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郁华烈士旧居
位于上海市常熟路188弄2号。
郁华(1884—1939年),字曼陀,又字庆云,小名莲生,浙江富阳县富阳镇满洲弄(今达夫弄)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郁达夫之兄。1905年考取浙江省首批官费留学日本,先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师范科,法政大学法科,获法学士学位。1910年学成回国,在北京外交部工作,1912年考取法官,任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兼司法储才馆及朝阳大学刑法教授。1929年调任大理院东北分院推事,司法部科长,最高法院东北分院刑庭庭长。
1932年,郁华到上海担任江苏省高等法院第二分院刑庭庭长时起,就居于此。当时,二分院设在上海英租界,他利用所处的特殊地位,积极帮助、庇护进步人士,当田汉、阳翰笙、廖承志在英租界被捕后,郁华参与营救多所尽力,设法使其获释。上海沦陷后,郁华利用租界法权,坚持司法尊严,以维护民族利益,保护爱国人士,严惩民族败类,因而多次遭到日伪恐吓。1939年11月23日上午,郁华在上海西区法租界善钟路202号(今常熟路)家门口遭到预先埋伏在寓所附近的日伪特务暗杀。他是抗战以来因主持正义在上海租界内第一个遭汪伪汉奸特务机构“76号”杀害的中国高级司法人员。
解放后葬大场烈士公墓。1952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追认郁华、郁达夫兄弟两人为革命烈士,发给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
郁华烈士旧居(常熟路188弄2号)
采访郁华烈士之子郁兴治
郁华烈士旧居位置示意图
3.李白烈士旧居
位于上海市长乐路339弄18号底楼。
李白(1910~1949),曾用名李华初、李朴、李霞,化名李静安。湖南浏阳人。小时候只读过三年书,后因生活困难,13岁起当染坊学徒,15岁时参加当地农民协会工作。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9年(1930年)参加红军,转入江西苏区后学习无线电报务,李白是中国工农红军举办的电讯训练班第二期毕业生。在反“围剿”斗争中,李白负责的电台通讯联络畅通,为反“围剿”战争作出了贡献。民国25年,李白担任红军第四军电台台长。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白奉命前往上海建立秘密电台。为了在险恶环境中便于工作,根据党组织的安排,与沪西绸厂青年女共产党员裘慧英扮成“夫妻”,住进了蒲石路蒲石村18号底楼。1939年,绸厂女工出身的地下党员裘慧英接到了上级马纯古分配的任务,马纯古表示,党组织决定调派她去与李白假扮夫妻,负责掩护工作。一年后,党组织找裘慧英谈话,希望两人结为夫妇,1940年冬天,假夫妻正式变为真夫妻,成为志同道合的红色情侣。并于1945年12月,生下爱情的结晶—儿子李恒胜。
2009年,在“徐汇区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湖南街道文物普查员了解到长乐路339弄18号底楼曾经是李白烈士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并且得到李白烈士的儿子李恒胜的电话确认。李恒胜回忆:他还带领中央电视台的记者来此地拍摄过。虹口区文史馆的小徐同志电话告知,长乐路339弄18号底楼是李白和裘慧英扮成“夫妻”时,住过的地方。这是裘妈妈回忆的。也是李白在上海的第二个住处。
长乐路339弄18号底楼是李白烈士旧居主入口
下面是李白烈士旧居位置示意图
和长乐路李白烈士旧居西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