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6届感动台州·台州晚报

 窗前有树905 2014-11-25
第16版:专版
本版新闻列表
 
台州日报社旗下媒体: 中国台州网 | 台州日报 | 台州晚报 | 台州商报
 
2014年11月24日 星期

第6届感动台州
提名人物(群体)简介
  黄岩区造血干细胞捐献  志愿者群体
  仙居县官路镇萍溪村  志愿者服务队
  李皖生
  施津辉
  胡金清
  郭和塔
  陈定华
  蔡小法
  马德善
  王义耕

  

  在黄岩有一群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们讲人道、讲奉献、讲友爱、讲互助。他们来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各行各业,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却有着同样的爱心。他们在面对无数濒临绝望的生命面前,无私地献出了宝贵的造血干细胞,给那些远隔千里、素不相识的人们带来生的希望。

  萍溪村志愿者服务队,讲的是一个身边的活雷锋和一支淳朴的乡土“雷锋队”的故事。这支队伍中既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他们所做的好事,真是几天几夜也讲不完。大到全村的村务大事,小到老百姓家里的芝麻绿豆,似乎哪里都离不开这支服务队的身影。老人生病,他们端水喂药;老人家具、电器坏了,他们立即上门修理。每逢中秋、重阳等节日,老人们聚在一起吃一顿仙居传统的“八大碗”,80岁以上的老人还能收到礼物。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6年

  户籍地:椒江  台州市立医院医生

  2014年3月6日下午5时左右,椒江1号码头4名工人油漆中毒,市立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李皖生跟随救护车赶往现场。在抢救过程中,他从8米高的甲板上坠入舱底,身受重伤。休养了一段时间后,他9月份就开始上班,那一次重伤让他留下了很多后遗症,却坚持工作。急诊科是一个很累很苦的科室,但他从未喊过苦和累。最近6个月,他急诊病人3843人次,没有一起医疗纠纷或投诉。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6年

  户籍地:路桥  台州边防检查站干警

  2009年,施津辉被分配到台州边检站红光分站工作。他立足平凡岗位,扎根基层,执法为民,服务发展。他创新推出“365-24-1”(全时、全天候、第一时间)工作制、爱民兴港服务站、码头边检片儿警、安全救助站等服务举措,累计为台州口岸企业节约成本2500万元;总结提炼的“三问三促”工作法、“三晓三明”服务法、“津辉执法定式”等经验做法被上级推广。5年来,他共查处违法违规案件217起367人次,未发生一起差错和投诉事件,群众执法满意度达97.97%。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70年

  户籍地:黄岩 富山乡纪委副书记

  2001年3月至今年2月在李家山村驻村的13年间,胡金清帮助这个海拔近700米的偏远山村甩掉了“穷、乱、差”帽子。在他的带领下,李家山村还上了18.5万元的债务,通上了电话,安装了有线电视。村民在胡金清的鼓励下,发展起了高山蔬菜产业,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6年

  户籍地:黄岩 黄岩区房管处退休职工

  有人说他是“活雷锋”,在老郭身上看到雷锋影子;有人说他是“傻子”,自己并不富裕还要坚持做好事。退休前,郭和塔在黄岩房管处下面的公司上班,主要是帮人修房子。退休之后,老郭继续发挥余热,虽然身患白血病,但还是热爱社区工作。他接管社区物业,自掏腰包修路;他照顾孤寡老人,自制饭票半价供应饭菜。为了做好事,他贴上了退休金,甚至卖掉了自家住房,以善行善德践行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46年

  户籍地:路桥 原路桥区金清港社区党委书记

  陈定华是群众的贴心人。2004年“云娜”台风肆虐时,他不顾家中母亲年迈、妻子刚动完手术,带领社区应急分队积极投身到抗台救灾中。即使在病痛期间,他仍坚持每天晚上带领治保干部穿街走巷,当着群众的守护者。2013年8月,67岁的陈定华因罹患淋巴癌救治无效去世。临走之前,他还不忘留下生命最后的“工作清单”,近十条“遗言”,全是关乎社区和居民的还未完成的琐碎事,没有一条提及到他自己和家人。他扎根社区整整30年,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作“小巷总理”。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7年

  户籍地:路桥 退休教师

  1997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的蔡小法,担任起了路桥区老年体协主席。经过17年的坚持和努力,他组织了众多体育赛事活动,带领路桥老年体育走出国门,荣获了国际、国内20多个奖项,并获得国家、省、市各级老年体育“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称号30多次,让曾经被称为“荒漠”的路桥老年体育有了满园春色关不住的喜人景象。17年里,他经常自带一瓶白开水,到各地的社区、部队、学校免费开展了1000多场次的讲座。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55年

  户籍地:临海 杜桥镇六亩洋村村民

  7年前,岳母在外砍柴时,摔下山坑,从此高位截瘫;7年来,他自制木床,每天睡在岳母床前,两个小时为她翻一次身。这就是7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岳母的杜桥好女婿马德善。每天天没亮起床,妻子做好早饭,马德善给岳母喂好,赶着去田里,每隔两个小时回来给岳母翻身,这就是马德善一家的日常生活作息。在他的精心照料下,岳母从没生过褥疮。马德善说:“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吃的,都是岳母接济我,我要回报她的恩情。”他的孝行感动了很多人。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30年

  户籍地:临海 东塍镇“义务河长”

  1996年,当时已从小芝乡退休的老干部王义耕目睹家乡的山水饱受污染,决心以一己之力守护水源,当起了义务河长。20多年过去,王义耕老人的足迹几乎踏遍岭根村每一条溪流的每个角落,河边清扫、下水打捞,挨家挨户宣传劝导,发动全村人共同守护母亲河。如今,岭根村不仅恢复了碧水蓝天,在王义耕的努力下,村民们也都开始爱护起家乡的水源,小小古村山更青、水更美。王义耕用实际行动守护着家乡东塍镇岭根村的好山好水,被当地群众誉为“最美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