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温中祛寒小建中汤、吴茱萸汤

 johnney908 2014-11-25

使用注意 

1.阴虚火旺者忌用。
2.呕家不宜用,恐甜助呕。
3.吐蛔者不可用,因蛔得甘则逆上。
4.中满不可用,因甘能填实助满。


文献
  《伤寒明理论》:“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荣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荣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 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 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胃者卫之源,脾者荣之本,《黄帝针经》曰:‘荣出中焦,卫出上焦’是矣。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或谓桂枝汤解表而芍药数少,建中汤温里而芍药数 多。殊不知二者远近之制,皮肤之邪为近,则制小其服也,桂枝汤芍药佐桂枝同用散,非与建中同体尔。心腹之邪为远,则制大其服也,建中汤芍药佐胶饴以健脾, 非与桂枝同用尔。《内经》曰:‘近而奇偶,制小其服,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附方一〗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组成: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半(9g)
用法:同小建中汤
功用:温中补气,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方歌: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附方二〗当归建中汤(《千金翼方》)
组成:小建中汤加当归四两(12g)
用法:同小建中汤。
功用:温补气血,缓急止痛。
主治:产后腹痛。产后虚羸,腹中温中祛寒 <wbr>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痛不止,吸吸少气,或小腹拘急,痛引腹痛,不能饮食。
方歌:又有当归建中汤,产后诸虚皆可却。

〖附方三〗大建中汤
〖方源〗《金匮·腹满寒疝宿食》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组成〗 蜀椒二合,炒去汗[6g]  干姜四两[12g]  人参二两[6g]
〖用法〗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30g),微火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粥,温覆之。
〖方歌〗大建中汤建中阳,蜀椒干姜参饴糖;
    阴盛阳虚腹冷痛,温补中焦止痛强。

〖主治〗虚寒腹痛。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食,腹中寒上冲皮起,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触近,舌苔白滑,脉细紧,甚则肢厥脉伏,或腹中漉漉有声。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病机〗
心胸中大寒痛 ── 中阳虚衰,乘损胸阳,阴寒之气内盛而得以乘之,寒凝气不通
腹中寒,呕不能饮食 ── 阴寒犯胃,浊阴不降,犯于脾则运化无权
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而不可触近 ── 腹中寒逆攻冲

 蜀椒 ── 味辛性热,温脾胃,助命火,散寒除湿。
 干姜 ── 温中散寒,助蜀椒建中阳,散逆气,止痛平呕。
 人参 ── 甘温补中而益脾胃。
使 饴糖 ── 甘温入脾,温阳补虚。

方论 
汪昂:“此足太阴、阳明药 也。蜀椒辛热,入肺散寒,入脾肝胃,入肾命补火。干姜辛热,通心助阳,逐冷散逆。人参甘温,大补脾肺之气。饴糖甘能补土,缓可和中。盖人之一身,以中气为 主,用辛辣甘热之药,温建其中脏,以大去下焦之阴,而复其上焦之阳也。”(《医方集解》)


小建中汤病机稍微复杂一点。它是个常用方。也是个名方。
中焦虚寒
肝脾不和
阳虚寒凝
土虚木乘
腹中拘急疼痛,喜温喜按
舌淡,脉细弦
化源匮乏
阴血不足
血虚失荣 心悸,面色无华
阴虚内热 心烦,手足烦热,咽干口燥
    小建中汤治疗的病机,到目前讨论的是很多,总体共同特点,考虑到中焦阳气不足中焦虚寒是主要的。肝脾不和这个问题,还是现在并不统一的认识。共同的是阳气不足,而且阳气不足,中焦虚寒有一定的时间,造成化源匮乏,脾胃属于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化源匮乏以后,化生的阴血也会不足。既有阳气不足,又化生阴血不足,产生一种阴阳两虚,阳虚寒凝就可以有类似小建中汤的腹痛,喜温喜按。阳虚有舌淡,脉细,当然它有又夹阴血不足,舌淡,脉细,这是阳虚兼有阴血化生不足的表现。阴血不足又继发血不养心,一般都有一定的病程。血不养心,可以心悸,以及面色无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就是血虚失荣。
    首先阳虚,可以有内寒,阴血不足到一定阶段又会继发虚热,所以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这一类。在临床上虽说不是很突出,往往具有一种活动以后一身有燥热,手足烦热,产生一种燥热。这是认为有阳气不足,阴血又不足这样造成的,所以阴阳两虚。这表现的方面比较多,比较复杂。

    还有一类看法,这个人数也不少,认为由于这个中焦虚寒,脾胃化生阴血也不足,所以就有肝脾不和,其中包括有肝脾不和因素,所以才产生这种腹中疼痛,一种拘急疼痛。和理中丸就是吐、利、腹痛、喜温喜按,这个比较标准、典型中焦虚寒式的腹痛,有一点区别。所以用到小建中里,张仲景曾经提到过,法当腹中急痛,急痛,结合他用药来讲,它有拘急疼痛的特点。所以小建中汤它还要体现柔肝缓急止痛,这个治法。这是小建中汤病机分析中,历来有所认识不同的方面。这可以参考结合来理解它。

    临床上用小建中汤治疗的腹痛,脘腹疼痛相比之下,这拘急疼痛是多一些,疼痛程度要比理中类的要重一些。所以说有中焦虚寒兼有肝脾不和,阴阳不足,阴阳不和,这个说法,全面一些。所以很多教材还是提到了肝脾不和的问题。这是病机分析,证候分析当中要解释的。
    它是由于根本是中焦虚寒,阳气不足,化生阴血也不足,形成阴阳两虚。中焦虚寒之后可以讲土不荣木,造成肝脾不和,那疼痛当中又有肝木克伐脾土的拘急疼痛的特点。这是病机,我们结合医家多方面看法。说它中焦虚寒、肝脾不和有道理,说它阴阳不和也有道理,阴阳不和就阴阳两虚了。

治法
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温中补虚是中焦虚寒,温补结合。和里缓急就包含有调和肝脾,缓急止痛的意思。
方义分析

饴糖 祛寒养血
桂枝 温里祛寒
白芍 益阴养血,缓急止痛
生姜 协助辛甘化阳,酸甘化阴
大枣
佐使 甘草 补气

饴糖温的,能够祛寒,又是甘润,能养血。阴阳双向调节的。用它来建中气,恢复化源。

臣药,运用桂枝汤里的基本结构,桂枝、芍药。芍药益阴养血,缓急止痛,由于这时候不仅仅是要养血,还要缓急止痛,它和桂枝相配,体现了阴阳双补,又要缓急止痛,因此药量加倍。要照顾到和里缓急止痛这样的特点。

佐药,生姜大枣,仍然体现了两个辛甘化阳,酸甘化阴的一种结构。就桂枝、生姜到饴糖之甘,甘草,形成一个辛甘化阳,温补中焦阳气,饴糖甘 味,芍药酸味,大枣、甘草这样下来酸甘化阴。又是一个双向调节的,阴阳并补的一个结构。姜枣在此为佐药。甘草既能补气,使全方也体现一种温补结合,这桂枝 甘草对于化生阳气来说,温阳通阳是很好。芍药甘草能够益阴缓急,所以这个方是只能说,利用了桂枝汤这种阴阳双向调节,在表和营卫,营卫双向调节。到内调阴 阳,阴阳双向调节。它不能看作是桂枝汤的加减方,是个新方。但是组方结构阴阳双向调节上,是利用那个思路。用治表的调和营卫方,成为治里的调和阴阳的方。 这是一个典型。正像徐彬讲的,“桂枝汤,外证得之,化气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外证能解表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和阴阳,这是一个典型例子。

配伍特点

  • 阴阳并调,温中为主。
  • 肝脾同治,补脾为主。
针对它的病机是由中焦虚寒为主的。而且用药里面,肝脾同治,以补脾为主。对肝是益阴、柔肝、缓急以止痛。全方是温补中焦阳气。

运用

辨证要点

腹痛,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细弦。这个强调的腹痛,喜温喜按,是由于小建中汤在临床上用于脘腹疼痛,用得很多,特别是现在像用于溃疡病这一类。用得较多的。

随证加减

  • 寒甚加干姜 (中焦虚寒重)
  • 气滞加木香
  • 便溏加白术
  • 虚甚加人参、黄耆、当归

中焦虚寒较重加干姜,毕竟温中阳来说,靠桂枝和饴糖之温,增加干姜以后,温中力量更强。那要根据它中寒的情况。小建中汤全方气滞比较突出,脘腹疼 痛,胀,这些气滞,行气力量不足,可以加木香。兼有大便溏泻的要增加健脾的力量,加白术。而如果气虚明显,有一组基础气虚兼证,人参、黄耆可以结合。有黄 耆建中汤,黄耆建中汤是加强了补气作用。温补结合,加强补气作用。所以用黄耆建中汤,反映了小建中汤基础上的两个特点,一般用,一个特点是它明显有气虚表 现,另一个是这种气虚失去固摄特点。比如有自汗,可以用黄耆建中汤,仲景治疗虚寒证和后世运用,也是这方面居多。

当归加了以后,当归建中汤,那是用于妇人产后气血不和,腹痛。用当归既能养血,又能活血止痛。

使用注意

  1. 呕吐及中满者不宜使用。
  2. 阴虚内热之胃脘疼痛者忌用。

建中汤它以桂枝汤相当于一个基础,这种架构,偏于甘味,所以仲景在用桂枝汤嘱呕家不能用。胃气上逆或中满,中焦阻滞用甘味,甘者令人中满,不宜使用。脘腹疼痛,属于阴虚内热,尽管这个方有益阴养血,以温阳为主,也是不适合的。

大建中汤
大、小建中的区别,小建中虚为主,都有寒大建中实证为主
疼痛,小建中是腹痛,喜温喜按,大建中是寒实,寒实证。所以大建中像蜀椒这一些,它还有一个散的作用。临床发生往往外寒直中,本身阳气不足,内外之寒结合,由外寒引动。所以他描述主证当中,腹中寒可有胃气上逆,呕逆,由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临床一般两种情况。一个由于内外之寒结合,造成阴寒内盛,寒性收引,形成一些像腹肌痉挛,古人说叫阴凝成像,阴寒凝滞重了就产生有形的这个,出现 按之有包块。

还有一类更多的是本来阴寒内盛,又加上外寒直中,比如蛔虫引起腹痛,蛔虫成团引起腹痛,药少力专,温里散寒,又结合建中气的饴糖。所以这两个虚证、实证,一个实证为主,一个虚证为主。这个是不同的。

=========================================
吴茱萸汤▲▲▲
〖方源〗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243条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309条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378条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组成]吴茱萸一升,洗(9g)  人参三两(9g)  生姜六两(18g),切  大枣十二枚(4枚),擘
    [用法]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方歌〗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
    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病机〗
     ┌ 脾胃虚寒:食入欲呕,伴畏寒喜热,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
     │                              │胃中虚寒
虚寒呕吐 ┤ 肝寒犯胃:干呕吐涎沫,巅顶头痛。             ├ 
     │                              │浊阴上逆
     └ 少阴寒水犯胃:呕吐、下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      ┘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呕,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凉,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解]


      ┌ 降逆止呕         ┐
      │              │ 
 吴茱萸 ┤ 中温脾胃,开郁化滞    │┌ 温中降逆,
      │              ├┤
      └ 下暖肝肾。        ││
                     │└ 止呕作用,大大加强。
 生姜(量重) ── 温胃散寒、降逆止呕┘

 人参 ── 大补元气、益阴生津、安神

  ┌ 大枣 ┐┌ 助人参益气健脾
使 ┤    ├┤
  └ 甘平 ┘└ 伍生姜调和脾胃

四药相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降逆止呕之功,使阴寒去,逆气平,而诸证自除。

    本方证乃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 故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则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等均为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归肝、脾、胃、肾经。既能温胃暖肝以祛寒,又善和胃降逆以止呕,一药而两擅其功,是为君药。重用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 呕,用为臣药。吴茱萸与生姜相配,温降之力甚强。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以益脾气,合生姜以调脾胃,并能调和诸药,是佐使之药。四 药配伍,温中与降逆并施,寓补益于温降之中,共奏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之功。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肝胃虚寒,浊阴上逆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食后欲吐,或巅顶头痛,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凉,舌淡苔白滑,脉弦细而迟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若呕吐较甚者,可加半夏、陈皮、砂仁等以增强和胃止呕之力;头痛较甚者,可加川芎以加强止痛之功。肝胃虚寒重证,可加干姜、小茴香等温里祛寒。
    3.现代运用  本方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神经性头痛、耳源性眩晕等属肝胃虚寒者。
使用注意 
1.对郁热胃痛,热性吞酸及肝阳上亢之头痛等,均应忌用。
2.用药即吐者,热药冷服。
3.使用本方时还当注意呕吐吞酸有寒热之异,临证必须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细迟或弦细不数为据。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2.方论选录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8:“干呕,吐涎沫,头痛,厥阴之寒气上攻也。吐利,手足逆冷者,寒气内甚也;烦躁欲死者,阳气内争也;食谷欲呕者,胃寒不受食 也;以此三者之证,共用此方者,以吴茱萸能下三阴之逆气为君,生姜能散气为臣,人参、大枣之甘缓,能和调诸气者也,故用之为佐使,以安其中也。”
    [临床报道]
    李氏以吴茱萸汤为主方随证加减,治疗180例神经性头痛。患者均以头痛为主症,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干呕或呕吐,发病与精神因素有关,患者以家庭妇女为多,并 有98例患者血压偏低。结果:痊愈117例,显效60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达100%。[李敬柱.吴茱萸汤治疗180例神经性头痛的临床总结。实用中西 医结合杂志  1997;10(19):1895]
    用吴茱萸汤加桂枝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22例,伴恶寒,四肢不温者,加炮附子;呕多加法半夏;气虚加黄芪,每日1剂,一般服3剂即可改善症状,结果:痊愈20例,好转2例(新中医,1990;4∶18)。
    [实验研究]
    研究发现吴茱萸汤能明显抑制硫酸铜灌胃引起的家鸽呕吐,减少呕吐频率,延长呕吐所需时间;能非常明显地提高胃残留率,抑制大鼠胃的自主运动;明显对抗氯化 乙酰胆碱引起的胃痉挛性收缩,使胃的张力和收缩幅度下降,频率减少;能减少大鼠胃液分泌量,降低胃液酸度;减轻由冷水浸渍法造成的大鼠应激性胃粘膜出血和 溃疡,并能防止幽门结扎法胃溃疡的形成。拆方研究表明:在减少呕吐次数和延长呕吐潜伏期方面,吴茱萸作用最明显,其次为生姜,最佳组成是原方四味药皆用。 [邱赛红,等.吴茱萸汤温胃止呕作用的实验研究。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8;4(3):9]
〖附方〗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半夏一升(15g)、生姜半斤(10g)
用法: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功用: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主治:呕反不渴,心下有支饮者,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者。


方剂比较
方名 功用 主治病机 使用要点
理中丸 补气健脾 脾胃虚寒 吐、利、满、痛、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
吴茱萸汤 温肝降逆 肝胃虚寒浊阴上逆 头痛,呕吐吞酸,或吐涎沫,苔白滑,脉细迟
小建中汤 和里缓里 中气虚寒肝木乘脾 胃腹拘急疼痛,时作时止,心中悸动,面色无华,脉沉弱
大建中汤 降逆止痛 中阳衰弱阴寒内盛 胸腹剧痛,痛不可近,苔白滑,脉细紧


吴茱萸汤证及吴茱萸类方

一、吴茱萸汤证在《伤寒论》中凡三见:

“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

“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

在《金贵要略》中除去与《伤寒论》重复者,有一见:

《金贵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

综合四条经文而观之,有食谷欲呕、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呕吐涎沫、头痛、胸满诸见症。

若将诸症约为一个病机则以“胃虚寒饮,肝气上逆”(《中医药学高级丛书。《金贵要略》P586)一语最为简明扼要。以王旭高氏“肝气与饮邪,相合为病”(《环溪草堂医案》)一语最为传神。

吴茱萸类方:

1、吴茱萸汤

2、吴茱萸当归四逆汤

3、吴茱萸四逆汤

4、左金丸

5、延年半夏汤

6、鸡鸣散

7、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煨)200g 补骨脂(盐炒)400g 五味子(醋制)200g 吴茱萸(制)100g 大枣(去核)200g

功效: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方义

    (1)补骨脂:辛苦大温,能补相火以通君火,火旺乃能生土,故以为君。
  (2)肉蔻:辛温能行气消食,暖胃固肠,五味咸能补肾,酸能涩精。
  (3)吴茱:辛热除湿燥脾,能入少引厥阴气分而补火。
  (4)生姜:暖胃;大枣:补土,所以防水。
  (5)盖久泻皆由于肾命火衰,不能专责脾胃,故大补下焦元阳,使火旺土强,则能
  制水而不复妄行矣。

方论:本方是《普济本事方》二神丸和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方中补骨脂温肾暖脾为君;吴莱萸温中散寒,肉豆蔻温脾暖胃,涩肠止泻为臣,二者相配,脾肾兼治,使命门火足则脾阳得以健运,温阳涩肠之力相得益彰,五味子酸敛固涩,合生姜温胃散寒,大枣补脾养胃,共为佐使。

主治: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症见肠鸣腹胀、五更溏泻、食少不化、久泻不止、面黄肢冷。

现代运用:本方主要用于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肠结核之久泻或五更泄泻属于脾肾虚寒,尤以肾阳虚为著者。

辨证要点五更泻,不思饮食,腹痛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

歌诀

四神故纸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枣生姜同煎合,五更肾泄最相宜。

病机与证候分析
肝胃虚寒
浊阴上逆
阴虚失温 畏寒肢冷,甚则四逆
胃气上逆 食谷欲呕
寒凝气滞 胃脘痛,喜温喜按
阳虚失化
水湿停聚
浊阴随胃气上逆─干呕吐涎沫
阻于胸膈─胸膈满闷
浊阴循肝经上犯─颠顶头痛
脾不升清 下利
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伤寒论》当中主治涉及到三经,它是三经寒邪,也就是说,用它,阳明呕吐,寒在阳明的呕吐,在厥阴的头痛,少阴的吐、利,分别有三条。所以开始有些人怎么都用这个方,一方治三经,这是要理解的一个重点。
    另外,方中的吴茱萸,使用的作用,和人参的关系,有些人认为这个方虚寒为主,有虚,应该是人参为主,也有这个看法。归纳一下,吴茱萸汤在三经中间的一个作用,都是针对的阴寒之气上逆,从病机分析的重点,围绕着阴寒之气的上逆。
    吴茱萸汤用药,特别要注意生姜的用量,生姜的用量在仲景用法里,可以说是很突出的用到六两,哪怕是和胃降逆为主的,旋覆代赭汤生姜用量够大了,五两,在方中最大。而这个方里用到六两,说明用它的降逆作用,是用得很突出了。因为生姜凡是用来降逆,用量都比较大。有这个特点,降逆量是比较大的。这是吴茱萸汤学习当中,一个病机的分析,一个用药特点。这始重点掌握的。

吴茱萸汤出在《伤寒论》,它有三条,
(1)阳明病,食谷欲呕。阳明中焦虚寒,胃气上逆,呕吐,往往伴随吞酸。
(2)中焦虚寒的胃脘痛,喜温喜按,这个是中焦虚寒的共同特点。
(3)阳虚失温的胃寒肢冷,也是一个共同特点。吴茱萸汤中焦虚寒的一些基本特点。但它偏重于浊阴之气上逆。所以作为阳明病的,涉及到胃气虚寒。食谷欲呕再加上吞酸特点,有肝胃不和,肝胃之气虚寒。

厥阴篇的厥阴头痛,伴随浊阴上逆,吐涎沫,干呕,吐涎沫,循肝经到颠顶,浊阴之气,可以头痛干呕,吐涎沫。从病机本质来看,是肝经的浊阴之气,循经上逆造成的。所以这个方也常用于头痛。

比较不好理解的是,少阴病,手足逆冷烦燥欲死,吴茱萸汤主之。手足逆冷它当然还不是厥逆。因为阳气不能布散,阳虚失温,脾胃中焦主四肢,畏寒肢冷是好理解的。烦燥欲死从来在多数的解释,是认为头痛,浊阴之气上逆,呕吐就产生这种症状出现,伴见心烦。也有些解释阴寒内盛以后出现阴。所以这个证候分析并不统一。但是这三经的病理,浊阴之气上逆,肝胃之气的上逆,是共同的。治法需要降浊阴之气上逆。这是从各个病机共性当中归纳的。 
    我认为由于它有手足逆冷,放在少阴偏里还是作为一种鉴别诊断。和少阴病的四逆汤的一种鉴别诊断,因为作为少阴病心肾阳虚为主的。这个方从它的主治到功效,针对心肾阳虚这点并不突出,这个供参考。
    从少阴、厥阴、阳明这三条,它浊阴上腻的共同点还是说得通的。所以归纳气来,吴茱萸汤的病机特点是肝胃虚寒,浊阴之气上逆。胃是引起一种胃气上逆,肝胃不和,虚寒型的胃气上逆,肝胃不和。肝是浊阴之气,循肝经上逆,表现在头痛,干呕,吐涎沫。

治法
温肝暖胃,降逆止呕
由于是内寒,温暖肝胃时兼补法,温补结合。同时突出用药反应在降逆止呕上。
吴茱萸 温胃暖肝
行气止痛
降逆止呕
人参 益气健脾
生姜 温胃祛寒
降逆止呕
宣散水气
大枣 益气健脾
吴茱萸是辛热的,能归肝经,肾经,脾胃经。所以它有温肝作用。既能温肝,又能疏肝。既有温胃作用,又能降逆。所以它对肝胃虚寒的寒,能温肝胃祛寒。主要祛里寒。
胃气上逆,肝经浊阴之气上逆,它又擅长于降逆,通过降逆达到止呕作用。通过降逆使肝经浊阴之气不上逆下行。解除吐涎沫、头痛。

人参体现了益气健脾,配合吴茱萸是温补结合,治疗肝胃虚寒。生姜大枣结合起来,有调和脾胃,调和气血的作用。

生姜在这方里,用量最大,用到六两,是集中体现了吴茱萸汤有较大的降逆作用,特别降逆止呕,吴萸生姜相配,降逆止呕力量很强。这也是一种基本的组合。因此吴茱萸汤里,吴茱萸生姜的组合,再联系到后来,后面的当归四逆汤,常用的一个加减方。当归四逆加吴萸生姜。它偏偏加这两味,也突出在于从温经散寒,肝胃浊阴之气上逆,降逆止呕成为一个突出功效。吴萸生姜搬到那个方里,那个方马上又温经寒为主的,像治里证的,肝胃不和,浊阴之气上逆,作为它治疗主要方面的。这也可以体会到,这两个药一个结合产生的协同作用。

吴茱萸汤虽然药味不多,但温肝暖胃作用很好。特别在降逆止呕方面。临床上用于头痛、呕吐,用于像美尼尔氏综合征,这类报导很多,用的病例是很多的。这是吴茱萸汤的方义分析,包括治法。

前面三个方,体现了个各自的治法和针对病机的不同。
理中丸比较标准的中焦虚寒证,是一种基础病机,基础见证。针对中浆虚寒,比较标准的。
小建中汤,是中焦虚寒基础上,正虚方面又有了由于阳气不足继发的阴血不足。同时脏腑上在中焦脾胃的基础上,涉及到肝脾不和。所以它治疗的重点,中焦虚寒,阴血不足,肝脾不和,这种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疼痛有时可以拘急疼痛,这个方面为主。它功用都是温中补虚,但突出在和里缓急。
理中丸是温中补虚,健脾益气。它标准温补结合。这吴茱萸汤体现了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它侧重点不同。

辨证要点

颠顶头痛,半夜转剧,天明渐减,痛时欲吐,四肢欠温,吐涎沫,舌淡,苔白滑,脉弦迟。

食谷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疼痛伴随着欲吐或者呕吐,伴随浊阴之气上逆,四肢不温,吐涎沫,这是它主要证治要点。食谷欲呕,干呕吐涎沫,畏寒肢冷,这是描述它的中焦虚寒,胃气上逆。主要是这两个呕吐,以及浊阴之气循肝经上逆,两类证的一个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