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设计钩沉】·设计学院三十年纪事5

 天地兮悠悠 2014-11-26

刘庆孝老师——九十年代初的回忆


我于1986年调入山艺实用美术系任教,1988年任实用美术系副主任,1990年接替梁敬泗主任的系务工作。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的设计教育迎来了生机勃勃的成长期。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在十余年间,现代设计以自身的专业特长在经济市场取得明显成效,更可喜的是全国高等院校相继创建了设计类系科。设计教育如雨后春笋蓬勃拓展。如果说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工艺美术教学座谈会”是中国历史上关于振兴工艺美术的一道起跑线,那么13年后广州的高校设计教育研讨会,则是继往开来的接力赛。值得深思的是,从1982年的“工艺美术教育”到1995年的“设计教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时空过程,也不仅仅是一个称谓的简单更新,重要的是13年来中国工艺美术的内涵、广度与深度所发生变革的象征,是中国的设计教育正在崛起的象征。作为山艺1985年创建的设计类系科,自然也是在“中国设计教育”的大背景下孕育成长起来的。此时,正逢设计市场日趋活跃,社会对“设计人才”供不应求。

当时,年轻的实用美术系,尚只设置两个专业,即壁画专业(本科)和商业美术专业(专科),历经多年的教学经验积累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之后,又增加了装饰艺术专业(本科)与环境艺术专业(本科)。与此同时,由于深受来自全国范围内设计教育意识更新变革的激励,并为了更有益于与兄弟院校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经集思广议,慎重思考,于1990年将创建时的“实用美术系”易名为“美术设计系”。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期间在中国设计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繁华景象,可喜的是“广告摄影”在平面设计作品中得以广泛应用,也成为本时期平面作品样式锐变的一大亮点。改革开放之前,广告摄影在平面作品中几乎是一个“空白”。上世纪80年代后期,由于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入驻中国市场,不仅为国内广告行业带来了示范性与动力,也为广告摄影机能与创意理念带来了国际化的标准。鉴于中国“广告摄影”的迅猛发展,自然激活了平面设计作品中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快步跟进,对启蒙状态的中国平面设计领域无疑丰富了作品的表现语言。

当时,美术设计系在摄影师资与专业设备十分匮乏的条件下,自力更生、挖掘潜力,走出去,请进来,首先在试办多期“广告摄影培训班”的基础上,于1989 年率先招收全日制首届“广告摄影班”,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开创了广告摄影专业的学历教育的先例,为此,得到全国高校摄影联合会的首肯与表彰。

20世纪90年代初期,被日后评论家称为中国现代设计教育的“转型期”。其原由:一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80年代的设计教育应归属“修复期”,十年的自悟与反省,让设计教育者重视对学生“设计意识”的培养,因为人们特别容易把“设计意识”与“设计观念”两个概念相混淆。而实际上,这两者虽然同属精神层面,但它们的性质与作用却不同。设计观念”是可检验的,而“设计意识”是不可检验的,导师只能启发学生“如何去做”,却不能替代学生形成一种无形思维方式。因此,“设计意识”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二是,“好话难出口,得心不应手”。

90年代初期的设计学子,对国际化的设计意识有着好奇的追寻,许多好的主张,好的点子,屡见纸端,却常常为表现手法所困。如美术设计系的平面作品和环艺作品的表现,还千篇一律地停留在“手绘模式”上。因为国内高校“计算机”的广泛应用还是多年之后的事情。当时,往往为追求作品中梦幻的意趣,图形的精巧,学生常常挑灯夜战,也因此练就一手超强的“手艺”。有更甚者可用手绘技艺做出写真的影像效果,让观者呼绝。为此,不仅山艺设计系,即使中央工艺美院、中国美院、广州美院,均不约而同地开设“超级写实”这门特殊课程,以应对作品的表现。当然,文中所述及手绘的局限性,只是客观的说明当时国内计算机应用于设计领域的滞后现状。其实,“手绘”之技艺,乃是艺术设计中永远不可或缺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为“手绘”最善于表达设计师的性情与心境。遗憾的是,当日后学子们普遍拥有计算机时,却常常扔掉了善于表达心灵的“手绘”艺术,实乃憾事——因为“电脑”永远替代不了“人脑”!今逢山艺设计学院创立三十年庆典之际,回首往事,放眼未来,实乃幸事也。

正是:

耕晴读雨 往事堪回首,

桃红柳绿 乡情难割舍。

美术设计系早期教师合影,左起:董河东、刘庆孝、吴晨、王珂、张建辛、高祀道、杨海


1991年山东省教委来系考察


1991年1月唐鸣岳与壁画专业学生合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