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评论
存款保险是利率市场化好兄弟![]()
日前,央行透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工作已接近成熟,或在明年1月份正式对外发布。存款保险制度已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制度的建立,将有利于降低因银行破产而给储户造成的损失。
存款保险制度是利率市场化下存款者的保护伞。利率市场化的直接影响是银行的利差收入减少。这会迫使银行从事高风险投资来弥补利差收入的减少,而高风险投资会增加银行经营风险,一些经营不善的银行面临破产风险(利率市场化意味着银行将成为真正经营风险的企业,必然会出现倒闭情况,这在西方国家比比皆是),由此为了存款人的利益,稳定金融市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很有必要。 存保往往诞生于利率市场化加速阶段从各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和利率市场化的时点,我们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大部分国家利率市场化都是渐进式的,大部分持续10年以上;第二、大部分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在利率市场化之前或者利率市场化过程中建立。 中国从1993年《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提出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开始,到2004年《存款保险条例》起草工作提上日程,再到2012年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周小川提出将择机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准备工作已经进行的较为充分。 中国利率市场化从1996年开始,至今已经18年,已经属于时间跨度较大的国家。随着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预计存款保险制度有望在近期推出。但在存款隐形担保消失之前,在银行和存款人的风险意识改变之前,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期可能较长。 ![]() 需要关注银行集中度等三个问题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筹备几乎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同步,未来推出存款保险制度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银行体系集中度问题(有改善迹象);存款保险机构与现行监管部门的协调合作问题;道德风险问题。 首先,银行体系集中度问题。根据大数原则,只有参保主体众多,且相互独立,保险机制才能充分发挥作用。这一点美国的银行业较为符合(数量众多而且集中度较低)。 我国随着国有银行重组和改革启动,大型银行的业务扩张急剧减速,为其他银行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市场集中度由此迅速下降。如果仍以最大五家银行的市场份额作为衡量,这一指标在1998年为90%以上,到2011年底已下降到47.3%,在大国之间的比较居于中等,大致属于中等集中寡头市场,已远非高度垄断。 其次,存款保险机构与现行监管部门的合作。目前国际上有三种存款保险制度职权形式:一是“付款箱型”,只负责赔付储户存款,不对银行实施监管权;二是“风险最小化型”,除负责赔付外,还具备对银行重组及监管等功能;三是“中间型”,其功能介于两者之间。从国际存款保险机构协会(IADI)数据看,实行付款箱型和中间型的国家较多,而实行风险最小化性的国家较少。其中有一些付款箱型国家转化为中间型或风险最小型。 ![]() 美国存款保险制度实行风险最小型,美联储和货币监理署负责联邦注册银行监管的情况下,存款保险公司则将监管范围扩展到各州注册的银行机构。中国的《商业银行监督管理法》将监管权明确赋予了银监会,其职责范围已经覆盖了全部的银行业机构,在此情况下,存款保险公司如果以一个监管部门出现,不仅不符合现有法律的规定,也可能给我国的银行监管工作造成一定的混乱。 再次,需警惕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问题是存款保险制度的一个根本缺陷。一方面,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者风险意识下降,他们可能不顾银行经营风险,将钱存到愿意支付最高存款利息的银行;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风险约束机制也会弱化,在经营活动中就可能为追求高额利润而过度投机,而让政府来承担最终的风险。 美国过去经历表明道德风险的确存在。目前我国主要银行都由国家(或国有企业)控股,私人股东过度投机的程度相对较小。但考虑到地方政府对地方小银行的经营行为有着很大影响力,存款保险制度是否会助长地方政府的道德风险,是需要密切关注问题。 ![]() 条款设计可从简单入手不断完善存款保险制度的条款设计很重要,如果设计不好,很可能维持不下去。由此通过主要国家存款保险制度条款来了解未来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条款的设计: 第一、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选择。主要国家都是自上而下由政府立法管理,强制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加入存款保险,少部分国家采取自愿原则。 第二、存款保险涵盖的机构一般涵盖了所有依法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银行和其他存款性机构。对于外资银行在本国的分支机构,不同的国家规定不同。 第三、涵盖的存款类型为一般性存款(活期存款、储蓄存款、定期存款),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可转让定期存单视不同国家而定。 第四、存款保险保额上限。少数国家对存款无限承保,绝大部分国家对单家银行单一客户存款总额制定承保上限。 第五、费率。政府提供存款保险机构初始运转资金,后续资金主要由银行缴纳保险费进行补充。目前存在两种费率安排:一种是统一费率,一种是差别费率。一般刚成立存款保险机构选择易于操作的统一费率,然后逐步向差别费率过度。 对银行影响要视具体条款而定实现存款保险后,国内银行的存款将从隐性的全额保障转化为限额(全额)保障,由于占国内存款市场份额70%以上的全国性大中型银行都是有政府背景,隐性担保依然会存在。 如果统一费率,大中型银行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中小银行的经营风险,大银行所受影响将大于小银行(存款总额高)。若实现差别费率,那些风控能力和经营能力差的小型金融机构将承担更高成本,盈利将受到负面影响。存款保险制度刚推出时,可能被市场解读为利率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情绪上有负面影响。 结语随着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建立符合市场化改革要求的存款保险制度势不可挡。(本文作者系海通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姜超) |
|
来自: 昵称11760685 >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