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温】红高粱:时代下的血色记忆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14-11-30

【重温】红高粱:时代下的血色记忆
未知者 发布于: 2014-11-22 10:45

                          
 

从《红高粱》上映至今,就备受关注。一是因为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二是因为26年前张艺谋曾经凭借电影版得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因此无论是张艺谋的《红高粱》还是郑晓龙的《红高粱》都会被媒体拿去互相比较。前者是备受瞩目的当红花旦周迅饰演九儿,后者更是国际级明星巩俐,两两之间的关系,更不言而喻。

有人说张艺谋的《红高粱》更有风土人情,还原了一个传统的文化;有人则说,郑晓龙的《红高粱》更接地气是时代记忆下的产物。可是无论哪一种都代表着不一样的东西,不一样的阶段。
 
电视剧版的红高粱中,不少班底都相当有分量,不仅是女主角周迅,还有里面的配角于荣光、秦海璐、朱亚文等实力派演员。导演郑晓龙也是电视圈正红的导演,配乐阿鲲,主题曲则是由韩红演唱,阵容的强大也是国内电视剧罕见的,可以说无论从剧情、表演、制作等各方面考量都对得起该剧过亿的投资。
 
作为《红高粱》的导演,郑晓龙版以一部《甄嬛传》成名,对于人性的揣摩和勾心斗角的东西都处理得非常巧妙。《红高粱》本身就是剧本这些元素,无论是九儿去到单家之后对大嫂的勾心斗角,还是对两个叔叔的推拉滚打,甚至在与余占鳌的感情中,都是需要两者的博弈。《甄嬛传》很大程度上都涉及到了,因此郑晓龙在里面的运用,也驾轻就熟。

电视剧版的《红高粱》的配乐是阿鲲,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他这个人,不过如果说他是《舌尖上的中国》的配乐,应该很多人都会点头示意。在中国古典风格的音乐中,红高粱代表的是山东文化,因此阿鲲在很大程度上也非常合理化的还原了一些属于这个文化风格的音乐,片头曲中九儿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红高粱》电影版中,最为亮眼的就是九儿与余占鳌在红高粱中的那场激情戏。但作为电视剧版也按部就班的借用过,可无可厚非的是在郑晓龙的镜头下,男性的荷尔蒙甚至在体现男性阳刚的镜头上,更加显得活灵活现。一句我想睡你,简单明了的突出人物性格和北方爷们的直爽,仅仅在几个几个铺垫下就将人物、情节给引出,让人叹为观止。

除了这些之外,战争元素、杀人剿匪、国人抗日这些打斗场面也成为亮点。从第一集开始就足够吸引眼球,还没进入正题,先是“啪啪啪”三枪崩死了三个人,新官上任的县长要剿匪,紧接着九儿的娘被他赌徒老爹卖了上吊自杀,40分钟的时间,竟然死了4个人。节奏之快,令人喘不过气。

当然,《红高粱》的故事背景涉及到的本就是民国时期的抗日战争史,郑晓龙在一开始就用高密的匪、赌、毒三害引出故事的开端,却显得更有意思。新官上任的县长要剿匪、被赌徒老爹倒卖的九儿、靠着吸毒生活的寡妇,仅仅三个人物就把整个故事给串联起来,让观众知道可恨之必有可怜之处。既不失大体,又不显单调。

                  

《红高粱》的美工上,几百亩红高粱地就足以和当年张艺谋版的《红高粱》相比。画面在大程度上饱和度的升温,还有民国服饰的设计,都显得别有韵味,与传统农村的陕西文化对比更加时尚接地气。区别开张艺谋版脏、乱、穷,显得大气,十足一副民国爱情史诗剧。

不过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在仓促之后的改变却显得更商业主流,甚至在“颠轿”、“野合”、“祭酒神”的几个小说段落里都显得有些乏味。主角九儿的性格突变过快,从一个单纯的少女变城一个勾心斗角的人这段时间安排的非常不合理,以至于到后与自己的嫂子博弈的时候,周迅诠释的九儿更像是一个久居深宫的家人子,完全破坏了原著中单纯朴素的形象。
 
只是对于电影或者电视剧来说,郑晓龙版的《红高粱》在很大程度上承接了张艺谋版的《红高粱》,将故事情节更加完善了。作为电影,时间的局限本身就让故事得不到发挥,因此很多人在看张艺谋版的《红高粱》的时候,都能感觉到浓浓的艺术气氛在里面。可是在故事情节的跳跃、时间线的抽离,他们也会发现,大部分都是用独白来带过。相反,对于时间可以完美把握的电视剧来说,则显得更加有优越性,郑晓龙版的《红高粱》则是在人物之间的关系上塑造,显得更加有特点,符号化。因此,很多情况下,电影就是电影,电视剧就是电视剧。在不同的创作手段和创作制约下,《红高粱》就有着不一样的特性,一种是代表着时代感的,一种是标识化。

本帖转自时光网社区>> 博客>> 未知者的博客>>日志>>【重温】红高粱:时代下的血色记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