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大妈”问题,还是“广场”问题?·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4-11-25
 
是“大妈”问题,还是“广场”问题?
仙居玫瑰城内广场舞引争议
  网络资料图片

  和其他城市一样,广场舞在台州也是大妈们的时尚运动,但最近一段时期,时常伴随着“噪音”、“矛盾”等标签出现在公众视野。日前,仙居玫瑰城小区不少居民反映:小区广场内日渐“火”起来的广场舞很是扰人,希望政府予以引导,最好能“导”到外面去。

  小区居民

  你健身,也不能让我烦心

  据来电反映的张先生介绍,在仙居县南峰街道玫瑰城小区,承载小区休闲活动的中心广场上,每天早晚都有数十位住户相约在此跳舞健身,可这项活动却让一些邻居很苦恼。 

  11月20日,记者来到玫瑰城一住户家中,他家的窗外就直接对着小区的广场,在广场上正有十几位居民在跳广场舞,广场舞的音乐很强烈地冲击到室内。该户主说,其实像现在这样的音量已经属于近期比较轻的一个状态,在前年把这扇玻璃窗换成了双层的,但还是觉得非常受干扰。” 

  住在隔壁的林先生过来说,如果你偶尔听一两次,可能是欣赏音乐,那每天晚上都听同样的音乐,就感觉人很烦躁。“四五年前小区里兴起了广场舞,这些声音每晚都在家萦绕上一个多小时。往常7点多正是一家人坐下休息、学习的时候,眼看孩子明年就要参加高考了。”言辞间,林先生显得有些着急,“你老年人锻炼身体是好事,我们也要老的,我是这样理解的,但是你跳舞不能妨碍人家,影响人家的学习、休息,对吧?” 

  而临近广场的另一位顶楼住户应女士,则更为广场上每天早晨的健身操犯愁。她说,只要天气好,每天6点左右就被吵醒。她说:“我们希望有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 

  采访中,几位住户告诉记者,已经记不清与这些邻居们沟通了多少回,烦心事儿没彻底解决,却渐渐伤了和气。 

  因此,最好的办法是政府引导他们到(外面),不要在住宅区里跳。

  跳舞大妈

  其实我们也不想影响别人

  关于在小区广场上跳舞引起的邻里之间争执,跳舞的大妈们情绪更为激动,他们大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大妈说:“我们在跳舞的时候已经很注意,声音放得很低了。没有声音是跳不起来的,再轻点,后面那几个都听不到了。” 

  为此,老人们把跳舞的时间一再压缩,将音量一降再降,去年大家还特地把播放音乐的设备换成了小收音机。每天聚在一起跳跳广场舞,做做健身操,已经成了大家共同的生活习惯,为此大伙儿几经折腾,跳舞的场地已经换了好几回。

  “这一块是我们先在用的,后来人家说不行,让我们出去,到大马路上去。” 

  “现在你看这门口都在造房子,汽车来来往往不知有多少,大家都不要命啦?” 

  ……

  大妈们似乎也有说不完的苦衷。

  症结

  健身广场欠缺是矛盾的焦点

  一边是热情健身,一边是向往安宁,为了调节纠纷,当地政府部门和小区物业也颇费了一番苦心,然而始终无法皆大欢喜。据玫瑰城物业工作人员小泮说:“这个,真是一言难尽啊。这个矛盾也不是物业能解决的,广场舞的问题,说实话现在是社会问题了。”

  广场舞之类的健身活动引发矛盾,但小泮始终觉得,它们是小区体育文化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小区还曾经在仙居县级的广场舞比赛中拿过冠军,这让他们一直引以为豪。据他介绍,玫瑰城的文化活动应该是比较丰富的,有专门的乒乓球队、广场舞,还有羽毛球,整体来讲小区的文化氛围,在仙居当地是叫得响的。 

  记者来到玫瑰城所属的下垟底社区,主任朱福华介绍,社区群众对运动健身的热情颇高,随之而来的各类纠纷也不少,大都发生在住宅区附近的活动场地上。目前要调解这类矛盾,很大程度上只能靠双方的相互体谅与配合。她说:“如果晚上过来,这一条路起码有三四处有人在跳舞。”

  对此,南峰街道党政办副主任鲍文华解释说,街道正加紧建设一块10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目前许多广场舞活动仍然只能在小区内、公园里、商铺前,或者马路边的一些空地开展。“街道这块土地的利用,全部是由县城建局规划。文化体育活动场所的规划不归我们街道负责,有时候用地挺困难的。”他说。 

  前景

  明年,我市广场数量将增加一倍

  记者了解到,不仅在仙居,由于广场场地匮乏,一些体育场馆费用较高,因地制宜、就近就便的广场舞,在各地都不难见到。

  朱文数阿姨是椒江一个广场舞团队的发起者,她为选择合适的广场舞地点,前阶段下了好大一番工夫。 她说:“小区里面,他们不让你跳,说小孩子要读书的。这个我们能理解,老年人健身就应该找不影响小孩子读书的地方。” 

  经过几番踩点和多方奔走,不久前,朱阿姨终于向市体育局申请下了一片空地,主要集中在椒江中心大道两侧,从北起于葭沚大转盘,向南至第一个红绿灯之间约850米的路段,沿路两旁就分布着大大小小多个广场舞“根据地”。她认为,对于大多数的参与者而言,要抢占到空间充足、来往方便、不打扰居住环境,还得保障安全的一块理想场地,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记者在市体育局了解到,目前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1.5平方米,已达到国家《“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5平方米以上的要求。在全市范围已陆续投建50个包含1000平方米以上空地、各类球场、健身器材、健身步道等多功能的全民健身广场,预计到明年,广场的数量可以增加一倍。

  记者 许灵敏 通讯员 陶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