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沂市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特大中心城市

 LCF图书馆900 2014-11-25

临沂市全力打造鲁南苏北区域特大中心城市

2014-11-25 08:08:03 来源:临沂日报 作者:朱鹏 乔淑琴  字体: 浏览次数:2518   


    这是一组今年以来我市城市建设的数据:截至10月底,中心城区新开工项目233个、已竣工142个,开、竣工率达到95%,完成投资139亿元。如果把这些数据变成可感知的实体,那就是一条条通畅的快速道路、一张张不断延伸的“四供两排”管网、一处处便民惠民的公共服务设施、不断“长高变大”的城市和越来越舒适优美的市容环境。去年以来,临沂市按照“建好城、繁荣市、满足人”的要求,立足打造300万人口的区域特大中心城市,深入开展城建大会战活动,扎实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实现了大投入、大建设、大提升。

  以体制转变促进一体发展,着力开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局面。我市从理顺体制入手,超前思维,创新机制,注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凝聚加快城市建设的强大合力。一是转变管理体制。年初,市政府印发了《关于调整市区城市建设管理体制的通知》,变各区各自为战为从全局高度谋划城建项目,对跨区道路、桥梁、河道等重大设施,由市里统一规划、建设和管理,着力构建“建设一盘棋、管理一张网”的新格局。同时,组建城市建设工程推进办公室,实行集中办公、挂图作战,统筹推进市区工程项目建设。二是转变建设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优先实施了关系民生的“四供两排”工程,优先安排了事关发展的重点片区项目,着力增强城市保安全、保民生、保发展的能力。三是转变融资方式。改变以往仅靠政府投资的单一模式,成立市城投集团,多渠道筹集资金。

  用三个链条保证紧密衔接,逐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通过“三个链条”,保障城建项目的有序实施。一是构建项目链条。建立市级总项目库,第一批项目开始实施后,第二批项目就开始走程序;第一批项目完成后,第二批项目马上开工建设,使工程项目在时空分布上更科学、更合理。二是构建管理链条。出台一系列规章制度,建立从项目可研到审计等一整套流畅高效的管理服务流程。三是构建功能链条。所有工程完工后立即投入使用,释放功能,发挥作用。

  把十大工程作为重要抓手,不断掀起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新高潮。认真落实年初制定的城建计划,大力开展“城建大会战”活动,主要实施“十大工程”,逐步建起城市发展框架。开工建设路桥工程139个,着力打造以“三环、十五射”为骨干路网的现代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实施河道疏浚整治工程11个、明渠方涵工程13个、雨水管道工程51个、强排泵站工程4个、提升改造工程6个,新扩建污水厂7个、污水管道工程47个,有效缓解了城市内涝问题,改善了城区水环境质量。实施供热、供水、供气、供电等“四供两排”工程18个,公交设施、交警交通设施、便民市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15个,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按照大空间、大尺度、大绿化的要求,实施河道景观、道路绿化等工程18个,总绿地面积达到6443万平方米。实施生活垃圾处理、粪便无害化处理、餐厨废弃物处理、公厕等城市管理工程项目18个;加大城乡环卫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场、一镇一站、村村设点”,全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5700吨/日。同时,大力实施了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城市综合体、社会事业和各区“五个一”工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