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绥铭:性社会学的定性访谈

 心恒112 2014-11-25

性社会学的定性访谈 

潘绥铭 

定性访谈的准备 

首先,需要挑选合适的访谈者。在这方面有两个基本原则:第一,主要研究者或者课题负责人如果自己不参与访谈,整个访谈调查的课题就是无效的。第二,在敏感访谈中,调查员的一般标准是:同性别、年龄差距1015岁、能够忠实记录、善于与人沟通。 

其次,每一个访谈者都需要进行自我准备,培养自己的“平常心”。它包括:审视自己的内心,确定自己最不能容忍的是什么;使用角色扮演法进行脱敏,最好能够达到“共情”。 

第三,确定访谈的种类与功能。 

1.       探索式访谈:没有固定的提纲,全靠调查者的随机应变,用于了解完全陌生的情况,对于调查者的要求最高。 

2.       提纲式访谈:不封闭任何回答,随时增加提问和追问,用于深入的、探究式的调查。 

3.       提问式访谈:基本按照提纲进行询问,但是随时扩展内容,用于对已知情况的深入发掘,补充问卷调查的数据。 

4.       对方自述式(记录对方的口述):请被调查者自己讲自己的人生故事,加以适当引导,用于生活经历研究和历史事件研究,但是被调查者必须能够表述。 

第四,努力避免对于访谈的常见误解 

1.      访谈不是官方的“了解情况”,也不是人人都能做访谈; 

2.      访谈不是单纯的聊天,而是有目标、有计划的询问; 

3.      必须学会倾听,而不是宣讲; 

4.      必须确立“求人办事”的心态,而不是要求对方“配合”; 

5.      必须“原汁原味”地记载,一切猜测、推论、发挥、解释都必须另外记录; 

6.      访谈不是求证自己原有的假设,而是真的“求知”,因此禁止一切诱导和筛选。 

 

发起与维持访谈 

访谈者必须意识到:我们所询问的都是个人隐私、敏感问题,一般人都会拒访的。能不能进行下去,全靠调查者自己的功夫,没有任何外援。 

选择合适的访谈场所与时间,要求做到:一对一地访谈,隔离他人;在对方方便的时间内;访谈不超过一小时。 

在介绍自己的身份时,应该避免任何官方身份,包括被人们认为是官方机构的身份,例如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等。强调自己与任何官方单位都没有联系,也不向它们汇报。最终获得对方的“知情同意”。 

在动员对方真实地回答的时候,访谈者必须说明:访谈对被调查者有什么好处,以便进行对等交换。一般是在访谈前后传授知识;或者给礼物。 

访谈者必须“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不但应该主动介绍自己的个人情况,而且不回避对方的反问与追问。一般来说,访谈得越深入越真实,对方就越可能拿同样的问题来反问访谈者。这时,访谈者如果不肯牺牲自己的隐私,就没有必要再访谈下去了。因为谁也不比谁傻,对方同样也会隐瞒,该访谈则注定是失败或者虚假。 

在访谈中,一般应该是45度角与对方交谈,距离在40厘米左右,要注意自己的形体语言。在结束访谈的时候,应该充分感谢对方,履行自己的承诺,再次解释保密的具体方法。 

对方的许多反应都会阻碍访谈,主要有:羞怯、听不懂、不会表达、急于离开、心不在焉、打岔、反问、顽固地拒答、耻笑调查员、不良的激烈情绪反应、对方的性唤起、对调查员进行威胁等等。解决这些问题,没有一定之规,全靠访谈者的日常积累与临场发挥。 

 

对于高度敏感问题的询问技巧 

1.事先一定要确定哪些和多少问题,对于被调查者来说确实是高度敏感的,而不是研究者自己认为不敏感就行。例如,使用安全套这个问题,对矿工敏感,对小姐可能就不敏感;可是收入问题,对矿工可能不敏感,对小姐却高度敏感。必要时,访谈者应该割舍一些高度敏感的问题,以便确保其他问题的真实性。 

2.准备好详细的应对方案,进行演练或者试调查。 

3.访谈中经常遇到意味着拒答的沉默。这时的总原则是:迂回地、侧面地询问,切忌直接地再次追问。例如在询问安全套的使用情况的时候,有这样一些方法: 

折射询问:“不用套子,小姐们一般会害怕得病吗?” 

假设提问:“我听说,别处的小姐统统都不用套子,你们这里也是这样吗?” 

反问提问:“如果不用套子,那不是很容易得病吗?” 

替代询问:“好,不说你。别的小姐会怎么样呢?” 

4.访谈中还经常遇到意味着不会回答、难于回答的沉默。这时候的总原则是:缩小提问范围,避免仅仅加以解释之后再追问。例如 

缩小时间范围:“那么,上次是什么情况?” 

缩小情况范围:“只有那个客人不肯用套子吗?” 

缩小计量范围(问收入):“那么,超过100元了吗?” 

替换问题内容(问收入):“这个月里,你给家里寄了多少钱?” 

 

避免“愚蠢的提问” 

许多人经常询问性服务小姐:“为什么要做这一行?”“做了多久了?”“今后有什么打算?”等等。对于小姐来说,这些都是愚蠢的提问。这是因为,第一,小姐如果真实回答,可能会影响“生意”;第二,许多小姐自己也说不清;第三,这是“伤口”,小姐不会对任何人说。 

由于访谈者与对方很可能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所以即使是在很不敏感的访谈中,出现“愚蠢提问”并不新鲜。可是如果多了,对方就会丧失继续回答的兴趣。对此,访谈者第一要诚实地承认愚蠢而且顺势求教;第二要善于乘机调动对方的“好为人师”;第三要努力自我幽默。 

 

当场记录的技巧 

分栏记录法,就是把同一张纸分为两个竖栏,一个记载对方的主述,另外一个记录当时的场景与过程、现场的其他情况或者自己的感悟。这样,在事后分析的时候,才能使自己仍然能够理解对方主述的含义。 

事后追记法,一般来说不适用于初学者。但是在特殊场景的限制下,往往也不得不采用。这时就需要访谈者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这样几条,否则宁可放弃:第一,尽早追记;第二,还原当时的一切,包括场景;第三,使用“排除法”而不是“聚拢法”来复制对方的主述内容;第四,如果可能进行重复访谈,就不追记。 

 

当场测谎的技巧 

察言观色:注意对方的语气、强化或者回避双方的目光接触、理解对方各种形体动作的含义、收缩或者扩张双方的身体距离。 

理性判断:重复询问、诱导谎言、追问细节、追问相反的问题。但是,禁止当场进行逻辑检查,因为这会严重影响访谈双方的关系与气氛。 

对于“出谎”的处理,只有三种选择:出谎不多的,使用特殊方法进行记录;本次访谈作废;进行重复访谈。如果意识到出谎,切忌靠猜测、类推来弥补。 

 

(改写自2003年《应用社会学》第10章《性社会学研究及其应用》) 

 

                     责任编辑:dewly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