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玄参沙参丹参苦参五加皮防己地榆茯神》第(70)篇

 johnney908 2014-11-25

高热舌绛者,当与生地、赤芍同用;而属脏腑内热引起者,
又常与生地、黄连、赤芍、白茅根等同用。用治阴虚发热、
夜热早凉或无汗的虚劳骨节烦热,常与青蒿、生地、知母、
鳖甲等滋阴退虚热药同用。此外,与山栀、柴胡、白芍等同
用,可治妇女经前期发热而属肝郁化火者;与赤芍、乳香、
没药同用,又可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用量用法】6一l2g。炒炭用于止血。
  【使用注意】孕妇及月经过多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牡丹酚、牡丹酚甙、芍药甙、挥发
油及植物甾醇等。有广谱抑菌及解热、镇静、镇痛、抗惊
厥、降压、消炎等作用。
  【附方】
  1.桂枝茯苓丸:桂枝、茯苓、丹皮、赤芍、桃仁,用
于瘀血经闭或积聚肿块。
  2.大黄牡丹汤:见大黄条,用于肠痈腹痛。
  3.犀角地黄汤:见生地条,用于热入营血,斑疹吐衄。
  4.青蒿鳖甲汤:见生地条,用于阴虚发热或虚劳骨蒸。
                  玄参 

  【歌诀】玄参苦寒,清无根火①,消肿骨蒸,补肾亦
可。
  【译注】玄参味苦、甘、咸,性寒。甘寒滋阴润燥,苦
寒清热降火、凉血解毒,咸寒消肿软坚,有滋阴、降火、解
毒、散结的作用。适用于温热病,阴液损伤,口渴心烦、温
毒发斑和阴虚的骨节烦热,以及虚火上升的咽喉肿痛。也可
以用它补肾阴不足。
  此外,本品凉血解毒、软坚散结,还可疗瘰疬痰核、疮

pic-145

疡肿毒等外症。
 注:①无根火:即一般所称的“虚火”,如阴虚心烦、
咽喉痛等症。
 【应用】用治温病热入营血,口渴舌绛,心烦失眠或体
发斑疹,常与生地、丹参、麦冬等同用:若治阴虚骨节烦
热,多与黄柏、知母、银柴胡、地骨皮等同用,兼咳嗽者,
又当加贝母、百部、沙参、百合等药。用治阴虚虚火上炎的
咽喉肿痛,多与麦冬、生地、桔梗等同用,共奏滋阴降火之
功。此外,与连翘、夏枯草、贝母同用,可治瘰疬;与金银
花、当归、甘草同用,可治痈肿疮毒属热者,也治阳证脱
疽;与麦冬、生地等同用又可滋阴润肠,疗热病伤津、肠燥
便秘。
  【用量】10一l5g。
 【使用注意】本品虽有滋阴作用,但性偏降火,且能滑
肠,故阴虚火盛者最宜,阴虚火不盛者,不宜久服;脾胃虚
寒食少便溏者忌服。反藜芦,不能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生物碱、糖类、甾醇等。有降压、
降血糖作用,并可扩张血管而消除炎症,对多种皮肤真菌及
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在体外有中和白喉毒素的作用。
 【附方】
 1.清营汤:见生地条,用于温病热入营血。
 2.百合固金汤:见知母条,用于阴虚咳嗽。
 3.玄麦甘桔汤:玄参、麦冬、甘草、桔梗,用于阴虚
火旺的咽喉肿痛。
 4.消瘰丸:见贝母条,用于瘰疬。
 5.四妙勇安汤:金银花、玄参、当归、生甘草,用于
脱疽。
 6.增液汤:见生地条,用于肠燥便秘。

pic-146 

                  沙参 

  【歌诀】沙参味甘,消肿排脓,补肝益肺,退热除风。
  【译注】沙参味甘、微苦,性微寒,有清肺火、益肺阴
的作用,并能消肿排脓,治肺中有热、两胁作痛、咳吐脓血
的肺痈和肺虚有热的咳嗽。此外,又能补肝,可退肝虚气郁
的胁肋疼痛和皮肤间风热。
  沙参甘寒养阴,不仅益肺阴,还能养胃阴、生津液,常
用于温病邪热伤津或胃阴不足等证。
  【应用】用治肺热燥咳,常与麦冬、桑叶、天花粉等养
阴清肺润燥药同用;若治劳嗽咯血,潮热盗汗,又常与知
母、贝母、麦冬、百合、鳖甲等同用。用治热伤胃阴,舌干
口渴,食欲不振,多与麦冬、生地、玉竹、冰糖等养阴益胃
药同用。此外,与麦冬、鱼腥草、桔梗等同用,可治肺痈后
期,阴伤咳嗽;与生地、枸杞子、川楝子同用,又治肝虚气
郁的胁肋疼痛;与荆芥、菊花、桑叶同用,还治皮肤间风
热。
  【用量用法】  1O一l5g,鲜者15一30g.
  【使用注意】虚寒证忌服。南沙参反藜芦,不能同用。
  【现代研究】北沙参含生物碱、挥发油及淀粉等,乙醇
提取物有降低体温和镇痛作用;南沙参含三萜皂甙、生物
碱、黄酮类、鞣质等,有祛痰、强心和抗真菌作用。
  【附方】
  1.沙参麦冬汤:见麦冬条,用于肺热燥咳、余邪未解。
  2.益胃汤:沙参、麦冬、细生地、玉竹、冰糖,用于
热伤胃阴、食欲不振。
  【按】沙参有南沙参与北沙参二种,功用相同,南沙参

pic-147

力量较小,然兼有祛痰作用。鲜沙参即南沙参之新鲜者,清
热养阴力量较好,多用于热病伤阴之证。 

                  丹参 

  【歌诀】丹参味苦,破积调经,生新去恶,祛除带崩。
   【译注】丹参味苦,性微寒。味苦而性偏泄降,微寒清
热,能破瘀血积聚、调理月经,可治产后瘀血停留作痛,或
腹中瘀血积聚成块,以及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有生新
血、去恶血的功效,用于治疗带下、崩漏等妇科病症。
 此外,还能凉血消肿、清心除烦,可治痈肿疮毒、风湿
热痹和心烦不眠。
  【应用】用治血热瘀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或
产后瘀阻腹痛,常与当归、益母草、桃仁、红花等活血化
瘀、通经止痛药同用。用治痈肿疮毒,多与金银花、连翘、
蒲公英等清热解毒消肿药同用;若治风湿热痹,关节红肿热
痛,又多与忍冬藤、木通、赤芍、秦艽等清热通络、凉血消
肿之品同用。治心烦不眠或心悸等证,属温病热入营血所弓I
起者,当与生地、玄参、黄连等配伍;属阴血不足引起者,
当与酸枣仁、柏子仁、何首乌等配伍。
 【用量】6一15g。
 【使用注意】本品反藜芦,不能同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丹参酮、隐丹参酮等。能改善心功
能和微循环,抑制血栓形成,降血脂,促进肝细胞再生,提
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促进组织修复,能抑菌,抑制中枢神
经等。
 【附方】
 1.丹参散:丹参研末单用,用于血热瘀阻的月经不调
pic-148

或产后腹痛。
  2.消乳汤:知母、穿山甲、瓜蒌、丹参、乳香、没药、
金银花、连翘、用于乳痈肿痛。
  3.清营汤:见生地条,用于温病热入营血、心烦不眠。
  4.补心丹:见麦门冬条,用于阴血不足的心悸失眠。

                  苦参

  【歌诀】苦参味苦,痈肿疮疥,下血肠风,眉脱赤
癞①o
  【译注】苦参味苦,性寒,苦能燥湿、寒可清热,故有
清热除湿、解毒杀虫的作用。治痈肿和湿疮疥癣等皮肤病,
以及肠中有风邪湿热引起的大便下血、下痢等症。此外,亦
可治眉毛脱落、脸色发红的麻风病。
  本品还有利尿作用,使湿热病邪从小便排出,用于治疗
黄疸、淋痛等湿热病证。
  注:①癞(lai):音赖,是一种皮肤病。这里的“眉脱
赤癞”即指麻风。
  【应用】用治痈肿湿疮,多与蒲公英、苍术、黄柏等同
用;若治疥癣麻风,又常与白鲜皮、防风、生首乌、大风子
等同用;若治外阴湿疹瘙痒,多与蛇床子、地肤子、黄柏、
苍术、白矾等药配伍,煎汤外洗,亦可与白鲜皮、龙胆草、
泽泻、黄柏、苍术等煎汤内服。用治大肠风邪湿热蕴结所致
的大便下血,多与生地、地榆、槐花、防风炭等同用;若治
湿热下痢,又常与木香、黄连、白头翁等清热凉血燥湿止痢
药同用。此外,与白鲜皮、茵陈、山栀等同用,可治湿热黄
疸;与车前子、滑石、木通、牛膝、黄柏同用能疗湿热蕴结
的尿赤涩痛。

pic-149

   【用量用法】5一lOg。外用(煎汤浸洗或研末外敷)视
患处大小定量。
   【使用注意】本品反藜芦,不能同用。脾胃虚寒者忌
用。
   【现代研究】本品含苦参碱、羟基苦参碱、臭豆碱等多
种生物碱。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对阴道滴虫、阿米巴原虫有
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
杆菌、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并有利尿作用。
   【附方】
 1.消风散:见荆芥条,用于风疹瘙痒或湿疮肿痛。
 2.苦参地黄丸:苦参、地黄,用于肠风便后下血。
 3.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贝母、苦参,用于妊娠小
便不利。
龙胆草
  【歌诀】龙胆苦寒,疗眼赤疼,下焦湿肿,肝经热烦。
   【译注】龙胆草味苦,性寒。苦善燥湿、性偏沉降,大
寒能清热泻火,有泻肝胆火邪、清下焦湿热的功效。能治疗
肝火上升引起的眼睛红肿作痛、胸胁刺痛、咽痛口苦和下焦
有湿热的黄疸尿赤,以及肝经热盛的烦躁惊厥、抽搐等症。
   【应用】用治肝火上升引起的目赤肿痛,口苦胁痛,咽
痛耳鸣头晕,或肝经湿热下注所致的阴部湿痒肿痛、淋痛尿
血,常与黄芩、栀子、柴胡、木通、生地、泽泻等同用,共
奏清泻肝火或肝经湿热之功;若治肝经热盛的烦热惊厥、抽
搐等症,可与黄连、牛黄、钩藤、青黛等同用。此外,与山
栀、大黄、茵陈同用,又治湿热黄疸属肝火盛者。
  【用量】3一lOg.

pic-150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龙胆苦甙、龙胆碱、龙胆黄素、龙
胆糖等。龙胆草对多种细菌、皮肤真菌、及钩端螺旋体、疟
原虫有抑制作用,并有镇静、降压利胆、降低谷一丙转氨酶
作用,还可使肌肉松弛。
  【附方】
  龙胆泻肝汤:见柴胡条,用于肝胆火热实证如目赤肿
痛、胁痛口苦等或下焦湿热的黄疸、尿赤、阴痒等症。 

               五加皮 

  【歌诀】五加皮温,祛痛风痹①,健步坚筋,益精止
沥。
  【译注】五加皮味辛,性温。辛散温通,有祛风湿、止
痹痛、补肝肾强筋骨的作用。用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急及肝
肾不足,筋骨软弱,腰腿酸痛、两足无力等症;且能补肾
精,治肾虚不能约束的小便淋沥不断。
  本品还有利水消肿、除湿止痒之功,可疗皮肤水肿,瘙
痒流水。
  注:①痹(bi):音闭。指风寒湿相合而为邪侵袭肌体
关节的一种病。风胜而流转的为行痹(风痹),寒胜而痛甚
的为痛痹(寒痹),湿胜而身体沉重、痛处不移的为着痹
(湿痹)。
  【应用】用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多与木瓜、独活、
威灵仙、秦艽等祛风湿通经络药同用;若治肝肾虚弱所致的
腰膝酸软,步履乏力,或小儿行迟、齿迟等证,又当与桑寄
生、杜仲、川断等补肝肾强筋骨之品配伍。治肾虚不能约束
的小便淋沥不断,多与益智仁、桑螵蛸、覆盆子等固肾缩尿

pic-151

药同用。此外,与茯苓皮、桑白皮、生姜皮、冬瓜皮同用,
可治皮肤水肿;与槟榔、车前子、白鲜皮等同用,又治脚气
浮肿,瘙痒流水。
  【用量】6一10g。
 【使用注意】五加皮有南北之分,南五加皮补肝肾、强
筋骨、祛风湿作用较好;北五加皮(又叫香加皮)利水去湿
作用较好,但有一定毒性,不能过量使用,以防中毒。
 【现代研究】南五加皮含挥发油、鞣质、棕榈酸、亚麻
仁油酸及维生素A、B族,具有抗炎、抗疲劳、抗病、抗紧
张、抗辐射等作用,还能增强免疫功能,调整血压,降低血
糖,抗肿瘤及抗利尿作用。北五加皮含北五加皮甙,具有强
心、利尿、抗炎作用,但有毒性,可致心脏中毒,呼吸抑
制,甚至发生充血性心衰而死亡。
 【附方】
 1.五加皮散:五加皮、川牛膝、木瓜,用于风寒湿痹,
腰膝疼痛。
 2.五皮饮:见桑白皮条,用于皮肤水肿。 

                   防己(木防己、汉防己) 

  【歌诀】防己气寒,风湿脚痛,热积膀胱,消痈散肿。
 【译注】防己味辛、苦,性寒。本品辛能发散、苦寒降
泄,既能祛风散邪,又能泄热除湿,有除风湿和清利膀胱湿
热的作用,治风湿性关节肿痛和足膝肿痛,以及膀胱有热的
小便不利、水肿等,并能消散湿热性的痈肿。
 【应用】用治风湿性关节肿痛,属风寒湿痹者,可与羌
活、独活、威灵仙等同用,以加强祛风湿通经络之功;属热
痹者,又常与忍冬藤、丹参、秦艽等清热凉血通络除痹药同
                                       
pic-152

用;若治湿热下注的足膝肿痛,又常与黄柏、苍术、牛膝、
生薏苡仁同用。用治膀胱有热的小便不利,多与木通、萹
蓄、瞿麦等同用:治湿疮湿疹,多与苦参、白鲜皮、金银
花、土茯苓等同用。用治风水浮肿,汗出恶风,常与黄芪、
白术等同用;若治痰饮水走肠间,常与椒目、葶苈子、大黄
同用;而治皮水者,又当与黄芪、桂枝、茯苓等同用。
  【用量用法】5~lOg。除风湿止痛宜木防己,利小便退
肿宜汉防己。
  【使用注意】体弱阴虚及胃纳不佳者不宜用。
  【现代研究】汉防己含汉防己甲素、乙素、丙素等,还
含黄酮甙、挥发油等。有明显的镇痛、解热、利尿、消炎、
抗过敏、松弛肌肉的作用。并有扩冠、降压、抗心律失常作
用;木防己主要含木防己素甲、乙、丙及黑色结晶木防己素
丁,其有降压及降温、抗阿米巴原虫等作用。
  【附方】
  1.防己汤:防己、乌头、肉桂、生姜、白术、茯苓、
人参,用于风寒湿痹。
  2.宣痹汤:防己、杏仁、滑石、连翘、栀子、薏苡仁、
半夏、蚕砂、赤小豆皮,用于风湿热痹。
  3.己椒苈黄丸:防己、椒目、葶苈子、大黄,用于痰
饮实证、水走肠间。
  4.防己黄芪汤:见黄芪条,用于阳虚风水浮肿。
  【按】本品又常分为汉防己、木防己两种。汉防己长于
利水清热;木防己长于祛湿止痛。现常通用。 

                   地榆 

【歌诀】地榆沉寒,血热堪用,血痢带崩,金疮止痛。

pic-153

 【译注】地榆味苦,性微寒,沉降入下焦。有凉血、止
血的作用,但必须血分有热才可应用。能治血热引起的便
血、血痢和妇女带下、血崩(子宫大出血)等。此外,研末
外敷能止刀伤出血,并治水火烫伤,有消肿、止痛、止血的
功效。
 【应用】用治大肠湿热的痔血、便血,常与槐角、黄
芩、枳壳、防风等同用;若治血痢,可与黄连、木香、白头
翁等同用;而治妇女血崩,可将本品炒炭后与生地、人参、
蒲黄、仙鹤草、三七、棕桐炭等配伍;治湿热带下,又可与
乌贼骨、黄柏、芡实等同用。此外,与三七、白及研末外
敷,能止刀伤出血;与大黄、虎杖同用,又善治水火烫伤;
与金银花、丹皮、薏苡仁、蒲公英等同用,还治肠痈。
 【用量用法】6一15g。清热凉血宜生用,收敛止血宜炒
炭用。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忌服。
 【现代研究】本品含地榆糖甙I、Ⅱ,地榆皂甙A. B,
E,鞣质。可缩短出凝血时间,并能收缩血管,故有止血作
用;对实验性烫伤有治疗作用;还能抑制各种致病菌。
 【附方】
 1.槐角丸:槐角、地榆、枳壳、当归、防风、黄芩,
用于肠风便血。
 2.地榆丸:地榆、黄连、木香、乌梅、诃子肉、当归、
阿胶,用于血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