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RO变奏曲

 特立独行的刺猬 2014-11-25
内容导读:中国医药研发外包的头号明星药明康德被收购,凸显了本土公司难以自我突破成长天花板的困顿现实。
顶着亚洲最大医药研发外包(CRO)企业的光环,仅在2年前还缔造了中国公司收购美国企业的第二大交易,而今却反被全球第四大CRO公司收入囊中。如此戏剧性的逆转不禁让市场产生巨大的疑问:长期被视为中国外包力量崛起代表的药明康德(WuXi PharmaTech(Cayman)Inc,WX.NYSE)究竟发生了什么?
此交易若成功,则将成为一个新的里程碑式的入境并购案例。4月26日,美国医药研发公司查士睿华(Charles River Laboratories International,简称CRL)宣布以每股ADS(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21.25美元的价格收购药明康德,包括11.25美元现金和价值10美元股票,总交易价达到16亿美元,这可能成为近年来外国公司对中国企业最大规模并购案—在可口可乐24亿美元收购汇源失败之后。
对药明康德CEO李革来说,他不得不面对外界对其“卖掉公司”质疑。5月3日,在其参加母校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系100周年活动时,还向学弟们解释了自己为何从“老板”又变成“打工者”。
“从交易角度,是我们被收购。但对我来说,是找到了非常好的合作伙伴。我们做‘发现’,CRL做‘发展’,相互推动形成更高效的新药研发引擎。”李革对《环球企业家》说。他一再声称,此交易不应被视之为药明康德被“卖”掉,因为其并没有套现,“这是一个商业运作,不通过商业运作,你完成不了这件事情”。
李革致力于“完成的事情”,是希望为客户提供从临床前药物研发到临床实验的一体化CRO服务。而这场被李革称之为将“划时代”的交易背后,凸显的是中国独立CRO公司的发展困境,和CRO逆向潮流的出现—原本期待的全球医药研发外包重心的确正在从西方向东方转移,但其伴生的结果,可能不再是中国独立CRO公司的壮大,而是它们成为跨国公司借机扩大中国市场的收购目标。就在CRL与药明康德宣布交易不久前,另一家国际CRO公司PPD收购了中国的保诺科技和依格斯医疗科技。
2000年创立的药明康德起初以小分子药物为主要业务,2008年1月收购美国AppTec实验室服务公司后(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阅《2008年推动中国商业国际化25人:李革》一文),增加了大分子药物和医疗器械方面的业务。但李革承认,若想实现一体化服务,比如进入临床实验领域则需要更大投入和更长时间的积累。不仅是药明康德,对众多只具备医药研发其中一个环节能力的中国CRO公司而言,因为难以扩展全价值链的研发服务,将只能长期扮演低成本小型外包商的角色。
而这宗交易,“能够使得双方提供一体化服务的理想的实现时间表迅速提前。”李革说。按照双方协议,交易完成后,李革将担任新公司副总裁、全球研究中心以及中国区总裁,并与药明康德两名高管一起进入新公司董事会。

[---分页标志符---]
一体化
李革和CRL全球CEO詹姆斯·福斯特(James Foster)相识多年,对其充满尊敬。据知情人透露,此次由CRL率先提出的交易进展相当迅速,很多药明康德其他高管人士事前亦并不知晓。而外界普遍认为这将是一桩双赢互利的交易:CRL全球排名第四,强于动物模型实验和临床的药物安全性服务(GLP)。而在早期化合物筛选方面则是药明康德的优势。
对CRL来说,收购药明康德意在扩大其在中国市场的服务能力。尽管欧美仍然是全球两大主要市场,分别占到市场份额的48%和29%,但中国国内CRO市场从2004年起发展迅速,业务领域包括化合物的合成、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还包括生物检测、高通量筛选、制剂研究、临床前和临床期研究。普华永道称今年中国CRO市场可达4.3亿美元规模。
从行业背景上看,全球制药企业都面临创新药物乏力,经济危机之后开始进行大规模整合,在早期研发经费投入上开始削减,欧美市场均受波及。而各大制药企业内部报告显示,中国是目前其投入研发力度最大的区域。一方面中国研发成本低,人口多,新型疾病采样呈多样性,更重要的是,中国医药市场重要程度增加,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市场规模可能达2千亿美元,是美国的一半。
“过去十年国际制药企业在中国的成功主要依赖大幅扩张销售队伍和市场覆盖,在中国推广欧美市场的产品,但未来十年,仅仅重复这样的商业模式增长战略将无法保持他们的市场地位。”摩立特中国区副总裁吴昕对《环球企业家》说。跨国企业已经意识到需要开发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药物来满足与欧美市场不同的健康需求,例如适合中国和亚洲人群的治疗领域、中西药结合产品,甚至健康保健产品。这些新产品的研发中心自然会转移到中国本土。
例如,诺华制药正在投资建设上海研发中心,主要研发方向为包括乙肝和丙肝等中国最为常见的各种疾病,而CRL2008年在上海建设的研发中心已开始运营。全球CRO第一的昆泰公司则迁建和扩大了其在京的全球中心实验室。另外,将新兴市场的相关患者纳入测试范围,也可以缩短新兴市场药品上市时间的滞后,降低由此导致的收入损失。默沙东公司已经公开承诺将在新兴市场和发达市场同步推出药品。这些都相应推动了在中国CRO以及整体研发的需求。
尽管中国CRO增长迅速,但上千家规模不等的企业良莠不齐,而且主要集中在早期新药化合物筛选服务上,更多依靠的是人力成本优势,未来的利润会越来越少。即使已经做到最大规模的药明康德,去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7%,也很难再现以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行业的竞争以及投资者的回报预期,都会促使药明康德提早寻求业务模式的多元化。
早在2008年,药明康德就在做尝试,花费约1.51亿美元收购美国AppTec实验室服务公司,借此进入生物医药和医疗仪器服务领域,并扩展美国市场。然而此后经历的经济危机对其业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生物药代工的业务已经在2008年底关停,另外测试部分业务增长较缓。李革认为市场不太可能出现比此前经济危机更糟的局面,不过也有行业内人士认为上次收购为时过早,中国公司海外收购管理磨合的问题处理成功的尚少。而作为生物研发,并不靠机器,主要依靠研发的科学家,如何处理好利益、领导力的问题并非易事。
2009年药明康德继续在扩展业务领域:在苏州建立了毒理研究的机构,并且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对于完整实验室服务的GLP审核。这将有助其开展更多的临床前业务。临床前研发业务门槛较高,花费昂贵,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需要时间,而通过合并可以提速。
“要想解决行业的中心矛盾就是提高开发效率,我认为一体化服务是其中解决方案之一。”李革说,“让中国CRO行业的一体化时间表提前推进,对于中国、世界的整个医药研发行业都是非常好的事。”
这也许暗示了,中国CRO行业可能会掀起新一轮并购整合。对此,吴昕认为,中国医药研发还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多在价值链下游,附加值相对较低。“大规模收购和市场整合可以迅速创造规模效应,提升全面研发能力,更重要的是吸引更多资本,促进创新政策的成熟。”他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