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回归常理的呼唤

 家常话 2014-11-27

    像丁零这样的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也许他不时会触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的利益,人们不大喜欢他,慢慢想一想之后,会觉得他是高尚的,纯洁的,进取的,的确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

    《隆重纪念一个无用的人》,作为小说题目,像新闻稿,讲座稿,通常的小说家不会用。王石担心读者嫌弃,在自序里声明:“最早写下的,是篇名,此后,改过多次,唯一没改的,只有篇名。”

    王石有深意。

    “无用”这个词来自庄子,其中的典故,几乎普及。人们说到“无用”,自然会想起庄子的“无用之用”,以至用莫大焉。王石为一个“无用”的人立传,正是他的高明之处。

    书中主人公叫丁零,身为大学的哲学老师,因校长认为哲学无用,将哲学系改为旅游系,丁零愤然辞职。

    道不同不与谋。

    辞职之后的丁零,做过两种职业,一是经商,阴错阳差地做了新南方公司的副总经理。一是搞教育,在新天地实验中学担任素质教育的高二语文老师。经历并不复杂,步履却很艰难。艰难是他坚守的常理观念,遭遇到非常理观念的挑战。一次次败下阵来。极为可贵的是,他身体力行地传播文明,不沮丧,不气馁,总爱给别人留下一句近似于口头禅的话:“想一想,慢慢想一想,就会明白的。”

    丁零要人家想什么?就是常理。

    常理是做人的准则。常理是道德的规范。常理是文明的标志。

    作家的选材不是猎奇,不是怪异,不是神秘,不是哗众取宠,而是站在坚实的当代生活中,从庸常的现象里,发现司空见惯的悖论,捕捉到丁零这样一个失败者,落荒者,他不是英雄,不是模范,不是伟人名人,也不是在某个事件中有特殊贡献的人——作者给我们生动演绎了无用之用的精神资源。

    这是王石的本领。

    像丁零这样的人,就生活在我们中间。也许他不时会触犯不按常理出牌的人的利益,人们不大喜欢他,慢慢想一想之后,会觉得他是高尚的,纯洁的,进取的,的确是我们社会需要的人。

    有件事说起来惭愧。35年前,我随四五个朋友去西安参观兵马俑,收门票的是我老乡,由于我的交涉,我们一行免票进去了。这事被一位游客看在眼里,他走到我面前说:“你好意思吗?占国家的便宜!”

    那位游客的话至今还在敲打着我。他不就是生活中的丁零么?

    不按常理出牌是我们司空见惯的,坚持常理的人大都会遭到嘲笑。丁零一面拾到一个女人的重要坤包,还给了人家,一方面又举报女主人满处张贴了一百份寻包启事。他还将启事一份份揭下来,送到派出所,领到两百元的举报奖金。连老婆也说他是个怪,天下没有第二个这样的二百五。

    他做事丁是丁,卯是卯,一码归一码。他用大爱包容着一切,也包括他的小美人妻子。无怪乎妻子被他的爱拴得牢牢的,有看中她的大老板,宁肯花一百万包她三个月,她也不动心。

    这里必须提及作者让“二百五”丁零意外死于车祸的寓意。

    丁零开车本无事,他是在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哪知有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强行冲斑马线,冲撞了他,也冲撞了被他礼让的人,丁零由此失去了生命。

    常理与非常理的冲突,最终导致人命。

    作者用生命的代价提醒人们:常理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自由呼吸。非常理会不时让我们的生命窒息,以至死亡。

    读完全书,我们才真正明白作者告示:为什么对一个“无用”的人要“隆重纪念”,为什么坚持不改他的小说题目。作家是在用生命呼唤常理的回归。读者含着泪意,充满对丁零的敬意,也是对作者的敬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