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栖人“的最爱

 家常话 2014-11-27

    我与《中华读书报》也可算是老朋友了。这不仅体现在,多年来我享受着这份报纸的赠报,从中获得了大量高质量高水平的文化信息;还体现在我的拙作——书评、文化人报道等,能时常得这份报纸不弃之荣,有一个发表的平台。

    我自认自己是“两栖人”——主业编辑,客串作家;操着“两支笔”的营生——红笔编稿,蓝笔写文。而《中华读书报》,恰是我们这类“两栖人”最爱的报纸。

    作为出版社编辑,要随时捕捉文化界读书界动态,策划选题。《中华读书报》的“家园”“人物”“文化周刊”“国际文化”等专版,常常刊登对中外文化事件的深度报道、重要的作家专访以及文化史的钩沉,对于图书编辑来说,这些内容常使我们有“雪中送炭”之感;而“业界”“推荐榜”等栏目,也是我们把握业界动态和图书市场的晴雨表。

    我在供职的出版社,主要从事少儿图书出版。每次全国性的图书交易会前后,负责儿童出版专栏的陈香都会组来大量童书出版信息和市场分析、业界访谈等稿件,这些文章非常切合实际,很大程度地支持和帮助了我们的工作。

    先后由王小琪、舒晋瑜编辑主持的“家园”版,以发表文化人的读书随笔见长。那一篇篇出自当今著名学者、文人之手,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美文,令人读来长知识,开眼界,回肠荡气,确实是读书人的一个精神家园。令我难忘的是,几年前我的散文结集《牌戏人生》出版时,“家园”版刊登了文学评论家古耜对这本书的评论文章《从容酿造生命的精彩》,给了我很大的鞭策和鼓励。

    我觉得,《中华读书报》之所以办得这么富有文化气息,盖因此报办报人、编辑记者是一个很有水平、也很敬业的群体。他们不仅具有与办这样一份比较高端的读书人报纸相应的学识,而且在把握国内外图书市场脉搏上也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将最前沿的学术成果和图书信息反映出来。不仅如此,我发现读书报的许多编辑本人就是写文章的高手。如王小琪,舒晋瑜、王洪波、陈香等,常能在报纸上看到他们写的文化报道、人物访谈及业界综述等很有分量的文章,有的甚至能直接对外国著名作家或出版人进行采访,让中国读者能及时了解国际文化、出版信息。

    他们也是耍两支笔的“两栖人”啊,我想。

    作为书评作者和知识分子研究者,我把《中华读书报》作为自己最理想的发表园地之一。这还要感谢王洪波编辑。十多年前,我在一次国际性的科普会议上认识了他,当时他主要负责对科普界的报道。京城有一个由刘华杰、刘兵、田松、李大光等组成的“科学文化人”圈子,《中华读书报》的王洪波、《科技日报》的尹传红、《科学时报》的杨虚杰等媒体朋友在这个圈子里也很活跃,聊起科学文化传播的理念来,大家都很投机。我那时也编了一些比较有影响的科普书,如《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雁语者》《攻击的秘密》等,参加了中国科普研究所的“中外科普作家比较研究”项目,从此进入到这个领域。陆续地,我也写了一系列科普书评,其中有介绍卢梭《野果》的《当代人在哪里丢失了野果?》,介绍台湾科普的《台湾科学文化高地》,介绍诺奖得主哈瑞·马丁松长篇科幻史诗《阿尼阿拉号》的《诗意的卡桑德拉警告者》等等,都是在王洪波主持的“书评周刊”上发表的。

    王洪波还主持“人物”这个栏目,知道我写过研究知识分子的长篇人物传记,就向我约稿。在这个版面上,我发表过《怎样看1960年邓拓的一组“赞美诗”》《邓拓在1957年的“左叶事件”中》等历史人物研究的新见,发表过对动物学家胡锦矗、建筑学家萧默、儿童文学专家蒋风、著名翻译家傅惟慈、沈苏儒等人物的报道。这些文章,后来都收入我的《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一书中。

    《中华读书报》还是我和业界同仁、文友联系的一个纽带。经常在上面看到我所熟悉的文化界、出版界、读书界、科普界朋友们的文章,感到很亲切。大家都很忙,见面机会不多,通过这份报纸,了解了朋友们近期的工作和著述,也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有时看得有了心得,会拿起电话,直接交流一番。这就是《中华读书报》这份文化人、读书人的报纸带给我们的福利。

    多年来,我已把《中华读书报》看作是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衷心希望《中华读书报》长久地办下去,越办越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