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锡惠胜迹 7

 昵称18892371 2014-11-30

 惠山街

一、五里香塍

别名绮塍街,位于惠山直街东端。清咸丰六年(1856年),街口树石碑横额,正面砖刻。五里香塍”,窦承焯书;背面篆书“九峰翠嶂”,为邵宝八世族孙邵涵初书。五里香塍,原为无锡西门至惠山的一条大道。清明时节沿途有“一枝杨柳一枝花,红绿相映五里遥,,之句。另有民谚:“惠山街,五里长,踏花归,鞋底香”,故名五里香塍。香塍近惠山寺一段,l954年拓为柏油马路。香塍道旁的张巡庙、灵泉、云泉等尚存。其余香塍, 1976年因京杭运河无锡段改道被切断,为新运河上的锡山大桥和锡惠路所代替。

二、龙头下

位于惠山浜寺塘泾(烧香浜)顶端。唐宋以来,至惠山寺、东狱庙、张巡庙烧香拜佛的人,从水路运河经黄埠墩、惠山浜,至寺塘泾上下船,故名烧香浜。康熙、乾隆南巡,龙船停黄埠墩后,换轻舟至此上惠山寺、寄畅园,故又名龙头浜。浜端原有“人杰地灵”牌坊,毁于“大跃进”年代。坊下有石螭吻1个,似龙头,终年流水,惠山泉由此流入惠山浜,故亦称“龙头下”。龙头下的河塘两岸,旧有祠堂庙宇50多处,其中著名的有顾可久、高攀龙、杨宗濂等祠堂。今已改为居民住宅或单位用房。

三、张巡庙

位于惠山直街、锡山北麓,祀唐御史中丞张巡。张南阳人,唐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进士,安史之乱时守雍州(今河南杞县),后任河南节度使、御史中丞。至德二年 (757年),与太守许远守睢阳(今商丘),城被围,不屈被杀。各地立庙祀之。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塑成厉鬼杀贼状像,因用铜铸,故称“铜大老爷”。明景泰六年(1455年),奉诏列祀。成化九年(1473年),知县李恭在清微庵址建庙,塑正笏垂绅像。设重门,建两庑,浚渠,造石桥,立碑刻。嘉靖中改名忠靖王庙。康熙年间,知县吴兴祚重修。乾隆年间,邹文锦又修。道光十一年(1831年)毁。次年募资重修,王芝林书额 “唐张中丞庙”,并于庙右祀许远。咸丰年间庙又毁。同治八年(1869年),高鹏等人集资重建。庙巍峨堂皇,自门头至正殿共3进。头门有神马、马夫;进而有小桥、泉池。第二进为戏台、廊楼。第三进为正殿,塑张巡像,两旁列困守睢阳遇难将士l0多尊神像。殿前有贺兰进明的两只铁脚,因贺拒援睢阳,致使张巡全军覆没,故铸铁脚作长跪状,以慰忠魂。正殿西另有一殿,即道光年间所建许远庙。后花园堆有湖石假山。拓建惠山街时,拆去一进,尚存2进,有正殿、戏台、厢房、观楼。戏台雕刻精细,为全市仅有。庙内现有400年以上古银杏2株,碑刻多方,太湖石4块,铁脚l只。庙东有明万历年间所凿云泉。

四、顾可久祠

位于惠山下河塘,今为驻锡某部招待所。顾可久,号洞阳,无锡人,明正德九年 (1514年)进士。任御史时,高风亮节,直言敢谏,多次遭受迫害,甚至被“廷杖”,死而复生,被称为明“锡谷四谏”第一人。后调广东任按察副使。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顾录用琼山人海瑞,海瑞以顾为师表。顾晚年辞官还乡,卒于隆庆元年(1567年)。隆庆三年后,海瑞任应天巡抚,于惠山山麓为顾建祠宇,并撰“两朝崇祀庙谟新。抗疏名传骨鲠臣。矢志回天曾叩马,功同浴日再批鳞。三生不改冰雪操,万死仍留社稷身。世德尚余清白在,承家还见有麒麟”之句。清初,两江总督汤斌所撰《顾洞阳先生祠堂碑记》中,亦加称颂。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祠毁于火。后裔顾敦重建。乾隆二年(1737年)进行修理。乾隆六十年(1795年)顾八世孙、甘肃凉庄道署理四川按察使顾光旭,重修顾洞阳祠时,筑祠楼5楹,有额日“云根”。将明正德年间佥事冯夔的竹素园故物——湖石(又称丈人峰)移入祠内。石高3.87米,色清微黑,通体斑驳,石形奇特,酷似人形,昂首张臂,坦腹挺立,为无锡湖石之魁。石上原有题字,已剥蚀不清。筑拜石山房3楹,并题诗两首镌于石上。无锡人刑部侍郎秦瀛并撰《拜石山房记》,于是顾祠就成为一处名胜。现祠存享堂5间、祠楼5间、拜石山房3间、四面牌坊的4根石柱、江南奇石丈人峰、碑刻3方。其中顾光旭重书海瑞诗碑,保存在无锡市博物馆。

五、高攀龙祠

位于惠山下河塘6号,祀明左都御史高攀龙。始建于明崇祯年间。现存平房3进,面阔3间,为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建筑,内有高子遗表石刻数块。

六、杨祠花园(留耕草堂)

位于惠山上河塘,为祀清杨延俊的一处祠堂花园。民国4年建。现祠堂已毁,园尚在,内建有3进3间正厅,3间侧厅,并有池塘、曲桥、假山、亭台、回廊等。现存潜庐、留耕草堂、丛桂轩3厅,其余亦保存完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