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5年巴解组织劫船事件

 豆子猫 2014-11-25

985年10月7日,“阿奇里.劳伦号”游轮被恐怖分子劫持。

“阿奇里.劳伦”(Achille Lauro)号游轮,是一家意大利公司所拥有的船舶,本来预定的航线是从埃及的亚历山大港开往以色列的阿什杜德港(Ashdod)。

图:阿奇里.劳伦号游轮 来源:纽约日报

历史上的今天,1985年的10月7日,4名持长枪的歹徒突然出现在甲板上,控制了船员和乘客,勒令船只转向驶往叙利亚的塔图斯港(Tartus),并提出要求,释放“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50名囚犯(4名歹徒来自Palestine Liberation Front ,即巴解阵线,是隶属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的军事派别)。

想也不用想,这样的要求很快被以色列当局拒绝,叙利亚政府也明确表示不准该船进港。

于是,恼羞成怒的歹徒们,决定给当局点颜色看看。他们选择了一位米国裔犹太人,69岁的里昂.科林沃夫(Leon Klinghoffer),将其带到甲板上,一枪射杀。然后,他们强迫两名船员,把科林沃夫的遗体和轮椅都扔到了大海之中。

科林沃夫,本来是和妻子庆祝结婚纪念日,才特意登上阿奇里.劳伦号游轮的。他当时已经下肢残疾,必须靠轮椅才能活动,未曾想却遭此横祸,客死异乡。

图:里昂.科林沃夫(遇害2天前拍摄) 来源:纽约日报

最终,负责协调救援的埃及军方,与恐怖分子达成协议,恐怖分子遂于1985年10月8日下船,没有伤害其他乘客,历时2天的游轮危机宣告结束。

而埃及军方按照谈判条件,包了一架客机,让恐怖分子飞往突尼斯。

飞出没多远,这架飞机也被劫持了。确切的说,是4架F-14战机突然出现,用无线电通知飞行员转向,还威胁性的在客机周围窜了几下。于是,客机降落在西西里岛一个军用机场(北约组织在意大利设立的机场)。舱门打开,一堆全副武装的军人冲上去,将4名歹徒全部逮捕。

没错,这就是米国人干的。时任米国国防部长的卡斯帕.温伯格(Caspar Weinberger)下达了将该机俘虏的命令,附近航母随即派出战机执行了任务。这4个歹徒后来都被意大利司法当局判了20-30年的徒刑。

而本次袭击的主谋,穆罕穆德.在旦(Muhammad Zaidan),实际上当时也混在游船的乘客之中没有暴露,危机结束后跟着乘客一起登陆,顺利的逃走。不过,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03年4月15日,他在巴格达被米军逮捕,次年3月9日瘐死米军监狱之中。

巴解组织最开始不认账,说其实是科林沃夫的太太为了骗取保险金才策划的所谓劫船杀人阴谋,但太没有说服力而被世人嗤之以鼻。直到1997年,巴解组织才正式向科林沃夫的家人道歉,并提出进行经济赔偿。

虽然最后埃及官方向米国提出了正式抗议(强迫其民航客机迫降其他机场),但总算让恐怖分子得到了法律的惩罚。“永远不和恐怖分子谈判”,这条原则在本案中也得到了曲线贯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