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话(二)

 隨风飘逝 2014-12-02

6。费丹旭题画诗

 

       费丹旭画仕女,人物身形纤长,圆脸细眉,画境清淡。最喜其《罗浮梦景图》和《月下吹箫图》。他为红楼梦画了《十二金钗图》,虽然距离今天之想象甚远,终究好过改琦。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丹旭字晓楼,以画名道光间,尤工于仕女。稿仅一卷,诗百余首,词十阕。丹旭未尝读书,而所作颇有婉逸可取者。如《题仕女图》云:‘旧梦曾寻碧玉家,东风何处问年华?小红桥畔春如许,吹满一池杨柳花。’‘朝来无赖鹧鸪啼,舍北村南雾欲迷,新种陌头桑树小,比来刚与阿侬齐。’”

       丹旭有仕女图条屏,一组四幅,分写“吟诗”“游春”“采梅”“湔裙”。《游春》画一株细柳,其下小桥,一女子持纨扇从桥上过。上引“旧梦”即《游春》的题诗。其余三首题诗,李慈铭没有摘录,并不稍逊,依次为:“夜寒帘不卷芙蓉,灯火疏棂透纸红。吟到感秋诗未就,一声桐叶堕西风。”“翠羽声中春梦残,扑襟香雪影珊珊。可知一样梅花骨, 不畏东风料峭寒。”“惆怅东风奈别何,黛痕照水敛双蛾。春波一尺花千点,珍重吴娘八幅罗。”

       李慈铭另摘有《梦回》:“梦回纸帐小窗明,积雪还留已放晴,疑是晓妆人乍起,冰檐时有断钗声。”连同两首小词,说“并有风致“。其中《菩萨蛮》词云:“画罗裙换秋纹裥,齐纨扇底秋痕浅。归梦卜秋期,钗头燕子飞。瘦鞋弓窄窄,立近阑干侧。惆怅晚来风,海棠花未红。”和诗风一致。题画诗因无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率意写出,反而多可喜。譬如石涛,不以诗名,他的题画诗,无论长短,都有情趣。

 

7。鲁迅诗

 

       鲁迅先生诗,最爱“一枝清采妥湘灵,九畹贞风慰独醒。无奈终输萧艾密,却成迁客播芳馨。”取一联,最爱“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苍茫悠远,如同出自他的短剧《过客》,同光以来诗作,未见如此境界。

 

8。唐人试帖名作

 

       唐人试帖诗,祖咏钱起二首最著名。然《终南山望余雪》失之太短,诗句虽好,意思未完,不能作为一首完整的诗看。绝句决不是这样做法。《湘灵鼓瑟》失之太长,首尾都好,中四联罗嗦。“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六句都是形容乐曲之悲苦的,减为一联即可。到了“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才有进展,转向收结了。这是试帖诗格式的限制,为了凑够长度,不得不反复申说。好在钱起才气不凡,意思重复的中间四联,他也尽量写出变化。“冯夷”两句写听者的感受,“苦调”两句正面描写音乐本身,“苍梧”两句从悲苦中暂时荡开,写曲子的优美和高雅,“流水”两句,写乐曲传播之广,亦借此写出神灵往来飘荡之轻盈婉转。

       祖钱两诗相比,钱诗胜出一筹。“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尾联乃是绝唱,无论男女老少,一读就知道好,无需多解释。古人对于太精彩的句子,喜欢流传一个奇异故事,以证明诗句之得,是有“天助”或“神助”。这两句为人惊叹,旧唐书就记载了时人的传闻:“起能五言诗。初以乡荐,寄家江湖。尝于客舍月夜独吟,遽闻人吟于庭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起愕然。摄衣视之,无所见矣。以为鬼怪,而志其一十字。起就试之年,李暐所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暐深嘉之,称为绝唱,是岁登第。”

      傅璇琮先生在《唐代科举与文学》说,省题诗中,陈季所作与钱起同题的一首,其中的“一弹新月白,数曲暮山青”颇有新意。此外,童翰卿的《省试昆明池织女石》也堪称佳作:“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长脉脉,临水更盈盈。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苔作轻裙色,波为促杼声。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

       此诗傅先生注云引自《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而《全唐诗》作:“一片昆明石,千秋织女名。见人虚脉脉,临水更盈盈。苔作轻衣色,波为促杼声。岸云连鬓湿,沙月对眉生。有脸莲同笑,无心鸟不惊。还如朝镜里,形影两分明。”除了“长脉脉”作“虚脉脉”,“轻裙色”作“轻衣色”,一个大分别是诗句的次序不同,即三四五联的排列有异。《唐诗纪事》的版本,紧接第二联的眼神和笑容之后,先写脸,次写鬓发,再写衣服,比较有逻辑,《全唐诗》版则略显散乱。至于用“虚”形容脉脉,显是因为所写是石头而不是人,所以含情的目光不是真的。但用“长”,意思也不错,因为是石头,神态才能一直保持不变。究竟哪种版本可靠,应是考据家的事,这里仅就诗意做一点分析。

 

9。韩偓《宫词》

 

       《侯鲭录》卷二:“余尝爱韩致光《宫词》云:‘绣裙斜立正销魂,宫女移灯掩殿门。燕子不归花著雨,春风应是怨黄昏。’”明俞弁《逸老堂诗话》却说,“《侯鲭录》载此诗,不知何人作也。”大约诗太好,读时心思只在诗上,或只在诗中迷人的女性身上,故于别处无暇记忆也。此诗意境,唐诗多见,最近似者,莫过于李白之“玉阶生白露”。一春一秋,均足千古。

 

10。韩偓诗为后人所本

   

       韩偓咏木槿:“邻叟偷来赏,栖禽欲下疑”,为林和靖咏梅“霜禽欲下先偷眼”所本。《江楼二首之二》:“风光百计牵人老,争奈多情是病身。”为《西厢记》“我是个多愁多病身,怎当她倾国倾城貌”所本。

 

11。长吉似李白

 

       李贺五言诗有酷似李白者,如《七夕》:“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钱塘苏小小,更值一年秋。”如《咏怀二首》:“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笑,讵是南山期。头上无幅巾,苦蘖已染衣。不见清溪鱼,饮水得相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