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保险代理人良心发现:千万不要买商业保险!

 快乐生活666 2014-12-04
止的骚扰,以至于同学朋友聚会,我们绝不邀请与保险行业有关的人,避免聚会成为保险的课堂。保险人总是一脸忧国忧民的表情,大谈保险对于生活保障的重要性,如果反驳之,其则会紧握我的手,“朋友,我真的不忍心看你还在‘裸奔’”,双目喷射出诚恳,经常闹得哭笑不得。尽管我专门学习过金融保险的各种知识,也对保险行业有自己的理解。
  
        
    
        前段时间在电视和网络上看到了一些关于保险理赔等负面报道,也特意翻出各种保险合同来仔细研究,对其中之林林种种颇有感触,因此做出了类似于退保的决定,有必要与各位朋友分享我的心得和体会。
    
        
    
        保险公司是如何盈利的?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一点基本概念,保险公司是企业,不是福利机构,因此是需要通过经营来盈利的。保险行业是一个建立在概率论之上的行业,宗旨是为投保人可能出现的约定的风险提供保障,同时,也提供分红养老等服务的行业。根据我的理解,保险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保费的投资(类似于基金公司的业务)、概率论上确保的保费和理赔间差额、退保和其他。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的保险业如此发达?
    
        
    
        首先,我们要同意保险是一个有前途的行业,如果国家的保障、监管和税收等多种体系健全,保险行业在中国的确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由于西方的信用体系完善,整个财政体系的有效运行,再加上保险行业自身的高素质和真正有效的保障条款,因此保险业在西方的确是能真正为保户提供切实有效的保障。另外,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由于西方征收非常高额的“遗产税”,而保险的赔付或者是分红等是没有税的,因此,保险在西方其实是一种特别有效的避税方式,很多人(尤其是富人)就是出于这种目的而大量投保的。
    
        
    
        中国的保险从业人员门槛在哪?
    
        
    
        西方的保险从业人员一般具有较高的素质,非常了解保险产品的特点,也能为客户提供理性而专业的服务。西方保险从业资格证书是比较难考取的,从业人员在西方享有较高的地位,绝对可以算得上是白领高级打工阶层。
    
        
    
        我国的保险业起步很晚,一开始的从业人员几乎连门槛都没有,可是说只要是一个成人都可以参与。早期的保险业务员,甚至连退休的老大爷和老大妈都包括在其中。中国保险从业人员在所有行业中的地位和口碑是很低的,这不是我说的,大家心里都明白。其实,这个口碑是保险公司自身造成的,因为他们认为这是早期发展的一条捷径,当然,他们也需要为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在以后买单。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一开始保险公司需要有人来投保,那么没有门槛再加上高额提成,自然会吸引来大量的业务人员。为了所谓的“美好未来”,几乎所有的保险业务员当然首先从自身和家人好友入手,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反正以保险员为核心,保险公司产生了大量的保户和收入。当这些业务员开始陌生人销售时,至少90%以上的人员惨遭淘汰,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险才走入了中国的寻常百姓家,也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果,比如,保险业务员离开公司,他开发的保户在服务等方面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我敢断言,没有1-2代人,保险在国人心中的形象是无法高大的。踏着“血迹”,中国保险业走到今天。虽然从业人员的资格和门槛提高了,可是,营销的方式并没有太多的改变。
    
        
    
        保险行业的高薪来自哪里?
    
        
    
        保险业务员的主要收入是“底薪+奖励”,底薪是养不活人的,奖励比例是令人眼红的。根据保险公司内部的规定,第一年的奖励是业务额的30%左右(不同险种奖励比例不一样,其中分红类的提成最高,有些公司和地区能达到40%),然后在若干年内(大约是5年),只要保户续费,仍可以得到不错的奖励。在此之后,大概有个5-7%的永久性年提成。也有很多保险公司是根本没有底薪的,比如中国人寿,因为没有底薪,一年四季不停的招聘业务人员,大部分是社会上的下岗失业找不到工作的人,外来民工,和刚刚走出学校没有社会教育的大学生。
    
        
    
        另外,所有保险业务员,绝对是要经过严格地洗脑”的,除了灌输保险的重要性(当然所有的都是正面的内容),同时要传授销售的技巧,并且要为所有从业者勾画未来的蓝图,因为谁都希望在未来拿管理津贴,获得更高的收入。一般来说,保险公司的晋升程序是:
    
        
    
        试用业务员→业务员→主任→高级主任→部门经理→。。。当然各公司内部的称呼不一样,原理大体相同。只要达到主任级别以上,便可获得下面团队总体佣金的5-10%的管理津贴。
    
        
    
        通过这种奖励机制的巧妙设计,保险公司既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保单,同时,也可以轻易得到营销队伍,真是一举多得。而保险业务员在奖励制度的刺激下,自然会竭尽所能地去开发客户和壮大自身的团队,努力让自己成为金字塔的顶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安全的收入和保障。
    
        
    
        今天的保险合理吗?
    
        
    
        目前国内保险的产品设计比以前要丰富了许多,出现了各种组合性的产品(险种),不过,对于我们老百姓而言,从大类上来区分,保险险种可以简单地分为医疗险、人身意外险和养老分红类保险。
    
        
    
        一、医疗险:这类保险在医疗保障不健全的中国,尤其受到国人的关注,我估计其在保险公司的收入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大部分保险公司重点推荐的是“重(大)病”医疗保险,而业务员也会涛涛不绝地说明以每年区区千八百元,在得如此大病时可以给予几万的补偿时,往往会让很多人动心。有些组合险种还可以在60岁后转入养老分红等,听得更让人从心里想感谢保险公司做善事。可是,我读完“恶性肿瘤”的解释后才发现,原来“原位癌”等多种早期恶性肿瘤并不在理赔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癌症没有扩散而你早期发现了,所有治疗的费用是无法得到赔付的。换句话说,你大概只能在癌症中晚期治疗才可以得到补偿,区区几万元,好象又感觉是杯水车薪了。许多业务员会告诉你合同中罗列的这么多大病,几乎含概你可能遇到的所有疾病风险,可是往往不会提醒保户,原来大病医疗的核心是“保死不保活”的,因为那22类大病,得了几乎是很难不去见阎王的。也许你会说,唉,如果真这么倒霉,也能减轻一些家庭的负担。我要说,慢着,请再认真读各种大病的解释,几乎所有的大病的解释都有“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标准”,然后是1、2、3、4。。。,请一定注意,同时具备。我在网络上查询发现,有许多保险合同中罗列的大病,即便你得了,你也很难同时符合他们规定的所有标准和发病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你连病得都倒霉(这里也存在概率,你是否终于明白我说的,保险是一门概率论基础上的行业了吧),你也无法得到任何赔付。我建议已经投保的朋友们,拿着你的保险合同,去问问懂行的医生,看看我的理解是否是正确的。
    
        
    
        二、人身意外险:这是所有险种中可能还唯一值得上的,尽管保险公司也规定了很多不属于理赔的范围,我也读出可能出现保户和保险公司的不同理解,但是,毕竟投保金额比较低(当然根据概率论,这个险种保险公司同样有不匪的收益),不失为丧失劳动能力或者死亡后,对家庭的一种安慰。像“9.11和印度洋海啸”这样的意外,西方的保户是可以得到非常高的赔付的,而我们的条款,我觉得非常悬!
    
        
    
        三、养老分红险:这是所有保险中最不值得上的一个险种!从我加入的养老保险规定上看,现在每年要交2千多的保费,到65岁以后每年可以领取5000元,如果能活到88岁(我实在不敢奢望我有那样的寿命,如果保险公司能保证,我愿意每年给他们1万元的奖励),会得到大概小几万的祝寿金,好象5000元的领取可以延续到100岁。这个险种就是利用货币的贬值来获得巨大的收益,唉,谁知道30年后,那时候的5000元还可以买几斤大白菜啊!!!这类的保险,除非在生效几年后这人突然死亡,或者象乌龟一样长寿,可能还有些值。
    
        
    
        分红类的同样也有问题,当然保险业务员会告诉你,比银行利息要高,并且不需要交利息税,呵呵。其实分红类的保险原理和买基金一样,可是分红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去年我夏天买的股票型基金,不过半年就获得60%的收益,这些收益我可以一分不差的获得。可是,保险资金也同样投入股市获得巨大收益,但你最多能获得的仅3-4%。稍微懂行的业务员会告诉你,基金2006年前也有赔的时候啊,没有错,别忘了,保险资金投资也不是永远赚钱,投资基金讲究的是一个长线持有。另外,你可以选择债券和货币型的基金,或者是其他的投资方式来规避风险并获得收益,即便是债券型的基金,年收益在10%左右是比较正常的,你自己说,哪个收益会更高呢?
    
        
    
        附:在美国分红险每年的红利必须是高于3年国债利息加1.5%,如3年国债利息是3%,分红险每年的红利必须是高于4.5%(3%+1.5%=4.5%),这样作是防止保险公司把分红险资金用来买国债而坐收其利,所以,美国的保险公司在万不得已是不卖分红险,除非是需要资金,因为比贷款的利息还是低。
    
        
    
        例如:您买了"国寿千禧理财",一次性交了10万,保额约10.1万(每年中国人寿分红给您2%(是乐观估计),近10年中国平均通货膨胀5.5%),13年后您的10万已贬值(购买力)了50%。如果分红比银行利息好,大量资金流入保险公司,保险公司有能力作出有效的管理吗?分红保险是不会比银行利息好的。
    
        
    
        第一年10万X(1-(5.5%-2%))) = 9.65万
    
        第二年 9.65X(1-(5.5%-2%))) = 9.33万
    
        第十三年约是五万(还没减去退保时被扣 的金额),,中国人寿利用通货膨胀啄食了客户的财富,因此,分红保险是最黑的险种。
    
        10万X(1-(5.5%-2%)))X13次方 = 约5万
    
        
    
        保险行业有一个经典的推销语录,“买保险就象晴天备把伞”,听着是非常有道理的,因为谁也料不到什么时候大雨会不期而至。可是,连卖保险的自己都搞不懂是一个什么伞,买保险的更是一头雾水。当暴风雨真的来临时,撑开一看,原来是漏洞百出的伞,原来是薄纸糊的伞,或者是“皇帝的新装”那样以为存在,而根本不能挡风遮雨,甚至就是不存在的伞时,请问,你该怎么办?这样的保险,你真的敢买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