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旧十里洋场,感受老上海风情

 昵称20616448 2014-11-26

有一种城市,它同时容纳了两种格调,一种低调奢华,一种开明大气,而上海就是同时兼具这两种风格,却又能将这些幻化成多种风情的城市。来上海游览,领略的不仅是类似香港的繁荣都市风光,更多的人宁愿把时钟退回到80年前,用历史的眼光去行走、记录那份只属于老上海的文人气息、纸醉金迷和历史沉淀。在怀旧风盛行的今天,它被定义成一种风格,代表了经典与复古。

 
 


 
 


而至如今,只有这些遗留下的建筑、物件,还在诉说他们的故事,让我们这代年轻人,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凭着这些去触摸,感受老上海的一丝印记。


<
老上海地界篇>

万国建筑群——

万国建筑群位于黄浦江西岸的外滩南北全长4公里,曾是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重要象征,是外滩建筑群的精华所在。这一片建筑大多具有100120年的历史。这里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这些大厦虽然出自不同建筑师之手,风格迥异,但是建筑格调统一,建筑轮廓协调,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享有“万国建筑博览会”的盛名。这些建筑大多都有爱奥尼克式的柱子,显得庄重,再加上线条一般都是鲜明的很,当然细腻的雕刻也是少不了的,尤其是窗户上的,刚柔相结合,甚是经典。

 
 


它们的存在不仅见证了上海沦于异族之手的那段岁月,也见证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年代,可是,百年沧桑之后,它们仍然矗立在黄浦江畔,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成为了上海的荣光。

 
 


石库门——

如果说万国建筑群是一颗耀眼的明珠,那么低调的石库门则更像是老上海人市井生活的缩影。

石库门是一种融汇了西方文化和汉族传统民居特点的新型建筑,是最具上海特色的居民住宅,上海的旧弄堂一般都是石库门建筑,讲究住宅的围合性,虽地处上海这个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城市,但建筑设计上不再讲究繁复的雕刻,而是追求简约,中西合璧的石库门住宅应运而生。虽说追求简约,但石库门建筑的门楣部分却是最为精彩的中西合璧的精华,这里装饰最为丰富,常用三角形、半圆形、弧形成长方形的花饰,类似西方建筑门、窗上部的山花楣饰。

 
 


 
 


如今,上海还留有数十万幢石库门房子,这些石库门房子衍生了上海的文化,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留存了上海的记忆,而上海人的智慧则在于将它保留并衍生出更多现代时尚的意义。如重新修缮后的一大会址和繁华现代的新天地街区。虽保留了石库门房子的本来面目,但这里面已经不再生活着跳皮筋的女孩和刷马桶的大爷,而是变成一间间精致的西式餐馆和画廊艺术空间,使得如今穿梭在其中的人们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亦现代亦复古。

 
 


 

<老上海文化篇>

 
 


小时候看一些上世纪的旧上海老电影,便惊诧于那优雅的旗袍,令人消魂的歌喉,更惊诧于那一张张如花的笑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美女明星云集,让这个城市如此香芬。

对于那些老影星,可能了解的人不多,几十年过去了,曾经风靡上海滩的红颜们已不在,但那段沉香却留了下来,直到今天,还是一种风情,一个别致。闻香识女人,有关上海的诸多往事中,总少不了那些红颜的影子,她们躲在岁月红尘的深处,眼波流转,巧笑倩兮,与许多年前旧上海鲜活的景象毫无二致。

她们不仅拥有非凡的容貌,还有着出众的仪表与智慧。正因为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有着她们,而让那个复古的城市拥有一份别样的味道。

 
 


周璇,被称为金嗓子,小黄莺

她不说话,就已经是个讨人喜欢的姑娘。她一开口,便是黄莺儿朝你扑将过来。

那圆中带方的脸蛋,带着些少女般的任性、稚气,一对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照的见人间的悲喜。

 
 


阮玲玉

没有人比她再温婉了,天生的小家碧玉。拍照的时候,不管穿旗袍还是洋装,一张小嘴总是抿得紧紧的,笑眯眯脾气很好的模样。

 
 


 

<老上海印记篇>

如果你曾经错过这个时代,那么这些小资情调、人情世故、风俗名物、海派风情将不复存在,但他们的精神都映射到了那个年代的物件上。从旗袍到包包,从炸猪排到冰激凌,从弄堂到亭子间,从茶馆到跑马场,从一个舶来的钟表到一台庞大的老式相机,每一个物件都诉说着一代人的故事。

555牌座钟——

 
 


 

80年代初,人们结婚的高档用品除了“三转一响”外,有台“三五”牌座钟就已经很奢侈了。在一个普通家庭,特别是新婚家庭,一台“三五”座钟摆在柜上,足显气派。那时,普通工人月工资只有38元多,且不说不够买台座钟的钱,即便攒够了钱,“三五”座钟还需票证,就跟有钱买不来“凤凰”牌自行车一样,在当时,上海“三五”牌座钟要算得上是中国钟表名牌,无票不好买,除非开后门。

粮票——

 
 


 
 


这东西相划经比很多人小时候都见过,虽已脱离计济年代,但中国依然处在经济转型的艰难时刻,粮票就应运而生,买肉买蛋都要凭票,每家人按人口限量。而现在的粮票则更多变为藏品,见证了一个年代的生活印记。

 

虽然一个年代已经过去,但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现在来到上海的每一个人,都会为它海纳百川的大气深深折服,所有的历史建筑里,都在保留尊重那些文化的同时,将空间运用得更为时尚。如果你打算在上海小住,白天感受上海的历史,晚上则必须把时间交给现代的繁华都市,预定上海五星级酒店,穿梭在露台酒吧,感受创新建筑风格带来的惊喜也不错不是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