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球磁场中的裂缝

 水共山华 2014-11-27

原文标题:Cluster Satellite Detects Rifts in Earth''s Magnetic Field

作者:Nancy Atkinson   原文来自:Universe Today   Posted: 2010. 1. 22

编译:Melipal   审校:Linq 

地球的 磁场保护着我们的 行星 ,使其免遭来自太阳风的 持续粒子流的 干扰。然而人们知道天然屏障中会出现缝隙或裂纹,这是的 太阳风可以进入我们的 邻近空间环境中。欧洲空间局一组名为“簇群”(Cluster)的 探测器为地球磁场屏障中裂缝的 位置与持续时间提供了新见解,并揭示出,是我们的 大气使我们免于这些裂缝带来的 大多数显著影响,裂缝是在大气最高层以及卫星 环绕地球的 空间区域内探测到的 。


这项研究报告了对地磁场屏障面对太阳的 方向上裂缝的 观测。幸运的 是,这些裂缝并没有让地球表面暴露在太阳风之下;我们的 大气会保护我们。但是高层大气会受到影响。

人们知道,导致裂缝出现的 支配性物理过程是磁重联,是来自不同磁场区域的 磁力线相互碰撞并重新连接的 过程,这使得封闭的 磁力线打开。磁重联是遍布宇宙的 物理过程,从恒星 形成到太阳爆发再到地球上的 实验性核聚变反应堆。然而,人们对它发生的 条件以及持续的 时间仍不清楚。

reconnection_410.gif

在高层大气以及卫星 环绕地球的 空间区域内,探测到了明显的 效应。(图片提供:ESA)

人们知道的 是,举例来说,当太阳风的 等离子体进入地球磁层时,磁重联导致了先前分离的 等离子体相互混合。在这种情况下,两个磁层区域是地球的 内部磁场,还有行星 际磁场(IMF)。(太阳风不仅由来自太阳的 粒子——主要是质子和电子——组成,还携带了太阳的 磁场。其中延伸到行星 际的 就IMF了。)

700000多年以来,地磁场的 南北指向非常稳定。作为比较,IMF的 指向是高度变化的 ,曾经观测到在几分钟的 时间尺度内发生了完全的 倒转。

IMF以及地磁场之间的 重联精确地取决于两个磁场之间的 角度。空间物理学家区分出了两个磁场方向相反(或说反平行)时发生的 重联,还有成分重联,也就是IMF既不与地磁场平行,也不与地磁场反平行时发生的 重联。二这之间的 区别非常重要,因为成分重联与反平行重联的 发生机制不同,会导致持续时间不同的 磁屏障裂缝。多年以来,这两类磁重联之间的 区别是空间物理学家之间的 争论热点。

ClusterDunlopFig1a_410.jpg

簇群探测器以及双星 TC-1卫星 在2005年2月25日相对磁层顶的 位置。蓝线表示与地磁场有关的 磁力线。探测器构型被放大了5倍。(图片提供:ESA)

4架编队飞行的 探测器(欧空局的 簇群卫星 )第一次给出了明确的 证据,说明昼半球磁层顶高纬度区域的 反平行重联几乎与低纬度成分重联同时发生,后者是由中国和欧洲合作的 双星 TC-1卫星 探测到的 。TC-1与簇群探测器阵(各探测器之间相距大约2000公里)之间的 距离超过30000公里(见上图)。3维的 磁重联图景是通过对离子扩散区以及相关的 零磁场区(也就是磁重联过程的 中心地带)的 重复采样得出的 。

来自英国迪德科特(Didcot)卢瑟福—阿普尔顿(Rutherford Appleton)实验室的 马尔科姆·邓洛普(Malcolm Dunlop)教授说:“这些观测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也就是反平行重联与成分重联在同样的 IMF条件下发生在昼半球的 磁层顶,而且这两种现象可能都是全球性重联图景的 局域特征。”

欧洲空间局的 簇群计划任务科学家马特·泰勒(Matt Taylor)说:“这些非凡的 观测表明,磁层顶的 磁重联不是象教科书描述的 那样简单!它还说明,我们需要同时在不同的 尺度上研究磁重联的 能力。”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