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针法 (乙)

 针之道 2014-12-03
针之道: http://acupun.360doc.com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九)
【原文】深专 者刺大脏 ,迫 脏刺背 ,俞 也。刺之迫脏,脏会 ,腹中寒热 去而止。刺之要 ,发针而浅 出血。
(《素问·长刺节论篇》)

【校注】①深专:即病邪深入专攻内脏。王冰说:“寒热病气深专攻中者,当刺五脏以拒之。”
②刺大脏:大脏即五脏。刺大脏即刺五脏的背俞。马莳说:“五脏为大脏,而刺五俞,即所以刺大脏也。”
③迫:《说文》:“近也”。即逼近的意思。
④背:《太素》卷二十三无“背”字。当据删。
⑤背俞:指背部五脏六腑的俞穴,此处指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而言。
⑥脏会:吴昆注:“刺俞之迫脏者,以其为脏气所会集也。”
⑦热:《太素》卷二十三“热,后有“气”字。
⑧要:《太素》卷二十三作“腰”。
⑨浅:《太素》卷二十三作“泄”字,其义较明。
【语释】病邪深入而专攻内脏的,应察五脏中之受邪者而刺之。由于邪气迫近五脏,所以刺背部的五脏俞穴,因为背部五脏俞穴是脏气聚会的地方。针刺时,据腹中寒热之邪气已去为止,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出针的时候要微微出血。
【按语】五脏之疾,治疗时一般均可取该脏所属的“背俞”进行治疗。即肺病取肺俞,心病取心俞,肝病取肝俞,肾病取肾俞,脾病取脾俞等。《灵枢·背俞篇》载:“五脏俞穴皆出于背者。”背俞是脏气转输聚会于背部的重要部位,也是“阴病行阳”的主要处所,为治脏病的要穴。《灵枢·五邪篇》载:“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上气喘,汗出,咳动肩背,取之膺中外俞,背三节五脏之旁(肺俞),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即其例证。但临床上运用“背俞”时,一是按《灵枢·背俞篇》所载“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即用手指按压所取之背俞,有酸胀痛之感,或按压时其病缓而痛解,均为病与穴相应之征。一是本条所说:“发针而浅出血。”凡病邪深入专攻脏的实症而又按之快然者,均应发针时令其出血少许以泄其邪。若内伤虚劳之症,不仅应禁止出血,而且应酌配灸法,日久方可见效,这是应该注意的。

【原文】邪客 于五脏之间,其病也,脉引而痛,时来时止,视其病,缪刺 之于手足爪甲上,视其脉,出其血,间日一刺,一刺不已 ,五刺已。
(《素问·缪刺论篇》)

【校注】①客:《素问·玉机真脏论》载:“今风寒客于人”,王冰注:“谓客止于人形也”。即侵袭居留的意思。
②缪(miu音谬〕刺:是身体一侧有病,针对侧穴位的一种刺法,丹波元简说:“盖左病刺右,右病刺左,交错其处,故名缪刺。”
③已,止也。《诗经·郑风、风雨》:“鸡鸣不已”,《史记·仓公传》:“病旋已”。此处指病愈的意思。
【语释】若邪气侵袭到五脏之间,其发病时,经脉牵引作痛,时痛时止。应审其病变所在的部位,在手足爪甲上的“井穴”施行缪刺法。同时要审视脉络的瘀滞之处,刺其出血,隔一天针刺一次,若刺一次病不愈,连续刺五次就可以好了。
三、经络类
【原文】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 者,乃后取之而下之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应动:《太素》卷二十二作“变动”。
②乃后取之而下之:《甲乙经》卷五、《太素》卷二十二“取”后均无“之”字。张介宾说:“视其气之应手而动者,其微其甚,则虚实可知,然后用法取之,而气自下矣。”
【语释】医生用针刺治病,一定要首先审察经络的虚实,用手指循经脉通路进行切按抚摸,以手揉按皮肤、弹动其处,观察其反应变动的情况,然后取穴将针刺入以导其气。
【按语】医生施术前,在所取经脉循行线上进行切、循、弹、按,是辨别虚实、确定针刺部位及加速得气的具体操作方法,同时也是消除病人精神紧张、减少刺痛的有效措施。这种操作技巧是针刺医生应该掌握和必须采用的。

【原文】凡刺之数 ,先视其经脉,切而从 之,审其虚实而调之。不调者,经刺 之;有痛而经不病者,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此缪刺之数也。
(《素问·缪刺论篇》)

【校注】①数(shu音树》:方法,法则。杨上善说:“数,法也。”
②从:《太素》卷二十二作“顺”,《甲乙经》卷五作“循”,义长,从之。
⑧经刺:即巨刺,吴昆说:“巨刺,即大经之刺也。”
【语释】大凡针刺的方法,首先要观察疾病所在的经脉,并要切循其脉,详细分析其属虚属实,以便进行适当调治。调治之后若经脉仍不调的,就用巨刺法直刺其经。若感觉疼痛而经脉没有病变的,是病不在经而在络,就要用缪刺法。同时要察看皮肤络脉有无瘀血的地方,若有瘀血,应把全部瘀血刺出,这就是缪刺的方法。

【原文】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 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如此者,必巨刺 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 ,故命曰缪刺。
(《素问·缪刺论篇》)
【校注】①移易:《太素》卷二十三作“易移”,《素问·缪刺论》新校正引《甲乙经》作“病易且移”。即互相变化转移的意思。
②巨刺:即经刺。巨刺与缪刺同是左病刺右,右病刺左的一种刺法。其不同的是,缪刺刺络,巨刺刺大经。
③痛与经脉缪处:高世栻说:”缪处,异处也。谓经脉之痛,深而在里,络脉之痛,支而横居。”即络脉之痛与经脉之痛的部位不同。
【语释】邪气侵袭到经脉,左侧邪气盛则右侧发病,右侧邪气盛则左衡发病,但亦有互相变化转移的。左边疼痛未好,而右脉又发病了,这样的病,就必须用巨刺法治疗。刺时一定要直中其受邪经脉,而不是刺其络脉。因为络脉病的疼痛部位与经脉疼痛的部位不同,所以叫作缪刺。
【按语】外邪中人,首先侵犯皮毛,然后侵入络脉,留而不去,即可传入经脉,最后犯及脏腑,即所谓“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若病在络则致络脉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而溢于大络,左右传注,故出现病气在左症现于右,病气在右而症现于左的所谓“奇病”。治疗应当用缪刺法。病邪在经连及脏腑时,则表现为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或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等现象,治疗当用巨刺法。缪刺和巨刺都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所不同者,缪刺应刺络,并可在络脉郁滞之处出血以泻邪气。巨刺则当直刺其经。以上两条说明邪客于经和邪客于络的不同治法。同时应与脏腑类之“邪客于五脏之间”一条结合起来看,临床上治疗邪在脏腑经络的不同疾病时,才能有的放矢,得心应手。

【原文】络满经虚 ,灸阴刺阳,经满络虚 ,刺阴灸阳。
(《素问·通评虚实论篇》)

【校注】①络满经盛:络脉邪气有余,经脉之气不足。
②经满络虚:经脉邪气有余,络脉之气不足。
【语释】络满经虚的疾病,应当用灸法补其阴经,用刺法泻其阳络。经满络虚的疾病,应当用刺法泻其阴经,用灸法补其阳络。
【按语】经络是机体沟通表里、运行营卫气血的通路,经有十二,络有十五。络脉在表主乎阳,经脉通里主乎阴。张介宾说,“经脉为里,浮而浅者为络。是经本乎阴也,络本乎阳也。”但邪气有微甚,机体有盛衰,其治有补泻,《素问·通评虚实论篇》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络满经虚”是阳络盛满,其邪有余,阴经虚损,经气不足;“经满络虚”,是阴经盛满,邪气有余,阳络虚损,络气不足,所以在治疗时,就有刺灸的差异。张介宾说:“此正以络主阳,经主阴,灸所以补,刺所以泻也”。本条就是根据经络的虚实不同,而提出的刺灸大法,简言意赅、寓义深长,实乃临床治疗经络虚实病变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
四、气血类


【原文】用针之类,在于调气,气积于胃,以通营卫,各行其道。宗气 留于海 ,其下者注于气街 ,其上者走 于息道 。故厥在于足,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
(《灵枢·刺节真邪篇》)

【校注】①宗气:是指水谷之精气和吸入的自然界的空气相合而成,聚于胸中的气海,也叫胸中大气。张志聪说:“大气、宗气也”。
②留于海:《甲乙经》卷七作“留积在海”。义同。
③气街:街者,路也。气街即经络之气通行之道路,其义有二:一指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谓之“四街”。一指足阳明胃经的气冲穴,其别名为“气街”。本条即指此处而言,此处正当胫气之街,故名“气街”。
④走:《甲乙经》卷七作“注”。
⑥息道:即呼吸的道路。
⑥弗能取之:《甲乙经》卷七作“针弗能取。”
【语释】用针治病的作用,在于调理气机。饮食入积于胃中,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按各自的道路运行。宗气留积于胸中(气海),其下行的贯注于气街;其上行的则输注于呼吸之道。所以,厥逆发生在足部的,宗气不能下达,脉中的血液则凝结而不行,若不先用艾灸、温熨以通气血,用针刺治疗是不会取得效果的。

【原文】凡刺之道,气调而止。补阴泻阳,音气益彰 ,耳目聪明。反此者,血气不行。
(《灵框·终始篇》)

【校注】①音气益彰(zhang音章):《甲乙经》卷五作“音声益彰”。《太素》卷十四作“音气并章”,杨上善注:“阴阳和者,言音清朗,吐纳和畅,故曰并章。”
【语释】大凡针刺的原则,以达到脏腑阴阳之气和调为止。补在内的正气,泻外来的病邪,就会使人体元气充沛、音声清朗有力,耳目聪明。如果违反这个原则,补泻不当,就会使气血运行不畅。
【按语】《素问·调经论》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血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物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以说“气为血帅”。针灸治病调气是非常重要的,杨士瀛说:“人之一身,调气为上。”所以说“气调而止”。
气代表人体内最原始、最根本的精微物质和各种复杂的功能,在体内弥漫散布,周流运转。《灵枢·决气篇》载:“上焦开发,宣五谷昧,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其中有元气、谷气与宗气。元气根于肾,起于脐下,通过三焦而疏布于经脉,是经气的本源。谷气来源于后天水谷之气,生于脾胃,出于中焦,分清浊而别营卫,循行于经脉内外。宗气藏于肺,积于胸中,行呼吸而贯心脉,是推动经气运行的动力。这三类气的性质,元气为先天之根,谷气为后天之本,宗气为诸气之主。所谓经络之气,就是以元气、谷气、宗气为主的动力来推动气血运行的。经气内络属于五脏六赌,外而输注于皮肉筋骨,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它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人体发生疾病时,邪正相搏,阴阳失调而气机紊乱,针灸治疗就是通过经络的全面联系,根据疾病的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施行相应的补泻手法,以调整经络气机,而使营卫气血的运行恢复正常,阴阳复归平衡,故可“音气益彰,耳目聪明。”正如《素问·疟论篇》所载:“因而调之,真气得安,邪气乃已。”

【原文】气有余则泻其经隧 ,无伤其经 ,无出其血,无泄其气。不足则补其经隧,无出其气。
(《素问·调经论篇》)

【校注】①经隧:《甲乙经》卷六作“经渠”,义同。吴昆说:“隧,田间之水道也。谓之经隧者,经脉流行之道也。”
②无伤其经:杨上善说:“写其阴经别走之络,不得伤正经也。”
【语释】气有余就泻经隧,但不要损伤经脉,既不要使其出血,也不能使其泄气。如气不足,就补经隧,更不要使气外出。
【按语】本条论述气有余与气不足的针刺方法。气有余即邪气盛,则见喘咳上气,所以应泻其经隧之邪气,祛邪但不要损伤正气,故“无泄其气”;病在气分,故不要刺其出血。不足是正气虚损,所以要补经隧之气,而不能使气外泄。王冰说:“气,谓荣气也。针泻若伤其经,则血出而荣气泄脱,故不欲出血泄气,但泄其卫气而已。针补则又宜谨闭穴俞,然其卫气亦不欲泻之。”正是这个道理。

【原文】气有余于上者,导而下之 。气不足于上者,推而休之 。其稽留不至者,因而迎之 。必明于经隧,乃能持之。寒与热争者,导而行之。其宛陈血不结者,则而予之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篇》)

【校注】①导而下之:用泻法导引其气下行。
②推而休之:“休”《甲乙经》卷一作“往”,即随而济之的意思。推而休之,用补法推针而往之。
③因而迎之:气滞不行的应施行手法,导引气至。
④则而予之:《甲乙经》卷一作“即而取之。”即根据不同的病情予以适当调治。
【语释】身体上部邪气有余的,取下部的输穴引其下行。上部正气不足的,取上部的输穴,施行补法以助其气。其气至迟滞的,运用针刺方法以接引其气使其必至。必须明确经脉循行的通路,才能进行针刺治疗。有寒热交争现象的,应该导其偏盛使阴阳平衡。若脉气郁滞而血未疾结的,应根据不同病情予以适当的调治。

【原文】上气不足,推而扬之。下气不足,积而从之。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厥而寒甚,骨廉陷下,寒过于膝,下陵三里
(《灵枢·官能篇》)

【校注】①火自当之:指用灸法。张介宾说:“宜于灸也。”
②下陵三里:即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
【语释】上气不足的,引导其气以补上。下气不足的,当留针随气以补下。阴阳上下都虚的,应当用灸法。若出现厥逆寒甚的,或骨侧的肌肉下陷,或寒冷已过膝的,都应当灸足三里穴。
【按语】以上两条说明调气的方法。临床上凡阳气偏于上的,即可取下部的输穴进行治疗,所谓“病在上,取之下”以引导在上的阳气下行以和阴。如肝火上炎,表现为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等,常取肝经在足部的输穴“行间”,以泻肝火。若上部表现为正气不足的,可取上部的输穴,并可留针以待气至,然后施以补法,以补益正气之不足。如气虚血亏所致而表现为面色无华,头空痛,或目眩、脑鸣,少气微言等症时,可取头部的“百会”,以升提清阳之气,而补益脑髓,则症可消。
对于经脉瘀阻或寒热往来,应分析病在何经,然后选取相应的穴位,采用适当的手法,通其经脉瘀阻,调和阴阳气血,使经脉畅通,阴阳平衡,治愈疾病。如果阴阳俱虚,身体极度衰弱而不宜针刺的,可用灸法治疗,以扶正祛邪补益气血。又如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微细欲绝,或寒过肘膝,皆可用艾灸足三里,温经散寒,助阳救逆。

【原文】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不足,则视其虚经 ,内针其脉中,久留而视 ,脉大,疾出其针,无令血泄。
(《素问·调经论篇》)

【校注】①视其虚经:《甲乙经》卷六作“视其虚”,《太素》卷二十四作“补其虚经”,义长。
②久留而视:《甲乙经》卷六作“久留之,血至知,血至连下句读。《太素》卷二十四“久留”连上句读,“而视”作”血至”连下句读,《太素》义胜。
【语释】血有余的病就泻血气充盛的经络,使其出血。血不足的病则补其虚经,将针刺入脉中,久留之,待血至气聚而脉转为洪大有力时,就赶快起针,更不要使其出血。
【按语】本条论述血之有余与不足的刺法。“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有余,故应泄其邪气于外,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法,使邪外泄。血不足为经脉虚弱,故应补其虚,久留针以候气。其脉洪大者,说明正气已至,故可出针,而不要使血外出以致其虚。由此不难看出,本条所述一方面根据患者的具体症候表现,一方面根据脉象的变化来进行针刺施术和判断针刺的疗效。对此《内经》中曾多次论述,临床治疗中应充分重视。

【原文】血实宜决之 ,气虚宜掣引 之。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

【校注】①决之:即放血法。张介宾说.“决为泄去其血,如决水之义。”
②掣(che音撤)引:引导。马莳说:“谓导引其气。"
【语释】血实的宜用泻血法,气虚的宜用导引法。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一)
五、寒热类
【原文】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 。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阴有阳疾 者,取之下陵三里,正往无殆 ,气下 乃止,不下复始也。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校注】①汤:即热水的意思。《孟子·告子》:“冬日则饮汤”。
②阴有阳疾:阴分有热的疾病。
③正往无殆:要正确进行治疗,不可疏忽懈怠。殆通怠,《老子》:“周行而不殆”。
④气下:《甲乙经》卷五作“下气”。义同,即邪气衰退。张介宾说:“邪气退也。”
【语释】针刺治疗各种热病,宜轻扬,浅刺,疾出针,好像用手探入开水一样,一触即离。针刺寒性和肢体清冷的病,宜深刺久留针以待气至,好象行人有所留恋,不愿走开一样。热在阴分的疾病,应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足三里。要正确进行治疗,不可疏忽懈怠,待正复邪退方可停针。如果邪气不退,可再行前法施治。
【按语】热属阳,寒属阴。病有寒热,刺有留疾。“寒则留之”、“热则疾之”。凡热邪在表,或热闭清窍而致神昏不省人事等,针刺应浅而疾出,如用三棱针在大椎或于井穴点刺出血少许,以清泻热毒邪秽,醒神开窍,即属此例。若寒邪入里,或虚寒内生之疾,针刺应深而留针,并可酌加艾灸以扶正壮阳,温散寒邪,使脏腑阴阳气血恢复正常。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合治内腑”,阴有阳疾者,取之下陵三里,以穴测证,则知病在内在腑而有热邪,尤其是热在胃腑,取足三里以泻阳明之腑热,使热从胃肠而下,则是病穴相应丝丝入即,故疾病可愈。

【原文】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视前痛 者,常先取之。
(《灵招·官能篇》)

【校注】①痛;《太素》卷十九作“病,。
【语释】高热出现在上部的病,要用推而下之的方法,引热下行。病邪从下向上发展的,要引邪气下降排出体外,同时注意如以前有疼痛的部位,通常应该在该部先取穴进行治疗。
【按语】治病必求其本。“大热在上,推而下之”,“从下上者,引而去之”,其标在上,其本在下,所以应治其下,张介宾说:“推而逐之,抑其高也。”“引而去之,泄于下也。”“视前痛者,常先取之”均为治本之法。这种治病必求其本的观点,在临床上对某些疾病的治疗是必须遵循的原则。

【原文】大寒在外,留而补之。入于中者,从合泻之。
(《灵枢·官能篇》)

【语释】大寒在表的病,当留针而补之,以助阳祛寒。寒气入里的病,当取合穴以泻其邪。
【按语】寒邪犯表,当表而散之,本条却说:“留而补之。”可见本病是由卫阳虚弱,无力表散寒邪所致,故留之以补卫阳而祛散寒邪,这是助阳解表之法,在临床上如患者素体阳虚,外感寒邪,证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肢冷,脉浮大无力,或细而无力。针灸治疗可取诸阳经之会“大椎”,在留针过程中,可先补后泻,扶正祛邪,调和营卫,表散寒邪,常收卓效。若寒邪直中肠胃,则应救里,故当取其合穴祛除寒那。如饮食生冷所致的急性肠胃炎,即可取胃之合穴足三里、大肠之合穴上巨虚进行治疗,常收到较好的效果。
六、标本类


【原文】凡刺之方,必别阴阳,前后相应 ,逆从 得施,标本相移 。故曰: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本,有其在本而求之于标,有其在标而求之于本。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素问·标本病传论》)

【校注】①前后相应:根据发病的先后决定相应的治疗措施。张志聪说:“先病后病也。”
②逆从。逆,指在本求标,在标求本。从,指在标求标,在本求本。吴昆说:“逆者,反治,从者,正治。”
③标本相移:标本互相转移变化。吴昆说:“刺者或取于标,或取于本,互相移易。”
【语释】在用针治病的时候,一定先要辨别病是属阴还是属阳,何病在前,何病在后,据此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或者逆治,或者从治,或先治标,或先治本,可随机应变。所以说,有病在标而治其标的,有病在本而治其本的,有病在本而治其标的,有病在标而治其本的。因此,在治疗上有治标痊愈的,有治本而痊愈的,有正治而痊愈的,有反治而痊愈的。所以,知道了逆治从治的原则,就能做出正确的治疗,这是毫无疑问的。明白标本的,就能万举万当,假若不明白标本,就会无目的地妄行医治。

【原文】先病而后逆 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校注]①逆:对“逆”认识不一,马莳认为是“病势逆”,吴昆谓“呕逆”,张志聪则认为“厥逆”,张介宾认为是“气血之逆”。他说:“有因病而致血气之逆者,有因逆而致复生之病者……但治其所因之本原,则后生之标病,可不治而自愈矣”。按张介宾之说较妥,今从之。
【语释】先患病而后气血逆乱的,应先治其本病;首先气血逆乱而后引起其他病的,应先治其本病。

【原文】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释】先感受寒邪而后生病的,应先治其本病,先患病而后生寒的,应先治其本病。

【原文】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 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
(《素问·标本病传论》)

【校注】①先热:《甲乙经》卷六作“先病”。
②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张介宾说:“诸病皆先治本,而推中满者,先治其标。盖以中满为病,其邪在胃,胃者脏腑之本也,胃满则药食之气不能行,而脏腑皆失其所察,故先治此者,亦所以治本也。”
【语释】先感受热邪而后生病的,应先治其本(祛其热邪);先感受热邪而后发生中满的,应先治其标(治其中满)。

【原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
(《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释】先病而后引起泄泻的,应先治其本病;先泄泻而后引起其他病的,应先治其本病(泄泻)。一定要先调治好泄泻,然后才可治疗其他的病。

【原文】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释]先病而后引起中满的,应先治其标病(中满》:先中满而后引起心情烦乱的,应先治其本病(中满)。

【原文】小大不利,治其标 ;小大利,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校注】①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指小便和大便。大小便不通的,应先通利大小便以治标。张介宾说:“诸皆治本,此独治标,盖二便不通,乃危急之候,虽为标病,必先治之,此所谓急则治其标也。”
【语释】大小便不通利的,应先治其标病(通利大小便);大小便通利的,应先治其本病。

【原文】病发而有余 ,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语释】病发为邪气有余的,用本而标之的方法,先治其本(祛除邪气),然后治标病。病发表现为正气不足的,用标而本之的方法,先治其标(扶正)后治其本(祛邪)。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二)
【原文】谨察间甚 ,以意调之 ,间者并行 ,甚者独行。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素问·标本病传论》)

【校注】①间甚:间是轻浅,甚是深重。张介宾说:“间者言病之浅,甚者言病之重也。”
②以意调之:根据疾病情况进行调治。王冰说:“以意调之,谓审量标本,不足有余,非谓舍法而以意妄为也。”
③并行:标本同治。张介宾说:“病浅者可以兼治,故曰并行。,
④独行:单独进行治疗,根据情况或仅治标或独治本。张介宾说:“病甚者难容杂乱,故曰独行。”
【语释】应谨镇观察病的轻重,根据疾病的标本不足有余进行调治,病轻的,标本同治,病重的,或单治本或单治标。先小大不利而后生他病的,应先治其本病(通利大小便》。
【按语】本类主要论述病有标本,刺有逆从,这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根本原则。
所谓“标本”,其指范围甚广,它是“小而大,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少而多,浅而博,可以言一而知百也”。首先就人体部位来讲,则内为本,外为标,下为本,上为标。从《灵枢》所载十二经脉标本来看,则四肢为本,头、身为标。就病因和症状而论,病因为本,症状为标。就邪正来说,一般是正气为本,邪气为标,但也有例外,如本类“病发而有余”条,就是以邪气为本,正气为标。从发病时间上来看,先病为本,后病为标,旧病为本,新病为标。由于疾病的标本不同,而在治疗上就有先有后,就有逆治,有从治,有治本,有治标的不同方法以及标本兼治之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载:“从内之外者,调其内;从外之内者,治其外;从内之外而盛于外者,先调其内而后治其外;从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而后调其内;中外不相及,则治主病。”就属此例,而本类内容就是以疾病的标本为主来论述治疗原则的。在临床上一般对疾病治疗,“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但总的原则是“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治”,即《灵枢·病本篇》和《素问·标本病传论》所载:“谨察(灵枢,作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间行,甚者(灵枢,作甚为)独行。”只有如此,才能万举万当,不致妄行。
七、形气色脉类


【原文】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未脱,少气而脉又躁,躁厥 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
(《灵枢·终始篇》)

【校注】①躁厥:《甲乙经》卷五注云:“一作疾字。”按其脉症和治法,“厥”作“疾”似是,即脉躁疾也。
【语释】针刺的方法,一定要观察患者形体的强弱和元气盛衰的情况。若患者的形体肌肉并不消瘦,只是元气衰少,而脉现躁劫的,是气虚于内,邪盛于外的表现,治疗这种脉躁而疾的病,一定要采取缪刺的方法。这样,已散的精气可收,积聚的邪气可散。
【按语】针刺施术以前,应通过四诊详细诊察病人的情况,对于元气虚弱者,尽管形肉未脱,而脉象操动而疾者,说明正虚于内,邪实于外,治疗时就应当用左病取右,右病取左的缪刺法,浅而轻刺,以收敛精气,祛散邪气。对于这种本虚而标实的疾病,攻邪较易,扶正却难,故用缪刺。杨上善说:“缪刺之益,正气散而收聚,邪气聚而可散也。”由此可见,临床上对于缪刺之法,的确不容忽视。

【原文】必先度 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 ,而后调之,无间其病,以平为期。
(《素问·三部九候论》)

【校注】①度(duo音舵):量也,即观察的意思。王冰注:“度,谓量也。实泻虚补,此所谓顺天之道也。《老子》曰:天之道,损有余,补不足也。”
②去其血脉:祛除血脉中的郁滞。张介宾说:“凡有痛血在脉而为壅塞者,必先刺其塞滞,而后可调虚实也。”
【语释】必须首先观察病者形体的肥瘦,以便调理气的虚实,气实的则泻之,气虚的则补之。但是要首先祛除血脉中的郁滞,而后才可调理虚实,不管什么病,以脉气平调为准。
【按语】人体有肥瘦之分,针刺有深浅之别,留针有久暂之异。身胖体壮者,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其气涩以迟,刺此者宜深而久留针。若身瘦体弱,皮薄色少,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宜浅或不留针。因此,治疗运用补泻手法时,应首先区别患者的形体肥瘦强弱,疾病的虚实寒热,然后决定实症用泻法,虚症则用补法,这是针灸施治的一般规律。但有时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往往有虚实夹杂,或病实体虚,或体虚病虚。而治疗时或先补后泻,或先泻后补,或补泻兼施等,皆当因人、因病而施。如有瘀血现象,则应先祛除瘀血,然后酌情施以相应的补泻手法,以达到虚者得补,实者得泻的目的。所以说:“无问其病,以平为期。”

【原文】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 可以治也。五脏之气已绝于内 ,而用针者反实其外,是谓重竭。重竭必死,其死也静。治之者辄 反其气,取腋与膺。五脏之气己绝于外 ,而用针者反实其内,是谓逆厥。逆厥则必死,其死也躁。治之者反取四末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校注】①乃:于是也,然后也。即这才的意思。《史记·魏公子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②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脏气之阴虚绝,其寸口脉浮虚,按之则无。《灵枢·小针解篇》载:“所调五脏之气已绝于内者,脉口气内绝不至。”
③辄《zhe音哲):每也。《汉书·董仲舒传》:“凡相两国,辄事骄王。”
④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脏气之阳虚绝,其寸口脉沉微,轻取则无。《灵枢·小针解篇》说:“所谓五脏之气已绝于外者,脉口气绝不至。”
⑤四末:四肢的末端。
【语释】凡是用针治病的时侯,必须首先诊察脉象。根据脉气所反映病情的轻重情况,才可以施行针刺治疗。病人属于五脏之气内部已经虚绝的阴虚证,而医生反用针刺补在外的阳经,则其阴愈虚,叫做“重竭”。脏气重竭,一定死亡。由于阴虚脏气竭绝而死,无气以动,故死时表现是安静的。医生违反了脏气阴虚应补阴的治则,而误用了腋下和胸膺处脏气所出的输穴,使脏气尽泄于外,而促使阴气更加衰竭。五脏之气已虚于外的是阳盛。而医生反去补在内的阴经,使阳愈虚,便会发生阴阳气不相顺接的逆厥。逆厥也必然死亡。病者在死前的表现是躁动的。医生违反了阳虚于外理应补阳的治则,反而误用四肢末梢的穴位,导致阳气愈竭。
【按语】用针施灸必先通过望、闻、问、切四诊,辨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然后进行治疗。在四诊中,切脉尤为重要,故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张介宾说:“病之虚实不易识也,必察于脉,乃可知之。故凡将用针,必先诊脉,察知重轻,方可施治,否则未有不误而杀人者矣。”指出了针灸治病必先诊脉的重要性。在临床上如不察色切脉,极易误诊错治,必然会给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本条所说“重竭”与“逆厥”,就是由于诊断治疗错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难经·十二难》载:“五脏脉已绝于内者,肾肝气已绝于内也,而医反补其心肺;五脏脉已绝于外者,其心肺脉已绝于外也,而医反补其肾肝。阳绝补阴,阴绝补阳,是谓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因此说,正确的诊断是治疗的先决条件,而诊脉又是做出正确诊断的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
五脏的虚实,通过诊脉可以察知。张介宾说:“脉口浮虚,按之则无,是谓内绝不至,阴气之血也。脉口沉微,轻取则无,是谓外绝不至,阳气虚也。”虚实即明,补泻有据。治疗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否则就会犯“虚虚实实”之戒。本条说明了诊脉在诊断治疗上的重要意义,但应强调指出,望、闻、问、切四诊必须合参,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三)
【原文】观 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一其形,听其动静,知其邪正,右主推之 ,左持而御之,气至而去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校注】①观:《甲乙经》卷五作“覩’,义同。
②知其散复:了解疾病的存亡。《灵枢·小针解》载:“以知病之存亡也。”
③之:此处指“针”,以下二“之”字意同。
④气至而去之:《灵枢·小针解》载:“言补泄气调而去之也。”
【语释】在用针治病时,要观察病人面部的色泽和眼目神气,便可了解病气的存在或消散的情况,看内在的病理变化与外形征象是否一致,同时认真观察病人的动态及脉象情况,辨明邪正的盛衰。针刺时,右手推而进针,左手护持针身,防止倾斜或弯曲,针下气至以后方可起针。
【按语】本条着重指出,在针刺时对病人察色、观目、听动静等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察色是观察病人的色泽。面部色泽与内脏气血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黄色多为脾病,青色多为肝病,黑色多为肾病等。《灵枢·五色篇》载:“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夭以观成败,察其散搏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察其外应之色可以了解内脏的病变情况。
“目者,宗脉之所聚也”,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灵枢·大惑论》载;“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所以观目可知病之阴阳消长。例如:瞳子黑眼治于阴,白眼赤脉治于阳。开目欲见人为阳,闭目恶见人为阴,目自发赤者主热,目白发黄者为湿热等。所以说:“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至于病人的动静形态、脉象变化的意义是人尽皆知的。在针灸临床上,只有掌握这些方法,才能知病情,用针施术才有明确的目标。

【原文】形气 不足,病气 有余,是邪胜也,急泻之。形气有余,病气不足,急补之。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则重不足。重不足则阴阳俱竭,血气皆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矣。形气有余,病气有余,此谓阴阳俱有余也,急泻其邪,调其虚实。故曰:有余者泻之,不足者补之,此之谓也。故曰:刺不知逆顺,真邪相搏。满 而补之,则阴阳四溢,肠胃充郭,肝肺内[月真] ,阴阳相错。虚而泻之,则经脉空虚,血气竭枯,肠胃[亻聂]辟 ,皮肤薄著,毛理夭膲 ,予之死期。
《灵枢·根结篇》

【校注】①形气:指人的体质形志。张志聪说:“形气谓皮肉筋骨之形气。”
②病气:指人体受邪后所表现的症状。张志聪说:“病气谓三阴三阳之经气为邪所病也。”
③满:《甲乙经》卷五作“实”,义同。
④则阴阳四溢:《甲乙经》卷五作“则阴阳血气皆溢”。
⑤[月真]:《甲乙经》卷五作“胀”。
⑥[亻聂](she音射)辟:[亻聂]通聂,无气;辟,畏怯。[亻聂]辟,即虚弱无力。杨上善说:“肠胃无气也。”
⑦膲:通焦,枯焦。
【语释】人的形体不足,受邪之后表现为实症的,这是邪气胜于正气的表现,应当赶快使用泻法。若形体健康,受邪之后表现为虚症的,应当赶快用补法。人的形体不足,受邪之后表现为虚症的,这是阴阳俱虚的表现,这种病就不可以用针刺治疗。如果用针刺治疗,就会虚上加虚,则阴阳表里俱衰竭,血气耗尽,五脏空虚,筋骨髓枯。这样,老年人就要死亡,壮年人也不容易恢复。若人形体健康,受邪之后症状表现为实症的,这是阴阳都有余的表现,应赶快采用泻法以祛邪而调其虚实。所以说,病有余的用泻法,病不足的用补法,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针刺不知道逆顺的补泻作用以及邪正斗争的虚实情况,实证反用补法,就会阴阳气血溢于外,肠胃之气壅滞,肝肺之气不得宣通。若虚症反而用泻法,就会导致经脉空虚,气血枯喝,肠胃虚而无力,皮肤瘦薄而着骨,毛腠枯焦,则死期可待。
【按语】本条说明形气与病气不同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及补泻反治的不良后果。张介宾说:“盖人身血气之往来,经络之流贯,或补阴可以配阳,或固此可以攻彼,不过欲和其阴阳,调其血气,使无偏胜,欲得其平,是即所谓补泻也。设有不明本末,未解补虚之意,而凡营卫之亏损,形容之羸瘦,一切精虚气竭等症,概欲用针调补,反伤真元,未有不立败者也。”《素问·通评虚实论》载:“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在临床上,“形气不足,病气有余”为正虚邪实之候,故当用泻法,以期邪去正复。如果“形气有余,病气不足”为外实而内虚,故急补以扶正。若“形气不足”,而又“病气不足者”,就不宜施以针治。《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即指此而言,就本条所述内容来看,说明临证时不仅要恰当地运用补泻,而且判断是不是针刺的适应症也是必要的。因此,应正确掌握针和灸的治疗范围,而万病一针的观点是极不妥当的。否则,可以造成“老者绝灭,壮者不复”的严重后果。所以《灵枢·官能篇》载:“用针之理,必知形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行之逆顺,出入之会”,才能万刺不殆。

【原文】年质壮大,血气充盈 ,肤革 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此肥人也 ,广肩腋项,肉薄厚皮而黑色,唇临临然 ,其血黑以浊,其气涩以迟,其为人也,贪于取与,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也。
(《灵框·逆顺肥瘦篇》)

【校注】①盈:《甲乙经》卷六作“盛”,义明。
②肤革:《甲乙经》卷六作“皮肤”。
③此肥人也:《太素》卷二十二无此句。杨上善注云:“此为肥人。”
④唇临临然:形容口唇肥厚下垂的样子。
【语释】年轻体质健壮的人,其血气旺盛,肌表皮肤坚实固密,若感受外邪而予以针刺治疗时,应深刺久留针。肥胖的人,如肩腋宽阔,身体魁梧,肉薄皮肤厚而色黑,口唇肥厚好象下垂,其血黑而重浊,气行涩迟,其性格好胜而善施与,针刺这样的人,要深刺而久留针,并且要增加针治的次数和留针的时间。

【原文】刺壮士真骨 ,坚肉缓节 ,监监然 ,此人重则气涩血浊,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数;劲则气滑血清,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框·逆顺肥瘦篇》)

【校注】①真骨:壮年人坚固的骨骼。张介宾说:“壮士之骨多坚刚,故曰真骨。”
②缓节:《太素》卷二十二作“纵节”。
③监监然:《甲乙经》卷五作“验验然”,其注同本条。监监然即坚实有力的样子。张介宾谓:“监监,坚固貌。”
【语释】针刺骨骼坚固的壮年人,若肌肉坚实,关节舒缓,体格强健有力,性情稳重不好动的,其气涩血浊,针刺这样的人,应深刺留针,并可增加针刺治疗的次数和留针时间。若性情轻劲好动的,其气滑血清,针刺这样的人,应浅刺而迅速出针。

【原文】瘦人者,皮薄 色少,肉廉廉然 ,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
(《灵枢·逆顺肥瘦篇》)

【校注】①皮薄:《太素》卷二十二作“薄皮”。
②肉廉廉然:形容肌肉异常消瘦的意思。丹波元简说:“廉廉然,瘦[月翟]而见骨骼。廉,棱也。”
【语释】瘦人皮肤薄而少血色,肌肉消瘦,口唇薄,说话的音声轻微其血清淡而气滑利,既容易气散虚脱,又容易耗伤血液,所以针刺这样的人,应该浅刺而迅速出针。

【原文】刺常人 奈何? …… 视其白黑,各为调之。其端正敦 厚者,其血气和调,刺此者,无失常数 也。
(《灵枢·逆顺肥瘦篇》)

【校注】①常人:平常人,指一般不肥不瘦的人。
②敦:《甲乙经》卷五作“纯”、《太素》卷二十二作“长”。
③常数:指对输穴针刺深浅的度数和留针时间的规定。《灵枢·经水篇》载:“足阳明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太阳深五分,留七呼。足少阳深四分,留五呼。足太阴深三分,留四呼。足少阴深二分,留三呼。足厥阴深一分,留二呼。手之阴阳,其受气之道近,其气之来疾,其刺深者皆无过二分,其留皆无过一呼。”目前临床上均不受此限,录之仅供参考。
【语释】针刺一般人应当怎么办?……应根据皮肤色泽的白黑情况,分别进行调治。形体端正品质敦厚的人,肤色正常,气血和调,针刺这样的人,应按针刺的一般规定进行。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四)
【原文】婴儿 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 可也。
(《灵枢·逆顺肥瘦篇》)

【校注】①婴儿:始生之小儿也。《释名·释长幼》:“人始生曰婴儿,胸前曰婴抱之胸前乳养之也”。按《苍颉篇》:“女曰婴男曰儿”。
②再:即二次的意思。《汉书·周仁传》:“景帝再自幸其家。,
【语释】婴儿肌肉柔撇,血少气弱,针刺婴儿时,要用毫针浅刺而且迅速出针,必要时,一天可以针刺两次。
【按语】以上五条说明对肥瘦、黑白、长幼等不同体质、不同年龄患者的针刺治疗方法。
人的年龄、体质不同,其生理状态和脏腑气血功能也不相同,因此,机体的抗病能力和邪正斗争的反应也各不相同。临床针刺治疗时,一定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方能做出恰当的治疗。
一般的说,形体壮实的成年人正气旺盛,抗病力强,患病多表现为实症。治此者,可适当采用深刺泻法,留针时间可长,以便间隔一定时间反复行针,祛邪外出,邪去正安则病愈。瘦弱之人正气多不足,抗病力弱,多表现为虚症。刺此者,可适当浅刺,用补法,宜少针,不留针或留针亦不宜时间过长,以激发机体的抗病能力,驱邪外出,治愈疾病。小儿乃稚阳之体,脏腑幼嫩,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患病后易虚易实,与成年人有明显的区别。若治之得当,则立见效机,倘若误治则祸不旋踵。所以,针刺小儿时,宜毫针浅刺疾出针,使邪去而正不伤。且小儿病情变化迅速,应随时密切观察疾病,针刺次数应根据病情酌定。
总之,治疗应因人而施,酌情而定。这一原则在今天仍有其现实意义,临床上是应该记取和遵循的。
至于文中提到的所谓“贪于取与”、“轻言’、“端正敦厚”等方面的内容,缺乏科学根据,不必拘泥。
八、针刺类


【原文】病在皮肤无常处者,取以鑱针 于病所,肤白勿取。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 于病所。病在经络痼痹者,取以锋针 。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 于井荥分俞 …… 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泻于井荥分俞,取以四时
(《灵桩·官针篇》)

【校注】①鑱(chan音蝉)针:古代九针之一,长一寸六分,针尖锐利如箭,适宜浅刺,以泻肌表之邪热,目前临床上已少采用。而现代用的皮肤针如梅花针、七星针等,其意近似。
②员针:古代九针之一,长一寸六分,针尖椭圆如卵形,可做按摩之用,以治分肉间疾患。目前已不采用。
③锋针:古代九针之一,长一寸六分,针尖锋利,三面有刃,临床上常用的“三棱针”,即取于此,用以泻热出血。
④鍉(di音低》针:古代九针之一,长三寸半,主要用做按摩,日前已不采用。
⑤井荥分俞:即各经的“井穴”、“荥穴”等。
⑥取以四时:以,即按的意思,取以四时,是根据五脏与四季时令的关系取穴。
【语释】病在皮肤没有常处的,用鑱针在病变部位针刺,患处皮肤苍白的,不要用鑱针治疗。病在分肉间的,用员针在病变部位进行治疗。病在经络,形成顽固性痹症的,应用锋针进行治疗。病属脉气不足的虚症,当用补法的,用鍉针。在各经的井、荥等穴进行治疗。……疾病固留于五脏的,可用锋针在各经井、荥等各穴上施行泻法,并根据五脏与四时的关系进行治疗。
【按语】九针是古代九种不同形式的针具,即鑱针、圆针、鍉针、锋针、铍针、圆利针、毫针,长针、大针等九种。它是在砭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约创制于青铜器时代。九针的创制为针刺疗法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古人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总结积累了使用九针的经验,《灵枢·针解篇》总结为:“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灵框·官针篇》说:“凡刺之要,官针最妙。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今将古代九针的用途分述如下:
第一,鑱针:用于浅刺皮肤泻血,治头身热症。
第二,圆针:用于按摩体表,治分肉间气滞,不伤肌肉。
第三,鍉针:用于按压经脉。
第四,锋针。用于泻血,治痈肿、热。
第五,铍针:用于痈脓、外症割治。
第六,圆利针:用于痈肿、痹症,可深刺。
第七,毫针:用于寒热、痛痹。
第八,长针:用于深刺,治深邪病痹。
第九,大针:用于泻水,后人作火针用,治疗瘰疬、乳痈等。
目前应用的针具为古代九针的发展。如鑱针,近代发展为皮肤针。锋针即现在用的三棱针。长针是毫针的加长,近代应用的芒针即系长针的演变。大针是毫针的加大,现在用的“赤医针”可谓是大针的演变。九针中应用最广的是毫针,为历代针灸家所重视。窦汉卿在《标幽斌》中说:“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故在目前临床上,毫针仍为主要的针具,对一般治疗常见疾病的穴位均可采用。

【原文】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 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灵枢·九针十二原篇》)

【校注】①宛陈:宛通郁,积滞;陈,久也。宛陈,即气血郁积而久的意思。
【语释】一般针刺的原则,虚症用补法,使正气充实。满实症用泻法。以去其邪,气血郁积己久而致病的,则应泻除壅滞,邪胜的应当用泻法,使邪气由实变虚。

【原文】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灵枢·经脉篇》)

【语释】邪气盛的用泻法,正气虚的用补法,属热的用速刺法,属寒的用留针法,脉气下陷的用灸法,不实不虚的本经病变,应取本经输穴治疗。
【按语】以上两条论述了针灸虚实补泻的基本原则。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是邪正斗争的过程。所谓“正”,即正气,一般指人体的抗病机能;“邪”是泛指一切致病因素。正胜邪则病退,邪胜正则病进。因此,邪正斗争的盛衰消长就表现在虚实病情的变化上。所以治病的基本原则就是扶正祛邪,即补盛泻实。
“实则泻之,是治疗实证的原则。凡能够祛除病邪的针刺手法谓之泻。应用泻法祛除病邪,邪去正安,疾病向愈。文中所说“盛”和“满”皆指实证而言,所以用泻法。如临床上治疗剧痛、壮热汗出不解等,都应当用泻法。
“虚则补之”是治疗虚证的原则,凡能增强机体抵抗能力,消除虚弱症候的针刺手法谓之补。应用补法,扶助正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治愈疾病。如临床上治疗脾虚泄泻、肾虚腰痛等,均应该用补法。
补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针刺手法。《难经·七十三难》指出:“补者不可以为泻,泻者不可以为补。”若补泻不当,“实实虚虚,损不足而益有余”都会给病人带来不良后果。因此,《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载:“补泻反,则病益笃。”
“热则疾之”是治疗热邪为病的针刺方法,热邪在表宜用浅刺疾出的方法,以发越、疏泄热邪,如治疗风热感冒,即当用“疾刺”之法。
“寒则留之”是指阳虚寒盛,或风寒之邪袭于经络,刺此必须留针,以激发经气,待阳气来复以除寒邪。
“陷下则灸之’,是治阳气衰微、中气下陷固摄无力或寒邪直中所致疾病的一种方法。如脱肛、子宫脱垂以及阴寒腹痛等可用艾灸法,以益气举陷、回阳散寒。
“宛陈则除之”,是“实则泻之”的一种方法。如经脉瘀阻,或邪入血分郁结不解,选取络脉、十二井穴或患病局部以三棱针点刺出血,祛瘀,解毒,泻热,开窍。如治疗热痹,外伤性腰痛、急性胃肠炎、中暑等,均可采用此法。“不虚不实,以经取之”是指正经自病不中他邪或临床症状虚实不明显的,均可取本经的输穴进行治疗。
以上所说的基本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必须切实掌握。
《内经针灸类方语释》(十五)
【原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素问·针解篇》)

【语释】针刺虚证时,应使正气充实,针下有热的感觉。因为正气充实,阳气隆至,针下才能有热感。满实之证,针刺时则应泄其邪气,使针下有凉的感觉。因为邪气已衰,阴气复至,针下才有凉感。邪气留滞血分郁积日久的,应当放出恶血以除邪气。
【按语】本条主要说明,针刺虚寒证,应当补其正气,使气至而针下有热感。针刺实热证,应当泄其邪气,使邪退针下有凉感。针刺经络闭阻的瘀血症,当刺出血以除邪气。这是针灸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正如本篇所说:“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这种针下寒热的不同感觉是阴气隆至与阳气隆至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后世医家所说:“烧山火”、“透天凉”能有寒热感觉的理论依据。在临床上要使阴阳之气隆至,则在于医者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选取适当输穴和运用一定的补泻手法,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

【原文】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五脏已定,九候已备 ,后乃存针。众脉不见 ,众凶弗闻 ,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 ,乃施于人。人有虚实 ,五虚 勿近,五实 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 。手动若务 ,针耀而匀 ,静意视义 ,观适 之变,是谓冥冥 ,莫知其形,见其乌乌 ,见其移极 ,从见其飞,不知其谁 ,伏如横弩 ,起如发机
(《素问·宝命全形篇》)

【校注】①必先治神:即一定要聚精会神的意思。杨上善说:“凡得针真气者,必先自理五神。”
②九候已备。《甲乙经》卷五作“九候已明。”王冰注,“先定五脏之脉,备循九候之诊,而有太过不及者,然后乃存意于用针之法。”
③众脉不见:“不见”《甲乙经》卷五作“所见”。《太素》卷十九作”弗见”。杨上善说:“病人众病脉候不见于内。”
④众凶弗闻:“弗闻”《甲乙经》卷五作“所闻”。杨上善说:“诸病声候不闻于外,内外相得为真,不为形之善恶为候也。”
⑤可玩往来:“往”《太素》卷十九作“脱”。王冰注:“玩,谓玩弄,言精熟也。”《标本病传论》(按:当作阴阳别论)载:“谨熟阴阳,无与众谋,此其类也。”
⑥人有虚实,《甲乙经》卷五作“虚实之要”。
⑦五虚:“虚”为真气不足。五虚意指心、肝、脾、肺、肾五脏不足。《素问·玉机真藏论》载:“脉细,皮寒,气少,泄利前后,饮食不入,此谓五虚。”
⑧五实:“实”乃邪气盛实,意指心、肺、脾、肾、肝五脏之邪盛。《素问·玉机真藏论》载:“脉盛,皮热,腹胀,前后不通,闷瞥,此谓五实。”
⑨间不容瞚(shun音舜):“瞚”《太素》卷十九作“眴”。杨上善说:“至其气至,机发不容于眴目也,容于眴目,即失机,不得虚实之中。”
⑩手动若务:动针要专心致志。杨上善说:“手转针时,专心一务。”
⑾针耀而匀:“匀”《太素》卷十九作“眴”。“针耀而匀”,即针要匀挺、光耀清洁。王冰注:“针耀而匀,谓针形光净而上下匀平。”
⑿义。通宜。《札记·中庸》载:“义者,宜也。”
⒀适:至,到达的意思。
⒁冥冥(ming音铭):晦暗,意即不明白:
⒂乌乌:形容气至如鸟群集而飞一样。
⒃稷稷(ji音继):形容气盛象稷禾一样繁茂。
⒄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从”同纵;“谁”《太素》卷十九作“杂”。杨上善注:“凤凰群杂而飞,雄雌相和,不见其杂。有观凤者,别其声殊,辨其形异,故曰不杂。譬善用针者,妙见针下气之虚实,了然不乱也。”
⒅弩(nu音努):即安有机关的弓。
⒆机:弩上的机纽,拨动机纽,箭即射出。
【语释】针刺治病的关键,一定要先聚精会神,了解五脏的虚实,掌握三部九候的脉象,然后才可以针刺。同时要注意,必须不出现真脏脉,五脏无败绝现象,内外形气协调一致,不要单独以外形的表现为依据。还要掌握经脉气血往来的情况,才能够给人针刺。疾病有虚实不同,见到五虚不要轻易针刺,见到五实不要轻易放弃。当发针的时机已到,应及时迅速,刻不容缓,转针时要专心务一。针体要光耀清洁,动作从容,平心静气,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气至的虚实变化。否则,经气虽至,也是无迹可寻的。若细心体察,气至时则好象群鸟集飞一样。气盛之时,象稷禾一样繁茂。气之往来如鸟之飞翔,无从捉摸它的形迹。若气未至,要留针候气,如横弩之待发,经气已至,慎守勿失,如弩箭之疾发。

【原文】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果 。泻欲端以正 ,补必闭肤。铺针 导气,邪得淫泆 ,真气得居。
(《灵枢·邪客篇》)

【校注】①欲端以正,安以静:杨上善说:“持针当穴,故端正,以志不乱,故安静也。”
②无与肉果:“果”《甲乙经》卷五作“裹”。义同。张介宾说:“果,即裹也。”无与肉果,指针刺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感应过强引起肌肉痉挛产生滞针,或单纯向一个方向捻转,使肌肉纤维将针身缠裹。
③端以正:端直不斜,杨上善说,“直入直出,故曰端正。”
④辅针:《甲乙经》卷五、《太素》卷二十二均作“转针”,从之。
⑤邪得淫泆:《甲乙经》卷五作“邪气不得淫泆。”文义较明。
【语释】针刺操作的方法,要态度端正,心神安定。应首先了解疾病的虚实,然后运用疾徐补泻手法。在进针时,左手执定患者骨骼,以固定肢体,右手循按经脉穴位。刺入时,使针徐徐而入,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发生裹针、滞针等现象。用泻法时,刺针要端正,直入直出。用补法时,出针时要闭住针孔。并用行针手法以导引其气,使邪气消散,不得浸淫深入,真气得以留居。
【按语】以上两条着重指出术者在针刺时的态度,行针的方法和针下得气的情况等。当医者在针刺时态度应谨慎而和蔼,精神要集中。即《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载:“持针之道,坚者为宝,正指直刺,无针左右,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刺之无殆。”这也是强调医生操作时要精神集中,对病人随对观察针刺反应与针下感应等。同时掌握针刺的适应症,针刺时应根据虚实进行补泻;用针时押手与刺手要配合协调,左手执骨重按其穴,右手持针徐徐刺入,以免使病人感到剧痛。当针刺入机体后,要防止弯针或滞针等针与肉裹的发生。用泻法时,刺针要端直疾速,出针后不闭针孔,施行补法时,操作要轻柔,出针后紧闭针孔,特别对针下的气至与否,必须细心体察,只有“静以视意”才能做到“观适之变”。另外,还必须观察气至的情况,如《灵枢·终始篇》载:“邪气来也紧而急,谷气来也徐而和。”这可说是针刺补泻施术的依据,若是气不至,既可留针候气,也可通过循、摄、搓、弹等手法,转针导气,以得气为故,这样方可达到“补则实,泻则虚,痛虽不随针,病必衰去”的目的。

【原文】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入实者,左手开针空 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素问·刺志论篇》)

【校注】①针空:“空”同“孔”,“针空”即针孔,下同。
【语释】所谓实,是由于邪气侵入人体;所谓虚,是由子正气外泄。气实的针下感觉热,气虚的针下感觉寒。针刺实证,出针后左手不闭针孔,以泄邪气;针刺虚证,出针后,用左手闭合针孔,勿使正气外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