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提醒】广东钓鱼网

 feilao行 2014-12-01
我给别人的回复已经断断续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解释我自己的方法:
一).打法和环境决定选漂:
打法一般分打浮,钓行程,钓底,前面看到的如何选漂的说法都很对,选漂的学问的确很多,漂脚,漂尾,漂身的形状,材料,长度的不同都会影响一个漂的表现,个人观点是既然无法搜集到全部的各种各样的漂,至少有几支能应对常见鱼情的漂就行.
1.打浮:短脚(竹脚更好),(短)中瓜,长尾;
2.钓行程:长脚,短瓜,长尾;
3.钓底:短脚,中长瓜,长尾,其中软尾可以应对猾鱼和轻口.
假如同样一个漂只是漂尾实心或空心的区别,那么空心漂尾自重小则吃铅更大,启动慢,过滤假信号的效果更好,顿口没有实心漂尾清晰干脆,但是稳,抓口准,根据实际鱼情选择,比如野钓生口鱼真的是区别不大,或者你准备一个空心漂尾备用.
环境一般分水深,大部分鲫鱼个体大小,钩饵落点需要的钓组长度,自然环境的干扰因素等等.
1.水浅用吃铅小的漂,水深用吃铅大的漂;
2.鱼小用小钩,小饵,细线,小漂.鱼大用大钩,大饵,粗线,大漂;
3.短竿可以配轻坠,对应的是小漂,长竿为了好抛配重坠,对应的是大漂,有可能和前面的冲突,比如水浅,鱼小,只能折衷选择,比如风大,走水,抛竿都困难,漂都站不住或移动太快或拉漂入水,还怎么钓,多害取其轻,先能钓再说如何钓.


二).找底、调钓:
找底、调钓话题经久不衰,我个人目前最常用的方法是:
1.带钩离底不远漂露m目;
2.延长水线漂露m+1目,就算初找底成功,开始挂饵钓;
3.挂上饵后,上钩会下降,所以实际钓目<m+1,因为双钩间距小,还是有钓目(万一拉漂入水就继续延长水线一点);

4.根据实际鱼情随机应变,这是我喜欢的动态调钓法,因为我只野钓,野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比如水底不平,走水,有风,涨退潮等等,所以精确找底和调钓可以知道,但实际操作的时候没必要,找鱼口尤其是正口才是关键,根据无漂相、有漂相、提竿中鱼等情况进行正确调整就可以.比如:
a.没信号,是没鱼还是有鱼没口,可以根据漂是否晃动来判断,没鱼经过,漂如定海神针就是没鱼,有鱼游过,蹭线漂会轻微晃动;
b.漂相模糊,减少钓目试试钓灵,台钓法减铅皮增加调目是调灵,竞技钓法是加铅皮减少调目是调灵,是钩饵的牵引力(水中重量被水底和漂分担)小于当前的鱼嘴拉力值,漂相就会清晰,有一点要注意增加钓目为钓钝,在冬天对付轻口鲫鱼是有作用的,所以常说冬天从不灵不钝开始,不灵不钝钓目=带钩调目-单饵重+单钩重=无钩调目-单饵重-单钩重,如果挂钩饵是平水的话,不灵不钝钓目=无钩调目/2;
c.信号清晰提竿不中鱼,适当增加鱼吸饵产生漂相的损耗,比如钓钝或调钝,当然不中鱼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钩大,子线粗硬挡口,饵硬等等.
d.水底有酱层,调高钓低,减少饵重;
e.轻口或滑口,从调高钓低到不灵不钝,再到调低钓高,抓一线,多次抓不到放口或继续调整.
...

节选两篇自己写的文章,也适合题目"鲫鱼调漂":
1.【原创】最简单的调漂法,保证看了不头晕
我的方法很简单:确保离底不远的情况牢记无钩的时候漂露出来的目数即可,比如说8目.
下面开始挂上双钩,搓或拉商品饵料,或蚯蚓等其它钓饵,漂如果露出的不到8目则延长水线,从钓8目开始享受钓鱼的乐趣!如果这个钓组(不需要钓完解下子线,换钩除外)下次继续用水深又差不多,不需要再测试无钩离底的目数,还是从钓8目开始享受钓鱼的乐趣!
补充:挂双钩饵观察漂翻身站立下沉的时候的速度,如果是慢慢到位则正常,如果是快速下沉还有反弹,以及无信号则请看注意3项.
...

2.[原创] 如何快速计算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调漂类文章,个人经验请大家指正
我总结所谓找底,调钓就是调整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使其更适合当前鱼口,状态只有三种:悬(重量作用于漂),触(重量分担于漂和水底,又分轻触,触,重触),卧(重量作用于水底).因为钩饵是在水中,人的肉眼无法看到,但是通过漂可以知道双钩饵在水中状态.
老化也说过野钓可以粗放点,我总结的方法也属于粗放的,只需要知道一个参数无钩调目N,一般说的调目都是指带钩的,而我个人喜欢无钩的,因为钩和饵是一个整体,鱼吸饵也是吸这个整体,当双钩或双饵不一样重的时候单独称钩重和饵重可以有,
根据我自己常用钩号和饵团大小,我一般选择的无钩调目是8,适合我个人大多数立漂的漂尾目数(为什么加红色,因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高手提出不光会调漂还要根据鱼情变化调漂,固定无钩调几目更是不可取。所以给这段文字加了红色,说明是根据我个人的最常见鱼情和装备,我没条件今天去钓鲫鱼,明天对象鱼是鲤鱼等,因为我只野钓,以鲫鱼为主, 其它鱼吃钩饵来者不拒,为了方便解释而才设置的8目,对于读者个人来说可能是12目,10目,6目..N目),双钩饵一样重,离底平水,任何一个钓目就可以快速计算出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一点一点延长水线钓目发生变化,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具体如下:
钓目为0:双钩饵悬;
钓目为1:下钩饵轻触,上钩饵悬;
钓目为2:下钩饵触,上钩饵悬;
钓目为3:下钩饵重触,上钩饵悬;
钓目为4:下钩饵卧,上钩饵悬;
.
这里有个过程,因为有双钩间距,延长水线钓目始终为4,可以理解为下钩饵始终卧,上钩饵虽然悬,但是在水中慢慢下降.
.
钓目为5:下钩饵卧,上钩饵轻触;
钓目为6:下钩饵卧,上钩饵触;
钓目为7:下钩饵卧,上钩饵重触;
钓目为8:下钩饵卧,上钩饵卧;
.
这里也有个过程,因为有上钩饵子线长度,延长水线钓目始终为8,可以理解为子线状态垂直,弧形,拖曳,平躺,通常说的找过底或调漂盲区.
.
钓目>9:八字环和坠以次触卧底.
总结:
细子线因为重量轻和柔软,在水中的重量和支撑作用可以忽略不计,漂尾渐细,目数的变化导致浮力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知道无钩调目N,挂双钩饵平水,任何一个钓目就可以快速计算出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其实不需要计算,钓目小于或等于N/2(其实也是双钩饵离底平水钓组的不灵不钝钓目),上钩饵必悬,延长或缩短水线,就可以调整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拉起或放下),心里明明白白,根据上鱼的情况,就可以知道当前的鱼口更喜欢那种状态下的钩饵,口强钓过灵或过钝都可以,口轻钓不灵不钝,口滑调低钓高,有酱层调高钓低,鱼偏爱捡饵吃延长水线把双钩饵放到水底,鱼离底不远缩短水线先把上钩饵悬看看中鱼情况.
...



第一篇文章是从无钩调目,比如8目开始钓,这是从理论上的最钝钓目开始玩(不用考虑找底等细节),没信号或不是正口中鱼再一点点缩短水线朝钓灵过度,有点象动态调钓法,即根据中鱼情况随时调整.


第二篇文章根据前提条件"挂双钩饵平水",钓平水是理论上的最灵钓目,但是不好看漂,从钓半目或1目开始玩也属于钓底,只不过是从最灵钓目开始玩,没信号,有信号空竿或不是正口中鱼再一点点延长水线朝钓钝过度,只到找到正口.



总结:钓鲫鱼一般钓底开始,鲫鱼在上中下水层都可能觅食,动态调钓法可以不必精确找底,也就是不必精确知道双钩饵在水中的状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调整就行.有时候鲫鱼会离底到其它泳层,只不过鲫鱼找食物的自然规律大多是到水底,野钓离底的概率不高,除非水底环境恶劣,比如缺氧,水质....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需要人为的把鱼吸引到中上层,这一般是竞技需要节省时间,而且鱼密度很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