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方剂学中醫八法-汗法、吐法

 johnney908 2014-11-25
1.汗法
  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宣肺散邪的方法,使在表的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作用:汗法不仅能发汗,凡能祛邪于外,透邪于表,使气血通畅,营卫调和,皆是汗法的作用。
  适应症:治疗外感六淫之邪的表证,麻疹初起、疹点隐隐不透,水肿病腰以上肿甚,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症者。
  分类:由于邪气有兼夹,体质有强弱,“阳加于阴谓之汗”,故汗法有辛温、辛凉、补阳、滋阴之别。
辛温解表法:使用辛凉药物,主治风寒表证、凉燥等-麻黄汤、桂枝汤、杏苏散。
辛凉解表法:适用于温热表证、温燥等-桑菊饮、银翘散、桑杏汤。
方剂学 <wbr>中醫八法-汗法、吐法

    汗法是一个大法,中医学把疾病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病,肺卫首当其冲,根据《内经》,“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这个治法思想,往往以发汗的方法治疗它。后来这个发汗思想,就是汗的概念的扩大化,解除表邪,散邪都归于汗法的范围内。所以我们从定义来讲,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之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类治法。那一个定义包括的就是一个作用机理,一个治疗目的,这里反映出来作用机理包括了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
    开泄腠理是通过汗法,强行打开腠孔,毛窍,这个直接明显的排汗作法,使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调畅营卫是指的调和体表正气,在用汗法祛邪同时又能调和体表的正气,也就指的由于外邪侵袭,使体表的气血阴阳营卫失调,这样通过汗法,既能祛邪,又能调正,营卫是气血的浅层,所以阴阳气血在体表的层次,中医慨括称为营卫;
    宣发肺气,是因为肺这个系统,分为肺卫、肺系两个大的部份,肺卫是指肺和体表的联系,横向的,肺系是通过肺,通过气道,喉为肺之门户,鼻为肺之外窍,纵向的肺系,所以《内经》里提到,肺系疾,指的呼吸道一种痉挛,引起咳喘这类的疾病。肺卫、肺系,都归于肺脏这个大系统里边。通过宣发肺气,沟通肺脏和体表的联系,它具体作用是通过宣发肺气使人体的阳气、阴精输布到体表。阴精输布到体表,润泽皮毛;阳气输布到体表,防御外邪,维护体表体温。司汗孔开合。温分肉,肥腠理,司开合,所以通过汗法,恢复这类的功能。因为外邪束表以后,肺宣发这个从里向外,横向途径被闭郁了,闭郁了不宣,导致失降,失降导致上逆,也 就是说外感病引起咳嗽,或者气喘的原因。所以通过宣发肺气,能够恢复肺的宣降。也就是说,解表剂能够治疗咳喘的原因。这是作用机理。

它的目的,祛除表邪,解除表证。 虽然一般说是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对于很多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出汗,并不把出汗当作一个主要的目的,这需要明确。汗法的目的是什么?不是出汗。过去一个地区的职称,晋升的一个资格考试,出题的时候我们出过,判断分析题,汗法的目的在于出汗,居然有一半以上的都说对的。我说人平白无故要出汗干啥呢?出汗怎么是目的呢?不是,是手段。通过汗法使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

而且汗法作用不仅仅是发汗,开腠理发汗,调畅营卫,宣发肺气这类远远不止发汗的范围。不仅能祛邪,还能调正。这是全面正确的看待汗法。

适应病证

· 感冒

· 麻疹初起,疹发不畅

· 水肿初起,腰以上肿甚

· 疮疡,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 痢疾,痢疾初起而有寒热表证。

    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最多的是感冒。不管是风寒风热之类,是外感六淫之邪所引起的。除此之外,汗法常多用于这样几个方面。麻疹初起,疹发不畅;麻疹是由内外两类因素结合形成的。一个内因当中,肺卫有蕴热,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往往还由于多热证,他这种肺卫有蕴热的基础,又结合外来的麻毒。往往可以随外邪侵犯,因为麻疹都有感染因素。 所以初起都容易有咳嗽、流清涕、微恶寒这类的表证的特点。而且如果这时候不慎感受表邪,容易使麻毒被外邪郁遏,不得正常透发,严重的麻毒内陷,使病情产生恶化。这里所指用解表法,汗法来治疗,是在麻疹初起的时候。初起的时候有外邪,有寒热,疹发不透,不畅。这种情况下,用解表法助其透发,避免内陷。 是麻疹初起时,指的一个初起。

    水肿初起,这水肿初起多指的,也有 外邪因素的这种风水证,所以往往以上部为主,甚至于头面开始,风水证来势比较急,那是由于外邪束表这个因素,往往基础体内也有水道不畅,外邪束表,肺气不 宣,通调水道功能障碍,水湿泛滥,以上部为主。一般水肿初起,往往风水证这方面运用。当然你不是这类病机的话就不能运用了。脾肾阳虚型的,或阳虚湿盛这类 都不适合。

    疮疡初起,往往也有一种感染,引起体表的气血营卫的不和,有畏寒、发热,局部或整体畏寒发热这种现象,所以在疮疡初起要用透散方法,结合这种活血、化痰、消肿、解毒这类方法。在初起阶段。包括我们后面要讲的仙方活命饮这类。初起阶段,都有一种疏散。要结合这个汗法的方法。

    疟疾,痢疾在初起阶段,特别是痢疾初起,后面讲到相应的败毒散,逆流挽舟法。初起有寒热表证,这是关键。有寒热表证,可以用透表、散表的方法结合治疗。而且历来对这种痢疾初起有表证的,用逆流挽舟法治疗,很多医家都很推崇。临床疗效也不错的。

这是适应病证的一些方面。都和六淫之邪引起表证有关。临床对于这些疾病初起有寒热表证,这个特点才能使用。

常用分类

分类根据

病邪的性质

辛温解表,辛凉解表

体质的强弱

扶正解表

    分类根据是两个方面,病邪的性质和体质的强弱。病邪属性按阴阳分风寒、风热两大类。这是从大类的分法。要是从病种来,《内科学》上风寒、风热,以及暑湿这样来分大类。从阴阳属性来,常规的以分风寒、风热是最典型的。相应的产生辛温解表,辛凉解表两类治法。从体质的强弱来说,总体有体质不虚和虚的。虚的要扶正解表。如果再具体分,可以分为气血阴阳的不足,分为四类。过去解表剂分为七类。除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有益气解表,养血解表,滋阴解表,助阳解表, 再加透疹解表。有的教材还有理气解表单列出来,当然就很多了。所以从五版教材以后,基本很多都固定,形成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大类。础。

使用注意

1. 辨清病邪的性质。

风寒风热这个最基本的阴阳先要分清楚,然后兼挟气滞、挟湿、挟食、挟饮等等不同的情况你再来往下。首先阴阳属性你要搞清楚。但这一点现在随着辨证论治这种特点,在临床的逐渐淡化,辨病成分的增多,辨病不是不辨,我主张辨证辨病结合。你辨证当中和辨病的关系,反映在辨证为主,辨病可以为辅的。我们辨证强调对病的关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同病异治嘛,异中还有同。异病同治嘛,同中还有异。这才是完整的病治异同。

    首先作为辨证病邪性质,光辨病往往都不分属性,在临床上会给病人造成很多久远的影响。往往病人还不清楚。因为在临床发现多例这种情况。比如说风寒外感,临床上还是很多的。但是在现在产生的,特别是前期,几年前那个时候,新药开始搞时大量出现的,比例较高的就是治疗外感的药。辛凉、苦寒的成分居多。那个时候很不规范,而在城市里工作比较紧张,很多特别是工作忙一点点,一看认得字,拿来就吃。风寒感冒吃这种成药的辛凉苦寒成分,会造成什么后果呢?你不分病邪性质的话,其中辛凉成分透散一下,会有透表散邪的作用。吃了以后可能它会起作用于身体。有的微微出点汗,舒服一点。感冒好了,或减轻了,会有这个感觉。但是其中辛凉的凉,和苦寒这成分,进一步加剧了肺气的闭郁。后面这两个后果加剧肺气闭郁,肺气输布阳气到体表的这个能力更弱了。卫外力量更差了。更容易感冒更主要的呢,肺气加重闭郁 以后津液凝聚不布,由失宣到上逆,所以常有的病人就会说这个医生挺好。开两瓶药,我吃了感冒就好了。我现在就是咳嗽很厉害,又来找他。他这种感觉是这个医生治感冒治得很凶,很好。我现在又咳嗽很厉害,我又来找他。他不知道这咳嗽是医生治疗不当留下的。特别严重的是反覆吃。

我遇到过一个病人,工程师,工作很忙。他后来找医生说我能不能吃成药,给他吃感冒退热冲剂。明明风寒感冒,平常常坐着设计,坐着工作的。本身阳气也不大足,后来因为他吃附片吃到二两了。那一两年当中经常感冒,最后到什么时候来吃汤药呢?别人介绍来的时候。慢性咽炎到了声音开始嘶哑,喉咙出血,当然其他凉血止血很多,有的医生还在用。那一年我们学校刚好办过全国师资班。学员跟着临床看看病,也在附院看病。这个病人来了。我说大家讨论,这个病人是肯定感冒退热冲剂有问题。他说我感冒退热冲剂我说吃多了,他吃四包一次,开始一包,后来两包,以后两包不管用了,增加到四包。以后经常感冒,最后变成慢性咽炎。到最后咯,咽喉很不舒服,咯出血丝出来。 那怎么治呢?反过来,长期重用辛凉苦寒,更加损伤阳气。温化、温散。所以以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都调了很久。量逐渐增大,他那数量吃到二两。附子都用到二两,白附片二两。你将芍药量加大,制约它。一般不会有什么的。这就是一种没有辨清病邪的性质所造成的后果。这是使用当中,在目前最需要注意的。因为感冒当中不分风寒风热,随便用成药,辛,该辛凉的,用了辛温,那可能出现口干舌燥,但不会那么严重。该用辛温的,你用辛凉,闭郁肺气,当时不感觉,有的时候感冒 可能还好一点,咳嗽加重了,也更容易感冒了。时间长了,表阳更虚。肺气不宣,闭郁更重。带来一些不良后果。病人不知道是治疗当中引起的。

2. 中病即止,慎勿过量。

汗法使用注意是中病即止,慎勿过量。这个带学生实习也好,指导实习,包括研究生,都非常强调。当然在医院的院长、药房他不高兴,你强调的不高兴。我看到有个城市调查,药品使用价格的调查,找几个大医院,记者装作感冒病人,跑去看病,看了四个有名的大医院。报上开出来的处方公布,几乎全是成药,而且一算那个量,长的一个礼拜都吃不完。每 样至少两盒,有的四盒。治感冒药要中病即止,你看张仲景用治感冒的方,他运用中密切观察,中病即止,适度为止,这思想非常的突出。规定这个方吃几道,一个 时辰吃一下,好了,就停后服,止后服。不好呢,再吃。一剂吃完了不好,再吃。一句一句地关照你。充分体现了密切观察,中病即止。现在我们在临床上,当然医 生工作也很忙,很多开完方子拿给病人,医嘱也不是因为感冒关照他说得这么细。药房一看这个方,也不见得都是解表的而关照他,中病即止,病人回家吃了一付药,第一道熬了,吃了。微微出点汗,很舒服,嘿,这个药不错,那两道接着再吃。更加上有些医生,一开给你三付,第一付吃了就挺好,那两付不吃可惜了,再吃。这时后的药,药过病所,徒伤正气。所以今后就更表虚了。所以这类是医生非常重要的,在我们历来的方书里,用法那一部分也是很重要的。在临床直接涉及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不是仅仅在记住这个方功效、这个方组成、甚至于用量这些。一般用法里边那些不管它的话,有些发挥不了作用。这方开对了还起不到治疗作 用。后面我们在很多方里,可能会体会到这个问题。所以一定要注意这类的中病即止,慎勿过量,特别再用汗法的时候。

3. 兼顾兼夹病证。

在使用当中要注意那种兼夹病证。像解表方法的每一节前面,它都谈到一些配伍组合的一些基本结构。但这基本结构往往针对在这种病机下,外邪束表的,或外寒,或风热,这种病机下产生的兼挟的次要病机。有主证,有兼证。这类兼证要照顾。后面还讲到兼证里,重要兼证、次要兼证当中的一个差别。

4. 不宜久煎。

这个是煎服方法当中非常影响疗效的。因为药物功效发挥方向,它有多种因素在控制,中医通过配伍,要控制它药物功效的发挥方向。一个药是多种功效。我们学过的中药,《中药学》上的,几乎大 多数都有多种功用。单功效的很少。多种功效你开在方子里,病人吃下去,你是什么样的一种措施,在控制它的功效发挥方向?那应该说是煎服方法,是个很重要的 一个方面。所以这类解表剂,特别是辛凉解表,辛温也不适合久煎。特别是辛凉的。一个药有多种功效,比如说银花,银翘散,银花从功效来讲,辛凉透表,轻清宣 透,是它的一个方面的功效,它的主要功效是苦寒清热解毒。它有辛散特点,同时有苦寒清热解毒的特点。在清热解毒药当中中药学它排在第一位。而且历来叫它是 治疮家之圣药。这又是一个功效,它还有芳香避秽的特点。那你说你在这方里需要它去辛凉透表,你写个银花,它就知道人家喊我来辛凉透表,没喊我来清热解毒。 有些学生我问他这个问题,他很奇怪,他好像我心里想什么,它该去什么就是了。我们多功效药很多,病人脾胃不好,开了个益气健脾方,这病人一了解他还情绪不好,两胁不舒,那些包括硕士研究生在临床就给人家柴胡也写上了,我问,你写柴胡干嘛?疏肝理气呀!这个方他作为一个次要兼证,加减个柴胡不就行了?我问他 柴胡多少功效?他背都背得很清楚,发散表邪,升举清阳,疏肝理气,对吧?以行气了。我说你就这么一写它就知道去疏肝理气,它不去升举清阳,它不去发散表邪了?他听了很奇怪,我说你想两天再来。有的时候和炮制有关,有的和配伍环境有关,有的和用量特点有关,有的时候是和煎服方法有关。有的时候是结合运用。这 就是中药控制功效发挥多功效的单味中药功用发挥的控制因素,控制方法手段。这个没学到,临床你学什么动手能力?背死方子,那个药怎么听你指挥呢?这个随意性非常大。

过去的《方剂学》当中,我认为缺少个很重要的环节,后面我们还要讨论到,这里就谈到不宜久煎。我们就拿银翘散作例子,三个功效,为什么吴鞠通在《温病条辨》里强调,非要取轻清,不能过煮?他认为沸三五沸,开三五开,你看好短,沸三五沸,香气大出即取服非要取轻清,那过煮怎么样?过煮则味厚而入中焦矣!味厚就走气分,中焦。所谓味厚就是轻清宣透的,芳香发散的,挥发掉了,剩下的就是清热解毒的苦寒成分。你给病人好心开了个辛凉解表的方,他吃到嘴里是治长疮的一付药,你能取得效果吗?

2.吐法
  吐法是通过引起呕吐,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等部位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排出的一种治法。
  适应症:咽喉痰涎壅阻
      顽痰停滞胸膈
      宿食留滞胃脘
      误食毒物尚在胃中。瓜帝散、盐汤探吐方。
  注意:此是劫邪外出的一种治法,易损胃气,凡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均应慎用。但刺激咽喉,胃脘,引起呕吐易损正气,且较痛苦。

方剂学 <wbr>中醫八法-汗法、吐法
1、根据病情可分别采用药物或非药物的吐法。
2、实证吐法:涌吐痰食法及涌吐风痰法,皆用于痰涎壅盛的闭证。如痰涎宿食,填塞上脘,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及中风痰壅之证。
3、虚证吐法:多用于虚人痰涎壅盛之证。
4、缓吐法:适用于邪实正虚,病在上焦,而又必须采用吐法的病证。

吐法,划成第三等,八法当中的一部分。吐法作为定义来讲,就是其三个对象三个部位,吐,吐什么?通过涌吐方法,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吐出的一类治法。三个东西,痰涎、宿食、毒物。从部位来讲,中焦以上,偏于上部,咽喉、胸膈、胃脘

这个方法现运用较少。

后来在七十年代初,又遇到一例,很相像,卡的东西是一个五分的硬币,咯了以后,还有点往下走,是我成都的一个亲戚家里的一个小孩子,正好上海医学院第一学院毕业的一个我们同事一起,都在他家住。突然那个小孩子,六七岁了,在咯,也出血丝丝了,不敢说,等发现以后那赶快送医院,上海第一学院六七级毕业的拿着这个看,说这要做手术呀!赶快打电话联系成都这方面比较好的医院,这边的老太太她不管,小孩坐在她的房子里,坐在那里很难受。她就用老办法,趁大家在忙着找车,她就把做饭的淘米水给他灌了一肚子,她是民间的方法,灌了还是没有吐,还是没有解决,车来了,送到医院,我们都到医院去了,到了医院,医院赶快的检查、拍片,告诉他是个五分硬币卡在下面,当然看报告出来,有金属异物,多大。我当时还跟他们开玩笑,你要拿个五分硬币量一下不就完了吗?然后送到手术室,准备室里一坐,里边都在弄,那个医院的手术室的气味,小孩子闻着不舒服,坐了一阵,突然的开始不行了,就吐了。一下一吐,“哇”的淘米水全出来了。随着淘米水出来,当啷一声,这个硬币就冲出来了。那护士一看,好,省了你们家里面做手术的钱了。

这就是说,过去的涌吐方法,它有它的一个作用,而且民间疗法当中有很多,我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咳嗽,小孩子气管炎,到河边用那个药吃了以后引起吐,吐了两次以后,就很长时间没有发作了。当然后来成年以后抽了菸,那咳嗽又是一回事。所以这个吐法,现在在农村里,比如我看到他们中医方法,用吐法治疗吃农药这类,有的时候用西医方法去,或者去医院也来不及,他们用吐法能解决一些问题。当然吐法呢,学习当中要注意一个止吐方法很重要。止吐的方法。有的时候一吐,引起胃气上逆以后,一直吐不可收拾,那就要采取措施。比如用一点冷开水,冷稀饭,吃一点可以止吐。或者姜汁,冲服可以止吐。严重的用很少一点一厘两厘的麝香冲服,可以止吐。你不能说人家吐了以后,总是吐,你说我只会催吐,不会止吐。这类的善后要注意。

所以吐法作一个一般的了解,当然也不必要象张从正《儒门事亲》,他有一些吐法,什么病都用吐法,感冒都用吐法。一吐,出身汗,感冒好了。现代人肯定很难接受。这个吐法就讨论到这里。


适应病证特点

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质壮实,内蓄实邪。

 

历来运用吐法适应的病症,包括中风的痰涎壅盛,包括癫痫发作,风痰壅塞胸脘、咽喉,包括食物中毒,这类在我们现在的基层地区很多。用现代医学方法抢 救的手段不足的情况下,往往还是用这个吐法。这类病证共同的特点,是病位居上,胃脘以上,病势急暴,也就是说,证情比较紧急,体质还算壮实,因为像有这类 病邪蓄聚在咽喉,胸膈,胃脘的话,也会损伤正气,但病程较短,没有影响到整体的正气,体质还算壮实,而且比较明确的内蓄实邪。所以病位居上,病势急暴,体 质壮实,内蓄实邪,这是使用涌吐剂,用吐法的适应病证特点。

使用注意

1 吐后调养脾胃。

2 止吐方法:冷稀饭、冷开水、姜汁麝香,1~2厘。

使用注意:涌吐之后,特别要注意调理脾胃,按照尤在泾讲,“吐下之后,定无完气”,涌吐之后,或者用下法之后,损伤了脾胃后天元气,所以要调养脾胃,如果吐得太过,要掌握一定止吐方法,所以这里介绍的简单几样止吐方法,可作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