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亲创业亏掉两百万家产 儿子:失败者凭啥教育我

 读书与求知 2014-11-25

  

因为创业屡次失败,耗光了百万积蓄,43岁的陈先生虽然没有气馁,准备东山再起。但他,在17岁的儿子眼里却被看扁,每次督促他好好学习,却遭到儿子反驳:你自己都是个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当从伟岸如高山的父亲低到尘埃里,他的话还管不管用?

  被儿看扁  失败者没资格教育人

  昨日上午,在南岸聚丰江山里小区的家中,记者见到了正在休假的陈先生,这个130多平方米的房子是他2008年买的,客厅里多处摆放着儿子小军从小到大的照片。陈先生告诉记者,儿子小军今年17岁,在主城某重点中学读高二,陈先生发现,自己两次创业失败后,他说的话,渐渐不管用了。

  小军的成绩处于班上中下水平,“这样的成绩连考本科都难!”陈先生不时叮嘱儿子:一定要努力考个好大学。“每次他都是一脸不耐烦地说‘知道了、知道了’。”有时还会反驳:“你自己哪样做成功的,还来说我。”上周末,父子俩之间的矛盾终于爆发,至今都没说过话。“当时我看他在看书,走近发现书里原来夹着手机在玩游戏。”陈先生火冒三丈,一巴掌打在儿子脸上。小军仰起头大吼:“老汉,这几年你做一次生意亏一次,你这么失败,哪有资格来教育我!?”

  儿子的话,戳中了陈先生内心的伤疤,他搬起一把木椅,狠狠砸在地上,然后躲在卧室里,独自怄气。过去三次创业的情景,也一一浮现在眼前。

  三次创业

  第一次  挣下两百万身家

  陈先生来自万州农村,高中毕业后就到沿海闯荡,打过工,跑过业务,开过工厂……“每天清早就一家一家跑业务,啃馒头、吃路边摊,天黑了才回家。”2005年左右,东莞的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缺乏配套企业,陈先生看中商机,拿出30多万元积蓄开了家规模不大的塑胶厂,专门生产产品包装袋。“当时租个百来平方米的厂房,请个技术员负责生产,我既当老板,又当业务员。周边好几家大型电子厂都长期找我供货,一年轻松挣个四五十万元。”几年下来,陈先生挣了近200万元。

  2008年,陈先生夫妇为了儿子回到重庆发展,把11岁的小军从老家接进城读书,全款购置了这套房产,还换了一辆20多万元的新车。“刚回来那段时间真幸福,一家人周末经常开车出去耍,看着儿子一天天快乐的成长,我也觉得蛮自豪的。”

  第二次  共亏了20多万元

  2009年初,陈先生用手上剩下的百来万资金第二次创业,干的还是老本行。先花50多万元从沿海买来设备,在渝北开了家塑胶厂。老婆则当起了全职太太,照顾正在读小学六年级的儿子。

  本以为轻车熟路,工厂应该很快上路,但是出去跑业务时才发现,重庆的市场并没有沿海那么大。“为了拉业务,我开着车把主城区都跑遍了,有一次去一家汽配厂,保安直接说‘我们有人供货,不需要’把我挡在了大门外。”陈先生说,3个月跑下来,才发展了两家小摩配厂,要货不多,每月亏损上万元。一年后,陈先生不得不将厂子转让,总共亏了20多万元。

  第三次  百万积蓄耗光了

  2012年初,看到房地产市场火爆,陈先生认为家具市场应该行情不错,考察过后,陈先生投入100多万元在南岸开了家近千平方米的家具卖场,自己的本钱不够,还找亲友借了一些。

  没想到开业不久,就遇上雨季,首月营业额只有9万多元。“一个月卖20多万元才刚好回本。”陈先生印了数千份广告单,亲自带着员工上街发,还花钱在周边楼盘做广告。撑了一年左右,他开始裁员,最少时只有两名员工。去年年初,家具卖场生意黯然收场,这一次不但摧毁了陈先生的创业信心,百来万的积蓄也几乎被耗光。

  为了儿子  他每天挤公交上班

  为了生计,陈先生去了江北一家公司开车,妻子也在超市当起了营业员。两人每月收入5000多元,一起供儿子读书。

  “以前是老板,自己开车上班,现在成了丘二,给别人开车;以前经常出去旅游、聚餐,现在连吃顿火锅,都要犹豫再三……”说到这里,陈先生直摇脑袋,眼圈泛红。为了减少开支,他将车停在小区外的空坝里,每天早上挤公交上班。“为了儿子,再苦再累我也要坚持。”昨日下午,陈先生妻子卢女士告诉记者,这几年就像做了一场梦,最令人担心的是,儿子似乎慢慢瞧不起自己的父亲,父子间隔阂越来越深。

  爸爸:希望你尽力搏一下

  儿子,你知不知道爸爸有多爱你!以前跑业务风里来雨里去的苦,都从没对你说过。那年我去广州出差,你说要吃肠粉,爸爸便打包了一份给你带回来。你读重点高中还差10多分,爸爸就硬着头皮从亲戚那里借来4万交上。

  过去几年,爸爸创业失败心里十分内疚和苦闷,但爸爸吃一堑长一智,今后还想继续创业。你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缺钱,一直用爸爸的旧手机;放寒暑假时,主动帮助做家务。

  未来,你能否像爸爸一样,不管结果成功还是失败,尽力去搏一下,作为父母的,也知足了。

  

  儿子:我创业会比他成功     

  昨日中午,记者电话联系上在学校读书的小军,他告诉记者,近年来,因为父亲创业失败,家里的落差非常大,父母整天愁眉苦脸,他在家中觉得十分压抑。

  “你为什么觉得父亲是失败者?”小军说,父亲虽然有干劲,但做事欠考虑,回来第一次创业未摸清市场就开始搞,第二次创业投入大、位置偏,所以都失败。

  “失败的父亲就没资格教育你吗?”电话里,小军沉默了一下,他说,当初说这话,的确有点过头。小时候觉得父亲很伟大,但现在做一次失败一次。他老批评我做得不好、不对,假如换成我去创业,会比他更成功,所以心里很难接受他的教育。

  专家

  创业失败 但父爱仍然伟大

  重庆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桂亚莉老师认为,小军认为父亲是个失败者,并不是个例,他代表了像他这样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很大方面受到了社会风气的影响,把挣钱多少当做了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当父亲从成功者变成了失败者,他心里落差太大,所以产生了这样的认识。

  桂亚莉老师认为,小军的父亲创业失败,但他的父爱仍然伟大,值得尊敬。作为父母,要让孩子明白,成功的标准是多样的,不能用金钱去衡量成功与否。如果自己在平时给孩子传达的,就是以物质作为成功的标志,那么孩子势必会受到影响。记者 韩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