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干货|未来十年传统经济的商机在哪

 haosunzhe 2014-11-26
??点击上方蓝字“天涯社区”快速关注

全民话题,天涯制造。最火的网络事件、最红的网络人物和最流行的网络词汇,为你一网打尽。关注天涯社区,每天为你推送轻松涨姿势的干货技术帖和狗血掉节操的脱水高楼帖。

天涯社区ID: Tianya-China



天涯论坛>经济论坛

未来十年—————闲谈传统经济的商机在哪里!

楼主:xialin121


  声明:

  如果,希望看到激情澎湃的成功学,——洗洗睡吧!

  如果,希望看到激动人心商业神话,——请绕道吧!

  如果,希望看到一夜暴富的秘籍,——前方左转!


  商业的根本是理性的,因此,本帖只有理性的分析和展望,上述三类恕不招待!


  如果,你对当前创业迷茫无助、你对现在经营充满困惑,希望多年的经历能搬走你心中些许的困惑。


  我将以过去和现在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小故事,深度剖析过去10年那些成功的抓住商机的人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做的。


  同时通过深度剖析,找到商业创新内在最本质的东西,展望传统经济未来的变迁及商机到底在哪里。


  先说明我的叙述风格,每次开篇将以一个真实的小故事开头,以此引出一个观点,同时欢迎大家踊跃讨论。


  在小故事的《续》里面,做进一步的阐述或创新的应用。


  故事一:《看不见的契约》 —————————————发生在10年前经济故事!!


  10多年前在家乡的小镇上,有一条最热闹的老街。每当过年的时候,最高兴的事就是和妈妈去买新衣服,那可能是乡下孩子一年中最喜悦的时光。


  每到过年妈妈高兴的领着我去买一些年货和新衣服,记忆里的老街还是那样热闹,随着年龄的增长,年少的喜悦淡了许多。每当看到母亲和店家之间的砍价,我便很好奇,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价。有一次便问母亲为什么会这样,母亲说这条街的衣服起码要杀一半再砍价。


  我认为不论砍了多少价,我都感觉被骗了,为什么商家会这样做? 这个困惑一直伴随了多年。


  后来上大学了暑假再次回到小镇,熟悉的老街已经是另一番景象,昔日的热闹已不复存在,生意自然是一落千丈。从哪以后,取而代之的便是另一条街上的一些专卖店和一个叫姐妹服饰的店,老街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回到往日热闹。


  那个年代便迎来了,运动品牌专卖店最辉煌的时代,老街慢慢的成为了记忆。

  这样的经历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只是大部分人没有思考蕴含其中的道理。


  他的商业逻辑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个人观点:


  老街的商家以价格为唯一竞争手段、以欺骗为盈利方式。老街商家之间的竞争主要手段是价格,因为,所有的消费者都是要砍价的,最终的成交是以最低价格来决定,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一定是要砍过多家商户才会购买。因此,商家之间的价格竞争尤为激烈。


  由于,消费者与老街商家之间已经形成了《看不见的契约》,所有的消费者都清楚老街是一定要砍价的。因此,老街商家报价越来越离谱,不论是无奈之举还是有欺骗的意愿,那都不重要。在消费者的心里他们都是一样的结果,老街宰人!


  商家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消费者砍价越来越多,商家只能选择品质更差的产品维持这样的商业模式,直到死亡。 而在消费者心里老街就是这样,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都是,因为,那是一代人的记忆、一代人的契约。


  专卖店的出现就意味着老街的死亡,专卖店带来了全新的竞争业态,以品质、款式为主导的竞争,以品牌、店面形象、产品陈列为展现,与消费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全新的潜在契约,价格诚信、款式品牌为主导的商业业态。这样情况下专卖店取代老街,已经毫无疑问。


  这就是发生在过去10年内的一次巨大的商机,微观经济里的商机就在消费者的心中,就是那些我们没有在意过的《看不见的契约》。



  不论是一家公司、一个条街、一个店,当消费者对你产生了某种认知,并因此决定是否选择你,这就是你与消费者之间的《看不见的契约》; 而这种《潜在契约》其实就是“品牌”。


  品牌:瞬间的认知与联想!

  消费者看见或者想起的瞬间,对你的认知和联想,就是你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


  而,商机往往就隐藏在这,隐藏在那些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认知里。


  《看不见的契约》续————————之创业篇


  前面通过一个我所经历的故事表达了,微观商机存在与消费者心里即《看不见的契约》,

  大家可能会感觉,这对创业或经营有半毛钱关系么?现在就闲谈一下对创业或经营到底有没有借鉴的意义。


  社区周边的生活商圈,是城市三大主要商圈之一。(生活商圈、办公商圈、城市中心商圈)现在,都在说互联网对实体的冲击很大,其实受影响最大的是——城市中心商圈!


  社区生活商圈水果店是非常多的。一位发小想在社区商圈内开一个水果店,于是他去数了一圈不大的社区商圈,已经有了9家水果店,人流大的位置更是集中。于是他有点打退堂鼓,感觉竞争太激烈,很难做起来。鸟人困惑之余,不知道为什么想起来我,让我给出出主意,说说看法。我一个平时不怎么买水果的人,一时也给不出什么好的意见。


  于是,每天下班在住的附近水果店旁观察。我挑选了超市旁边的一排水果摊位,这个位置是人流最大且最集中的位置。经过近一周的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现象。1、超市的单价高于外面,消费群相对稳定,熟悉的面孔经常出现。2、外面的多家摊位少数品种价格略有差异,其余大致相当;消费现象大致分为二类,一类看过几家后才决定购买、一类为随机消费群不问不看图便利而已,稳定的消费群非常少。


  从这样的现象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判断:


  1、超市拥有稳定的人流是基础,更重要的是超市在部分消费群心中诚信要远高于外部的摊位。超市与消费者之间的《看不见的契约》起了决定性作用。因此,超市水果消费群相对稳定性高于外部,且在单价高于外部的情况下。


  2、外部摊位所处地段人流基础也是非常OK的,人流是摊位能产生销售的最重要因素。因为,任何摊位都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群,随机消费群在那购买对于他们都是一样,决定因素是便捷,多家询问的消费群对任何一家商户没有形成偏好,他们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更加好的选择,在这里选择而没有在其他地方,便捷也是关键因素。


  ----------------------------请小伙伴们发布一下看法,这种情况下的水果店能不能开?怎么开?


  个人观点:


  1、竞争业态

  经过观察后我所处社区商圈内的水果店竞争,主要是以位置所带来的便捷竞争为主,超市拥

  有天然的诚信基础,因此也获得了最大的稳定消费群。


  2、消费决策

  消费者对于超市的选择,较大程度是因为超市在他们心里更有诚信,尤其是超市单价高于摊位,这类消费决策属于一般性决策(以后文章中阐述消费者决策行为)。


  消费者对于摊位的选择,主要因素是因为其所长位置的便捷性,消费者在选择哪家摊位的时候是看其产品、价格、老板、态度、沟通的语气等等,才会决定选择哪个摊位,这属于扩散决策(以后文章中阐述消费者决策行为)。换句话说,如果你长的好看、说话甜,不犯大的错误,在那位置上你也许是最成功的。我们身边很多商家除了位置好,几乎做错了所有的事。

  也是成功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从新开一个店,只有位置不差也是不会失败的,只是能赚多少的问题。但,仅仅这样还不够,要打破现有的竞争业务,做出更加符合消费者利益的事,而建立《开不见的契约》自己的“品牌”,才是关键。


  经过反复思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决定尝试一把。没有选择先找门面,而是先从城郊的果农入手,以果农的名义采取预定的方式销售,以销售利润分成的方式合作,这样如果销售能够完成,果农的利益是最大化的,远远高于批发商的收购价。不只如此,并答应店面一旦找到所销售的水果以该果农的商标或者地名销售,合作期间果农要优先提供优质的水果。


  这时,便开始了微信朋友群、陌陌群推广,开始提供预订。由于前期没有以利润为首要考虑,加之果农的现场照片,预订销售完成的很顺利,经过多次次预订的培养。便完成了第一步:

  打破物理位置流量的垄断,将销售成功的引导到了线上。


  这时我们便开始了第二步,在朋友群内表达要开实体店的想法,并写了一段广告语,争取大家的看法。


  前辈们用实践告诉我们


  零售的秘密是:让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看起来是“善良”的。


  我们想说


  不认可、不理解、放P。


  只要不被坑,就谢天谢地的斗争,该结束了!


  尽管他们轻视我们今天的渺小,透明将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


  或许他们嘲笑我们的偏执,但那又怎样;


  也许只有偏执;才能活得漂亮!



  这则广告语在朋友群内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自然是有人说好、有人说太偏激了。其实最终并没有使用它来做海报。但是在朋友群内的讨论和争议之后,第二步的目标其实已经完成。

  取而代之的是:不定期在朋友群内发布水果的来源、产地、品质、特点等信息。

  经过这样的争议之后,诚信、透明的经营原则就已经树立了起来,并且在这部分消费者心中已经产生清晰的认知。所以,公开水果的来源、产地、品质、特点等信息,这是体现经营原则。


  而后,只有店面的位置不是非常隐蔽,几乎没有失败的理由。



更多精彩讨论请戳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