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尼国神彩(十)帕坦杜巴广场,那些古旧的、精巧的、华美的……

 闻诗人 2014-12-02

光直射的正午,我来到了帕坦城的杜巴广场,广场仍保持着尘土飞扬的红土路。路的整个东侧是红砖高墙的帕坦故宫以及宫内无数伸出头来的亭台楼阁,路的另一侧是令人应接不暇的庙宇一字排开,令我不得不赞同形容尼泊尔那句“庙比人多”是多么的贴切。夸张的是那么多排列密集的红色建筑在顶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一齐散发出眩目之色。

 

广场的入口有个小小的售票亭,它的旁边便是个简陋的世界文化遗产标志碑,这里挡着条铁链,似乎是防止机动车的强行闯入。当地人是不用票的,中国游客也能得到特别的优惠,只是在整个浏览过程中,会被流动的工作人员小心打扰,抽查门票数次,因为这个没有围墙的景点可以从四面八方轻易逃票进入。最南端的是八角形的KRISHNA神庙(黑天神庙),这是毗湿奴的化身黑天神的庙宇,广场的北端还有一座规模更为庞大也更精美的黑天寺,它们在建筑上受到了当时已侵入印度的穆斯林的影响,远远望去有点清真寺的影子,与广场上其他纽瓦丽式的塔式建筑风格完全不同。黑天神庙正对的是皇宫的SUNDARI庭院,庭院仍未开放,只有那对石狮子静守在那,事不关已的样子。

 

继续往前是塔莱珠女神(TALEJU)的大钟与庙,塔莱珠女神的钟已经在很多地方出现过了,她是尼泊尔特有的同时受印度教与佛教膜拜的女神,她保佑着国王与王室,并受到历朝历代国王的供奉。据说大钟曾被国王下令移至平地上,供那些有冤情的百姓来敲响,似乎这个和我们古代的击鼓鸣冤、伸张正义是一个道理。可如今,大钟下方开了个小卖铺,这就不知道谁来帮大钟申冤了。

 

穿过女神庙是HARISHANKAR神庙,这是典型的纽瓦丽风格的三层塔庙。哈里桑卡拉HARI SHANKAR是毗湿奴与湿婆合二为一的神,也即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想想都生动有趣。继续往前便是有着印度式尖端的黑天寺,这是广场上最为突兀的建筑,与入口处那座黑天神庙类似,只是规模大了许多、人气也旺了不少。二楼飘出香火也飘出悠扬的音乐,可惜不让非印度教徒进入,只能绕着它欣赏第一层的廊柱上方刻着的古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浅浮雕。黑天寺正对面是故宫之国王寝宫,现为帕坦博物馆(在上上篇有专门介绍)。

 

再向北是BHIMSEN庙,这座带着普通外表的庙是广场最北端的建筑,庙是供奉商业之神的,所以格外兴旺。但这只关乎信徒之事,至于游客则大多忽略了此庙的存在,纷纷跑到对面下沉的芒嘎水渠(见上篇介绍)洗手喝水去了。

 

帕坦杜巴广场(即王宫广场)也被誉为纽瓦丽人的建筑博物馆,它相比起加德满都与巴克塔普尔的,在精致程度上要略胜一筹,古迹也更来得集中。但我对帕坦杜巴广场的认识完全是通过在书本比对现实的过程中点滴完善起来的,那个下午,我缩减了休息与就餐的功夫,在阳光暴晒下比对着每一处建筑的看点并阅读它的由来与内涵,我不想做个走马观花的看客,希望当我记忆衰退的那天,还有这里的记录可以帮我回味我人生路途中那些古旧的、精巧的、华美的片段。



台历题:下图是什么花?属于哪科?

恭喜 vera 同学获得台历 答案是鹅掌楸   木兰科

  

从平台上看红色的广场层层叠叠

 


帕坦杜巴广场是首批世界文化遗产


KRISHNA黑天神庙


塔莱珠大钟(TALEJU)


塔莱珠大钟(左)下面是个杂货铺与塔莱珠女神庙(右)

帕坦故宫外墙



故宫的黑木窗

故宫的金顶与飞机

故宫SUNDARI庭院前的石狮


HARI SHANKAR神庙


黑天寺是石刻艺术的杰作



红砖的毗湿奴神庙

BHIMSEN寺

SIDDHIl国王雕像柱


鲜艳的沙丽

它的边上是广场最南端的CAFE DE TEMPLE

逆光下的广场充满了凡间与天堂的味道

石质铜质与木质的雕刻遍布广场各个角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