间》描绘了作者少年时代来到人间后苦难的历程,《我的大学》记述了他在喀山时期的活动和成长。这些真实、详尽的描述,生动地展示了十九世纪七十和八十年代(从18711888年)俄国社会生活的画面。

【故事梗概】

阿廖沙三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把他寄养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诺弗哥罗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是一个纤夫,后来开染坊,成了小业主。阿廖沙来到外祖父家时,外祖父家业已经开始衰落,由于家业不景气,外祖父变得也愈加专横暴躁。

阿廖沙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亲的嫁妆而不断地争吵、斗殴。在这个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与人之间弥漫着仇恨之雾,连小孩也为这种气氛所毒害。阿廖沙一进外祖父家就不喜欢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里含着敌意。一天,他出于好奇,又受表哥怂恿,把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里染成了蓝色,结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害了一场大病。从此,阿廖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由于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了他,离开了这个家庭。

但在这个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一种人,另外一种生活。这里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日的晚上,雅科夫就会弹吉他,奏出动人心弦的曲调。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欢乐又感到忧愁。在这些人当中,外祖母给阿廖沙的影响是最深的。外祖母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

后来,外祖父迁居到卡那特街,招了两个房客。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另一个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亲在一天早晨突然回来了,她的变化使阿廖沙心里感到十分沉痛。开始,她教阿廖沙认字读书,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经常发脾气,愁眉不展。后来母亲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就这样经过了一个夏天思考之后,他终于增强了力量和信心。母亲婚后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经常挨后父打。贫困和疾病,吞蚀着她的美丽。由于她心境不好对阿廖沙常常表现出冷酷和不公平。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也受歧视和刁难。因此,在阿廖沙的心灵中,“爱”的情感渐渐被对一切的恨所代替。由于和后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这时外祖父已经全面破产!他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困苦。为了糊口阿廖沙放学后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拣破烂卖。同时,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但这也招致学校的非难。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地离开了学校课堂。这时候阿廖沙母亲逝世,他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到“人间”去谋生。 

【人物形象 】三言两语猜人物

阿廖沙:是俄罗斯一代新人的代表。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之路的代表。他不向丑恶势力屈膝,坚强而善良,勇敢而自信。总能从丑恶事件中汲取正能量。

出淤泥而不染。

外祖父:丑恶势力的化身,是俄罗斯小市民阶层的典型。

残暴:把三岁的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结果生了场大病;

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怂恿小茨冈偷窃。

自私:用AA制为难老伴。将盲工赶出工厂。

卡什林是小说中,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俄国小市民的卑鄙灵魂。

外祖母:她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有人性的艺术形象之一。她善良、乐观,心里充满了无私的爱。她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信仰的上帝是与人为善的。她知道很多优美的民间故事,常常讲给阿廖沙听,她无私的爱丰富了阿廖沙的心灵,阿廖沙说道,“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她马上成为我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我最了解,最珍贵的人—— 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人物关系和特点:

父亲         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         瓦尔瓦拉(美丽善良的下层妇女)

继父         叶夫根尼.马克西莫夫(脾气暴躁,经常毒打妻子)

外祖父       卡希林  (凶狠、残暴、对于阿廖沙是不错的)

外祖母       阿库琳娜?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

主人公       阿廖沙(善良,坚强,勇敢,纯洁,有信心)

大舅舅       米哈伊尔  (自私自利)

小舅舅       雅科夫  (自私自利)

舅母         纳塔利垭(温柔、怯弱)

表哥         雅可布的萨沙(顺受、麻木)

表哥         米哈伊尔的萨沙(沉默、忧郁)

伙伴         茨冈(弃儿,聪明能干,阳光开朗,疼爱主人公。惨死于十字架下。)

老匠人       格里戈里  (正直本分)

保姆         叶夫根尼娅(快活善良)

房客        “好事情”(知识渊博)

 

 

阅读联系

填空题

1.《童年》是(前苏联) 国作家  高尔基 自己为原型创作的 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讲述的是 阿廖沙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

2.作者的自传体三部曲是《童年》《 在人间》《我的大学》。

3.《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因此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也因为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4.《童年》中奥夫相尼科夫家的三个孩子玩捉迷藏时,阿廖沙看到 _老三掉到井里,就纵身跳到院里,与老大老二一起把老三救了上来,于是他们成了好朋友。

5外祖母称“我”为“小鬼”的原因是(“我”唧唧喳喳!爱提问。)

6有一次,父亲带我乘帆船去兜风,突然打了一声雷,父亲笑了起来,他用双膝紧紧地夹住我,喊道:“没事儿,不要怕,( 葱头 )!”

7高尔基三岁时在阿拉斯特罕患霍乱,他的父亲用心看护,却不幸(染病)身亡。

8父亲去世当天,母亲生下了一个(小弟弟)。父亲去世几天后,“我”、外祖母 母亲 搭上了轮船,离开了阿斯特拉罕 。我刚出生的弟弟马克西姆死了。(外祖母)把弟弟的尸体放进了木匣当中,(母亲 )从外祖母的手中抢走了木匣。

9《童年》中“萨拉多夫”指的是城市名。

10父亲和小弟弟的死使母亲脸色阴暗铁青,瞎子一般,她的眼睛紧闭,始终保持缄默,简直形同陌路,就连(她身上的衣服) “我”都感到陌生。

11青年的时候,那是外祖母可供炫耀的宝贝,可现在外祖母却要诅咒它。“宝贝”和“它”都是指头发 

12外祖母脸上最煞风景的是那个软塌塌的大鼻子、红鼻子头了。外祖母是我永远的朋友 ,是我最了解的人,我与她最知心!

13在船上,外祖母在船上讲的故事很精彩,水手们邀请我们吃晚饭

14在外祖母的眼中,尼日尼是一个像神仙住的地方。教堂好像是在空中飞翔

15外祖父是一个干瘦干瘦的老头儿。他穿一身 ,胡子是金黄色 的,鼻子是弯,眼睛是绿 的。

16“我”有 个舅舅,他们分别是米哈依尔舅舅、雅可夫舅舅 ,舅妈叫娜塔莉娅,两个表哥都叫萨沙,表姐叫卡杰琳娜 

17在外祖父的眼中,我的颧骨和我的父亲长得一模一样。

18  米哈伊尔舅舅 的黑头发梳理得非常整齐,他像老爷一样干瘦干瘦的;雅可夫舅舅 的头发是浅色的,打折卷儿。

19“我”最不喜欢外祖父,是因为我在他那儿感到了(敌意)。他令我既(害怕)又(好奇)。                          

20姥姥那儿“我”知道。两个舅舅强烈要求老爷分家的。母亲带着我突然 到来,这是舅舅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21“我”和母亲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吃就爆发了一场争吵。米哈伊尔舅舅 突然轮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

 简答题

1.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不少痛苦,请选3件你最难忘的事加以简要叙述.

1)因把白桌布染成蓝色而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觉,并大病一场。

2)因为继父的虐待和流言,使阿廖沙在学校抬不起头来。

3)三岁丧父,母亲行踪不定。寄养在外祖父家,遭到了百般折磨。

2.主人公同样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简要列举温暖事件。

1)乐观、纯朴的小茨冈一次又一次代“我”受痛。

2)每逢节日的晚上,大家弹琴唱歌。外祖母跳着民间舞,犹如恢复了青春。

3)阿廖沙常听外祖母讲优美的民间故事。

4) “好事儿”的科学实验室,给阿廖沙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5)阿廖沙和同伴一起捡破烂赚钱,结下了友谊。他在学校也感受到了友谊和同情。

6)外祖母为人出事的善良,时时刻刻温暖着阿廖沙。

3.这部小说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答: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阿廖沙的外祖母,因为她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事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在这冰冷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这阿廖沙,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

4.每逢节日之夜,家里就有欢乐的聚会,这时,雅科夫舅舅为什么会隆胸顿足,泪流满面?

答:因为他受到了自己良心的谴责。 

5.高尔基的《童年》中,阿廖沙念完三年级的时候,因为成绩优秀学校奖给他一张奖状,还奖给他好几本书,请说出其中任意一本书名。

答:三本分别为《福音书》《克雷洛夫寓言诗》《法达——莫尔加那》

6.请结合典型情节分析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阿廖沙:听外祖母讲故事,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帮助,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语言需要再组织)

外祖母: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他听。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

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吝啬、贪婪、专横、残暴。

7.阿廖沙在成长的中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请简述一两个

四岁丧父,跟随悲痛欲绝的母亲和慈祥的外祖母到专横的、濒临破产的小染坊主外祖父家,却经常挨暴戾的外祖父的毒打。但善良的外祖母处处护着他。在外祖父家,他认识了很多“安安静静”的亲戚,其中包括两个自私、贪得无厌的、为了分家不顾一切的米哈伊洛舅舅和雅科夫舅舅,还有两个都叫萨拉的表哥。朴实、深爱着阿廖沙的“小茨冈”(伊凡)每次都用胳膊挡外祖父打在阿廖沙身上的鞭子,尽管会被抽得红肿。但强壮的他,后来却在帮二舅雅科夫抬十字架时给活活的压死了……

文段阅读

(一)

天气变好了,我和外祖母从早到晚都呆在甲板上,头上是明朗的天空,伏尔加河两岸被秋天镶上一层金,又缝上了绸缎。橙红色的轮船逆水而上,轮桨缓缓地拍打着湛蓝色的水,发出隆隆的声音,船尾用一条长长的牵引索拖着一只驳船。驳船是灰色的,样子像一只土鳖。太阳在伏尔加河上空悄悄地移动着;周围的景象不断地变换着,时时刻刻都是新的。翠绿的山好似大地的华丽衣服的漂亮褶儿。沿岸有城市和乡村,远远看去仿佛一块块的甜点心。水面上漂着金黄色的秋叶。

 “你瞧,多么好啊!”外祖母不住地这样说,一会儿跑到船这边,一会儿跑到船那边,她容光焕发,高兴得眼睛睁得老大。

她常常对着河岸发呆,把我也给忘掉了;她站在船边,两手交叉在胸前,微微笑着,一声不响,眼里充满着泪水。我拉拉她的挑花的黑裙子。

 “啊?”她抖动了一下,“我像是在打瞌睡,做了一个梦似的。”

 “你哭什么?”

 “亲爱的,我这是因为快乐,因为年老,”她微笑着说,“我已经老了,你知道吧,我已经六十整了。”

她闻了闻鼻烟,开始给我讲一些希奇的故事:讲慈善的强盗,讲圣人,讲各种怪兽和妖魔。

她讲童话故事的时候,声音很低沉,很神秘,她俯下身子靠近我的脸,睁大了眼睛注意地看着我,就仿佛往我心里灌输一种使我兴奋的力量。她说话像唱歌似的,越说越流畅。听她说话使人格外愉快。我每次听完以后,总是要求:

 “再讲一个!”

1.文段写我家祸不单行后,我跟着外祖母和母亲乘船到尼曰尼的外祖父家去。一路上景色美好,它对写我们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答:路上景色美好能,烘托人物的愉悦心情。

2.为什么我从见到外祖母的第一天起,我就和她要好了?

答:因为外祖母的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胸怀宽大、善于忍让的品性情怀感染了幼小的我,让我从见到她的第一天起,就喜欢上了她。

(二)

小茨冈听音乐的时候,也和大家一样,全神贯注,他把手指插进乌黑的头发里,眼睛盯着屋角,鼻子里发出轻轻的呼噜声。有时他突然叫起来,惋惜地说:

上帝啊,要是给我一副好嗓子,我也来唱一个!”

外婆这时叹着气说:

好啦,雅沙,你弹得让人心里难受!凡尼亚,你来给大家跳个舞吧……”

这时候,外婆的请求不是马上能够得到满足的,不过乐师往往是忽然用手掌按住琴弦,停一秒钟,然后握起拳头,往地板上重重地一甩,仿佛把一件既无形又无声的东西从自己身上甩掉,神气活现地喊道:

“扔掉忧愁和烦恼吧!凡尼卡,出场!”

小茨冈捋了捋逢乱的头发,拉了拉那件橘黄色衬衫,像踩着钉子似的小心翼翼地走到厨房中央,他那黑黑的面颊泛起红晕,不好意思地微笑着,请求到:

“只是你的节拍要快一点,雅科夫·瓦西里奇!”

于是雅科夫像发疯似的弹起吉他,小茨冈在厨房中央旋转着,仿佛浑身着了火,踏着小碎步,靴跟敲击地板,震得桌子上和橱柜里的餐具哗哗响,一会儿,他又张开双臂,恰如雄鹰展翅,两腿舞的飞快,简直看不出他在迈步;他忽然尖叫,或往下蹲,像一只金色的雨燕飞来飞去,他的丝绸衬衫金光闪闪,颤抖着,浮动着,映照着周围的一切。

小茨冈忘情地跳着,毫无倦意。看来,如果现在打开门让他到外面去跳,他会沿着大街一直跳下去,跳遍全城……”

1.请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答:本段主要叙述了节日晚上的娱乐活动,描写了茨冈的优美的舞姿。

2.结合全文,说说茨冈是个怎样的人,他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小茨冈是一位活泼开朗、聪明灵巧、可爱天真、善良的小伙子。最后的结局是却被舅舅们害死了。(他们让他在刮风下雪的寒冬背沉重的橡木十字架到雅科夫舅舅亡妻的坟上去。十字架要两个人吃力地抬起来才能放到他背上,而他只有19岁。结果脚被绊了一下,十字架砸在脊背上,他因失血过多而死。)

                                                           

(三)

外祖父打得我失去了知觉,于是我病了好几天,在一间小屋子里背朝天地趴在一张宽大、暖和的床上;房间里有一个窗户,在墙角那个装有许多圣像的神龛里点着一盏红色的长明灯。

生病的那几天是我生活中重大的日子。在这些日子里,我大概成长得很快,并且有一种特别的感受。从那时起,我便开始不安地注意着人们,仿佛撕掉了我心上的一层皮,从此这颗心就变得对一切屈辱和痛苦(自己的和别人的)都难以忍受的敏感。

不知怎的,外祖父忽然来了,像是从天花板上掉下来似的。他坐在床上,用冰冷的手抚摸我的头,说道:

“你好,小爷子……你倒是说话啊,不要生气了!怎么,你怎么啦?……”

我很想踢他一脚,可是一动弹就疼。他的须发显得比平时还红,脑袋不安地摇晃着,放光的眼睛往墙壁搜索着什么。他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山羊形的甜饼、两个糖角、一个苹果和一包青色的葡萄干,他把这些东西放在枕头上我的鼻子跟前。

  “你瞧,我给你带来的礼物!”

    他弯下身来吻了吻我的额头;然后,一面用僵硬的小手——染了一手黄颜色,特别是弯得像鸟嘴似的指甲更显得黄——轻轻地抚摸着我的头,一面谈起来:

    “我当时对你太过分了,兄弟。我火得厉害;你咬我,抓我,也把我惹火了!然而,你多挨几下并不算倒楣,我都记在账上!你要知道:挨自己亲人的打,这不算屈辱,是受教训!不要让外人打,自己人打没关系!你以为我没挨过打吗?阿廖沙,我挨的那个打啊,你连作恶梦都没梦见过。我给人家欺辱成那个样子,大约上帝看见也会掉泪!结果怎么样呢?我这个孤儿,叫化子母亲的儿子,熬出头了,当上行会的头儿,手下管很多人。”

  他那端正干瘦的身体轻轻靠着我,他开始讲他的童年时代,他的话沉重而且结实,轻巧流利地一句跟着一句。

  …… ……

他一直讲到晚上,临走的时候,他亲切地和我告别,我才知道外祖父并不凶恶,也不可怕。我一想起他曾这么残酷地毒打我,就难过地流泪,并且总也忘不了这件事。                        

1.外祖父毒打了“我”一顿,现在却来看望“我”,并和“我”说了这么多话,他的目的是什么?(3分)

.答:外祖父的目的,一是为了安慰“我”,叫“我”不必太伤心;二是希望“我”理解他的举动,叫我不要记恨,他也有自己的苦衷;三是他的打是有道理的,他要警告我。

2.从选段可以看出,“我”对外祖父的感情是复杂的。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童年》中的其他情节具体分析。(5分)

答:在“我”的眼中,外祖父是残暴的,有时也藏着几分慈爱。“残暴”: “打得我失去了知觉”“病了好几天”可以看出来。 “慈爱”可以从 “轻轻抚摸”“一直讲到晚上”、“亲切地跟我告别”等细节体会。

(四)

A

外祖父家里充满了仇恨,大人之间的一切都是以仇恨为纽带的,孩子们也争先恐后地加入了这个行列。 

  后来从外祖母那儿我才知道,母亲来的时候,她的两个弟弟正强烈要求外祖父分家。 

  母亲带着我突然回到这个大家庭来,这使他们分家的愿望更加迫不及待了。 

  他们怕母亲向外祖父讨回她本应该得到的嫁妆。那份嫁妆因为母亲违抗父命而结婚被扣下了。两个舅舅一致认为那份嫁妆应该归他们所有。 

  除此之外,当然还有些别的琐事,诸如由谁在城里开染坊,又由谁到奥卡河对岸纳维诺村去开染坊,等等等等,他们吵翻了天。 

  我们刚到几天,在厨房里用餐时就爆发了一场争吵。 

  刷地一下,两个舅舅都立了起来,俯身向前,指着桌子对面的外祖父狂吼,狗咬般地龇出了牙。外祖父用饭勺敲着桌子,脸涨得通红,公鸡打鸣一样地叫:“都给我滚出去要饭去!” 

  外祖母痛苦地说:“行啦,全分给他们吧,分光拿净,省得他们再吵!” 

  “你给我闭嘴,都是你惯的!”外祖父个头小,声音却出奇地高,震耳欲聋的。 

  我的母亲站起来,走到窗前。背冲着大家,一声不吭。 

  这时候,米哈伊尔舅舅突然抡圆了胳膊给了他弟弟一个耳光!弟弟揪住他,两个人在地上滚成了一团,喘息着、叫骂着、呻吟着。

 

B

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 “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

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

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

“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

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

“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

1  节选部分描绘了怎样一种生活环境?联系全文,你认为这对阿廖沙成长有什么影响?

答:节选描绘了黑暗污浊、尔虞我诈、充满邪恶的生活环境。

阿廖沙能从这样的生活环境中明辨是非,吸取正能量。阿廖沙能利用每一次挫折和磨难,不断增强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2. 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答: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舅舅和外祖父吵架时的丑态,流露出“我”极端厌恶的情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