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0.6 加味黄芪建中汤

 学中医书馆 2014-12-02

60.6 加味黄芪建中汤
【来源】杨泽民,《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黄芪20克,桂枝、白芍各10克,煅瓦楞30克,延胡索10克,虎杖20克,生姜3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两次取汁300毫升,痛前服100毫升,日服3次。
【功用】益气温中、制酸疗嘈杂。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浅表萎缩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之属中焦虚寒胃脘痛,或伴嘈杂泛酸者。
【疗效】屡用屡验,坚持治疗,每获良效。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肝胃气滞)方

处方:佛手、旋覆花、陈皮、香橼各15克,枳壳7.5克,川楝子、法半夏、香附、甘草各10克,黄连6克,吴茱萸3克,白芍1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肝胃气滞型。症见胃脘胀痛连胁,嗳气频作,食后腹胀,或有烧心反酸,大便不畅,每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多正常,脉弦。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胃热内蕴)方
处方:吴茱萸3克,黄连6克,大黄4克,佛手、香橼、谷芽各10克,败酱草、连翘、煅瓦楞、陈皮各15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泻热和胃。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胃热内蕴型。临床症见患者胃脘灼痛,泛酸嘈杂,口干,口臭,大便干结,舌苔黄,脉弦数。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炒薏苡仁、炙黄芪各30克,炒山药20克,枳实12克,陈皮、泽泻、绿萼梅各10克,砂仁5克,生姜3片,大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助运,升脾降胃。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脾胃气虚型。症见胃痛隐隐,泛吐清水,喜温喜按,纳差,食后胀闷,倦怠乏力,便溏,舌淡或胖,苔薄白,脉细弱。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胃阴亏虚)方
处方:沙参、石斛、佛手、陈皮、元胡各15克,白芍18克,五灵脂、玉竹、麦冬、绿萼梅各10克,黄连5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养胃。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属胃阴亏虚型。症见胃脘隐隐灼痛,胃中嘈杂,口燥咽干,大便干,舌红少津,有裂纹,脉细数
治胆汁反流性胃炎方
方药:半夏、郁金、黄芩、吴茱萸各10克,代赭石12克,蒲公英15克,黄连、干姜、柴胡、熟大黄、炙甘草各6克。
加减:脾胃气虚加党参12克,黄芪15克;肝气犯胃加佛手10克,金铃子12克;肝胆湿热加龙胆草、栀子各10克;胃阴亏虚加麦冬12克,石斛15克;胃气上逆加煅乌贼骨15克,瓦楞子10克;饮食停滞加鸡内金12克,莱菔子10克;气滞血瘀胃痛加乌药、元胡各10克,丹参15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3-5个月。治疗时告知患者忌酒,忌浓茶,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生硬难消化的食物,生活规律。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肝郁胃热型。
治疗慢性胃炎,效果很好。

枳实10-12g黄连10-20g生姜6g半夏10g
厚朴10-15g人参10-20g炙甘草6g
白术10-15g茯苓10g麦芽15g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见胃痛、胃胀、痞满、嗳气、嘈杂、泛酸、恶心、食欲不佳等症状者均可用本方辨证加减治疗。

虚寒者,减黄连加砂仁、吴茱萸;肝胃不和者,合柴胡疏肝散;肝火犯胃者,合金铃子散加黄芩;胃气上逆明显者,加苏梗,肝胆火甚者,加柴胡、黄芩;肠腑湿热者,加木香;用量可按寒热虚实增减。

处方:
枳实(肤炒)12g黄连(吴茱萸水炒)12g生姜6g半夏(姜炙)10g
厚朴(姜炙)10g人参10g炙甘草6g白术(土炒)15g茯苓10g
炒麦芽15g苏梗12g黄芩8g瓜蒌12g陈皮10g
6剂,每日1剂,水煎服。
嘱:戒烟酒,忌辛辣。

二诊:2003年3月14日,自述胃脘胀痛减轻,食欲好转。
原方加砂仁8g,减黄连4g,连服18剂。
三诊:2003年4月6日,自述胃脘胀痛、嘈杂嗳气基本消失,恶心消失,精神食纳好转。
原方增减服2月余,诸症消失,精神食纳转佳。
随访2年正常。
疗效:治疗40例,治愈26例,显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