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色之徒,是给男人的贬义词。古人讲,男人当四戒,酒色财气,酒字当头,也是告诫男人。似乎酒是恶之源,且只与男人缔结有不解之缘。其实不然。 曹操青梅煮酒论英雄,一方借酒唬人,一方借酒镇定,酒有英雄相惜之道。景阳冈上,徒手武松将吊睛白额虎拳打脚踢,看来酒不仅迷性也壮胆!而因酒灿烂于文字,并广为流传品评,更多则为文人骚客,只说一个“诗仙”李白,“斗酒百篇”,离开酒好像就无诗文了。 而今酒业渗透经济,更是不可同日而语。看看今天股市,酒气熏天,一坛茅台,气冲斗牛。 其实,酒并不是男人的专利,酒色常常连成一体出现,就说明酒与女人是不能分离的。女性风流也尽情流露酒中。 汉代才女班婕妤赋“顾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就是女人借酒抒发愁绪。 不仅“文君当垆”成为千古佳话,卓文君留下的《白头吟》诗:“…今日斗酒会,明日沟水头。…”硬生生让个花心相如浪子回头。杨贵妃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白居易都知道,有无数时间可能都是唐明皇陪同贵妃醉酒,有《长恨歌》为证。唐代蒋凝之女也好酒成性,为了堵塞劝酒的话,作诗说:“平生偏好酒,劳尔劝吾餐。但得杯中满,时光度不难。”其嗜酒可以上追竹林七子。 还有那个叫人回肠荡气的李清照,留下四十余首千愁百结的美词,涉酒就有二十篇之多。“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东篱把酒黄昏后….”,“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非干酒病,不是悲秋。”诗情酒意,辗转凌云,实在与凡夫俗子的贪杯,不可同日而语。而只要看看《红楼梦》咏吃螃蟹中,黛玉、宝钗的诗,就知道大观园的美女们多少经纬在酒中。 一代女侠秋瑾更有《对酒》等脍炙人口的咏酒诗章:“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其大丈夫气派,完全不逊色于太白豪爽。 酒,既然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千古多少风流事,离不开女人,也离不开美酒。这就是酒色不分家,而酒色也不应该成为贬义。 不容置疑,现代社会离不开经济,现代经济离不开女性,现代女性当然也会融汇于酒文化之中。这在女性,没有什么需要遮掩的。饮酒难道就不是淑女?易安居士不是淑女吗,黛玉、宝钗们不是淑女吗。 或同学聚会,或工作应酬,或亲朋戚友交际,当一个淑女迫于无奈,第一次端起酒杯,看她急迫的推开倒酒的瓶子,看她手拿这清冽透明的水火,在众目睽睽之下,忐忑的端详,众情难却,最后下定决心闯进这男人的嗜爱,显示飒爽英姿,结果龇牙咧嘴,好像无意间破坏了淑女形象,其实不然,这一瞬间自脸颊荡漾起的粉腮杏眼,竟随着茸茸唇红泛滥,连准备起哄的男人们也格外的迷惑,这一刻,她似乎更令人心醉神迷。 社交场合,让男人用烈酒啤酒展示豪气激情,而同桌的女子,轻举一只高脚酒杯,让玛瑙色的葡萄酒微微荡漾,低眉浅酌,温馨中揉入娇媚,那是一种优雅与浪漫,会令满桌生辉。当与情人相会,轻碰慢饮,听杯盆碗盏清脆的音韵,即使含笑不语,只是那两腮绯红,已是陶醉心田。与男人相向,喝酒的女人反而更鲜活妩媚,也更彰显女性魅力和自信。 有女性朋友一起喝酒,仿佛祝酒歌悠悠的唱响,那种情感和境界也是琥珀色的,但并不是狎亵,这其实是一幅天趣盎然的自然图画,阴阳相谐,这时候现代社会紧张的生活,变得容易松弛和快乐。 还有现代经济,现代生活,多少合同协议,最后完成于醇酒加美女。那酒色是一条亮丽向上的线条,充盈活力与生机。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和尊重酒和女人,欣赏饮酒的女人。 酒的种类,酒的喝法,就像女人的风情,万花筒一样,多姿多彩。生活中的酒是喝不完的,任何事物都要讲一点节制,这也是辩证的吧。不必像刚刚摇过的香槟、啤酒,打开盖子,砰,洋溢的泡沫泛滥不可收拾。今天的生活,节奏感越来越快,特别是出门在外,驭驾在即,酒就是毒药,纵有万千畅饮理由,唯有生命不同儿戏,对自己对他人负责,这就是度。对男人如此,对女人也是。 总之,女人饮酒也是一道社会风景,其实无需特别注目。酒色,酒色,说明有酒的地方就应该有女人。 2011.07.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