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社会怎样浮躁,我们自己也不可以浮躁。战胜浮躁的关键是明白自己真正的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盲目攀比,不要羡慕别人,更不要唯利是图。倾听自己的声音,明白自己的真正需要,而不要随大流,只知道跟在别人后面走。
喜欢付出,福报就越来越多;喜欢感恩,顺利就越来越多;喜欢助人,贵人就越来越多;喜欢抱怨,烦恼就越来越多;喜欢知足,快乐就越来越多;喜欢逃避,失败就越来越多;喜欢分享,朋友就越来越多;喜欢生气,疾病就越来越多;喜欢占便宜,贫穷就越来越多;喜欢布施财,富贵就越来越多。
孔子说,不要那样冲动,不可以这样,我走的是为国家民族、为人类、为天地行正道,能够走得通,是命。倘使这个文化命脉真的要中断了,也是民族、国家、时代的命运。圣人的心志和胸怀真是坚定如金刚,宽广如大海。
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的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无论是佛家的戒定慧,儒家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还是道家的“清净无为”,都是让我们明白转境、转识的重要性,使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六根清净、一尘不染。
没有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困惑就会像病魔一样被不时的干扰着······心态好的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达观大度,坦然面对,知足常乐。因此,生活过得轻松惬意,快乐幸福。
调整好自己心态,时时保持清醒头脑,是人生最重要的能力,是成就事业最重要条件,也是快乐人生的基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真正达到“大彻大悟”,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人们的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受外部环境影响。
如何去修身养性,主要的是认识自己,明白世事无常,顺无常而为之。所以不要执著于过去心、现在心或未来心。祛除心中的独占之火、火、嫉妒之火、猜疑之火,摒弃贪恋之心,才能修行得道。以平常心待不平常事,则事事平常。
“德才兼备”把“德”放在了第一位,以德为首,旨在强调“德”比“才”更重要;从国泰民安、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等综合角度来考虑,的确是这样,这一结论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领导干部或者专家学者都是一致赞同、认可的。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才也没有德的人将如何生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