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宁寺位于金华城区东南隅的婺江之畔,它是中国南方三个典型的元代木结构建筑之一,以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不少古建筑专家和游客。现仅存天宁寺大殿,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光绪《金华县志》记载,天宁寺,旧名大藏院,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一1016),赐名承天寺。宋徽宗崇宁年间改为崇宁万寿寺。政和年间(1111)称今名。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赵构以崇奉其父赵佶(徽宗),赐名报恩光孝寺。元代仁宗延佑年五年(1318)重建。明正统时修复,名为天宁万寿寺。原有山门、天王殿、石浮屠,大雄宝殿、大悲阁、古柏厅、和尚房和东西厢房等建筑,是一座较完整的小型寺院。现存大雄宝殿,通称为天宁寺大殿。大殿深广各三间,呈正方形,单檐九脊顶,抬梁式结构,正梁整根粗大园木,横交接处用斗拱,斗拱承受压力较大的部位,用一根长梢木贯穿交接。全殿斗拱多达数百,状如飞鸟,邑人称为“百乌朝风”。 1979年重修,保存元代原貌。 ![]() ![]() ![]() ![]() ![]() ![]() ![]() ![]() ![]() ![]() ![]() ![]() ![]() ![]() ![]() ![]() ![]() ![]()
评论这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