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化中國:那些日漸消失的中國節日,你還記得嗎

 三味書屋754 2014-12-05
文化中國:
    ——那些日漸消失的中國節日,你還記得嗎?

   ★★★《三味書屋754》2014年12月05日搜集整理★★★

                                   ★★★★★ 

中國自古以來是一個鄉土大國。古時人們在某些節氣會舉行一些特定的儀式,以求風調雨順、豐衣食足,後來儀式慢慢演化幷定型成節日。如今這些節日卻遭遇了空前的冷遇和困境。我們在赴國際化的路上太急于割斷傳統文化的筋脈,對外國節日的熱情甚至一度超越了對本土節日的感情。當中秋節、清明節和端午節首次成爲全體公民的法定假日後,一些人看出了危機——我們正在失去或逐漸失去這些節日。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遺産”姿態,恰恰說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刻不容緩之勢。中國的傳統節日,果真到了瀕危邊緣?
    漢民族15個主要節日: 
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花神節)、上巳節(女兒節)、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竈日(小年)、除夕。
1、消失掉的節日之——寒衣節
  寒衣節爲每年農曆十月初一,寒衣節又稱秋祭、鬼頭日、十月朝、祭祖節、燒衣節、授衣節等,與清明節、中元節並稱中國三大鬼節。
    那麽他和其他鬼節一樣,也是用來拜祭亡人仙靈的日子,所以寒衣節的意思也相當于祭祖的節日。我國自古以來就有新收時祭奠祖宗的習俗,以示孝敬,不忘本。
  這一天,特別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謂之送寒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因此,十月初一,又稱爲“燒衣節”。         
    十月初一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南北方都是如此。今天江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十月初一祭新墳的習俗。也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後氣候漸漸寒冷。人們怕在冥間的祖先靈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時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壹般供物外,還有壹種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時,人們把冥衣焚化給祖先,叫做“送寒衣”。後來有了一些變遷,不再燒寒衣,而是“燒包袱”人們把許多冥紙封在壹個紙袋之中,寫上收者和送者的名字以及相應稱呼,這就叫“包袱”。有寒衣之名,而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爲冥間和陽間一樣,有錢就可以買到許多東西。
  同時,這一天也標志著嚴冬的到來,所以也是父母愛人等爲所關心的人送禦寒衣物的日子。婦女們要在這一天將做好的棉衣拿出來,讓兒女、丈夫換季。
  如果此時天氣仍然暖和,不適宜穿棉,也要督促兒女、丈夫試穿壹下,圖個吉利。傳說孟姜女千裏尋夫送寒衣到長城,也是農曆十月初一這天。
2、消失掉的節日之——人慶節
  “人慶節”,又稱“人勝節”、“人日節”等,在農曆正月初七,是人類的生日。傳說女娲創造蒼生,並於第七天造出人,故此初七爲人的生日
    每年“人日節”這天,人們都希望天氣晴好陽光普照,這樣,就代表新的一年裏平安順利。如果是陰雨天氣,便代表這一年運氣不好。所以,人們便會在這天舉行祈禱活動,祈求一年康順!
    人慶節除了祈禱活動之外就是飲食風俗,因地區而不同,有的地方吃面條,取健康長壽之意;有的地方吃用芹菜(勤快)、大蒜(劃算)、蔥(聰明)、韭菜(耐久)以及魚(有余)、肉(取富足之意)、米果(取團圓之意)等做成的“七菜羹”,借七種菜的諧音或寓意,祝福新的一年裏豐衣足食,家庭美滿幸福。 
   漢代時 人慶節的主要風俗是占蔔活動 據《占書》記載:正月壹日爲雞,二日爲狗,三日爲豬,四日爲羊,五日爲牛,六日爲馬,七日爲人,八日爲谷。
    到了魏晉,老百姓在正月初壹時,把雞的畫像貼在門上,或畫在門上;正月初七則要把人像貼在帳子上,據說可保家人平安。
   到了唐朝,人日節最爲盛行,這天皇帝賜群臣彩縷人勝,又登高大宴群臣。唐代以後,人日節日漸衰落
    古人在人慶節這天,特別強調以人爲本,有多種慶祝活動和禮儀活動,如戴人勝、登高、逐鬼鳥等。人慶節登高與重陽節登高的消極避禍的觀念不同,人日節登高更具有積極祝頌祈福的內容
3、消失掉的節日之——天穿節
  天穿節又叫補天節,爲正月二十日(宋代以前,爲正月二十三日)。源于女娲補天的神話故事。形成于漢代,在東晉成俗,宋代盛行。
  最早記載天穿節的資料是東晉王嘉所撰《拾遺記》,清代所修類書《淵鑒類函》卷一三《歲時部》記載:“補天穿。《拾遺記》雲:'江東俗稱正月二十日爲天穿日,以紅縷系煎餅置屋上,曰補天穿。’相傳女娲氏以是日補天故也。”
  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焚香燃燭、叩頭禮拜以敬奉女娲娘娘,而且此項祭祀活動必須由家族裏的中老年主婦來主持,以象征女娲在氏族中的地位和作用。
    主要習俗:煎餅“補天穿”,天穿射,甜飯紮針
    1、煎餅“補天穿” 
  “二十日天穿,二十壹日地穿”。天穿日與雨水相近,漢族民間爲祈禱蒼天保佑“雨水之日,屋無穿漏”,每逢天穿節便用紅絲線系上煎餅,將其擲于屋頂上方,寓意爲“補天漏”或“補天穿”。有祈風調雨順之意,也是對女娲補天的壹種效仿。有些地方在此日還將煎餅撕成小塊,抛向天空,意爲補天,再撒些于地,意爲補地。
    2、天穿射
  古時還有在節日那天到郊外舉行射箭活動的習俗,有人認爲這也隱含著以武功繼承女娲殺黑龍、斷鳌足、拯生民于水火之偉績的意思。
  明代楊慎《同品》中就因“詞不甚工而事奇”而載壹詞,曰《蓦山溪》,這首詞爲宋人葛勝仲所作,描述了天穿節郊外射箭活動的情景:春風野外,卵色天如水。魚戲舞绡紋,似出聽、新聲北裏。追風駿足,千騎卷高門,壹箭過,萬人呼,雁落寒空裏。天穿過了,此日名穿地。橫石俯清波,競追隨、新年樂事。誰憐老子,使得縱遨遊,爭捧手,共憑肩,夾路遊人醉。
    3、甜飯紮針
  嶺南一些地方,婦女在此日把甜飯做成大圓塊,以油煎後,上面紮針,也是“補天穿”之意。
 4、消失掉的節日之——填倉節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爲“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爲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爲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爲祭土地或祭磨神。
    “填倉節”是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相傳很早以前連年旱災,顆粒無收,皇帝照樣強征皇糧,以致餓殍遍野。給皇帝看糧的倉官于心不忍,于正月二十五毅然打開皇倉,救濟災民,他知道皇帝絕不會饒恕他,于是百姓把糧食運走後,就一把火把倉庫燒了,自己也活活燒死。爲紀念這名倉官,每年這天清晨,用篩過的炊灰撒成圓圓的囤形糧倉,在囤中撒以五谷,象征五谷豐登,表達人們填滿倉谷救倉官的深情厚意。
    現在這些習俗已經消失,但填倉佳話卻世代流傳,提醒人們清倉掃囤,晾曬種子,整修農具,准備春耕。還流傳這樣一句諺語:“填倉填倉、小米幹飯雜面湯。”這一天要吃香噴噴的小米飯,細絲滑韌的雜面湯,慶賀節日。
    正月二十五,俗稱填倉節,這是漢族民間一個象征新年五谷豐登的節日。“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亦稱爲“天倉節”,民間有老天倉與小天倉之分。農曆正月二十爲小天倉,正月二十五爲老天倉,是民間的傳統節日。有的說天倉節是祭星之日,有的說是爲祭土地或祭磨神。所謂填倉,意思是填滿谷倉。這壹天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己的院子裏或打谷場上,用篩過的炊灰,撤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糧囤形狀,並在裏面放一些五谷雜糧,象征五谷豐登。按照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填倉,是爲了紀念一位好心的無名氏倉官。
    填倉節民俗講究喜進厭出,這一天,囤裏要添糧,缸裏要添水,門口放些煤炭以鎮宅,以便求得一年順當富足。至今,一些上年紀市民,仍習慣在填倉日購米買面。
5、消失掉的節日之——正月晦 
    農曆每月的最後一天稱爲晦日,此日無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視,被當做一個節日來過,稱爲“晦節”或“正月晦”。
    晦日也是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指夏曆(農曆,陰曆)每月的最後一天,即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正月晦日作爲一年的第一晦日即“初晦”,受到古人的重視,寄托了古代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在唐代,正月晦日還曾與三月三日、九月九日並稱“三令節”,成爲一個盛大的節日。三令節時,士女泛舟遊樂,在水賓舉行盛大飲宴,皇帝也賞賜群臣、與百官同樂。 
6、消失掉的節日之——中和節
    “中和節”又稱“龍擡頭、龍頭節、春龍節、青龍節”,是傳說中黃帝誕辰的日子,炎黃子孫共同的節日。是唐德宗李適在貞元五年制定的,本來在二月初壹,後將土地神生日納入其中,故改爲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雲雨的龍王擡頭的日子。
    有趣的是,這天的飲食也多以龍爲名。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中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這天剃頭理發,叫“剃龍頭”,婦女在這天不動針線,是爲了避免傷龍眼。還有以蠟燭照房子牆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蠍子蜈蚣無處藏”之語。不過這個節日已被人們遺忘了,但吃春餅等習俗至今還有。
 7、消失掉的節日之——觀蓮節
  傳說農曆六月廿四是荷花的生日。宋代已有此節。這一天有劃船、觀蓮等活動。凡有池塘種荷花的人,用紙做燈,內放蠟燭,點亮後置于水面,任其飄去,表示慶祝。
   在水鄉澤國的江南一帶,此日是舉家賞荷觀蓮的盛大民俗節日,泛舟賞荷,笙歌如沸,流傳數代,遍染荷香,成爲漢民族最優美浪漫的節日之一。
 
 8、消失掉的節日之——花朝節〔花神節〕
  花朝節,俗稱“花神節”。南宋楊萬裏的《誠齋詩話》謂“東京二月十二日爲花朝”。
  花朝節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而在唐代的詩文及史籍中,關于花朝的記載已很是常見,如司空圖的“傷懷同客處,病眼卻花朝”、盧綸的“虛空聞偈夜,清淨雨花朝”。
  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爲“踏青”,姑娘們剪五色彩紙粘在花枝上,稱爲“賞紅”。各地還有“裝獅花”、“放花神燈”等風俗,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
9、消失掉的節日之——天贶節
  農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節”外。在古代還是另外一個節日,名叫“天贶(賜贈的意思)節”。天贶節是道家的稱呼,起源較晚。
  農曆六月初六,淮安民間舊時有六月六曬紅綠的習俗。相傳“六月六曬紅綠”之俗起源于唐代。唐代高僧玄奘從西天(印度)取佛經回國,過海時,經文被海水浸濕,于六月初六將經文取出曬幹,後此日變成吉利的日子。開始,皇宮內于此日爲皇帝曬龍袍,以後又從宮中傳向民間,家家戶戶都于此日在大門前曝曬衣服,以後此舉成俗。 
  六月六又叫“天贶節”,此節起源于宋代。宋真宗趙恒是一個非常迷信的皇帝,有一年六月六,他聲稱上天賜給他一部天書,並要百姓相信他的胡言,乃定這天爲天贶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隨著時間的推移,現在的“天贶節”已失去原來含義,而曬紅綠的風俗尚存。
  天贶節的民俗活動,雖然已漸漸被人們遺忘,但有些地方還有殘余。江蘇東台縣人,在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並吃一種用面粉摻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長了肉”的說法。還有“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的俗諺。“紅綠”指五顔六色的各樣衣服。此諺的後一句,又作“家家曬龍袍”,在揚州有個解釋,說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濕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換,只好等待雨過天晴,將濕衣曬幹再穿,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曬龍袍”之說。江南地區,經過了黃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黴,取出來曬壹曬,可免黴爛。此外還有給貓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 
    該節起源于宋真宗趙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賜給他天書,遂定是天爲天贶節,還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個節日,叫做翻經節。傳說唐僧到西天取經回來,不慎將所有經書丟落到海中,撈起來曬幹了,方才保存下來。因此寺院藏經也在天贶節這一天翻檢曝曬。 
  天贶節的習俗:天贶節,又稱“六月六”、“回娘家節”、“蟲王節”等。“六月六”是一個小節,節日活動較少,主要是藏水、曬衣和曬經書,婦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活動。    
10消失掉的節日之——上巳節〔女兒節〕
    每年三月初三、五月端午、七月初七都被國人稱爲女兒節。另外,每年公曆9月1日,也是四川廣元一帶的女兒節。
    這天,人們把荠菜花鋪在竈上以及坐、睡之處,認爲可除螞蟻等蟲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內,認爲衣服可以不蛀;婦女把莽菜花戴在頭上,認爲可以不犯頭痛病,晚上睡得特別香甜。 
    女兒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婦女們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各個地區的乞巧的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 
    《論語》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就是寫的上巳節的情形。宋代以後,理學盛行,禮教漸趨森嚴,上巳節風俗在漢人文化中漸漸衰微。 
     女兒節的應節食品,以巧果最爲出名。巧果又名“女兒果子”,款式極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
    直到今日,女兒節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11、消失掉的節日之——天灸日
  農曆八月初一爲天灸日,這一天露水可療疾明目。
  古人奉岐伯爲醫神,民間祭祀之,故稱天灸日爲“天醫節”。此外,天灸日民間忌諱下雨,所以有“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之諺。
  天灸日爲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時機。因爲天灸日是最熱、陽氣最盛的日子。五行屬于“陽金”,而肺屬“陰金”,當天通過“陽引陰”調補肺功能。肺功能好了,抗病能力也會增強。
 12、消失的節日之——天醫節
    農曆八月一日 宋代以爲天醫節,祭黃帝、岐伯。
    民間的百姓會在這一天收集草尖上的露水,然後中午時分用上好墨硯磨成汁,然後使筷子沾墨點兒童的心窩及四周,謂之“點百病”
    臨朐一帶,八月朔采豆棵上的露水儲存起來,據說這是龍的汗水,用來做飯可以醫治百病。 
    當地還有用這露水和老桃葉作桃葉膏的習俗,淩晨(日出前),用一塊潔淨的布,到豆地裏采露水,把露水和老桃葉一起放到鍋裏,以破布鞋底爲燃料,將桃葉熬成汁,撈出渣子,再將桃葉熬成稠糊,這就是桃葉膏。桃葉膏治療腹中郁積病,十分有效。
    濟南地區農村在這天吃黍米,叫作“來豐糕糜”,魯西北地區叫“來豐糕”,陽信一帶還獻糕祭場,以祈豐年。天醫節忌雨喜晴,農諺說:“八月初一下一陣,旱到來年五月盡。”意思是此日下雨,來年必定春旱。  
 13、消失掉的節日之——尾牙節
  傳說中,尾牙節是拜祭土地公的活動,這一節日主要流行于東南沿海,尤其是閩台地區。每年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稱爲“做牙”。二月二日爲最初的做牙,叫做“頭牙”;臘月十六日的做牙是最後一個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也是商家一年活動的“尾聲”,也是普通百姓春節活動的“先聲”。這一天,商家要宴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的辛勞。如果老板在來年不准備續聘的員工,便在筵席中以雞頭對准他,暗示解聘之意。
 14、消失掉的節日之——下元節
    下元節爲中國民間傳統節日,農曆十月十五,亦稱“下元日”、“下元”。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下元節的來曆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誕生日分別爲農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這三天被稱爲“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下元節,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解厄之辰,俗謂是日。下元節的民俗活動有修齋設醮、享祭祖先和祈願神靈等。 
    農曆十月十五,是古老的“下元節”。此時,正值農村收獲季節,武進壹帶幾乎家家戶戶用新谷磨糯米粉做小團子,包素菜餡心,蒸熟後在大門外“齋天”。又,舊時俗諺雲:“十月半,牽砻團子齋三官”。原來道教謂是日是“三官”〔天官堯、地官舜、水官禹〕生日,道教徒家門外均豎天杆,杆上挂黃旗,旗上寫著“天地水府”、“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消災降福”等字樣;晚上,杆頂挂三盞天燈,做團子需三官。民國以後,此俗漸廢,惟民間將祭亡、燒庫等儀式提前在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時舉行。  
 
   水官根據考察,錄奏天廷,爲人解厄。《中華風俗志》也有記載:“十月望爲下元節,俗傳水宮解厄之辰,亦有持齋誦經者。”這一天,道觀做道場,民間則祭祀亡靈,並祈求下元水官排憂解難。古代又有朝廷是日禁屠及延緩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自牧《夢粱錄》:“(十月)十五日,水官解厄之日,宮觀士庶,設齋建醮,或解厄,或薦亡。”又河北《宣化縣新志》:“俗傳水官解厄之辰,人亦有持齋者。”此外,在民間,下元節這一日,還有民間工匠祭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源于道教用爐煉丹。
15、消失掉的節日之——寒食節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在夏曆冬至後一百零五日,清明節前一二日。是日初爲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並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祭掃、踏青、秋千、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余年,曾被稱爲民間第一大祭日。寒食節是漢族傳統節日中惟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其中上墳之俗,是很古老的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寒食節:通常是冬至後第105日。與清明節日期相近。清初湯若望曆法改革以前,清明節定在寒食節兩日之後;湯氏改革後,清明節定在寒食節一日之前。現代24節氣的定法沿襲湯氏,因此寒食節就在清明節前一天。新中國成立後,很多地區把寒食節與清明節等同了起來,在同一天過。 
    然而,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少數地方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爲寒食節,前二天爲小寒食。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爲一人。”唐代詩人盧象這首《寒食》詩,所言即是寒食節的來曆“子推綿山焚身”的故事。相傳此俗源于紀念春秋時晉國介子推(姓介名推,又稱介之推,之爲虛詞,子爲敬稱)。當時介子推與晉文公重耳流亡列國,割股(即大腿)肉供文公充饑。文公複國後,子推不求利祿,與母歸隱綿山。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堅決不出山,和他的母親一起抱樹而死。文公葬其屍于綿山,修祠立廟,並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後相沿成俗。中國過往的春祭都在寒食節,直到後來改爲清明節。但韓國方面,仍然保留在寒食節進行春祭的傳統。
    關于本篇文章裏的節日風俗 有些地方還不完整 由於本人水平所限,只是大概列舉描述一些, 目的是爲了讓同胞不要去過分盲目追捧對外國節日的熱情,去關注下那些被“頻臨滅絕”的中國傳統文化。





  《歡迎進入三味書屋754個人圖書館》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