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与写作》·第四节 对仗(原创)

 天下有忧 2014-11-25

                                                                 第四节 。对仗

宫廷中的仪仗队,手执兵器,左右分列,一一相对的形式叫做对仗。诗词借用这一词语,说明联中出句和对句的词性构成形式基本近似,形成对偶。对仗的含义是:以形式上平仄相对为基础,把数字相等;意思相对或相有联系;结构相同;词性相同等的两个句子对称地排列在一起。
         一.近体诗的对仗。
       
律诗规定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自定,可对可不对,无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律诗的颔联可不对或近似对仗,(古人格律诗写在创造阶段,格律定格之前,笔者认为对古人诗作中的这些现象既不能批评否定,也不宜提倡尊为标准),但必须以颈联的工对来补救。如李白的《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

颔联未曾使用对仗,但颈联以工对做了补救。特别是两个炼字“随”和“抱”字用得特别好。让读者直接感受到战事的紧张和戍卒枕戈待旦的艰苦戎马生涯。
        绝句对对仗没有要求。可全对或全不对;可前两句对,也可后两句对。一切以作者的思想决定。绝句全部对仗的如:杜甫的《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排律规定除首联和尾联可以灵活外,中间无论多少联都必须对仗或近似对仗。词的对仗词谱有具体规定,一般情况下,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句式,尽可能地采用对仗。
        二.对仗的基本要求。
       
1.出句和对句的字数相同,节律对拍。节律对拍是说同一节点上出句如果是双音节,对句也应是双音节;出句若是三音节,对句也应是三音节等。如王维的《观猎》中: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新丰市”对“细柳营”,两个地名相对,而且都是三音节。
        2.句中用字每两字平仄交替使用;联间节点字平仄相对;出句末字用仄声字,对句末字用平声字;不要求押韵。
        3.词性相同。词性相同是指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除名词属于实词外,其它都是虚词。动词是活虚词,形容词和不及物动词属于死虚词。虚词一般不能和实词相对。一九三一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出了一道“孙行者”的人名对的题,只有一人答为“胡适之”,得了满分。这道题原定的答案是“祖冲之”,以姓氏对姓氏,动词对动词,虚字对虚字。
        唐人一首诗中有这样一联对仗:“夜琴知欲雨,晚簟觉新秋。”此联中的“欲雨”和“新秋”对仗不工。“新”是修饰“秋”的,是偏正结构。而“欲”不是修饰“雨”的,是动宾结构;况且,对联中的“夜”和“晚”又是同义词,所以说此联对仗缺乏工整。
        概括地讲,词可分九类:名词、动词、量词、颜色词、方位词、形容词、副词、代词、虚词。若名词要细分,名词还可以分为天文、地理、时令、建筑、服饰、器皿、植物、动物、人伦、人事、形体等。
        对仗要求同类词对同类词,专用名词对专用名词,尽可能地做到同一小类相对。
        对仗中词性相对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数目字自成一类。汉字中的“孤”、“独”、“双”、“半”、“数”、“几”等等,也算数目字。
         b.颜色词自成一类。但在“借音对”的写法中,经常出现谐音对仗。如“皇”通“黄”;“清”通“青”等。
         c.方位词自成一类。以上三种很少和其它的词相对。
        d.不及物动词可以和形容词相对。如杜甫的:“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其中“行”是不及物动词,“老”是形容词,亦可理解为动词。
         e.在以名词为中心的偏正词组里,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允许异类相对。如杜牧的:“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其中“远”修饰“梦”,“家”修饰“书”,可以成对。
         f.充当状语的词允许异类相对。如韦应物的:“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在此联中的“难”字和“独”字都是状语成分,可以构成对仗。在读古律诗时,经常发现七言诗对第五个字要求似乎不严格,异类相对现象还是比较多的。
        4.语法结构相同或近似。出句和对句的语法必须相同或近似。或是主谓结构;或是动宾结构;或是偏正结构;或是并列结构等。总之上下句子的法式结构要一致,同类句型相对,是对仗的正格。如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联中的主语“蓬”和“雁”字前加上“征”和“归”,是在名词主语前加上动词定语;动词“出”和“入”是单音词;宾语“塞”和“天”前边加上专用名词“汉”和“胡”,是宾语名词前边加上定语专用名词。都是主谓宾结构对主谓宾结构。又如毛主席《送瘟神》中: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联中主语“雨”和“山”前边加上颜色修饰词“红”和“青”;用动宾结构的壮语“随心”和“着意”来修饰动词“翻”和“化”;动词后边又都有补语“作浪”和“为桥”。

在某种情况下,只要求字面相对,不要求句式结构完全相同。如韩愈的《精卫填海》中:

口衔山石细,心望海波平。

其中“细”是修饰语的倒置,“山石细”应该解释为“细的山石”。对句则是一个递系句,“心里希望海波平静”。我们可以说“口衔细的山石”,但却不能倒置地说:“希望平的海波”。对仗不能太拘泥形式,诗歌一切形式要服从思想内容。自然对仗的句型也不例外。又如杜甫的《七绝》: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虽然“翠柳”和“青天”两个词组在词性上都是偏正词组,但在语法结构上前者是句子中的补语,后者是句子中的宾语。因为,“鸣”是不及物动词。“翠柳”之句在结构中省去了 “于、在”等等介词,组成了介宾词组作句子的补语,以补充说明鸣叫的地点;“上”是及物动词,“青天”则是其直接宾语,是动词直接涉及的成分。尽管语法结构不同,古今人读起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拗口和不易理解。
        5.形对义联。是指词义相对或相关。即上下联在形式上对立,意义却互有关联。如同文章的两个自然段,形式上是哲学意义相对,内容意思互相衬托或互相补充。换句话来说:对仗的两组诗句,是讲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或讲某种情况下并存的两种事物等,其上下句的意义要有互相联系,彼此补充或者相反。以便彼此对比,互相反衬。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又如《木兰辞》中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两幅对仗的形式对立,意思完全相反,而又有互相的内在联系。
        6。避重字。格律诗要求同一字在一首诗中不能反复出现。同样,更不允许出句曾用过的字在对句中出现。但是,有两种情况不在此限制范围。一种是修辞用的叠字(这是对仗写法中的一种,叫“叠字对”)。如杜甫的《登高》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两句中的“萧萧”和“滚滚”就是修辞用的叠字。
       另一种是“当句对”(即句中自对)中,同一字在本句中出现(这也是对仗写法的一种,叫‘调字对’。调,是调换、交替的意思)。如魏源的《秋兴》中:

荒年谷贸丰年玉,下赋田征上赋钱。

两句中的“荒年”对“丰年”,“下赋”对“上赋”。这种对仗形式叫“当句对”或“句中自对”,句中都有一个或几个相同字出现。此种对仗要求所重的字,在出句和对句中的位置必须相同。
        7.忌合掌。所谓“合掌”,就是出句和对句词义相同或意思基本接近。这里重点强调的是出句和对句的意思不能够雷同。如刘琨的《重赠卢谌》中:

宣宜悲获麟,西守涕孔丘。

这两句诗的意思应该理解为:鲁国人打到了一只麒麟(麒麟被人们当做吉祥物),孔子知道后为此流泪。两句诗中的“宣宜”和“孔丘”都是指的孔子;“悲”也是“涕”;“获麟”和“西守”是一件事。两句的意思基本相同,这就是“合掌”。如果将此联稍加变化,改成“西守忽获麟,道穷泣孔丘”,这样就避免了合掌。
        又如王藉的《若耶溪》中;

蝉噪林欲静,鸟鸣山更幽。

  这副对子本身无什么大毛病,只是意思太过接近,两句都反映出“山林静幽”一层意思。但王安石把它同谢贞《春日闲居》诗中的“风静花犹落”配合起来,构成“风静花犹落,鸟啼山更幽”。一见一闻,见中静里有动,闻里动中有静,比原配合更有意境和诗味。还有一副对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虽然写了两物两态,但毕竟含义都是思乡。若认真要求,能节约出来表达更多意思方为上乘之作。
        8、忌没有层次感和用事过满。对仗是诗词的精华部分,反对几种现象并列,意思太接近。因为颔联必须承接开篇内容;颈联要求结转,为结句做好铺垫,以符合诗词起、承、转、合的要求。例如一首赞美新农村的诗其中对仗曰:
                                                                      万木冲天分左右,千花铺地扮冬春。
                                                                      九龙照壁招商住,四座牌坊待客临。
        此首诗对仗现象并列,每联基本是一层意思。主次不分,层次不明,意多而乱,未给结句做好铺垫,而且描景咏物内容太满。喜欢用典的朋友更要注意用事不能太满。如李商隐的《锦瑟》,对仗各用了四个典故。增加了读者理解难度,至今人们对其仍然没有一个统一解释。所以,联间最好做到一动一静、一远一近、一大景一小景,一动物一植物等等。在加强层次感的同时还要适当拉开距离,但不能断了义脉的联系,写出内容不相关两句对仗。有一副写在苑亭上的楹联,内容是“丝飘弱柳平桥晚,雪点寒梅小苑春”,词藻华丽,文字对仗可谓工整,确是无可挑剔。但上联写的是初春,下联写的是残冬,二者似乎无多大的关联,尤其是用在苑亭上,好像有点不大合适。
        有些诗家对对仗要求甚严,很多字是不允许用作对仗的。如:“看”和“见”、“听”和“闻”、“别”和“离”等等,都应严格避免合掌。笔者个人的看法是严格要求是对的,应该加以避免,但应侧重在禁忌句的合掌。对于初学者,只要出句和对句的意思不雷同,个别字和词可以适当放宽。
         三. 对仗的处理。
       
在特殊情况下,格律与内容发生冲突,可以优先内容,可以因思想内容而牺牲格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中,“日月”是名词,“牺牲”是动词,应该不相对。但不能迁就格律而影响和损害重要内容。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对名人“当有忌讳”,初学者切不可以此作为写不好的借口。
        讲求对仗工整美观并不难,因为诗词的语言有着独特的特点。如同义词可以扩大;词的搭配可以不按照常规;语序可以颠倒等等,都可以帮助处理对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打好文学基础,拓宽知识面。要有很好的悟性,善于联想和想象。
        1.利用同义词来处理对仗。汉语同一个词,往往有不同的几种含义,可以借用其中某一相同的意义去对仗。如: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在这联对子里,“竹叶”指的是酒,而酒和菊花不能构成工对。在这里借用了竹叶和菊花都同属植物类,形成的对仗就比较工整。
        明成祖朱棣被“色难”一词的对仗所难倒,询问解缙,解缙回答“容易”。巧妙地利用“容”字含有“容颜”的另一层意思构成工对。
        相传无锡闹饥荒,大宪派君丞和君判去调查,结果二人见到当地特产“红白酒”贪杯误事。大宪大怒要处罚,二人苦苦哀求。大宪出了一副上联“红白相间,醉后便迷南北”来讽刺,说能对上即可免罚。二人急忙答道:“青黄不接,贫来变卖东西”。对句巧妙地利用“东西”含方位词之意与“南北”形成工对,又间接地反映了调查情况。
        2.利用词与词的搭配关系。诗词是一种特殊文体,可以不遵守常规语法、语序等,可以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如“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中的“三山”和“半落”,在现代汉语语法中是不可以搭配的。而用在诗词中就显得特别新颖。又如“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移”。按照散文对句就无法理解,在诗词里允许这样搭配。这句话的意思是:麦子熟了一片金黄,麦田旁边的黄花盛开,使人感到黄花的黄色移入到麦田里来了。既生动,又新颖。
        数字联中最难对的是出句有数字,又有与数字相关的事物。宋神宗熙宁年间,辽使来中原出了一道“三光日月星”的上联,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无以对答。苏轼奉召答对“四诗风雅颂”。“风雅颂”是《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和颂诗四部分。但大雅、小雅总称为“雅”,巧妙地解决了一个数字难题。
        3.利用词汇的颠倒和拆散来处理对仗。诗词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对词汇颠倒和拆散,也可以对语序进行颠倒。如“白发悲明镜,青春换敝裘”。为了对仗和平仄的需要,上句改变了语序,把“明镜”和“白发”进行了倒置。在散文中的语法应当是“在镜中看到了白发而产生悲哀情绪”。又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为了与“月”和“明”对仗,出句把“白露”这个节令词不但拆开,而且颠倒。“月”和“明”也可以看做是将“明月”一词拆散和颠倒。
        4.用典故来处理对仗。使用大家熟悉的典故来处理对仗,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笔墨,而且还会使内容丰富。如“水接仙源近,山藏鬼谷幽”。前一句说的是水的那端连接着仙家梅道士的居所;而后一句的“鬼谷”,是典用古代学者鬼谷子曾隐居鬼谷的故事。用鬼谷子来对梅道士,实乃巧对。
        四.常用的对仗。
       
对仗的种类很多,大约有三十种。这里主要介绍四种常见的形式。《文心雕龙》一书中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说用词义相关的词来相对,形工实拙;用词义相反的词相对,才是优秀的对仗。诗词是用来抒情达意的,对仗也不例外,不可能对偶的句子词义都反,所以正对仍然居多。
        1.工对。使用同类词相对的对句叫工对。两句话的词性相同;词义相关;意思相补或相衬等的对句叫正对。工对里包括正对和反对。反对除词义相反以外,其它要求和正对要求基本一样,可以和正对一块解释。正对和反对在工对时要求尽可能地做到名词使用同一小类词汇去对仗。正对的如: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

反对的有: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刘禹锡《蜀先主庙》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形式应该服从内容,如果影响内容地表达,则以内容为主,不严格拘守对仗格律,这就叫宽对。宽对就是只要是词性相同的词,就可以互为对仗。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建筑;颜色对方位;同义词对连绵词(如鸳鸯、鹦鹉、磅礴、逶迤)等。如陈子昂的《春夜别友人》: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高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九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其中以“烛”对“樽”;以“烟”对“筵”;以“堂”对“路”;以“琴瑟”对“山川”;以“树”对“天”等。除“烛”和“樽”外,“烟”是自然现象,“筵”聚会场面。其它是以建筑对地理;以器皿对地理;以植物对天文。
        宽对是写作中最常用的对仗,允许大类名词相对。如果再宽一点,就是半对半不对了。因为首联对对仗没有要求,用在首联自然可以。颔联对仗不如颈联严格,半对半不对不时在颔联中出现。如杜甫的《月夜》中 ;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

颔联中的“小儿女”与“忆长安”不对仗。一般出现这种现象时,要求用颈联的工对来补救。
       2.借对。一个词有两个以上的含义,诗中用的是甲义,而用词的乙义来与另一词对仗,这种方法叫借对。借对经常使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a。借用字的表面含义相对。如“何用金扉敞,终醉石崇家”,其中用“金”对“石”。但是,本句中的“石”是姓氏,而是借用了石头的“石”字表面含义去对“金”字。又如杜甫的“行李淹吾舅,诛茅问老翁”。诗中将行李的“李”,借用桃李的“李”来与“茅”相对,以植物对植物。
        b.借用词的另一重意思与诗中的词相对。如杜甫的“酒债寻常到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寻常”和“七十”字面不对仗。但是,古代八尺为一寻(或一仞),两寻为一常。所以,借用“寻常”的量词意义与“七十”来对仗。
        c.借音相对。借音相对一般多用于谐音相对,常见的多用于颜色词。如“篮”通“蓝”;“沧”通“苍”;“珠”通“朱”;“皇”通“黄”;“清”通“青”等。如杜甫《恨别》中的“思家步目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就是以“清”字来对仗“白”字。再如“初蝉韵高柳,密茑挂深松”诗中的“茑”是藤科植物名,但是发音与“鸟”相同,借用“鸟”的读音与“蝉”来对仗,而且同属动物类。
        3.流水对。流水对是语法上的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由诗词的两个句子来完成的,而且这两个句子又互相对仗。也就是说流水对是把一句话分成两句去说,意思连贯,既不能分割,也不能颠倒。对仗一般两句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句子。而流水对的一句话没有独立性,独立起来没有实际意义,至少意义不完整。两句话的意思存在着承接关系;因果关系;假设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等。流水对是对仗中的上乘对,它上下衔接自然,无明显地加工痕迹。

如: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假设关系)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因果关系)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承接关系)

4.当句对。也叫句中对。所谓“当句对”,就是对仗的联句中,每句中仍然有对仗的存在。这种现象在诗词里广泛应用。
       当句对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字面不同相对;一种是字面相同相对。字面不同相对的有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所列举的一副对子: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出句中的“头重”对“脚轻”;对句中的“嘴尖”对“皮厚”全联对仗十分工整,是工对中的工对。
       又如陆游的《游山西村》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其中的出句中“山重”对“水复”;对句中”柳暗”对“花明”。
       字面相同的句中自对,在对仗种类里属于“调字对”写法。联中每句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字面相同。如杜甫《白帝》中的: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出句中的“戎马”对“归马”;对句中的“千家”对“百家”。其中的“马”和“家”字面各相同。
       又如杜甫《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中的: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其中的“巴峡”对“巫峡”;“襄阳”对“洛阳”出句中的两个“峡”和对句中的两个“阳”字面各相同
        5、无情对。无情对也叫即兴对、偶对,多为信手拈来,不遵守对仗和联律通则,只重视字面相对。主要要求有:
        a、字字相对,意意相离,上下句意不能有相关的解释。
        b、上下句的词性、结构、节奏要颠覆。
        c、不可以出现为对仗而牵强的字眼——雕琢。
        d、上下句一庄一谐,一般不少于五言。
        如:鸡冠花未放,狗尾草先生。出联是主谓结构,表意为鸡冠花尚未开放;对联是偏正结构,“狗尾草”成了“先生”的定语。下联变成了讽刺先生的学识是狗尾草的趣联。
        再如: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星”是等级量词,借字面与“月”相对;“白兰地”是酒名,“黄梅天”是季节。
        又如:树已半寻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还有人对为:萧何三策定安刘。其中:树、果、萧——均为草木;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数目字;寻、点、策——转义为动词;休、不、定——虚字;纵、相、安——皆为虚字;斧、干、刘——都是名词,皆为古代兵器。
        无情对多为即兴作对,不守章法。但要求对句必须有完整的意思,而且出其不意,方能妙趣横生,却又回味无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