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人文精神重建与新的历史担当

 优雅a 2014-12-05

 导论

——论人文精神重建与新的历史担当

    按理说,人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但与人交谈起来,总常听其抱怨说:“生活没意思。”这种抱怨,不仅来自弱势群体的人们,即使那些从权势中走过来,或赚了很多很多钱的人们,细谈起来,问其态度,也常听其说“没意思”。没意思,就是空虚无聊,就是人生没有意义。

   
    人的一生,也许再也没有比生活得没有意义,更使其难以忍受得了。人可以忍受各种艰难困苦,可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和无法忍受的痛苦,甚至可以付出终其一生的代价与牺牲,然其不能忍受生活没有意义。特别是当人为之奋斗一生的理想、目标以及信仰信念,忽然变得没有意义的时候,他几乎就无法再支撑下去,再活下去,因为他失去了存在的信仰和信念,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不管是别人向他指出了这一点,还是他意识到了这种没意义,对他来说,都是非常冷酷无情的,甚至有点残酷!

   
    但人生没有意义,并不只是中国一些人的思想问题,而是包括西方在内的整个现代社会人类精神世界所面临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整部书都是在探讨存在意义问题的。他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来讨论,就是认为人的存在没有意义。在他看来,人是无端被抛到尘世上来的,人的此在就是烦,就是“烦的结构”,因此,“生存论真理就是烦的存在意义的展开状态”。而萨特更把人的自为存在看成是一种欠缺,一种虚无,甚至整个人生都是一种‘‘无用的热情”,一种“存在的虚无化”,或“意义的不在场”。人生所以烦,所以感到没有意义,就是精神世界没有支柱,没有理想、信仰、信念和灵魂。因此,心理学家荣格写了一本书,叫《寻求灵魂的现代人》(1955)。他在书中指出,现代人在心理上遭受了一种几乎致命的震动,因此而陷入了一种深刻的不确定状态之中”,于是“不管是仪式还是精神上,充分地表达出了对灵魂的一切渴求与希望”③。而神学家蒂里希对此称之为‘‘存在的焦虑”。这种焦虑不仅是对命运和死亡的,更是对空虚和没有意义的,即人在精神生活中面临着“空虚和没意义的”侵犯与威胁。在他看来,人不仅是本体性的存在,更是精神性存在。因此,研究人的存在,包括他与意义的联系,只有根据意义和价值对其全部现实加以理解,才能看到人的精神性存在的全部本质,而“对人精神存在的威胁也就是对他整个的威胁”。

   
    由上可以看出,不仅在中国一些人的思想中,而且在整个现代社会人类精神生活世界,都弥漫着一种空虚和没意义的侵袭,存在着一种精神性的威胁。这种侵袭和威胁,造成了人生的空虚和没意义,也造成了人类整个精神生活的危机。这种危机,不是存在的,而是存在意义的,不是科学事实的,而是人文精神的。人文精神危机,这是整个历史与时代向我们所提出来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又急待解决的一个精神性存在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它不仅会继续以空虚和没意义侵袭人生,而且会使整个人的精神生活世界变得消沉颓废,甚至使一些人放弃自我,走向疯狂,走向非理性,走向腐败和堕落!

   
    那么,这种人生的空虚和没意义,这种精神的危机,是怎样造成的呢?以及它是怎样影响社会人生,成为一个精神性存在的急迫问题的呢?本书的研究.就从这里开始。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司马云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