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实验“反重力”

 物理网文 2014-12-02

 

实验“反重力”——求助

 

杨明昆  王严学  杨昭国

 (http://blog.sina.com.cn/s/mailto:ygyzg@126.com)

 

    1.“理论假定” [1]

    在这里,我们假定(先假定、再验证):

    “空间”也是一种“场”——“空间场”。变化的“引力场”激发“空间场”变化,变化的“空间场”激发“引力场”变化。“空间场”B0也是一种“无源涡旋场”。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1 变化的“引力场”与“空间场”可以相互激发

    如果质量为m的质点以速度v,环绕质量为M的质量中心作圆周运动,那么“变化的引力场”:以速度v运动的质量m,激发的空间变化的方向,与引力场方向、速度v的方向,三者中两两垂直且符合右手定则。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2 三者中两两垂直且符合右手定则。

    “引力场”是“弯曲”的“空间”——“引力场”即“弯曲空间”,那么,“反引力”,就应该考虑与“弯曲空间”相反的情形:“平直空间”

    速度v对质量为m的质点对中心质量M所对应的“空间” 施加了“平直”作用——“速度平直空间”。“平直”的作用方式,符合“右手定则”——“轴向平直”, “平直”的能力量度,也是“相对论因子”√1-(v/c)2(c为光速大小)。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3 “轴向平直”

    如果中心质量M原来所对应的“空间曲率”为K0,那么在速度v的作用下,发生“平直”,其对应的“空间曲率”“减小”为:K=K0√1-(v/c)2。致使“中心质量”“减小”为:M√1-(v/c)2——“反引力”效应

通俗地,可以说地球的公转速度,使得太阳的“质量减小”。

    但是,一般的,如同“速度弯曲空间”一样,“速度平直空间”的宏观表现都很微弱,不易觉察,难以检测。

    2.“实验验证”

    2.1“持久强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若在电阻为R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则在导线中产生的电流I=U/R。

    因此,在一定长度的导线两端——电阻R固定,只要能够施加“强大的”、“稳定的”、“长久的”电压U,就可以在这段导线上形成“持久强电流”。

    2.2“运动质点”

    由电流定义,若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Q,所用的时间为t,则电流I=Q/t 。

    若设导体(良导体)的横截面积为S,导体每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为n,每个电荷的电荷量为e,电荷的定向移动速率为v,则在时间t内处于相距为vt的两截面A、B间的所有自由电荷将通过截面B,可有Q=nesvt。由I=Q/t,可得I=nesv。其中:n表示单位体积内的自由电荷数,e为电子的电量,s为导体横截面积,v为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2]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4 “电荷速率”v

    电流是“定向运动的电荷”,每一个电荷都有质量。如果只考虑质量,这些“电荷”都可以看成一个“质点”——“电荷质点”,所以,“电流”也可以说是“运动的质点”。

    2.3“旋转质点”

    如果将上述导线(外图绝缘材料,接触难以击穿)绕成“螺线圆筒”,再通入“直流电”——称为“直流圆筒”,那么整个“直流圆筒”内,就充满了“围绕圆筒”旋转的“定向运动的电荷”——“旋转质点”。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5 “直流圆筒”示意图

    2.4“重心失重”

    如果在上述“直流圆筒”的两端加上“强大的”、“稳定的”、“长久的”“直流电压”U,那么就可以在“直流圆筒”上形成“持久强电流”,也就会形成“巨量”的“虚拟的旋转质点”。

    根据右手定则,这些作“圆周运动”的“电荷质点”的“速度”,使得圆筒对称轴的“空间”趋向“平直”——引力减小——“反引力”效应。而这种“平直”作用的能力量度也应该是“相对论因子”√1-(v2/c2)(v为绕圆筒对称轴旋转的“电荷”“质点”的速率)。所有的“电荷质点”,都在绕圆筒对称轴以速率v旋转,都共同对“圆筒对称轴”的“空间场”发生“平直”“作用”——“轴向平直”,使得“重心”在“圆筒对称轴”的物体的重力减小。并且,这些“巨量”“质点”的“速度平直空间”的作用叠加效应,就会表现得比较明显,产生宏观效果:可以用仪器检测出“轴向平直”的作用——“重量变轻”——“反重力”!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6 “直流圆筒”内的“空间场”方向

    这时,把一个用绝缘的、不能被磁化的材料(排除磁化对实验的影响),做成的直径小于“直流圆筒”的内直径的圆柱体,悬挂在一个弹簧秤下,放入“直流圆筒”的中心,让圆柱体的“重心”与“直流圆筒”的“对称轴”“重合”,且不与“直流圆筒”接触。

    为排除磁场对读数的影响,要把弹簧秤和“直流圆筒”分别置于不同的“磁屏蔽环境”里。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7 “重心失重”

    记录不通直流电时弹簧秤的读数I0、通入“高电压”“直流电”的电压为U时弹簧秤的读数为I1。然后,再交换直流电的正负极,记录弹簧秤的读数为I2。 

    3.“数据分析”

    如果上述读数发生改变:出现I1< I0< I2或I2< I0< I1——重量“变轻”或“变重”,那么就可以说明“直流圆筒”能够产生“反重力”效应。

    进一步地,为增强实验效果,还可以将上述的“直流圆筒”换成“超导圆筒”进行实验。[3][4]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8 “超导圆筒”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9 “盘状失重”

 

[转载]实验“反重力”——求助
图10 “碟形失重”

    恳请广大读者朋友,利用“直流圆筒”或“超导圆筒”的“强电流”进行实验,来验证“反重力”——检测“反引力”。

 

           

参考资料:

[1]《“引力—空间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2vdby.html

[2]《电流》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10897.htm?fr=aladdin

[3]《“平直空间”——实现“反引力”的一个方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2vcfq.html

[4]《“引力—空间波”的“通信设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94b2f1e50102vg3c.html

[5]相关资料请参考《“引力场”与“空间场”》

(http://blog.sina.com.cn/u/2494755301)

(杨明昆 王严学 杨昭国期待您的交流、讨论  http://blog.sina.com.cn/s/mailto:ygyzg@126.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