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薇薇:你有没有想过,做一枚有思想的吃货

 每日一篇 2014-12-02

Q:食物,是用来干嘛的?

A:普通青年:果腹

文艺青年:生活理想

吃货青年:全部精神支柱

_______:拍照后发朋友圈的基本素材

……

一千个什么就有一千个内什么,关于食物的定义多少能映照些什么。

食物,自人类诞生以来,是大部分事情的主要目的和重要动力。饥饿驱使我们的祖先打猎、采集、种植。千万里山河湖海都曾被搜索寻觅,蔚蓝色的星球在一寸寸发生变化,文明和历史流转于唇齿之间。

食物的原点

谷物算得上是所有主食的原点。就不扯什么农业社会、文明兴起了,就问你,连谷物都不懂如何欣赏,怎敢自称吃货?

历史上,谷物曾是区别富人与穷人间的象征。浅色的面包和啤酒被留给富人享用,因为更多人认为深色的面包和啤酒品质低劣。 古埃及农民熟知谷物耕作的八个步骤。 作为埃及人的主食之一,啤酒深受欢迎。古埃及的啤酒是由用大麦制成的面包片酿造的,当时的啤酒一度被当做报酬,支付给建造金字塔的工人。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古老的东方,谷物同样被当作酿酒的原料,杜康这位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把谷物的灵魂注入水中,诗人和英雄才有了诞生的可能。“有饭不尽,委余空桑,郁结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所有的浪漫源于“有饭不尽”,解决了果腹之忧,才有可能斗酒诗百篇、煮酒论天下、温酒送英雄……

走到今天,古老的谷物依然在土地上延续着人类的生存,成熟的谷物总有在垂头思考的谦卑之态,人类又何尝能停止发问与求索。科学界至今仍未明确断定转基因作物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食品安全和粮食主权问题在稻田麦地间日益紧迫焦灼。这样的时刻,即便是向来温和的谷物也必须板起严肃的面孔。

深入革命阵地的食物们

走进厨房,打开调料柜,每一个小小的玻璃瓶对于食物而言都至关重要,有时候你会怀疑,这小瓶子中根本藏着魔鬼。其实你的猜想并不荒诞,这就是那来到世界上“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东西”的“魔鬼”。对香料的渴望催生了地理大发现的热情,也带来了战争掠夺、殖民统治和新的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的许多元素,如公司及证券交易,都是为了筹集资金将香料带到欧洲后而形成。

十一世纪,威尼斯制造的船舰载着东征的十字军抵达了圣地巴勒斯坦,返航时,这些船只装载了于亚历山大港购买的大量胡椒及其他香料。而无意发现新大陆的克里斯托弗·哥伦布本来只是想到亚洲市场上寻找香料,在中世纪,香料已经成为非常贵重的交易品,其价值基本相当于今天的黄金。对了,英语中"Spice"(香料)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语"species",常用来指代贵重但量小的物品。哥伦布在新大陆尝了西红柿、辣椒、可可豆之后,杀戮便从未停止,食物被悉数带走。

哥伦布

被哥伦布带到加勒比地区甘蔗在当地繁茂生长,同时肆意疯长的还有黑暗的奴隶交易。来自殖民地的糖成为那个时代土豪的象征。用糖制成的、与实物一致大小的巨型装饰物被摆在皇室成员的餐厅里(真的不招虫子老鼠么),成为他们奢华盛宴的主角。任性地土豪将大量的糖加入新发现的让人欲罢不能的饮料中:来自新世界的巧克力饮料、来自中东的咖啡和来自远东的茶。尽管奴隶遭受的严酷待遇引发了抵制糖的运动,但这一切并未停下脚步。

终于,食物成为了革命的导火索。18世纪下半叶,红茶远渡重洋来到美国后,并深受美国人的喜爱。宗主国英国垂涎于美国这个巨大的新兴红茶消费市场,为倾销东印度公司的积存茶叶征收的茶税终于惹毛了美国人,他们选择把象征镇压的茶悉数毁灭。波士顿倾茶事件直接导致了美国的独立革命,也再一次把食物嵌入历史的格局。

吃肉的事情

在食物界有这样一种高端存在,它使我们的大脑变大,内脏变小。它让我们成为猎人和杀手,也使我们建立家庭。它的名字叫肉。

从前,人们围着篝火烧烤毛茸茸的猎物;今天,人们依然对烧烤架上的冒着热气的牛排充满热爱,古今中外的大多数吃货更是无肉不欢。肉类食品带来的高能量之余也在不断续写着人类的故事,从茹毛饮血到各式肉排、汉堡、香肠,还有中国人更为熟悉的红烧肉、小炒肉、腌制肉类,作为食物大军里的主角之一,肉以它自己的方式造就了我们。

在4万到1万年前,这一大规模物种灭绝与人类的出现同时发生,大量动物从地球上忽然消失(这事情人类难辞其咎)。大猎物消失后,人们依然希望在自己家附近就餐。于是,他们想出保存肉食的方法:将盐当做防腐剂腌制肉食。可携带的蛋白质食物使人类能够旅行并征服更多的地方。

13世纪,成吉思汗带领他的蒙古军队吃下大量的原味嫩羊肉饼时,大概不会料到,自己的创意汉堡在今天竟然成了美国的标志性食物。成吉思汗的军队在行军过程中将小心地放在马鞍上。当蒙古人侵入到俄罗斯草原时,这些马鞍上的一袋袋的肉饼也随蒙古军队而闻名,俄罗斯人称蒙古人为“鞑靼人”(Tartars)。大约在17世纪,俄罗斯人开始在德国的汉堡港同德国人进行贸易活动,鞑靼人的肉饼也一并到达。

肉类在胃里恣意翻滚的时候,世界也悄然发生变化。在灵长类动物学家理查德·罗汉看来,是熟肉赋予了世界更多意义。人类祖先将食物加热烹熟后,他们的身体便能获得更多能量从而更好的繁衍后代、同时获得更长的寿命。

由于人口增长的激增,即便在今天,吃肉对一部分人来说仍是奢侈。为了寻求更多蛋白质来源,科学家们正努力寻找解决饥饿的办法:试管肉、植物中的蛋白质、素汉堡……而这一切,都为了满足(作为吃货的)人类最原始的食肉欲。

求吃货放过海洋

在我们脚下这颗蓝色星球上,超过地表面积70%的海洋意义非凡。海洋食物曾经帮助人类免于绝种的危险,也曾驱使维京人游走世界,曾为美国革命提供资金,也曾将希望带给两次世界大战的盟军。而今天,它给我们的大脑和肌肉提供越来越多的能量。

鱼和薯条的传奇组合在一战中维持着所有英国人的精神士气(也成为今天英国为数不多的值得骄傲的食物之一)。而加工过的罐装金枪鱼曾以“海洋之鸡”的名字问世,这一营销策略是为了让消费者对这古怪的新肉食产生亲切感。正是这些“海洋之鸡”在一战时给盟军提供能量,助力他们通过德国防线。至今,海洋从未停止过对人类的馈赠,但无尽的索取也让其不堪重负。

纪录片《海豚湾》海报

国际捕鲸委员会自1986年起禁止商业捕鲸活动,但1987年这一禁令出现松动,允许“以研究为目的”的限量捕鲸活动。捕鲸业发达的日本成为问题的关键,2010年,反映日本捕鲸现状的纪录片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而导演路易·西霍尤斯却被威胁如果入境日本,有可能被逮捕。

来自海洋的警报越发刺耳,而习惯了肆意索取的人类却仍未能想出办法解救露出疲态的海洋。

食物,不只是可食之物。而人类,也可以在“吃货物种”前加上更有力量的定语。大多数时候,我们眼中的食物出没于布满泥污的菜筐、放着充氧泵的红色塑料盆或者弥漫着油烟的厨房,但如果我们把目光多停留一刻,或许你会看到桌上那盘油亮的菜心的根原来扎在房产开发商推土机碾过的黝黑土地,而旁边那条清蒸的鱼则自风波与“风波”都时有兴起蓝色海洋游来……

(本文摘编自National Geographic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