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星余迹通信

 昵称20716883 2014-11-30
流星是人们所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当宇宙空间的细小物体或尘埃飞经地球大气层时,便与大气摩擦而发出光和热。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夜晚,我们在地面上便会看到一条条清晰的光迹,这就是流星体所经过的轨迹。

    就是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天体现象,也没有在细心的科学家面前悄然溜过。他们发现,流星在掠过空中时会发出大量的光和热,它会使周围的气体电离,并很快扩散形成以流星轨迹为中心的柱状电离云。这就是所谓的“流星余迹”。这种电离云具有反射无线电波的特性。于是,人们便设想把载有某种信息的无线电波对准流星余迹,通过它的反射,为远在千里之外的别的接收站所接收。这就是利用流星余迹进行通信的最基本的设想。

    可能有人会想,流星不常见到,而且一闪而过,用它来通信靠得住吗?其实,在宇宙空间,每小时都有数以亿计的流星掠过大气层,只不过是,其中很多不为我们的肉眼所察觉罢了。当然,流星转瞬即逝的特征,也必然会给通信的连续性带来一定的麻烦。它不大适合于用在像电话那样的连续实时通信上。针对流星转瞬即逝的特点,我们在发射设备中加装了“发送消息存储器”,存储经计算机处理过的信息。在流星余迹出现时,这些消息便一份一份地被发送出去。在接收方也加装了“接收消息存储器”。它的任务是把断断续续收到的信息先存储起来,然后把它变换成连续信息再送到接收者的手中。

    流星余迹通信的通信距离可达2000千米。比起短波通信来,它受太阳黑子和核爆炸的影响较小,因此很受军方人士的青睐。他们认为,在未来战争中,人造通信卫星将成为主要的袭击目标。在卫星通信系统遭破坏后,流星余迹通信便是一种理想的应急通信手段了。流星余迹通信也特别适合于恶劣环境下的气象通信。

    流星的作用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卫星”。但是,它不像卫星通信那样需要昂贵的发射费用,也不存在维修和保养的问题。因此,建立一个流星余迹通信系统,其费用只有建立承担同样任务的卫星通信系统的十分之一。而且,它的保密性也很好。目前,英、美等国的研究人员正在建设一个覆盖西欧和部分东欧国家的流星通信网,探讨最终以流星通信代替卫星通信的可能性。
    在数字传输系统中,其传输对象通常是二进制数字信息,它可能来自计算机、网络或其它数字设备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能来自数字电话终端的脉冲编码信号,设计数字传输系统的基本考虑是选择一组有限的离散的波形来表示数字信息。这些离散波形可以是未经调制的不同电平信号,也可以是调制后的信号形式。由于未经调制的脉冲电信号所占据的频带通常从直流和低频开始。因而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某些有线信道中,特别是传输距离不大远的情况下,数字基带信号可以直接传送,我们称之为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