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一的回答(149票)】: 默认中式是指的中国传统的插花花型, 中式插花的花型简单来说一般是以三个主枝条骨架(第一主枝A、第二主枝B、第三主枝C)然后再在各个主枝的周围插辅助枝条来填补空间,最后的花型要丰满、有层次感。 第一主枝A高度一般来说是花器单位的1.5-2倍(花器单位是指花器的高度与直径之和),盆插1.5倍瓶查2倍,第二主枝B一般是A的1/2-3/4,第三主枝C是B的1/2-3/4,中式插花里面一般AB多用木本枝条,C的话可木本可草本,ABC是骨架,其次从枝补枝基本都是草本枝条,且一般不超过ABC的长度,主要是陪衬作用。 主要的花型就是直立型、直上型、倾斜型、平展型、下垂型 C在右侧是是顺位插法,在左侧就是逆位插 直立型: A在花器中线左侧10-15°,B与A同侧,左前45°,C右前75°, ![]() ![]() 就是这样~ 直上型: 和直立型相似,但是三主枝的开张角度更小, ![]() 倾斜型: A在中线左前45°,B在中线旁15°,C在中线右侧75°, ![]() 平展型: A在倾斜型的基础上继续下斜到基本和中线垂直,B在中线右侧65°左右,C在中线前倾75° ![]() 下垂型: A由倾斜型或平展型变化,总的来说就是向下悬垂,要比瓶口低,BC都同倾斜型 ![]() 另外还有对称型、合并花型、写景型,但相对上面来说,插法的布局摆设是以上面的手法为基础,形式上更加灵活多变一些 另外中式插花虽然多为正面观,但是三主枝骨架构建时注意要有角度,非在一个平面内偏斜,丰满立体层次丰富为优,且骨架枝条多木本枝条,求曲不求直,花色花材选择上淡雅为主,一般枝叶花兼备,少纯花插花 【自由就是那么肤浅的回答(8票)】: 楼上已经回答得很好了。因为最近有关注插花,所以想补充一点内容。 中式插花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以及构图布局的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与作品的清雅流畅,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1.中式传统插花一般都是以三大主枝来决定造型的基本形式。作为骨架花材的木本枝材,有的可以表示山川大河,有的可以表示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常能唤起我们的共鸣,给予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第一大主枝的使用决定着所插花型是直立型、平展型、下垂型等等。 2.中国传统插花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 造型中的线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横线、折线等,这些抽象的形式线都能体现一种情感。在线条的表现力中,直线具有紧张有力的内涵,就是人们对挺直的苍松,粗壮、高大的建筑的感觉;曲线具有柔和感,给人一种单纯、明快的感觉;因为人们常说“心如止水”,静止的水是平的,所以横线让人觉得平稳和宁静;斜线与横线相反,它蕴藏着一种冲击力,是不稳定的;折线可以理解为“之”字型的线,表现出一种力度。 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没有明显的几何中轴线,但强调枝叶、花朵的协调,在不对称中体现均衡。其构图遵循“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格式和严格要求。 个人偏爱倾斜型,还是添几张美图吧。 ![]() ![]() ![]() ![]() ![]() 【耿刚超的回答(0票)】: 中式插花的花型简单来说一般是以三个主枝条骨架(第一主枝A、第二主枝B、第三主枝C)然后再在各个主枝的周围插辅助枝条来填补空间,最后的花型要丰满、有层次感。 【张小强的回答(0票)】: 中式插花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以及构图布局的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与作品的清雅流畅,不过多追求华美的外型,往往通过造型和构图来表达一种意境。 1.中式传统插花一般都是以三大主枝来决定造型的基本形式。作为骨架花材的木本枝材,有的可以表示山川大河,有的可以表示植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常能唤起我们的共鸣,给予欣赏者不同的心理感受。尤其是第一大主枝的使用决定着所插花型是直立型、平展型、下垂型等等。 2.中国传统插花以花枝为线条进行造型,尤其善用木本花枝线条进行造型。 造型中的线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横线、折线等,这些抽象的形式线都能体现一种情感。在线条的表现力中,直线具有紧张有力的内涵,就是人们对挺直的苍松,粗壮、高大的建筑的感觉;曲线具有柔和感,给人一种单纯、明快的感觉;因为人们常说“心如止水”,静止的水是平的,所以横线让人觉得平稳和宁静;斜线与横线相反,它蕴藏着一种冲击力,是不稳定的;折线可以理解为“之”字型的线,表现出一种力度。 中国传统插花构图中没有明显的几何中轴线,但强调枝叶、花朵的协调,在不对称中体现均衡。其构图遵循“有形式又不拘于形式,既规范而又不规范化”的法则,对每个花枝的位置伸展方向与角度绝无固定格式和严格要求。 【丽丽的回答(0票)】: 盘点的那个固定花枝的东西是什么?在哪里可以买到? 原文地址:知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