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盆景艺术美的构成与特色(3)

 兰之道 2014-12-04

  中国盆景艺术作品美在何处?这是一个很难概括、很难回答的问题。但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进行讨论:

  

  

  

  (3)美在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十分讲究含蓄和意境。它们不仅是中国古典诗画的永恒的美学命题,也是中国盆景艺术美学的 中心内容。中国盆景艺术,历来与诗画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将 具有诗情画意看作是盆景作品所能达到的最高审美境界。因此, 中国盆景对意境的追求,不仅与诗画、音乐等有异曲同工之妙, 其时空观也必然与诗画相仿佛,具有独特的时空意识。在盆景布 局时,不仅使用了流动的无灭点的透视,而且,制作时还常常通 过主与次、疏与密、聚与散、虚与实、曲与直、大与小、高与 低、俯与仰、粗与细、形与神等对比与夸张的手法,使人们能够 从方寸盆中,从一山一石、一草一木身上,“仰观宇宙之大,俯 察品类之盛”。“盆植数竿,便生渭川之想”(《考磐余录》)。从一 件小小的盆景作品中,领略无限的艺术意境,进而窥见整个宇 宙、历史和人生的奥秘。

  

  

  

  具体说,在山石盆景中,石头的大小、高低、远近的处理,既要有一定结构,又要错落有致,有藏有露,藏露结合,使人在 数蜂之间产生群山起伏,延绵不断之感。如留适当空白,水中置 以小船白帆,并于群峰之中设置几许楼台亭阁,更能达到群峰浩 瀚,白帆点点,“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审美效果,意境显得 开阔而深远。就树桩盆景来说,树枝树干的处理也要有藏有露, 藏露结合,方显出枝茂林深。古人云:“石本顽,树活贝则灵。”处理好石头的点缀,对树桩盆景意境的深远与否,有极大关系。或 石藏树中,或树隐石内。高山耸秀,苍茫葱郁,若隐若现,深不 可测,给人一种真山真水的感觉。

  

  

  

  除此之外,中国盆景艺术还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来创造意境。如借助自然材料本身的象征寓意表现盆景意境;运用巧妙 的构思和完美的构图形式创造意境;借助作品题名和诗词题咏突 出、深化作品意境;甚至在陈设盆景时,还利用周围环境烘托作品意境。

  

  

  

  在盆景创作时,还常用一些小配件来引伸、渲染作品意境。例如,在有“开阔水面”的水盆里,若于空旷之处摆上一面白 帆,那“孤帆远影碧空尽”的诗情便从中来;若在盆中的一枝杏 花上,放上一二只毛绒小鸟,又可刨造“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意 境;而在山水盆景中设置一座小桥,“构筑”一间茅舍,那么, 你是否又会领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情画意呢!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