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教学之数学方法

 being 2014-12-04

 书法教学之数学方法

 

入 

 

 

数学乃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故以对错为准则。书法乃艺术,惟笔软奇怪生焉,专以美丑为骘评。既然如此,何言书法与数学?道理甚明,正因书道玄妙之主观,人言人殊,鲁鱼亥豕,则必有一客观手段衡量之,方可服人,而数学乃最简易之工具,舍此而谁?言而易,行而难,为此一目标,鄙人探讨有年,竟由最实用之硬笔教学悟得一二,今参诸书论,条缕陈之。若此文于书法审美与教学有点滴之益,实数学之功劳,吾辈幸甚至哉!

 

一、执用笔之原理

《说文·手部》曰:“执,撮也。”执之篆形,象以手持物貌。软硬笔执笔固然不同,而道理在大小之间。一参量为高度,一参量为角度。先说高度。执笔低则用笔半径小,半径小则力大,易于沉着,而空灵弱之;执笔高则用笔半径大,半径大则灵活,易于使转,而沉实弱之。考虑书体特点,低执宜于正体,高擎宜于行草。然而,若篆隶楷务求空灵则高之,行草书偏喜沉实则低之。

次说角度。今日学生执硬笔者,十之八九误甚,执笔早而方法不确之故也,方法不确又因角度道理不明。执笔之角度,三足鼎立是也。硬笔由拇指、食指、中指成鼎足,毛笔则增无名指而并食中指,亦为鼎足。鼎足欲稳重,必间距在百二十度也。反观执笔角度所误者,或以拇指抱食指,或以食指掩拇指,或食指过弯,或无名指参政,皆此病也。违背鼎足原理,必指过实而掌不虚,掌不虚则字不空灵矣。软硬笔执笔之区别尚有笔杆倾斜度,善软笔者中锋尤善,长硬笔者偏锋必佳。

执笔既明,用笔近之。用笔有二义,首指运笔之路径。执笔侧重指法,运笔兼及腕肘;硬笔多运指,毛笔多运腕;毛笔小字运腕多,大字则运肘多。运腕之半径大于运指,运肘之半径用大于运腕,其空灵沉实之原理同上。

用笔之另义,为笔画变化之用。笔画变化分平面、立体两种。平面者,由纵横二变量主导,所谓二维空间是也。八法静态之形,方圆使转之运,皆为平面。而立体者,乃纵横二维并兼垂直纸面之提按。以此观之,书法何异于立体几何?拙见以为,八法之形与使转之运,皆平面者,当归笔画结字之属,非真用笔也;而提按方为书法之灵魂,用笔惟此耳。例如,既知提按,则可明藏锋露锋,既而可晓悬针垂露之异、钩提策之理、凌空取势之法、抑扬顿挫之机,此为真用笔。篆书提按小,隶楷过之,行草尤甚,得提按者得用笔。赵孟“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移”,其于用笔、结字区分甚明,其义可洞穿矣。

 

二、笔画之分解

分解为一数学手段。何谓笔画?一笔,一画。汉字此类二十有八。此分类复杂而美感不确,于书法教学有害无益,何不分解?若“马”字,次笔曰竖折折钩,书法当作竖折折弯钩,弯则饱满。分解成竖折、横折、弯钩,既得简易之道,又显阴阳曲直之别,何乐而不为?分解之后,笔画余二十,一字约之,共八种,称点横竖撇捺折提钩,或曰永字八法。永字或因《兰亭》“永和九年”首字,或因智永和尚,古代以短撇为啄,长撇为掠,当合而为一,而补折为一法。

欲掌握八法,当进一步分解。每一笔画,必由三部分组成,即起笔、行笔、收笔。若点,亦有此三者,但为浑然一体耳。若提,则为行笔与收笔一体。以此法分解点画笔势,又较八法大为简化,不过三五种而已。

起笔最难,关乎唐系晋系二法。唐人拖笔画字,所谓藏头护尾、欲右先左之类,导致生趣全无。而晋人作字凌空取势,所谓打笔、驻锋是也,故能风神萧散。王羲之为书圣,乃得用笔简易之故。楷书所有笔画,起笔皆露锋,空中落笔则可矣。

行笔有曲线、直线两类,但凡字不佳者,非不能也,实不为也。短撇直,长撇弯,一啄一掠,美感自不相同。竖钩弯钩之别,点捺行笔之优美,即在此也。关于行笔之方向,须明“横平竖直”之不确。楷行体之横,抑左扬右甚明,不得平;垂露若中流砥柱,悬针似定海神针,此语大体不谬,而横折之笔,框扁竖斜、框高竖直,实有展肩之变。

收笔亦有二种。一曰藏锋,惟有点、横、垂露三种。一曰露锋,其余诸画均是。收笔之方向有异,若斜钩、竖弯钩等尤须注意,而原理均为提笔为之,可谓至简。

起笔与行笔之间及行笔与收笔之间,亦有二类,仿佛阴阳。一为钝角,形成笔锋,若横竖撇提之首、捺之尾,此法乃稍停转向为之;二为顺承或反切,顺承者若点,若弯钩、卧钩之起笔,反切者惟一波三折之捺,捺起笔无接笔方如此,若有接笔作一波两折。若折,则为横竖起收笔之组合,并无行笔。若钩和竖提,则为寄生,并无起笔、行笔。笔画有竖弯和竖弯钩,可附于折法,而方圆刚柔恰相反。

欲习汉字笔画,举一提画可以。其收笔为提笔出锋,至简;其行笔之首转向折笔,稍难;其起笔为尖锋落笔,尤为重点。所谓笔锋,无过此二锐角、一钝角。笔锋之外,当有藏锋,若笔画之反切与顺承,若行笔之弯,若收笔之抑,此为以阴补阳。《白先生书诀》称:“阳气则华壁立,阴气则风神生。”直则阳刚,弯则阴柔,刚柔相推,方谓之美,若刚柔倒置,字不足观矣。

上述笔法分析,亦楷书为要,于其余书体亦有裨益。若楷隶笔画差异,仅在笔锋方圆之间。而篆隶起笔多拗锋,大近唐楷。行草夸张笔锋,笔断意连,故笔法丰富;篆书掩映收笔,三体合一,故笔法单一。书论常以古朴论书,其妙处尽在笔法质妍之间。

 

三、结字之二维

如剔除用笔之提按,结构之分析甚为明了。平面即纵横二维,可分解为上下、左右两个变量,参之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总结为三句半:宁上勿下,宁左勿右,宁紧勿松(突出主笔)。突出主笔为宁紧勿松之具体描述,故称半句。若备此三端,字字可明,风格顿悟,无往不胜。

宁上勿下者,言上下之变量,要在重心上移。人之视觉,重心稍上为美。若人之形体、楼之举架,印之分解,皆为如此。故“十”字横须偏上,“木”字两翼抬高,“口”字展肩宽上,上下结构上紧下松。

宁左勿右者,言左右之变量,要在抑左扬右。国人以右为尊,若右路通行,向右看齐,古书右行,官职右尊,均属抑左扬右。汉字分独体、上下、左右、包围四种结构,左右过半,加之上下和包围中的左右部分,三分之二矣。而左右之别,未抑左扬右者百不足一。左右结构中,有以左一右二之黄金分割占去大半,故习字当先掌握左右。

宁紧勿松者,言上下与左右之关系,要在中宫收紧、突出主笔。内视曰中宫收紧,若合体之字当“密处不容通针”,而外观曰突出主笔,重在外而不在内,究其目的一也。若用笔之灵魂在提按,则结字之灵魂在主笔。刘熙载称,每字必有一笔主之。然何谓主笔,古今不明。以数学法析之,却至为简约。

所谓主笔,即主要之笔画。每字其中曰中宫,边界曰四至,达到四至之笔画即为主笔。可见,有上下之主笔,亦有左右之主笔。而于书法审美,要在左右主笔。左右主笔,又分为左主笔和右主笔。山不容二虎,天不容二日,每侧主笔不可有二,亦不可僭越。

欲不僭越,须明主笔之次第关系。八法所含分解之二十笔画孰为其主,分之为三种:其一曰横为主笔,如一、十、王、弄之类;其二为两翼为主笔,若大、木、尤、戊之类;其三无主笔,若口、日、田之类。若大,有了翅膀,腰缩短,横必不为主笔,否则拦腰斩断,可知横之主笔地位次于两翼。而无主笔,指无达到四至之笔画,此道理为长画缩进,须细明之。

所谓长画,指边缘为线之笔画,含左右之纵画和上下之横画,所谓缩进,指向中宫缩小。为何缩进?人视觉张力之故。若人口、工人诸字,外形均满,而口、人张力尤大。故必反其道而行之,长画缩进可也。

史称王羲之自内掩,王献之字外拓,聚讼纷纷。其实,此即指大王书主笔突出幅度较小,故能“不激不励,而风规自远”,而小王书夸张主笔,取其妍媚,终逊一筹。汉字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突出主笔为其宗也。《书谱》称:“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明数学之法,则明结字之道。

 

四、偏旁之类化

《康熙字典》收字近五万,而偏旁不过五百。既明结字之道,习此五百偏旁即可。而若分类为八,岂不简哉!

何以类化为八?正由永字八法而来。

点对应点系列偏旁,若两点水、三点水、四点底、竖心旁、心字底、秃宝盖、宝字盖、雨字头等,特点在尖而弯。

提对应提系列偏旁,若提土旁,提手旁,斜玉旁、绞丝旁、言字旁、食字旁、金字旁等,特点在提主笔。

撇对应撇系列偏旁,若单人旁、双人旁、三撇、反犬旁、反文旁、草字头等,特点在分直弯。

折对应口系列偏旁,如口、日、目、月、山、石、田、皿等,特点在分直斜。

钩对应刀系列偏旁,如刀、力、方、弓、立刀、左耳刀、右耳刀、单耳刀等,特点在钩要弯。

撇捺张开者对应人系列偏旁,如人、八、折文、大、木、米、天、春字头等,特点在大翅膀。

左侧无捺者对应木系列偏旁,如木、禾、米、示补、衣补、火、贝、虫、文、又、女等居左者,特点在右腿瘸。

上为楷书偏旁教学之法,而于其他字体道理不易,若作参考,必有事半功倍之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