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惩低头党:开车玩手机入刑? 导读 低头党看过

 永安人家 2014-12-01


导读
低头党看过来,开车玩手机或将入刑!近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建议将开车时“玩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的行为”纳入危险驾驶罪。此观点一被提出,立马出现两级声音争锋相对,究竟“开车玩手机”是否该入刑?本期《车说》与您一同探讨。


调查:9成受调查者开车使用手机
过半数网友支持对其进行罚款或扣分警告

电子通信设备正在悄然“绑架”你我的生活,一部手机可能绑定了用户所有的个人信息,也绑走了我们的注意力。患有手机依赖症的“低头党”越来越多地散落在随处可见的场景里:地铁上,公车上,厕所里,饭桌上,甚至于开车的路上。

“开车玩手机”有多危险?相信稍有常识的人都心知肚明。但是就算道理浅显因疏忽大意使用手机致使车祸的事故依旧频频上演。近日,江苏一客车司机玩手机撞死骑车老人的新闻引起社会关注,事发客车以70公里的时速行驶时,司机在不到7分钟的时间内4次掏出手机低头查看共计39次,结果导致悲剧发生。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日前建议将开车时“玩手机或其他手持终端的行为”入刑,按照危险驾驶、危害公共安全处理。此观点一被提出,立马就有两级声音出现,究竟“开车玩手机”是否该入刑?

网友调查:开车玩手机是否该入刑
观点:开车玩手机是否该入刑?
执法取证困难是争议所在

调查中我们发现,开车使用手机的现象在车主群体中确实普遍存在,也有过半网友支持对此行为进行监管处罚,但是是否该将其纳入刑法?各方对此说法不一。

支持观点:

全国人大代表蒋婉求:“中国拥有手机者80%都是低头党,驾驶者因低头看手机导致车祸的事故频频上演,这就是入刑的最好依据。”

广州车主王先生认为,在驾驶中玩弄手机容易造成盲驾,跟酒驾和毒驾一样会大大增加驾驶风险,“现在很多小孩都离不开手机,手机一响一震就要立刻抓起来看,这个习惯很不好。如果将开车玩手机列入危险驾驶罪,能起到威慑作用。”

反对观点:

汽车独立撰稿人丁华杰:该不该入刑关键看危害程度及治理效果,需要“使用手机”和“玩手机”区分,把概念鉴别难和执法困难问题解决,不然入刑也达不到预想效果。

深圳车主梁先生:“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执行不现实。举个例子,高速上塞车塞一两个钟头的,接打电话也无可厚非吧。”

律师观点:

广东国晖律师事务所廖观荣接受编辑电话采访时正在开车:“开车玩手机”纳入危险驾驶罪小题大做,而且取证困难,妄图通过纳入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反而会使得社会更加混乱。我认为这是矫枉过正的做法,限制人身自由也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类比深圳的行人闯红灯罚款,执行效果可想而知。

交警建议:

注意力不集中占全部车祸的80%,开车过程中寻找手机时发生车祸几率增加9倍;用智能手机打开并阅读一条微博最少需12秒,汽车盲行约216米。广州交警呼吁市民握好手中方向盘,放下手机谨慎驾驶。

其他国家经验借鉴:

其他国家经验借鉴

数据:开车玩手机堪比酒驾,占总车祸事故率20%

开车发信息的车祸概率是正常驾驶的23倍

英国运输研究实验室发布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驾车时用手机发短信的司机,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35%,相比之下,酒后驾车的司机反应时间比正常情况慢12%,吸食大麻后的驾车司机则慢21%。央视报道又称,开车看手机发生事故概率是普通驾驶的23倍;开车打电话事故发生率是普通驾驶的2.8倍,当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时,司机开车看一眼短信并看清内容至少需要2秒,汽车盲行约36米。由此可见,“玩手机”确实威胁行车安全。

但是列入刑法的话,如何区分是“适当看手机”还是“过度玩手机”?交警执法取证有哪些有效方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6%的被访者开车时使用手机是有急事需要处理,从“刚需”的角度讲,能否采用技术进行问题解决,而不是一味的禁止?

驾车时看不看手机、玩不玩手机,归根到底考验的还是驾驶者的素质和自觉性。此类行为诸如滥用远光灯、占道慢驶、不排队乱穿插等不是强行纳入刑法就能被连根拔起的,在驾驶者自身素质没有提升和自觉性不强的情况下,仅靠单一执法,恐怕孤掌难鸣。

盘点:开车这些小动作要不得
安全行车意识和养成良好行车习惯放首位

除却“开车时玩手机”,在日常行车过程中,车主们还有可能出现一些行车危险小动作。这些行为在不经意间发生,但往往是引发事故的重大隐患。下面,编辑为大家盘点了一些 常见开车危险动作,望各位网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

开车这些小动作要不得

对人民而言,法无禁止则自由。法律至高无上,但追究到底也不外乎是维系和谐稳定的社会工具。对于“开车玩手机”此类行为,我们呼吁,不管是否入刑,广大车主开车时都应尽量避免,杜绝隐患。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发信息、拍照片、刷微博朋友圈此类,还是留待不开车的时候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