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闵行一条街》

 pengxq书斋 2014-11-25

《闵行一条街》

本期内容

《闵行一条街》
【内容简介】
   说起闵行不得说到闵行一条街,1959年,中国的第一个卫星城就是上海的闵行,闵行一条街的建成只用了短短七十三天 ,当年成了上海的骄傲和全国的焦点,国内外的领导人和专家们纷纷到闵行来视察参观。严华平是上海汽轮机厂的一位普通员工,虽然五十多年过去了,与他携手走过金婚之年的老伴已先他而去,但他依然记得和新婚妻子第一批搬进工人新村时的情景。闵行饭店至今还报留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用三元钱买来的黄杨木雕,饭店首任经理胡铨每每说起闵行一条街时都会如数家珍。
【片头导视】
【解 说】闵行曾经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卫星城,是世界上建设速度最快的城区。
【同期声】78天造成功的;到了上海不到闵行等于没到上海。
【解 说】闵行一条街是当年上海最宽敞的林荫大道,也是中国第一条“中华香樟街”。
【同期声】1960年刘少奇提出来,1961年种的香椿树。
【解 说】78天建成的闵行一条街,令建筑师都为之赞叹。
【同期声】我自己也呆掉了,真是好看。
【解 说】这条路记录和承载的不仅仅是闵行人的美好生活,更是闵行人一生的骄傲。
【同期声】作为我们一个闵行人,我感觉到也无上的光荣。

【解 说】
   这张老照片可能会勾起人们对于一个时代的记忆,上海的中老年人,也许还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出产的笔记本里,有上海十大著名景
   观的插页,外滩、南京路、人民广场、国际饭店等,而其中一个就是当时刚刚建成的闵行一条街。

【解 说】
   如今,很多家住闵行的老年人说起半个多世纪前闵行一条街和闵行卫星城,都很兴奋、很自豪。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闵行一条街,卫星城市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全国各地都来参观啊。1960年国庆节前夕,韩念龙外交部(副)部长组织了30多个国家的使领馆人员,到闵行参观,又到我们(闵行)饭店。

【同期声】张文华 原闵行百货商店橱窗设计师
那个时候主要是卫星城市,刚刚开始,全中国第一条街就是一号路,所以毛泽东也来,周恩来也来,刘少奇也来……那么那个时候有这么一句话,到了上海不到闵行等于没到上海。
【解 说】
   闵行一条街之所以这样出名,是因为它标志着原先的一个乡镇闵行,正在转变为一个工业闵行。在闵行的农田和村落里,正在崛起一座新兴的工业卫星城。如今,常年居住在上海的中老年人,对闵行一条街也都有很深的印象。
   
【同期声】上海市民
市民A:蛮出名的,当时那里比较繁华的,商店都集中起来,当地政府啊把它(闵行)一条街搞得比较好的,都是新房子。
市民B:上海电机厂、汽轮机厂都在那个地方呀,香樟树啊,很多年了,那个时候印象到现在记着。一号路是老时兴的。

【解 说】
   当年闵行一条街的建成,是新中国的一个传奇。它建于1959年,十万建设大军只用短短的78天就建成了这条柏油大道,盖起了沿街的13座大楼,这是那个年代上海人引以为自豪的建设成就。
   这是1959年闵行一条街建成时的老新闻片。
   
【同期声】新的工人住宅区已经形成

【解 说】
   如今的江川路,原名叫一号路,就是当年的闵行一条街。说到这条路,很多老人都会想起一个数字:78。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这里除了一个闵行老镇以外,这里一片全部是农田,是一个纯农村。那么整个这个一号路呢是第一期工程是花了78天,这个劳动大军把这一条路开荒,你要搞建设嘛,这个路首先要开出来。

【解 说】
  上海曾经是工业门类比较齐全,具有较强配套生产能力的综合性工业基地。1959年国家急需强大的电能和动力,于是把在闵行建立机电工业区和与之相配套的工业卫星城,作为了重中之重。党和政府在闵行吹响了集结号,于是就有了78天建成闵行一条街的奇迹。
【解 说】
   如今已经92岁高龄的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王詠梅老人,就是当年负责闵行一条街的设计人员之一。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那个时候就是有一个口号,就是多快好省,总路线嘛,要大家下达的指标一定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边要完成。

【解 说】
   朱菊生老人也是当年参与闵行一条街项目设计的建筑师,尽管现在眼睛已经看不清东西了,但是却还清楚地记得五十多年前接到任务时的情景。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接到通知,说你快去有个任务,马上要走的。一下子呢,把(设计院)所有的大学生,能够聚拢来的,都是在一起开了个会,很简单,有一个紧急任务,要大家一起去完成。那么大家回去,拿一些盖的被子啊,什么这些东西,吃了饭嘛,下午集中就用卡车把我们送到闵行。那么好我们都上了车,一直开,开到这个闵行的那个,那个时候叫一号路,第一号的一号路。另外什么都没有,两边都是农田啊。

【解 说】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的口号是自力更生、发奋图强,要把一个农业国建设成一个工业国。闵行一条街的建设当时只花了78天,用当年的话来说,就是要向新中国十周年大庆献上一份厚礼。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那个时候好像是上海是跑得比较快的,是这样子一个试点工程。那个时候建设部的负责同志到上海来,他是提出这样子一个口号,是叫“先成街后成坊”,要成街成坊建这个住宅。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上海呢,市委里面有一个秘书长,叫张书平,他说看看上海原来的那种条件,要让人家看到这个地方呢,(闵行)是一个工业区,工业区(旁边)是住宅区,里面买东西什么都很方便,菜场什么都要配套。

【解 说】
   闵行一条街的建设,对于当初的设计人员来说,是个全新的尝试,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套用,设计人员日夜奋战在闵行那片农田上,画出了最新最美的图景。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休息的时间的,施工单位他们也是干劲很足的,那个时候大家都是一个目标,就是要完成这个指标。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我们就十多人都在那个,这个大概是个幼儿园吧,当天晚上,大家把那个平面要画出来,把这个立面也要处理出来。那么就是干啊。怎么做呢?那么大家都发挥思想,明天早晨就大家把它(图纸)连起来,一栋房一栋房,用大头针这样连起来一长条,那么大家看看,这个高低起伏,景色啊。那么这样子一看嘛,这样子哪里(可以)好一点,哪里应该造得高一点。

【解 说】
   那个年代上海建造过一些住宅小区,由于缺少商店等配套设施,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而闵行一条街,完全改变了这个现状。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闵行一条街嘛,它饭店也有、百货公司也有,还有这个银行、还有邮政局,都考虑进去了,那么后来逐步逐步,根据需要扩充了。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公共建筑呢放在底层,底层做商店,上面住人的,这样子的方式呢,排了一马路,几个转角上面,一面嘛闵行饭店一面嘛老正兴饭店,那边嘛是闵行百货楼。那么还有一个角派什么用呢?那么后来想来想去,搞一个,上海不是有妇女用品商店吗,那么女工满多的,搞个妇女用品商店吧。这都是我们一起出主意啊,把那个地方尽量搞得漂亮。

【解 说】
   闵行一条街不仅在建设速度上创造了奇迹,在建筑样式上也有很多小创举,出现在这条新建的大街上。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大家一个共同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实用、经济,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所以这个情况,这个标准稍微提高一点了。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阳台上面栏杆做一些花饰,通风也好,不是都是一批墙头这样子做,那么我说也可以适当的地方做一点,点缀一下,一条街看起来也活泼一点,也漂亮一点。

【解 说】
   当年,为了建造闵行工业卫星城和闵行一条街,刘少奇同志曾经来上海考察和指导,其中街道上的电线不要架在上空,要埋在地下,这个先进的理念就是他的指示。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要漂亮,这每一个细节都要,最后连这个电线也要下去,以前电线不是在上面的吗,现在全部要落地。我说,哎呀,我们这个没做过啊,马路上面的电线都要下地。好,我们马上去选,马上弄下去。

【解 说】
   1959年10月1日,建筑设计师和建设大军终于完成了闵行一条街的建设,向国庆十周年献上了一笔厚礼。

【同期声】朱菊生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等我再去看的时候,他们已经把脚手架都拆掉了。我自己也呆掉了,哎呦,真是好看,漂亮,色彩啊,都是一列八的那个硫化窗,所以也有统一也有变化,
【同期声】严华平 原上海汽轮机厂职工
一号路那个造好了以后呢,应当说在闵行区这一条路也是首屈一指的,翘翘大拇指。那么这里面就是,百货公司、饭店,什么杂货店什么店都有的,要买东西什么的也都很方便的。

【解 说】
   如今78岁的严华平老人就是第一批入住闵行一条街的新工房的。当年拍摄的新闻片里,就有年轻的严华平夫妇1959年乔迁新居的镜头。

【同期声】新 闻
   这是汽轮机厂新建的职工宿舍,新婚夫妇严华平周素珍搬进了新房子。

【解 说】
   严华平夫妇都在位于闵行的上海气轮机厂工作,在老严的记忆里,他成为刚建成的闵行一条街上的第一批居民,这是因为他是工厂的先进工作者。

【同期声】严华平 原上海汽轮机厂职工
我厂里边是评了好几次先进工作者,那么我们这个年轻的时候,有一个特点,工作都是很认真很积极的,就是组织上叫我们做什么就做什么了,没有什么还价的就是。

【解 说】
   乔迁新居后,新居就成了他们结婚的新房。1959年的10月1日,如今的老严、当年的小严在闵行的新居里结婚了,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新居里的一些设施。

【同期声】王詠梅 原民用建筑设计院高级建筑师
   卧室里边木地板有了,以前都是水泥地。后来就是要厨房都是独用了,卫生间要三件的,比如说抽水马桶,洗脸盆跟这个浴缸就是澡盆吧。像这个三件呢,都是在一个是华侨公寓里面有这样子。还有一个外面这个立面,立面的这个粉刷,用一种比较明快的这个米黄色啊,或者是粉红色啊,这样子一个比较,看上去比较舒服明快的。已经是涂料,已经算提高标准了。

【解 说】
   闵行一条街当年的名气很大,电影厂的导演都把这条街选为外景地,来反映新上海的新面貌,1962年出品的中国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彩色宽银幕立体故事片《魔术师的奇遇》的这些镜头,就是在闵行一条街上拍摄的。

【解 说】
   张文华老人退休前是闵行百货商店的橱窗设计师,而闵行百货商店是闵行一条街上最大的商场,在当年的上海都是很有名气的。

【同期声】张文华 原闵行百货商店橱窗设计师
1959年到闵百,闵百还没有开门我就去了,因为橱窗要先搞,搞好了橱窗以后再开门,所以我先进去半个月。26个橱窗都要准备画好,等到开门出来,橱窗里商品也摆好,所有的东西全部出现了啊。9月30号(开门营业),国庆节提前一天。

【解 说】
   张文华老人还找出了当年他亲手设计的很多橱窗小样。
   
【同期声】张文华 原闵行百货商店橱窗设计师
我这个小稿子画了以后觉得满意了,没问题了,后来几个人研究我们可以用了,那么就按照这个做了,那么放大。包括里面的支架角,就是陈列商品,像妇女橱窗,针织品还可以的,布料、服装,那么还有文具,文具又包括体育用品,像这种东西呢,问题不大,还有一种小百货,钢精搪瓷一类。

【解 说】
   由于闵行远离上海市区,所以闵行居民的生活用品一般都是去闵行百货商店购买的,闵行人把这家百货店当成了闵行的中百一店,把闵行一条街当成了闵行的南京路。
   在张文华老人的记忆里,当年的闵行百货商店的橱窗,还是闵行卫星城一个展示形象的窗口。

【同期声】张文华 原闵行百货商店橱窗设计师
等于人的一个面孔,那个时候一号路刚刚建成,不要说外宾了,不要说外地人了,连中央首长也经常来的嘛,万一出纰漏不得了。

【解 说】
   张文华老人还记得,有一年周恩来总理来闵行百货商店视察工作,有一个营业员看见周总理紧张得不得了,周总里和蔼可亲地和营业员交谈,那个营业员却是一问三不知。

【同期声】张文华 原闵行百货商店橱窗设计师
   。一开始问他,你们这里有多少营业员?多少职工?讲不出,不讲。一天营业额做多少,他也不讲,还有一点他问他是啥地方人,他是苏州人,他也没回答,三问三不答。那么周总理看看也走了,那么走了嘛,后来闵行区的王区长,跟在后面,陪同在这儿,那么对他看看,后来走了之后,(营业员)吃足批评。你怎么一句话都讲不出来的?问你什么地方的人你也不晓得啊。他说不是忘记了,吓得不敢讲了。
   
【解 说】
   冯培山老人退休前在上海气轮机厂搞宣传摄影工作,中央领导来他们厂视察,他拍了很多照片。他记得当年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曾经三次来闵行视察工作。

【同期声】冯培山 原上海汽轮机厂摄影师
到第二次呢,是1959恩年,穿个淡衣服,结果,他穿过群众欢迎,欢迎啊,不得了,厂里面职工都是,都欢迎啊。我距离(刘少奇)就是跟你这点距离,因为我去拍的时候,我是抢这个镜头的。

【解 说】
刘少奇还来到闵行一条街视察,他说,这是一条社会主义的商业大街,造得很有气派。当时闵行一条街两旁种的是白杨树,而刘少奇建议改种香樟树。

【同期声】冯培山 原上海汽轮机厂摄影师
都是白杨树,不好的。那么刘少奇讲了,你们这个树不好,到冬天了没有叶子的。夏天来了还有虫,你们要种常青树。他们说香椿树是常青的,1960年刘少奇提出来,1961年种的香椿树,一直到现在长到这样大。

【解 说】
半个世纪过去了,闵行卫星城的历史岁月化为大树的年轮,也化为了老人的记忆。

【解 说】
闵行饭店是新中国的第一座花园饭店,它建造于1959年,并在同年的10月1日,国庆十周年的日子里正式对外营业,胡铨老人是闵行饭店的第一任经理。当年闵行饭店的六楼阳台,是放眼闵行卫星城的最好瞭望台,胡铨老人记得他经常陪同中央领导和外宾登高远望,把这座工业新城尽收眼底。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闵行饭店是制高点了,凡是外宾、首长要看闵行这个当时的情况,全景的话,一般都要上来了看一看,那现在看出去更漂亮了,跟那个时候一对比又两样了,高楼又更高了,更鲜艳,大桥又(造起)来了。

【解 说】
胡铨老人原先是在上海市区搞公安工作的,1958年一月,组织上调他到闵行工作,不久他就参与筹办闵行饭店的开业,并出任闵行饭店的第一任经理。据胡铨老人说,为了加强涉外饭店的保卫工作,当年这些饭店的经理都有从事公安工作的经历。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我们从内部来说,上海十大饭店,这个当经理的,当领导的,一般都是干过公安工作的,你比如锦江饭店,你要公安局当过警卫处这个领导去当经理,他那里都是领导同志,你如果没有这方面的人去管理这个饭店,掌握这个安全,这方面碰到问题了以后,就比较难以交代了,所以过去确保安全是重要的。

【解 说】
胡铨老人记得,闵行饭店开业后接待的第一批客人,是驻中国及上海使领馆的一批外交馆,请他们来见证只用了78天就建成的闵行一条街。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就到我们闵行饭店,介绍了闵行卫星城市一条街的建设的情况,并且组织他们出去看。这么快啊,原来都是一片农田,现在呢这个楼房,商业什么都配套都起来了,那么在我们闵行饭店吃了一个简单的茶,茶水招待,没吃。他们看了以后,他们都翘大拇指了。这一次,对我们影响也蛮大的。

【解 说】
胡铨老人还记得,闵行饭店开业不久,还接待过一批著名画家,他们来闵行下生活,搞创作。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要请一批画家到闵行来,一,要叫他们来体验生活,看看闵行的建设,这个卫星城市、工厂,欣欣向荣的情况,请他们来体验生活,实际上要叫他们创作新的现代画嘛。第二呢,要为闵行饭店画一批国画,优化环境。

【解 说】
如今这些国画大家的国画珍品,已为闵行饭店所收藏,成为闵行饭店的镇店之宝。
闵行饭店还有一样宝贝,那就是上海工艺美术大师们所创作的《闵行卫星城落成图》大型黄杨木雕。

【同期声】张 超 原闵行饭店经理
一条街建设好了以后呢,很有名气嘛,那么工艺美术公司啊,好像看中闵行一条街,雕刻一个东西,这样子来雕刻。

【解 说】
为了让这闵行卫星城的黄杨木雕,回到这片闵行开发建设的热土上,当年上海工艺美术公司只是象征性地以3元钱的价格,就把黄杨木雕卖给闵行饭店,如今,它也成了闵行饭店的“镇店之宝”。
大型黄杨木浮雕《闵行卫星城落成图》,还原再现了那个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那段激情燃烧的历史岁月。
  当年参与闵行大开发大建设的人们,如今已是古稀之年,耄耋老人了。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我就是从1958年1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26岁到闵行,现在80岁了,这个就是一生都是在闵行这样度过了。包括我的家,我的子女,全部在闵行了,都是工人,现在两个已经退休了。外孙女已经生了小外孙女了,我做太公了。

【解 说】
胡铨老人在看当年的新闻影片时,惊喜地发现自己陪同领导在闵行饭店的六楼阳台上眺望闵行卫星城的镜头。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那个时候年轻呢,在闵行饭店的高楼上面,介绍闵行一条街的情况,放出来了以后,这个一刹那的时间,我自己不认得自己,后来别人讲了,这个是你,我讲是吧,再一看你重复放了一遍给我看,我看看还不像我嘛,那个时候没有这么胖啊。

【解 说】
   胡铨老人看到了他青年时代的背影,而我们追寻的,则是那个闵行大开发大建设年代的背影,新中国工业初创年代的背影。

【同期声】胡 铨 原闵行饭店经理
   那个时候也自力更生,技术革命技术革新嘛,这个地方也是搞得热火朝天的。过去我们这个闵行这个地区对国家讲起来,是重要的一个工业地区,好多是国家工业上的命根子。所以作为我们一个闵行人,我到闵行几十年了,感觉到也无上的光荣。


【片尾字幕】
“闵行之最”:
闵行是新中国的第一个卫星城,是世界上建设速度最快的新兴城区,
也是当年中央领导视察最多的地区。
闵行一号路是当年上海最宽敞的林荫大道,
也是中国第一条以行道树香樟树命名的“中花香樟街,”
而闵行饭店还是上海解放以后建造的第一座花园饭店。

友情链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