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期货二十年的风云回忆(四):伤心红小豆】

 福树 2014-11-25

【期货二十年的风云回忆(四):伤心红小豆】

 (2014-11-25 13:44:04)
标签: 

股票

 

交易

 

期货

 

交易所

 

佣金

分类: 投资有道
第四章:伤心红小豆
   由于公司的自营业绩不佳,只在上海金属交易所的交易就亏损1000多万,直接危及到了公司的生存,期货交易的钢材、蔗糖、石油等都暂停交易,国债期货在327、319事件后,也被暂停。在政府决定对期货市场治理整顿的大背景下,公司决定从天津交易所撤回。期货交易部的交易主要通过燕赵期货公司进行。燕赵公司是在93年期货大潮冲击全国时成立的,成立之初是想办成一个期货交易所,那时,交易所遍地开花,纸浆、芝麻甚至西瓜都有期货,后来国家整顿期货交易市场,全国只剩14家,再后来就剩下3家,大多数的交易所都改成了期货公司。燕赵公司就是这样由交易所改造发展来的。我们公司在燕赵交易所原来存放了20万的交易保证金,后来,交易所干不成了,公司撤资,燕赵不干,说如果转为期货公司的客户可以用这些钱马上做交易,如果坚持撤资,只能等一段时间。这样,公司决定通过经纪公司再做一次,交易主要由我负责。
  
  当时主要的交易品种是郑州北京的绿豆、上海苏州的胶合板、还有海南天胶和苏州红小豆。95年之夏,胶合板的交易很火爆,行情大幅度震荡,不是逼空就是逼多。而我在控制好仓位的前提下,每天都在为买进卖出数字而努力工作,或焦虑不安,或轻松自在,完全的一种交易员的生活。我的衬衣领子、袖口脏兮兮的,皮鞋也不擦,与身边西装革履的经纪人相比,形成鲜明的对比。虽然这样,生活倒也充满了生机和乐趣。几个月下来,帐面亏损5万,手续费交了10万,我开始感到了压力,我是来挣钱的,而不是来交手续费的。我在寻找把握大一点的机会,重仓长线,将亏损弥补。
  
  燕赵当地产红小豆,虽然品质不如天津红和唐山红,但依据苏交所的交割标准还可以交割。于是,自7-8月起,燕赵公司的客户就开始在苏州抛红豆,价格从3200一直抛到2800,将几年压库卖不出去的红豆抛售一空。当时参与苏红交易的人不是很多,1万多吨的实盘也没有人要,9511合约很快下破2000,最低到了1700以下。燕赵公司的客户大获全胜,在红豆的产区燕赵期货获得很高的声望,当地的县长亲自到省城慰问燕赵公司的经理。燕赵之地多慷慨激昂之士,酒酣之时,父母官当即拍板,决定从当年的财政收入拨出部分资金投资期货。
  
  苏交所鉴于95系列合约实盘压力太大,决定自96年新合约起,只能交割上一年度产的红豆。这样,9602合约期价于10月中旬以3380元/吨启动后至11月9日价格涨至4100元/吨以上,持仓已经接近20万手。燕赵公司的客户也开始在9602合约上抛空。当时,我分析由於交易所新政策的出台,极易于多头逼空。95年夏季干旱,红豆的播种面积下降,当年红豆的产量应该不高。红豆本来就是一个小品种,正常年景全国的产量不足30万吨,95年的产量应该比30万吨少,可以达到交割品质要求的就更少了。以目前盘面的持仓计算,空头要交割100万吨才可,然而,怎么也不可能找到这么多的红豆。空头显然在凭借资金实力与主力多头对抗。我从11月初在4000附近买了一笔,刚开始有点浮赢,但很快被套,11月中旬,盘面价格回落到3900,我又买了一些,后又迅速跌到3800,我再加仓,仓位已经到了70%,帐户权益不足12万。经理反复问我怎么样,我坚决看涨。但浮亏已经严重影响我的情绪,市场的一点波动都引起我严重的不安。虽然已经不再做新单,但每天的盯盘都让我心力交瘁。晚上做梦,常被剧烈的下跌吓出一身冷汗,梦醒时分,想起小盼,竟恍若隔世。
  
  苏州红豆市场还是不急不慢,处於调整当中,多空对峙的气氛依旧浓重。而我账面的浮动亏损还在慢慢扩大。我的神经紧张之极,但还在坚持,经理提出的减仓建议也未被采纳。到12月中旬,公司马上要年终结帐,各部门要结帐向公司汇报,这时的红豆市场在从3690的调整低位慢慢复苏。虽然我坚决要持仓,但鉴于公司实际情况,我向经理保证周五清仓。市场不急不躁地在3800-3850附近徘徊,到周五临近收盘前10分钟,我按自己的承诺平仓出局。为了让回忆更准确一些,拿出电子表,让时光倒转,再回到17年前的那个冬日的午后。那天是1995年12月15日。从我平仓后的下个星期一开始,苏州红豆市场连续暴涨到5300,直到1996年1月8日,证监会认为苏州红小豆合约和交易规则不完善,要求各持仓合约头寸减仓并不得开出9608以后的远期合约,红豆的交易史到此就基本结束了。
  
  我曾经不止一次的算过我的30手红豆持仓能赚多少钱,我也不止一次感觉到内心的苦涩和茫然。但在那个清仓周五的下午,我回到办公室时却是一身的轻松,困扰我一个月的红豆持仓最终平淡了结,让这一个月的梦也空,情也空,惧也空,总之,生活复归平淡,心灵复归虚空。这就是我选择的生活,这就是我的归宿。谁不如此?
  
  红小豆事件给我的打击很大,如果平仓之后没有连续暴涨,我也不会如此遗憾,但事情恰恰发生在我刚平仓之后。但是,与这个市场的其他人相比,我幸运多了。他们当时的郁闷应该比我更多,十年过去了,不知道他们的近况怎样,也不知道我把他们的期货经历写下来,他们是否会看到。
  
  大爷大概是天津市场中年龄最大的出市代表,是北方一个大铁厂派的,因为在我们这伙刚刚毕业的学生们中间年龄最大,连市场的管理人员都称呼其“枝铁大爷”,故我们称其为“大爷” 。大爷虽年龄较大,但穿着一贯整齐讲究,头发乌黑噌亮,身体和精神头都不亚于我们年轻人。我跟大爷基本没有什么交往,虽然他就住在我们隔壁,因为我不善於言辞,而大爷可能还负责枝铁现货销售的其它业务,当时现货市场火爆,钢厂的销售部门是最有权力的,因此大爷也不会屑于与我们这些刚刚学校毕业的孩子交往。据了解大爷的人说,大爷的徒弟就是现在枝铁的总经理,因此,大爷的面子和影响力比枝铁的销售处长还要大。大爷到市场来主要是来休息的。但我以为,大爷的身体和精神都是很好的,不需要休息。因为每当我玩到深夜要睡觉的时候,大爷的房间里还是人声鼎沸,大爷的最大爱好就是搓麻,清脆的麻将声在深夜是那么刺耳。大爷应该比我们这些刚毕业的学生有钱的多,有一次我推错房门走进大爷的房间,他们吓了一跳,慌慌张张将牌桌上的大摞的现金往抽屉里放。据说大爷玩牌不点钱,用尺子量一下厚度即可。这可能带点戏说性质,但我私下认为这也有可能。
  
  市场刚开始交易时,大爷一般不到场内,后来线材的交易火了,大爷觉得挺好玩,就开始在市场上做点交易。后来我去北京培训,据说大爷做得不错,大爷容易接受新事物,做空赚了,而我们公司向来是逢低做多的,因此赔了很多钱。然而93年底94年初,大爷做大了,大爷不仅做空还做多,他买了几万吨线材,成了市场最大的多头,一下子浮动亏损上千万。铁厂是不需要线材的,我觉得大爷肯定是觉得期货比麻将好玩,於是越做越大,刹不住车了。等我培训回来时,市场议论纷纷,我问了交易部长,他说你们不用担心结算问题,枝铁没有资金,但在交割仓库抵押了3000吨卷板,足够赔的。现在,大爷的房间晚上静静的,原来乌黑蹭亮的头发也有些乱了,白了。有一天下午,我趴在房间里看黄色小说,突然门开了,大爷面无表情的进来,坐在我旁边的床上,愣愣的坐了一会儿,然后,没说一句话又走了。大爷一贯挺直的腰板有些驼,毕竟快60的人了。
  
  大爷后来的情况我有些淡忘了。只是前几年我在当地的晚报上看到了一条新闻,他被车撞死了,不知道到底是车祸,还是他自杀,警方也没结论。
  
  大树是我很敬重的一个人。他是一家期货公司的经纪人,原来做外盘,后来国家将外盘关了,他又转到现在的公司,负责市场开发。在期货圈混,我最害怕开发客户,我老觉得这有点坑人,自己都做不好,还劝别人来做。再加上自己的虚荣心,脸皮薄,害怕自己说了半天被人家拒绝,多没有面子。但大树就没有这种心理障碍,他每天上班都穿西服,打领结,衬衣雪白,裤子笔挺,发型不乱,目光有神,说起话永远热情洋溢,永远信心满怀。这对我这种爱听摇滚、有点颓废的青年来讲,他的作派简直令人作呕。但是,我必须承认,他市场开发的能力绝对是超一流。他很快就成为公司新进经纪人的榜样。
  
  大树为公司带来很多的客户,他的佣金收入在公司最高,但他也毁在一个客户手里,详见下面一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