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旧书缘

 家常话 2014-11-29

    一年多前,有天在上海文庙旧书市场一书摊上,见到几本民国早期出版的《小说丛报》,是第一卷六至九期,封面绘有美人图,都十分漂亮,只是底色有些暗。我以前已存《小说丛报》零本几期,但不存所见的几期,见品相也不错,便有些兴趣,无奈摊主开价颇高,当时有所犹豫,没有购下。

    归一查,《小说丛报》于1914年5月至1919年8月间共出版44期(含两本增刊),先后由徐枕亚、吴双热担任主编,他们都是鸳蝴派的大家。想想这毕竟是百年前出版的旧刊,如此好的品相恐很难遇见,便想着下周去文庙把《小说丛报》买下。逾一周后去文庙,谁知此摊主没有来,叫人好生郁闷,心里所念想的几本《小说丛报》,时不时在眼前浮现,这可能是淘旧书者的通病,错过的总让人心中惦记。艰难又过了一周,总算又见到了此摊主,但上次所见的四本《小说丛报》,这次仅剩下三本,另一本已让人购去。唉,一个闪念失去一本,稍还价买下了三本《小说丛报》,聊胜于无。

    不久后,在某旧书网闲逛时,见有本《小说丛报》第七期上拍,仔细一看就是在文庙失去的那本,因为那张封面我还清楚记得,世间还真有那么巧的事!是有人买了再上拍,也未可知。心想此次不要再错失了,就跟价抢拍,最后如愿得之,当然价格也稍贵了一些。所得《小说丛报》第一卷六至九期,虽无创刊号、增刊之类,好歹也是连号的,一时兴起,便写了淘书日志发表在网上,并且上传了《小说丛报》的封面,也算和书友网友分享一下得书的快乐。

    想不到由此引出一段书缘。

    淘书日志发表后过了大约一个月,收到一封邮件,是有网友看了我的淘书日志后,发现其中有《小说丛报》第七期,甚感兴奋,特来函咨询:该期是否刊载王朝琮(易)《我友诗话》一文?这名叫王四同的网友,正整理编辑其祖父所著《王易文集》,曾在“大成老旧刊网”下载了《小说丛报》第五、六、八期《我友诗话》(连载),但网站上无第七期目录,不知有无《我友诗话》一文,问我《小说丛报》第七期是否刊载此文。和这位王四同素昧平生,但既然是为了研究之用,乐于相助。马上翻出《小说丛报》第七期,一看果然有王朝琮(易)《我友诗话》一文,共两页半。遂把《小说丛报》第七期刊载有《我友诗话》消息告王四同,他兴奋异常,希望能帮忙把《我友诗话》拍照传给他。于是拍好两页半《我友诗话》,传予王四同。

    不久即收到王四同邮件,十分感谢相助之情。信中说:“顷接来书,感激涕零,承蒙先生厚爱,贶赠珍藏资料,使先祖《我友诗话》得以完璧,先生殷殷高谊,四同没齿难忘也……我与先生素昧平生,然因先祖书事而结缘,并得先生厚爱襄助,真所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也。五年多来,此类事在我收集整理编辑祖父《王易文集》前后过程中多有发生,常令我感动不已,惊讶莫名……古人言:读书养气十年足,扫地焚香一事无。读书之乐,唯有爱书之人可得而享之也。”看来王四同也是位有学识之士,为整理先人遗著而竭尽全力。我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几个月后,收到了王四同寄来的《王易先生年谱》等几本书,原先对于王易并不熟,读了书以后,才知道王易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学者,曾求学于京师大学堂,历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央政治学校、中正大学等教授,精通词律学、修辞学等方面知识,著有《国学概论》《词学史》《乐府通论》《修辞学通诠》等书籍,是位博学多才的学人。查《王易先生年谱》,知王易所著《我友诗话》写作于1913年前后,连载刊登在徐枕亚主编的《小说丛报》第五、六、七、八期上,应该没有出版过单行本。现其后人为辑佚先祖的著述竭尽所能,也算是告慰王易。

    集书藏书有时充满着偶然性,之所以购藏民国《小说丛报》,是关注到徐枕亚之名,以及刊物中所载早期旧派文言小说,并未去留意王易的《我友诗话》。但书缘就是如此,王易后人正在搜其著述,便发现了《小说丛报》中的《我友诗话》。所收集旧书刊,正是为物其所用,也算是派到了用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