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说颈椎病

 残云伴鹤归 2014-11-25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健康指南”快速关注

导读:颈部承受着头部重量的同时,还要满足人体头部活动的需求.与人体的其他部位相比,颈部解剖结构复杂,分布众多重要神经血管,且颈部肌肉力量相对薄弱.随着现代日常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电子产品应用的增多,人体颈部所承担的工作负担越来越重,颈椎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提高,且呈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韩良


对于颈椎疾病,我们大多数人自身能够感受和观察到的是身体上表现出来的症状,如:颈部、肩胛部位的酸痛,或者上肢的酸麻胀痛。严重者出现行走不稳、无力,上肢的感觉减退、力量不足等症状。这些症状有时我们通过休息或自行功能锻炼可得到缓解。到医院就诊时,我们提供的这些症状将成为医生进行诊断和选用相应治疗方案的依据。


颈椎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明确后, 相应的治疗方案是相对成熟和固定的。那么在医生眼中,颈椎病有哪些类型?怎样综合判断疾病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应该怎样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预计有怎样的治疗效果?我站在一个骨科医生的角度,希望通过这篇小文章,在此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分享。


首先,让我们一起简单了解一下颈部的基本解剖结构。


颈部组织当中基本包括以下几类:血管、神经、肌肉、韧带、椎间盘、骨骼及骨骼间构成的关节,腺体、气管、食道、软骨等。其中与颈椎疾病较为相关的结构包括血管、神经、肌肉、韧带、椎间盘、骨骼及骨骼间构成的关节。这些结构的异常、炎症、变性就导致了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颈椎是由7 块椎骨和他们之间的6 个椎间盘所构成。七块椎骨之间的椎间盘可以起到承重时的缓冲和调节椎骨间压力的作用,椎骨与椎骨之间又形成了两侧对称的神经和血管走行通道,我们称之为椎间孔;椎骨连续形成的长筒样管腔就是椎管,其中走行着脊髓和脊髓分支走行的神经。椎骨之间相对稳定的结构,依赖的是附着其上的坚韧的韧带和富有弹性的肌肉,这些韧带和肌肉也担负着颈椎活动的功能任务。


接下来,我们根据各部分结构工作过程来演示颈椎的工作过程,并推理常见颈椎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颈椎在一般中立位情况下是处于一个向前呈平缓柔和的弧形状态。当头部做低头、后仰、左右侧弯、旋转以及综合动作时,颈椎在肌肉韧带的共同作用下完成这些动作,保持一些姿势。在此,我们选最常见的低头动作为例,来分析颈椎做此动作并维持此姿势时的情况。低头时,颈椎前侧的肌肉紧张收缩,后侧的肌肉被动拉伸,一些伴随这些肌肉走行分布的神经也处于被动的牵拉状态。椎骨周围的部分韧带此时紧绷,保证椎骨不过度地活动,以保证颈椎相对稳定的结构形态,这样神经血管走行通路才能畅通。饼状的椎间盘此时处于一个前缘压扁,后缘压力小的状态。当我们回到中立状态时,被牵拉的肌肉、神经、紧绷的韧带就都能得到放松和缓解。但是,连续的、长时间的持续牵拉就会造成这些结构性质或形态的改变。


【肌肉牵拉——周围神经炎症】


最初,也是最容易表现出问题的是肌肉和肌肉间走行的周围神经。被长时间持续拉伸的肌肉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肌肉的酸痛。肌肉当中分布的细小的周围神经被持续牵拉,产生和加重局部的麻痛酸胀感。这些症状就有可能提示部分肌肉的炎性水肿,周围神经炎症。这些症状在通过休息、温热、物理治疗、药物作用后,往往在最初均能够得到较快缓解、改善。当这种情况反复发作,就可能会慢慢发现,同样或进一步的治疗,疗效均有减退,这说明疾病正在逐步发展加重。


【韧带劳损——加剧疼痛】


另外,容易发生变性的是骨骼间的重要稳定装置——韧带。长时间保持低头动作时,位于后方的韧带在持续被动牵拉后,疲劳的韧带弹性减退,反复的劳损,会使得这些韧带发生钙化,以代偿性的提供稳定能力。但钙化后的韧带再次被牵拉时,因其弹性差、强度高,会很难维持椎体的稳定,也会引起周围组织的刺激,诱发加重炎症,产生加剧疼痛。椎体可能会出现不稳,椎体间的相对位置改变,颈椎生理曲度改变,这时,原有的神经根、重要血管通路也可能变窄。


【椎间盘改变——神经受压】


当颈椎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后,椎间盘的受力将不再均匀,持续性的局部受力,会让椎间盘出现弹性改变、盘缘弹性减退、盘内髓核变性等情况,如果持续加剧,椎间盘就有可能发生形状改变,造成我们常说的椎间盘膨出。变性的椎间盘结构改变,弹性较差。加之颈部肌肉韧带功能均减退时,颈椎活动稳定性不足。当颈部发生主动或被动的剧烈活动时,突然的暴力会施加在变形变性的椎间盘上,使得椎间盘边缘破裂,无法继续包裹其中的髓核,髓核在暴力挤压下被挤出,占用了原有的神经、血管所处空间,形成压迫,即我们熟知的椎间盘突出,神经受压,诱发相关症状。


常见的神经受压可以大致分为两类,其中神经根的受压常表现为肩部及上肢的酸、麻、胀、痛,上肢肌肉的无力、肌肉支配减退、皮肤感觉异常,日久可发生肌肉萎缩、神经萎缩等继发病情。另一类的神经压迫是指突出的椎间盘进入椎管,占用了脊髓的空间,压迫脊髓颈段,高位的脊髓压迫还可能引起全身及下肢感觉和活动的异常,引起之前所述类似的全身症状。甚者出现行走时“踩棉花感”,行走不稳,抬脚无力,大小便控制困难等症状。持续地压迫脊髓会造成脊髓的变性,而这种脊髓变性往往在解除压迫后也是无法逆转恢复的。



当我们了解颈椎病最常见的发病大致过程之后,我们就可以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早期治疗,防止颈椎病的发生和发展。


例如我们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时候, 颈椎往往处于一个持续的姿势。假如在这个过程中出现颈部的酸痛不适,那就是身体在给我们发出疲倦的信号。



结合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特点,可以在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简单易行的活动。如:下颌缓慢上扬,双肩向上慢慢耸起,肩部同时向后做小范围的旋转,这样的动作能够很快地缓解颈部肌肉韧带的疲劳,消退酸胀不适等症状。当久坐之后,每一到两个小时可起身在室内或室外小范围内进行踱步,缓解颈椎压力的同时,对胸椎、腰椎乃至整个脊柱均有保护作用。

特别要提示的是,睡眠是我们保持脊柱相对固定姿势最久的一段时间,而且进入睡眠后,我们的肌肉又整体处于放松状态,颈部得不到有效的保护。这时枕头的高度和位置对睡眠后颈椎的重要性就更重。一般建议枕头的高度以单侧肩宽为合适。枕头应枕在肩部和枕部(耳侧)之间,这样无论仰卧侧卧均能保证较好的颈椎生理曲度。



颈椎病的患者平时还可以做一些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如“燕飞”锻炼。这样可以增加颈部肌肉力量,保证颈椎功能,为颈椎结构提供更有效保护。关于锻炼,切忌进行快速的、大范围的、猛烈的或综合性的颈部活动,这些活动往往会加重或导致损伤。功能锻炼一般均以单方向、简单、适量、缓慢为宜。



当我们出现颈椎疾病的时候,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准确反映症状,配合医生查体,做必要的相关的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综合听取专业的诊疗建议。避免疾病的延误和加重。颈椎是我们身体最薄弱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我们需要分外珍惜和呵护它,做自己颈椎的保健医生和首诊医生。



——本文摘自《家庭中医药》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